当然,这早熟稻是好东西,更重要的是将它推广出去,这年代的农民不易,一年到头在土地上精打细算,也不见得能吃个饱饭,一遇上灾年,卖儿卖女都是小的呢,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在这时代可真真不是句笑话。 什么时候种什么东西,几乎已经成了深刻到农民骨子里的本能了,要是谁敢冒然让他们改种新作物,这无疑是要他全家老少的性命,到时不乱才怪呢。 是以徒晰建议推广新稻种的官员以利诱之,先许以高价回购,让农民按册种植,等农民种出来了之后,不用官员多说,以农民的对作物的敏感程度,自然也会查觉此稻种可以在北方达成双季稻。 虽说初期难免要花上一笔银钱回购新稻,但长期而言,北方可以从一年一熟达到一年二熟,其中能收的税赋不知几多,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 末了,徒听郑重的一躬身,再三提点, "这新稻种虽是在京郊所实验种植,最是适合北方一带不过,但新稻种毕竟是新稻种,如果种植结果不如预期,也无需懊恼,将数据收集回来,细细分析便是。” “新稻种的推广绝对不可贪快,宁可慢,也要稳,最重要的是不能误了农民的日常生计。” 他最最担心的,就是官员为了抢功,谎报新稻种的推广结果,反倒闹出了饥荒。 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虽说站在大朝会上的,包含永正帝自个都不是个懂行的,大伙都听不太懂晰皇子所说的什么母株、子株、基因云云,但大伙也看得出来,这早熟稻的确是晰皇子亲手培育,并且真的从头参与到尾的。 众人不由得暗暗钦佩,没想到堂堂一名皇子竟然能静下心来种了整整四年的田! 以往大伙虽然知道晰皇子在进献土豆与地瓜井上立了功,但由于他的年纪,大部份的人都认为徒晰不过是占了旁人的功劳罢了,算不上真正属于晰皇子之功。 再见晰皇子整整四年没拿出新东西,此一说法更是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些好名的士子打算联名上奏请永正帝治晰皇子一个冒功之罪,那知道晰皇子沉积四年,再出现时便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早熟稻。 不只是这稻种,甚至连种植之法,治病之法,就连之后的推广之法尽数都考虑进去了,可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面对这份实打实的这份功绩,即使是再苛刻的大臣们都无话可说了。 徒时听以绝对的实力,赢得所有人的钦佩,永正帝更是当场下旨,让徒时以十一岁之龄御前议政。 别小看了御前议政一词,要知道,议政大臣虽然不是一个固定的职等,也无品级,但却有与圣上共商国是,共议朝政之权。 自平康朝后,平康帝便携了议政大臣一职,永正帝多年来也不曾立过议政大臣,这还是头一回立议政大臣。 而比析皇子早半年参政的画皇子至今也不过是在刑部走动,大事上还是得交由刑部尚书处理,而徒晰一入仕便直接升到了议政大臣,其差距不可谓之不大。 但就这早熟稻一事吗,不少人也认同晰皇子之能,众人对望一眼,知道从此以后,晰皇子是真真正正的突出来了。 就连徒晰也微微一惊,他虽然想尽早站在朝堂上,可他真没想到永正帝竟然会让他直接做了议政大臣,他原本以为永正帝让他到工部主管这事就不错了,这议政大臣会不会太高了点。 他直言道:“圣上,晰只长于农事,这会不会……” 永正帝一挥手,淡淡道:“朕相信你!” 推广早熟稻一事虽小,但徒晰可说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就凭这一件事,便可看出其能力。 徒晰无奈,只能应下。 他顿了顿,开口求道:"禀圣上,这早熟稻既是晰所培育,晰请圣上让晰主持早熟稻推广一事。” 永正帝笑道:“你已经将这事安排的如此妥当,就连种植手册都写出来了,那还需要你亲自推广?” 他也瞧了一眼徒晰做的种植手册,当真是钜细靡遗,方方面面都写上了不说,还配了图画说明,那些图画甚至还是彩色的呢。 怪不得先前徒O析还特意跟他申请了一笔银子,专门用于印制种植册子,要是人手一册还种不好御米一号的话,他的那些大臣也可以乞骸骨,归乡了。 徒晰摇了摇头, "植种手册虽然已经将各种情况尽量考虑进去,不过各地的水土终究有所不同,晰希望能巡视一番,确保推广是有按计划行事,再则,晰也可趁机观察各地农田水利。” 况且种植手册虽好,却没办法大量发行,其原因无它,这种植手册的成本太高了。 虽说在大晋朝时的印刷业已经很发达了,内务府印刷出来的书更是可以用品质优良来形容,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文字书,它上面还有插画啊! 文字的部份还可以用活字印刷,但图画的部份就只能雕版了,一般的雕版印刷也只有黑白两色,但为了让农户清楚的分析碰到的清况,徒晰坚持要用彩色套印,这彩色套印可不便宜,是以这种植手删的成本降不下来。 即使有薛远帮着精打细算,这一本种植手册每本少说也要一钱银子,一般农户那买得起,就连徒晰自个算了一笔帐,发现他自个也送不起,如今给众大臣们的种植手册的银钱还是他跟永正帝讨来的呢。 再则,这种植手册也只能供给官吏,无法下达民间,一则是农人买不起;再则是因为农人不识字,即使买了也是白买,还不如让盲吏记熟,再命他们到民间宣导,这效率还来的快些。 在徒晰的解释下,永正帝也不得不同意, “这早熟稻即是你培育的, 这推广旱熟稻一事便交与你负责便是。” 他倒是想另外安排大臣来做这件事,不过晰哥儿说的话云里雾里的,什么弱感光、短日照……等,连他都一知半解,要让其他大臣来代替晰哥儿做这事,怕是难了。 永正帝思量再三,还是推广早熟稻比较重要,让徒晰主导这事。 他默默地数佛珠,强压下心头的燥郁之气,没事的,他还有时间。 因着这早熟稻一事,多年来一直有郁寡欢的永正帝的脸上也难得的多了一些笑容,甚至让人大办万寿节,好生庆祝一番,就连徒晰巡视之事都暂缓了下来,可见这万寿节之监大。 在宴席上,永正帝虽然没明着立储,但却让徒晰坐在仅次于他身旁的位置,甚至在徒时、徒画之前,其用意可见一般。 就在这时,没想到被囚禁在卫府多年的卫历竟献上以血书写的孝经。
第103章 三色梅 自古以来刺血为墨,书写经文并不少见,特别是为家中老人祈福,为表虔诚,以血墨书写经文者砂。 古人在很早的时候便知道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刺血为墨,也等于是以自身供养佛祖,祈求自己所求能够实现。 卫历刺血写经,而且写的还是孝经,其用意不言可喻。 一时间,永正帝的面上难得的露出几分既感动,又有些不悦的神情,刺血写经固然有以自身为供,祈求父母平安之用,可这孝经足足有一千八百余字,这么长的经文,全都刺血写经,这要失去多少血? 好好的人写完这经文之后,只怕这身体也坏了。 一想到卫历牺牲自身健康写这血经,永正帝便着实不悦,骂道:"胡闹!" 捧着孝经的小太监下意识的缩了缩,这圣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其实按理来说,卫历是没那资格给圣上进献寿礼的,毕竟卫八已被逐出宗室,卫历做为其名下养子,即非宗室,也非官员,自然无那资格给圣上进献寿礼。 可今年是圣上的五十整寿,圣上又因为得了早熟稻而高兴,吩咐内务府大办,再想着卫历现在虽为庶人,但终究是圣上血脉。 最重要的,卫历大手笔的上下打点,内务府这才大着胆子将卫历进献来的寿礼呈上,但瞧着圣上的神情,似乎不怎么高兴!? 永正帝虽是不悦,但多年未曾听见卫历消息,四年过去,对卫历的恼恨之心也淡了点,再加上这些年来,他信起了佛,也多少有了一些因果报应之感。 当年钱氏也算温驯可人,进幸后不久便有了身孕,也算是个好的,偏偏他因郎氏之故,任其惨死,如今卫历在他身上下药,或许也是他应得之报。 他面上阴睛不定,沉吟片刻,最后叹道:“呈上来!” “是!”小太监暗暗抹了把冷汗,连忙将血经呈上。 孝经在五经之中算是字数不多的,可也有足足一千八百余字,才刚拿到手上,永正帝便闻到一股浓厚的血腥之味。 永正帝细细瞧去,只见血经里每一个字均颜色鲜红亮艳,字体更是端庄整肃,精致秀雅,最难得的是孝经全篇一干八百余字竟无一败笔,着实难得。 眼前看到的虽然只是一本,但在这本之外,还不知道卫历抄坏了多少本,这才拿得出这么一本完美无缺的孝经。 他近年信佛,也是懂佛法之人,见此字便知道卫历在书写取血之前必定吃了好长一阵子的素,抄经前一周更是断了油盐,取出来的血才能如此澄净清亮。 只是略想一下,永正帝也不由得心疼,微微叹息,“也太伤身了。” 他不忍再看,随手递给了徒晰道:“这字倒是有几分长进,倒是不比你差了。” 因太上皇好董其昌的字,几位皇子、皇孙自幼习的便是董体,朝堂上也大多以习董体为荣,除了徒圆析自幼养在宫外,后又受到碧山书院的山长影响,是以习的反而是柳体,而非朝堂上流行的董体。 但徒毗析虽然主练柳体,但回宫多年,难免受了言中风气影响,他所写出来的柳体结构精致,俊朗清秀,虽非董体,但却有几分董体秀丽之风。 按着永正帝所看,假以时日,徒昕必定形成自己的风骨,只不过眼下徒晰还小,还在摸索阶段,相较之下,卫历的字倒是已然成形,畅朗娴熟,倒是比徒晰的字略好一些。 徒晰拿过来略翻了翻,也赞了句,“字挺好。” 卫历当年能做永正帝最宠爱的儿子,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这一手字瞧得出来也是很练过的,不过那又如何呢? 且不说卫历现在姓卫,即使还姓徒,从早熟稻出世的那一刻起,其他的兄弟与他之间的距离便拉的很远了,越是身在此中,越是明白要维持皇权之不易,做皇帝要考虑的是方方面面,光一个孝字是不够的。 在这情况下,徒晰也不妨大方一回,况且他也瞧得出来,永正帝虽是有些不悦,但亦有几分感动,他又何必做恶人浇永正帝冷水,提醒他卫历姓卫,已经被他过继给了八爷,这孝经理论上也孝不到永正帝身上。 永正帝满意的微微点头,这年纪越大,心肠越软,即使是像卫历这般的逆子,他也希望他能力好的,徒晰在这方面上倒是让他无可挑剔,莫说对几位兄长颇为恭敬,平时对下人们也是态度温和从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9 首页 上一页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