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谁能想到,以往还有些许惦念旧国情怀的这批人,居然没有被张良撺掇成功。 他们甚至很理智地考虑关于自己什么时候上战场合适。都想着通过秦的军功晋升的制度给自己捞点好处呢。 无他,单纯是因为嬴政都动作一直都太快了。 像是之前,天书才出现的时候,推行政策就很快,而现在更是不容小觑。 天书现在在和嬴政分析文官的选拔、录取,武将的说不定就要被放弃了。他们得趁着还没改,捞点好处,最好是能够封爵位。 也有本身就是文官的,也需要积累一下,考虑到并不一定能写对嬴政联合天书出的题目。 现在的张良还不知道以后会丢这个脸呢,布局比下棋都开心,他一边布置着要安排的人,一边一心二用听着天书的讲解。 江思瑶多讲了些许她知道的科举,理智上再怎么了解都不如亲身尽力来的游泳,比如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各项考核,那么便会掌握有一个不缺人才的结果。 至于达成“天下英雄尽在我手”就更加困难了,总管们手忙脚乱地整合人才。 【有了科举制度,相当于有了一个从帝国取血用的办法,大家再也不怕自己手底下缺人了。 不过,只有科举往往并不够,毕竟不是参加科举的人每个都有机会当官,即使考过了乡试,当上了举人,也不过是有个做官的名额。 当然,再接着往下面考,考中状元是一定会吃上皇家饭的,还有榜眼、探花他们。 这点当然是真的,毕竟吧,从童生到状元,中间是需要经历最少四年,七次考试才能当上的,就看这个时间长度,也不是随随 便便就能成功。 而一般大家都需要十年左右的寒窗苦读。 十年,放在现代就是从小学读到刚上高中,十五六岁在现代还是个还在,但是在以前已经是能用瘦小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的了。 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大抵是这样的,去除小一点的考试不算的话,先考上童生,然后经过院试、由各个地方大学政监考。这个院士是明清才开始有的,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吧读到老也是童生的也大有人在。 当然,学政一官,明清开始设置的,大抵是朱元璋被考场舞弊案给吓跑了,特地设置了这一官职,给科举多一份保障。 舞弊,即使是现在都在严抓,总有人自己不努力,就幻想着可以通过舞弊改变命运。 但是,即使是抄成了状元,之后总是要在朝堂上和别人见真章的,总不能别人锦绣文章,到了抄袭者,随便说什么都会赢得满堂喝彩吧? 不会吧,不会吧,这么明显不会觉得很有用吧?】 “哈哈哈,就是!那些人究竟在想写什么,肚子里一点墨水都没有,还没我朱元璋里面,送进来也没有升官加爵的细分!”朱元璋可气了,毕竟,任谁刚当上皇帝,想着用科举在民间摇人,结果民间摇人摇来了一批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人,还想占着位置不做事。 朱元璋那里受得了这个气?直接大清洗,更是一度想要废弃科举。 不过,即使他这么惨,也不是没有用江南供养全国,所以勉强扯平。 【乡试三年一次,秀才参加,考中了就是举人老爷,其中第一名是解元。 关于这个中举,有一篇《范进中举》的文章,一方面写了中举的难度有多大,另一方面则是揭露了一个社会现状。 因为“万般皆下品”的思想,让社会对考上举人的执念,有资格去当官的执念,也是对年纪很大依旧在三年又三年的不慢。 明明可以有更大的舞台,更为健全的社会身份,但是只因为科举,一辈子都耗死在了这棵歪脖子树上,不得不说是对社会人才的浪费。】 “一辈子,考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有脸进考场,不是,我真的很不理解,他们都不需要养家糊口的吗?” 朱元璋不懂,朱元璋大为震惊,但是转念一想。 这样能给各行各业筛选掉一些傻子,也挺好。!
第107章 物理(十二) 朱元璋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所以对他来说,一根筋一直考试的人是不懂变通的,一条路不行就走另一条嘛,没必要非在一条路上走到黑。 毕竟,就他个人而言,在家会饿死,那就去寺庙里当小沙弥,寺庙也吃不饱了,就去当乞丐乞讨,运气好点,总是能活下来的。 逼到最后还造反起义了,想活着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直读书读到死,最终考上了个秀才的人,朱元璋是没见过的,不是因为他对这些不关注,上行下效,掌权者重视,科举才会被重视。 而元朝的科举,一度有人以为根本没有这个东西,因为元朝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制度,特别是科举考试考的都是汉人会的,而当时的蒙人并不会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权贵的强烈抵制。 即使是通过科举当上了官,也少有混得如意的。 甚至在没认识刘基之前,朱元璋一度以为元朝没有科举制这个东西,因为在他身边听到的少之又少。 穷人不再把科举当做是翻身的救命稻草,自然也没有多少人会在意。 “读书读不进去,那就去学别的呀,都说行行出状元,怎么有些人这么冥顽不灵。”朱元璋不明白。 朱标倒是能明白一些,不过即使知道这些人或是为了名,或是为了利,又或是坚持了这么久想要成功的执念,他作为大明未来的掌权者,也是不支持一直这么做的。 “有余力的都应该做事情,这种即使七老八十考上了,也发挥不了多少余热。” “标儿,你说我们也不要这个科举制吧。” 准确来说,是才恢复的科举制又出了幺蛾子,朱元璋才会想到这样的主意的。 有些大臣说,反正元末已经取消了,我们大明现在用地感觉不好,也可以取消。 也有大臣分析,现在的朱元璋当上了皇帝,识时务的人自然会主动来投,至于不识时务的,给机会现在也不争气。 为什么说是“不争气”呢?因为这次科举并没有筛选出来多少“人才”,甚至因为大家分数都不高,整体标准都下调了不少,但是就是这样,招进来的人也没有在认真工作。 现在是洪武五 年,洪武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开了第一次科举。 然后发现来的都是年轻人,不仅年轻,会的也不算多,不是大明需要的人才,不管是文学方面,还是处事方面,能力都不够。 现在已经是那些人工作接近一年的时候了,检验出来的成果,都有些对不上当时朱元璋的努力。 先是考试多是江浙,加开恩科进来了写北方学子,再者殿试他的民生问题也没有多少人的回答让他满意,这一年的工作,更是屡屡出错,甚至乎不少人工作还没会干,先开始撺掇起来了结党营私的事情。 如果不是天书,或许朱元璋就被这群人给忽悠过去了,天书的出现让朱元璋的想法越来越新潮,倒是这些年轻学子和一些在元朝有些做官经验的大贤固步自封,屡屡反对,搬出各种历史试图让他朱元璋不跟着天书改变。 真是笑话,要是他朱元璋是那种会因为历史上没有过先例,于是就不做的类型吗?那显然不是。 毕竟他现在已经开始想着要不要彻底废除科举了,还有一直有的丞相位置,他也想废除了。 科举的事情是选上来的人不咋地,丞相的事情是朱元璋感觉丞相的权利属实有点大,他打下来的江山有一种被别人享受了的感觉。 受不了,根本受不了一点。 朱元璋打算和刘基他们商量看看,怎么才能用个合理的借口,把胡惟庸调到别的岗位上去做事。 还有就是他查出了户部在核对账款的时候,竟然默许官员带着空白但是印着章的文书,以便在出了差错的时候直接当场改。 这多荒诞啊,相当于高考的时候,你在监考老师眼皮子底下作弊的程度。 朱元璋整个人都傻了,他一开始知道的时候,没有当场发作,让探子进一步追查,看看这是极少数的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同时,他召来了跟着自己上刀山下火海、一起战场上流过血的老功臣们,询问这件事。 就,很遗憾的事情,这事情他们所有人都不知情,更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没办法的朱元璋找了个前两年考进来的进士,确实很好套话,问什么答什么。 比如说,这个制度是一开始参知政事准许的,一直都这么干, 也是体贴下属,不然偏远地区的官员也太惨了吧,来来回回的跑可太累了。 一开始的参知政事…… 那不正是“心死塞北”的张昶吗? 朱元璋知道张昶是元朝的卧底,一心只想复辟元朝之后,勃然大怒已经把人处死了。 没想到现在连骨灰都找不到的人,还能嚯嚯大明? 把一行人气得够呛,商量了半天也毫无头绪,眼睛看天书都发直。 江思瑶已经转进如风改了话题,主要是吧,这高考,这科举,越聊她越觉得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对一个摆烂人来说,是多么超标的负荷。 【科举可以从黄发垂髫一路考到白发苍苍,对标应该对标现在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考试,这两种都是吃的国家饭,都是有年龄限制的,二十五岁之后就不可以了,现在的话好像有把个别岗位放宽到四十岁的。 这都很好理解,毕竟啊,如果选拔出来是要正经为国家做事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倒也不是说在脑子和体力上面不如年龄人有优势这一点,而是在岗位的安排上,多少会让人有些担心老年人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江思瑶担心老年人的身体,朱元璋只能根据自己发现的这个空印事件,开始担心起来了是不是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藏在看不见的各种地方。 就像是如果有年纪大的,还没有告老还乡的,会在任上作威作福吗? 朱元璋原本是没有这种想法的,在他看来,老人的经验很有用,比如在他吃不饱的时候,就是听了一个老人的话,怎么吃观音土不会吃死人,才有机会活到现在。 但是,现在的人连直接用空印来进行账目作假的事情都干的出来了,其他的难道不会做吗? “善长啊,你说我们要不要也有年龄限制?” 对此,刘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猜到了朱元璋的想法,“限制报考的年纪,还是限制当官的年纪?” “都限制吧,嗯,我们也放宽,对超出年纪的,但是……”朱元璋看了自己的老臣们一圈,每个人跟他的时间都各不相同,现在年纪也都不小了。 “具体怎么放宽我们再讨论一下。” 李善长在天书出现之后,又恢复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7 首页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