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头脑风暴了一会儿,又暂时压下去了内心的想法,现在曹操没有强制让他表态,那么他当做黄月英的丈夫,在曹营生活也是极好的。 准备装聋作哑的诸葛亮,十分坦然地接着跟刘协走,他和刘协负责买买买,荀彧负责付钱。 这一天的行程下来,传到曹操耳朵里的时候,直骂诸葛亮狡黠。 郭嘉在旁喝着茶水,没酒的日子每一秒都是度日如年,说出的话也格外地风凉。 “谁让主公您看中了人家的名气、仁义和脑子呢?” 曹操算是对自己这个谋士无语了,自从天书出现之后,郭嘉一天比一天嚣张,看看现在,都敢跟他没大没小地说这话了。 “难道不是你想看看诸葛亮这个人的吗?” 听到曹操这个话,郭嘉脸都绿了。 “别人不知道,主公你还不知道?” 曹操听这句话就想笑,没别的,他可太知道了。 “谁能想到诸葛亮和我们差这么多?” 郭嘉看到诸葛亮的时候,那张脸嫩的能滴出水来。 他就说,怎么之前没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头,诸葛家走动的人也不少,一直只当做是隐士,没想到竟然是年纪小,根本还没来得及扬名。 在这个年纪小的基础上,郭嘉就对诸葛亮能刚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里读完书,就能耐着性子在家种地这件事敬佩不已。 大家都是聪明人,谁不知道谁呢,他郭嘉一开始恃才傲物,也是有着想要在这乱世里做出一番成就来的想法的,当然现在也有。 郭嘉没有耐心在家种地, 更没耐心像是姜太公一般,等着愿者上钩,更不会在天书给他扬名的时候,直接避开风头,选择亲自体会民情。 诸葛亮去过江东的事情,别说是曹操了,郭嘉都知道。 而且啊,郭嘉还知道,现在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的那个年轻的县官庞统,正是诸葛亮的同窗,似乎两人还并称“卧龙凤雏”。 郭嘉扼腕叹息,诸葛亮从江东离开的时候,就应该把庞统也一起带出来才对。 现在曹操的领土越来越大,太缺有脑子敢谋算的谋臣了,特别是能治民的,稀缺人才。 三国的人各有各的成算,江思瑶也是,她秉承着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也一并将印刷术也说了。 【如果说指南针的出现让人们在大海上的航行更有方向感,从而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还有帮助咱李广大将军封侯!” 武将之间不像是文官,总有说不完的新角度,他们比较专一,逮着一个话题啊就能一直说下去。 李广也不生气,这么说好啊,这么说不就意味着,“老李我啊,在后世可是有名有姓的,不像是个别人,说不定在史书里就出个名字,连路痴这样的故事都没有咧!” 李广是会戳人心窝子的,在场的除了卫青、霍去病,也就刘彻是在后世也声名赫赫的。 刘彻哈哈大笑,也没说李广说得如何,但也顺着他的话在说,“就是就是,在后世没个名气的人,连被看笑话的资格都没有。” 被看笑话还是件好事不成? 李广一双虎目都快瞪圆乎了,刘彻不接招,只装模作样地拿着手里的奏折,反复地观看。 半晌,来了句,“还是天书给看的,那个纸好啊,装订的也好。” 要不是这是皇帝,文武百官都能怼上一句了。 还用你说? 天书的声音还在继续。 【火药的出现让人类拥有了掌握爆炸的能力,对科技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没有火药的秦汉不知道火药出现了会带来什么科技作用,但是已经有火药的宋,大家其实都不懂天书说的科技,在没讲物理之前,大宋有没有出现过。 “难道科技不是天书带来的吗?” 苏轼现在乖觉的很,他和弟弟以及父亲一门三进士之后,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这波澜倒不是觉得他们家在科考“舞弊”,自是没有那一回事的,而是啊,很多人觉得,既然他苏轼在仕途上也走得不顺,干脆就别给要职,就放个闲职,让他做做就挺好的。 甚至还有说他弟弟苏辙的,当官不好好当官,只顾着自家的私情,一年到头“捞哥哥”能有什么政绩。 可把苏轼给气迷糊了,他自己是个什么人他自己清楚,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更清楚。 他确实,在人情世故上,在官场这一块应该是没有那个能力身居高位的,但是如果弟弟有,却被自己耽误了,那么他能气自己一辈子! 苏辙倒是无所谓,甚至来宽慰他。 “哥,要是真给咱俩闲职,也是好事。” “好在何处?你不是最想要为民请愿,想给百姓做点实事吗?要是真在官场当个活摆件,能高兴?”苏轼愁眉苦脸,但是也没辙,他倒是想写诗词抨击这件事,但如果。 如果这是皇上也默许的呢?他这一抨击,不就正是自己被贬的第一个原因吗? “好在,我不用费劲心力做更好的实绩,来捞你呀。”苏辙一本正经地说这话,得到了苏轼当场回怼的四个字“想都别想”。 苏轼一边开始找纸笔准备创作,一边在嘴里嘟囔着,“我可是你的亲哥哥,难道你还不打算捞我不成?” “捞捞捞,一定捞,我发誓,哪怕是为了哥哥做到宰执,也要努力把哥哥捞出来。” 兄弟俩毫不避讳地说着被贬,晋升之类的话,实际上并没有把天书的“预言”当回事。 或者说,他们并不信。 有些人或许会因为,从天书口中得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就放弃努力。 或许知道自己会烂到地心里,就干脆摆烂,但是他们兄弟俩不会。 就像是,如果在李白面前提前作出了他的诗句,那么你会成为李白,他会变得碌碌无为吗? 不会,李白的才华足以让他写出别的,甚至更好的,说不定有你之后,他意识到了文学之路更适合他,放弃对仕途的追求。 毕竟他和骆宾王一样, 都不太适合走仕途的样子。 知道自己的未来,苏轼一家也没有唉声叹气,亦或者是沾沾自喜,面对朝堂的“排挤”,苏轼选择展露自己的才华反击。 写词,没有什么人比大宋潮流分享官苏轼更爱写词的了,他不准备正面回应朝堂里的腥风血雨。 反正他们一家的进士是实打实的,才华是实打实的,与其进行辩论,不如写一首让人耳目一新的词出来。 官场上的那些人暂且不论,在百姓这里的口碑要保持好,毕竟。 苏轼可是有点在意自己的身后名的,要努力洗刷掉啃弟弟的风评! 有人为自己的风评担忧,江思瑶自然是不背这个黑锅,因为想扣给她,她都没这个意识。 【造纸术让人类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保留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使得人类文明不再轻易断代。 而印刷术,在造纸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播。 就像是,会了九九乘法表的人,很难想象结绳计数会怎么操作,大家会想,一个个数,不浪费时间吗? 有了文字的人,也对没有文字的表示惊讶,只靠口口相传,能确保信息的准确吗? 三皇五帝的结绳记事演化到了夏商时期的龟甲、兽骨留存文字,再到竹简、木刻、石刻等等记录的手段,一个个都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正是因为有文字记录,才会有下一代的人通过文字了解曾经发生的事情。 造纸术造出来的纸便宜大碗,当然,如果要高端的,也有商家加入一些精巧的构思,让纸从白色变成别的颜色,带上花纹,带上香味,都是能做到的。 走高端路线,可以满足贵族们对审美的要求,走低端路线,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成本,让寒门学子不再为学习的高昂投入而发愁。】 江思瑶对造纸术、印刷术的推崇,也正是豪门贵族对它抵制的原因。 贵族之所以是贵族,正是因为他们在不少地方有比普通人优越的点。 比如说权利,比如说金钱,在比如说丰厚的藏书。 有的人是会战乱的时候,带着几车孤本一起跑路。 而曹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被他从匈奴手中救出来的蔡文姬,是蔡伯喈的女儿 ,自幼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战乱时期,蔡伯喈没有死在董卓的屠刀之下,反而是因为在司徒王允组的局上感叹,就被下了监狱,六十岁在牢里死掉了。 蔡文姬在匈奴,因为思念故土创作的《胡笳十八拍》被大众所知,但是很少人知道,她依靠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默写了四百多本书籍,送给曹操。 这对曹操来说是极大的助力,因为他出身不比袁绍,虽然他俩都是庶出,但是袁家比曹家的家世背景漂亮了不止一点点。 袁绍和袁术举起袁家的大旗,引得十八路诸侯齐聚,也正因为他们贸然行事,盘踞洛阳的袁家被动作一网打尽。 其中包括了袁家的正统嫡长子,袁基。 当然,正是因为主脉全被杀了,袁绍和袁术反而能更理直气壮地认领袁家这块牌匾。 而曹操则不同,他家是宦官家庭,特别是在汉末十常侍霍乱的情况下,他家这个家庭背景,举大旗也不会有多少人来跟。 他的家底正是他自己一点点攒出来的,靠他在战场上的凶狠,靠他对时局的把控。 总算是积累了一家子的谋臣,但是人好积累,地也能种,财富和书籍却是没办法的。 曹操救了蔡文姬,也不能排除他正是基于蔡伯喈家据说四千篇藏书的可能性。 蔡文姬拿不出四千篇,她给曹操背了四百篇,一个夸张的数字。 四百篇,也是顶着世家大族的压力下默写出来的。 如果说,这造纸术现在已经有了,大家也都很满意这个东西的话,那印刷术绝对用它的名字就让世家大族望而生畏。 平时可以展出部分孤本,让人借阅,已经是大家族仅剩的良心了。 而这印刷一出,再一想到蔡文姬给了曹操足足四百篇。 这个一开始并不以为意的数字,顿时就变得让人如坐针毡了起来。 万一,曹操再一时想不开,真的把这四百篇都印刷出去,那么孤本将不再是孤本,他们手里肯定会有一部分受到损失。 难不成最终被权贵束之高阁的知识,成了他们收集的名人周边不成? 为了让孤本拥有孤本的低位,而不是因为他是原版手抄本所以有珍藏价值, 很多人开始走动起了关系,想探探曹操的口风,了解一下曹操是个什么样的意图。 而曹操本人? 那是一整个欣喜若狂,喜不自禁。 “天书真乃吾知音!知识就该流传出去!”曹操斩钉截铁地说道,在跟在荀彧一同进来的诸葛亮眼里,此刻的曹操像是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滤镜。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7 首页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