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君蹲下拿着他的手:“一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一万……”这么数下去,卫伉没有多大感觉,八岁的小太子目瞪口呆。 窦婴问他:“你二舅厉害吗?” 小太子长叹:“厉害!” 卫青的大将军府在宫里,时常能见到小太子。小太子身边的黄门和小黄门总是用一种无比佩服羡慕地语气称赞“大将军”。小太子不觉得一个鼻子一双眼的二舅值得他们念念不忘。远不如大舅厉害,更没法跟父皇比。 小太子想象一下千万头牲畜是多少,张大嘴巴,好一会儿才问:“大舅,是不是长安城都装不下?” “长安城才二十万人。一千万是多少个二十万?”卫长君怕他不会算,“二十跟一千比差多少?” 小太子掰着手指头数不过来。 “即便这样匈奴还敢南下杀人,抢我们的钱财。”卫长君说出这句话,嘟嘟出来,[他以后肯定也是个好战的。] 卫长君:[他性格不如刘彻强硬,百官反对他不敢发兵。除非边关请战,城里百姓也支持他打。] 小太子攥住小拳头:“大舅,我长大也要打匈奴!” 窦婴愣了一瞬,看向卫长君。卫长君捏捏他的小脸:“又忘了大汉周边不止有匈奴?匈奴不足为惧了就得收拾别的。南边东边西边都老实了,再收拾北边匈奴也不迟。” 窦婴不由得点头。匈奴乃游牧民族,今年在这儿,明年不一定在,没必要年年出兵。 六岁的小卫伉跟听天书似的,“大伯,我呢?” “你也想打匈奴?”卫长君摇头,“匈奴交给你父亲和去病表兄,你和据儿打别的。以免都去打匈奴,长安没有兵将,他们打到长安杀我。” 小太子听闻这话嚷嚷着要习武,大声叫人给他送弓箭。 卫长君拦住:“天色已晚,明日再练。不过据儿你记住,要打就一次打服他。不可以今天给他一拳,明天给他一下,那样他会以为你怕他。他要是乖乖听话,就把人接到长安,给他修大大的房子,给他美食华服,叫他喜欢长安。” 窦婴诧异,怎么这么教孩子。 卫长君还没说完:“他来到长安,他的地方是不是就没人管了?好比我们到长安,这里就没主人了?” 小太子点头。 “那你就派人帮他管家。你这么好心,我想他一定很高兴。” 这一年来小太子学了加减法,会算账了,“大舅,这样还不如打呢。打跑他,他的家是我的,还不用给他建房子。” 窦婴震惊。 其夫人以为她听错了,见夫君失态,禁不住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当今长子先帝嫡孙。 卫长君失笑:“你替他管家,家中粮食自然是你的。”指着南边一片地,“他人在长安,你说地里没见着粮食,他还能说见着了?” 小太子张了张口,还可以这样啊。 卫长君:“打他需要出兵,还得拿钱买兵器,上了战场还有可能死人。汉人死了,家中田地谁种?这么一算是不是不打比打合算?” 小太子连连点头。 “我们之所以打匈奴,是因为我们问过匈奴要不要搬到长安,给他们房子和粮食,他们不会种地,我们派人种。匈奴不愿意,反而打我们。”卫长君想起一件事,“以前把汉家女儿嫁过去,跟他们结亲,他们前脚把人接走,后脚就杀了我们许多人。” 饶是小太子已经知道匈奴凶残,也没想到这么不讲道理。 “好比长姊嫁给阿奴兄,阿奴兄还打我?”小太子问。 几人不由地点头。 小太子满脸惊讶地望着窦婴夫人:“你也知道啊?” 窦婴夫人叹气:“早些年我总担心一觉醒来匈奴把刀架在我脖子上了。” 如果卫长君一个人这样说,机灵的小太子或许会怀疑大舅哄他。窦婴看起来好像很难过,小太子终于明白为何匈奴非打不可。 霍去病行军快,过了长城没几日就发现匈奴踪迹。霍去病要一鼓作气。阿奴拦住,不急不慢地叫火头军支锅做饭,然后睡觉。翌日,战马急的打转,许多人怒问阿奴是不是怂了。阿奴才同意追击匈奴。 除了他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以至于见着匈奴红了眼,一万人的气势像十万人。匈奴已知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个天降煞神,看到“霍”字旗瞬间降了一半。试图逃走的部落首领被饿极了的汉军斩杀殆尽。 自打入伍霍去病越来越像卫青,气质硬,长得棱角分明。阿奴长得软,气质像卫长君,阿奴安抚投降的匈奴人,缴了兵器,派人送他们入关。 赵破奴担心他们跑了,建议押着他们前进。 阿奴不赞同。 阿奴跟朔方匈奴俘虏学过几句匈奴话,用匈奴话告诉他们,可以杀了汉军逃跑,可要是再被霍去病找到,就没有这么好的事了。” 卫青带兵还有迹可循。霍去病神出鬼没,俘虏哪敢跑。 阿奴跟霍去病吵一架休息两天,大军开拔,过了焉支山,急行军上千里,弓用尽,刀剑钝了,死伤过半,俘虏太多,不得不班师回朝。 抵达边关,伤员休养,俘虏送往京师,不着急了,霍去病回过味,问阿奴:“先前你磨磨唧唧故意的?” 阿奴佯装不懂:“说什么呢?” “你说呢?” 阿奴:“忘了临出发前郎君怎么说的?我们是人,马也不是铁打的。” “以前怎么不见你听我大舅的话?” 这一战不算俘虏辎重,斩首就有近万人。阿奴很满意,不介意被他挤兑几句:“以前只有八百多人。再说了,匈奴俘虏说了方圆百里没有别的部落,我们可以放心地歇一天,还急什么?就算一天杀一万人,十天半月也杀不完。” “下次提前告诉我一声。这次要不是我拦着,你还得娶长公主,没到焉支山你就被人绑了。” 阿奴摇头:“不敢。顶多背地里骂我几句。对了,陛下说下次出兵是近日,还是过了三伏天?” “三伏天前班师回朝。” 阿奴顿时感到浑身疲惫,早知道就跟赵破奴一起留在边关。 霍去病瞥他一眼:“想都不要想。因为你我差点被骂不配为主将。” “一个个见着匈奴就跟见着侯爵似的,哪还记得战术。”阿奴摇头,“我不这么做,死伤更多。就算你说违令者斩,他们也不可能听令行事。” 听到“死伤”霍去病心里不好受。 此行只有万人,天天一块用饭,即便很多人没说过话,霍去病也见过。那些熟悉的面孔留在草原,霍去病很难过:“以后草原上没了匈奴,我们就把他们的尸骨带回来吧。” 阿奴:“回头叫陛下在那边设郡县,自有汉家儿女祭拜他们。” “终归不是故乡。” “到处是乡音,怎么不是故乡?” 霍去病说不过他,打马越过他。 前年跟着卫青,粮草无需霍去病操心,他手下八百多人很好调遣,霍去病真不觉着累。如今身为万人主将——骠骑将军,饭前都得问问还有多少粮食,以至于霍去病不想承认,回到茂陵也没心思逗弟弟,嫌无聊了。他和阿奴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五天才歇过乏。 霍去病的伙伴弓马娴熟,只受轻伤。战死沙场的多是身体不够强健,骑术不如他的兵卒。这些人多来自穷苦人家。 二人歇过乏就进宫,请陛下尽快把抚恤金发下去。俘获很多辎重,其中皮毛堆成小山,阿奴就问陛下要不要,不要赏他。 刘彻:“你家有棉花,要那些东西做什么?” 阿奴想和抚恤金一起送给未亡人。 刘彻不是不舍得,抚恤金是统一的,这次赏了皮毛,下次没有赏什么。刘彻就问阿奴有没有替他考虑过。 阿奴点头:“所以叫陛下赏微臣,经微臣的手发下去。下次有人提起这事,陛下尽管推到微臣身上。” “你倒是善良。” 阿奴:“郎君教得好。不是郎君心善也没有微臣的今天。” 刘彻抬抬手:“除了金银玉器和兵器,全赏你了。” “谢陛下。”阿奴得了重赏不缺钱,那些皮毛衣物他一样没留。匈奴俘虏交给朝廷后,押俘虏回来的兵卒闲下来,阿奴叫他们亲自送去。 这些人回来又歇几日,朝廷准备了粮草,补了近万人,阿奴和霍去病出发。刘彻先前不放心霍去病独自掌兵,不是怕他全军覆没,而是担心他杀疯了不知道回来。 如今知道他没疯过,阿奴也能独自领兵,就给阿奴五千人。 阿奴不禁咂舌。 刘彻奇怪:“不敢带兵?” “都说微臣怂,谁听微臣的啊?”阿奴不禁问。 刘彻:“那是你的事。” 二人跟赵破奴汇合,霍去病带一万人,阿奴五千,分路进军。 刘彻说是那么说,其实也怕阿奴无法服众。军中兵将多佩服敢打干杀的,比如李广。很少有人懂计谋。阿奴才二十岁,跟老谋深算无关,刘彻当众夸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兵将也会觉着老丈人看中女婿。所以刘彻叫公孙敖为副将。 公孙敖比阿奴大十来岁,又随卫青多次出兵匈奴,在军中颇有威望。 殊不知公孙敖很相信阿奴,盖因他是卫长君亲手带大的孩子。 按照约定时间同霍去病的一万人汇合,其中几千人暗暗可惜卫寄奴怎么没迷路。有他跟着搅合,又不能痛痛快快杀匈奴。 阿奴没叫那几千人失望,不止一次跟霍去病大吵,吵到祁连山,杀了三万五千多人,擒获王子、阏氏几十人,汉军损失近两成,两人可能因此伤心,这才和睦相处。 公孙敖担心的心快跳出来了。 返回途中说什么也不跟他俩一块。 赵破奴发现公孙敖每每看到阿奴和霍去病都一言难尽:“放心,他俩只是意见不合,打不起来。” “你好像习惯了。” 赵破奴:“不是。上一次阿奴不着急,去病想早点回去,俩人就吵过。”说到此摇摇头,“其实阿奴过于谨慎,去病又担心碰到匈奴主力,不能两全他俩才吵。要是一人有五万人,他俩只会比谁杀敌多。” 公孙敖:“阿奴担心冒进中计?” 赵破奴点头。 “要是这样阿奴谨慎过了。草原上一马平川,什么圈套看不清。” 赵破奴:“担心碰上匈奴主力。” 公孙敖摇头:“不是迎头碰上的话很难遇到。主力留下的痕迹跟小股匈奴不一样。那样只能说天要亡我们。” 赵破奴想想也是:“不知道陛下这次怎么赏去病和阿奴。” “肯定重赏。”公孙敖羡慕,但也只是羡慕。换成他领兵一万五千人,可不敢走一路杀一路,只是俘虏就有近三千人。具体多少人只有霍去病和阿奴清楚。公孙敖头一次来回奔袭几千里,太累了没心思问。不过他没忘记提醒霍去病禀报长安。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70 首页 上一页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