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对了,你不是刚从江南回来吗?” “是啊。”林清点了点头,“怎么了?” “多年以前,文桓太后也用过这招,清洗了大批不听话的臣子,然后换上忠于自己的人。抄上来的东西也都充了国库,如此一来,就有了打仗的资本。而不明所以的百姓见了,皆感慨文桓太后刚正不阿,不徇私包庇,为他们这些日常被搜刮的平民百姓出了口恶气!” “且由于打压了大部分勋贵,江南一带的生意他们也轻易不敢染指,于是收上来的钱绝大部分进了国库,国库充盈了,也就犯不着再去加重老百姓的税赋,甚至还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百姓的生活因此轻松许多,于是纷纷爱戴文桓太后,太后在民间的声望因此如日中天。”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几番下来,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文桓太后都赢得了人心,办事阻力也就小了许多,可以放开手脚干。再加上武官阶级没有固化而是上下有序流动,致使我南柯国军事实力重获新生,其实力几乎能和开国初的虎狼之师相提并论。” 林清听了,大受震撼。 这女人也太有政治头脑了吧! 可惜啊可惜,这么有能力又漂亮的女人,竟是嫁给了那个荒淫好色的僖宗为后! 呸! 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白白玷污了她! “那老大王初继位,文桓太后就亲自率领几十万将士在宣河关演练、阅兵,我军气势排山倒海、气吞山河!极大地震慑了不远处的黄凉国,狠狠打压了他们嚣张的气焰!” 说到这,李仪芳脸上尽是自豪与轻蔑。 “几个月后,那老大王就派使臣送来结好的文书。” “以下臣礼。”李仪芳看了林清一眼,着重强调。 “文桓太后也乐得接受,毕竟不费一兵一将,就能达到和平的目的。” “那老大王其实也是个平和仁慈的性子,讨厌打打杀杀,没有扩张领土的欲望,只想让本国的百姓过的好,所以他称臣的条件是:南柯国每年必须要拨些粮食给他,或者派人去教他们那的臣民栽种粮食。” “可这样不白白亏了么?”林清打断他。 “什么?” “他只不过称个臣,我们就白白给他粮食,不亏么?” 李仪芳大笑,“如清啊,你在想什么?朝中能人那么多,不说别的,就公孙衡石,那可是世间一等一的人精,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国家吃亏?” “实际上,当时阅兵也就是个威慑,文桓太后当时才掌权多久?虽然有一批新生力量上来,可无奈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成气候,公孙衡石就是算准了那老大王仁厚优柔的性格才想的这招‘空城计’。对方称了臣,也就损失点粮食罢了,边境的百姓却可以得到安宁,边境的防御也能趁此时间加固。且我们南柯国别的没有,就是粮多,待到国内军事实力成型,那就是他们给我们进贡了!用几年的粮食换千载难逢的发展时间,怎么看怎么划算!” 林清听了,抚掌大叹,“妙哉、妙哉!这一步步算的,当真妙不可言!” 李仪芳一开始也笑,但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若果真能按照一开始的计划,那自然是好,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后来老大王没了,新大王又是个短命的,小太子当时还是个奶娃娃,兰姬便借此机会垂帘听政。她掌权后,自是不承认那份称臣的文书,然后开始不计后果的攻打西海沿子,如果仅是这样倒还罢了,虽然老大王在位时间不算长,可到底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军事实力虽未达到理想中的虎狼之师标准,却也兵强将勇,尤其出了好些个不世出之名将。” 李仪芳拍着林清的肩膀,“你的岳丈大人年轻时可是一等一的猛将,且用兵如神,多次创下以少胜多的记录。尤其申大将军年轻时酷爱杀降,投降的俘虏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被他杀了个精光,其血腥残酷的作风,叫黄凉国至今听闻申大将军的名号都两股战战、瑟瑟发抖。” 林清将李仪芳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拨下来,“我岳丈大人真有这么厉害?我看他挺儒雅的呀?甚至有那么一丝书卷气,你描述的怎么听怎么像个杀红了眼的杀神。” 他还记得那日随申椒回门,如果不是亲耳听到申椒喊他爹,他都猜不出他是位将军,只会觉得是哪位大人。 “杀神?”李仪芳捧腹大笑,“这名字适合他!你岳丈年轻时俊俏非凡,一开始的确让敌方将领掉以轻心,认为咱们南柯国没人了,才派个小白脸去打仗。但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申大将军的厉害,常常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申大将军全数歼灭,有一回甚至打到了他们京都脚下,若非粮草跟不上,黄凉国当时就晚亡国。你岳丈由是一战成名,还得了个‘玉面修罗’的外号。” 李仪芳边拍林清的肩膀边调侃,“我可把你岳丈的‘前尘往事’尽数告知你了,下回见着你岳丈,就看你够不够胆喊他花名了。” “去!”林清笑嘻嘻锤了他一拳,“好端端的,我叫他这个干嘛!” 不找骂嘛! “那后来呢?我听说是因为文桓太后的娘家出了奸细才导致全盘崩溃,不知是真是假?” 李仪芳此刻脸上也没了往日的嘻嘻哈哈,表情难得惆怅严肃起来。 “真真假假有那么重要吗?败了就是败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啊……,公孙衡石再神机妙算,申大将军再用兵如神,又能如何?国运如此,没有办法。” 作者有话说: 我不知道有没有亲认为我的故事结构铺的太大,以至于偏离了红楼梦原著的轨道,成了主角林清一个人的历险。如果真有亲这么认为,我想我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的。 首先,我在构思这篇文章的开始,就是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和癸酉本为参考的,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情节不会当作参考,因为在我的理解中,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些许割裂。打个比方,明明贾母在前八十回对黛玉那么慈爱,那么为她着想,活脱脱一个疼外孙女的形象,心中除了宝玉就是黛玉,不舍得她受一点委屈,可后四十回呢?黛玉过世的时候,那种锥人心窝子的话也说的出口。而且在前八十回,明明贾母对宝钗只能说是亲戚家小孩的客气与疼爱,甚至隐约对她有那么点不喜,觉得她十足十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孙子(再次申明,仅是作者一人的看法),后面却突然转变态度,对宝钗各种满意,还贬低自己嫡亲外孙女。我当时看的一脸懵逼,怎么跟前面的贾母好像不是一个人诶?再一个,暂且不论贾宝玉究竟是不是个草包,就说他是!那他在贾母眼中也是天底下最最尊贵的大宝贝,这么宝贵的宝贝,没道理随随便便塞给别人,好的东西自然给自己最爱最在乎的人。然后就是一个宝钗,一个黛玉,没道理将自己最宝贵的大宝贝给亲戚家的小孩不给自己嫡亲的外孙女啊!贾母可没那么圣母吧??【综上是我不把高鹗续的后四十回作为结局的一部分原因。】 其次,因为前八十回没有结局,而我恰好粗粗知道癸酉本的故事大致走向(作者其实并没有具体看过),癸酉本最后就是天下大乱,王朝覆灭,外敌入侵(我记不清有没有你,有知道的亲可以在评论区纠正哦~),皇帝自顾不暇,贾府虽为权贵,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以至于最后贾家众叛亲离,贾政被贾环勾结贼人杀害,贾宝玉也被掳了去,那时林黛玉已经和贾宝玉完了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没有同时娶林薛,而是在黛玉没了后,贾宝玉才娶薛为继室),贾宝玉被掳了后,贾家就靠黛玉苦苦支撑,并日日盼望贾宝玉有朝一日归来,癸酉本里面写了黛玉和红玉一众女眷与外面贼人厮杀的故事。贾府再怎么说也是权贵,但是却轮到这种境地,贾环都敢直接弑父,黛玉红玉等女眷都能上场杀敌,可见当时乱到何种境地,说是国破家亡都不为过。 而本文就是借鉴了癸酉本的这种结局,并在原来的基础发散。 而癸酉本的结局很显然,不是靠几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了的,这是大环境使然,连国都破了,黛玉再咱们挣扎结局必然凄惨。所以这篇文章就从大环境入手,因为本文一开头就点名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只有将这个矛盾结局了,妹妹的结局才会好,大家的结局才会好。
第64章 血泪 “文桓太后驾崩后, 我们彻底失去了对西海的控制权,圣上初亲政手边有无数事要做,无暇顾及西海, 所以那边又开始乱了起来, 且兰姬那贱妇歹毒非常,将西海沿子的百姓不当人看!以前的黄凉国大王,虽也压榨那的百姓, 可没有赶尽杀绝,就那贱妇一味蹂/躏磋磨当地百姓,将百姓的粮食尽数夺净。” “没了粮食, 他们就只能啃树皮, 吃观音土,有些甚至易子而食!” 说到这,李仪芳声音颤抖起来, 眼中似有泪花闪烁,林清在旁听着也难受, 却远没有李仪芳这样‘动情’。 不是他冷血, 而是他实在没有那个概念, 像“啃树皮、吃观音土、易子而食”这几个词他只在历史课上作为考点听到过, 在现代他虽不说锦衣玉食,却也衣食无忧,吃饱穿暖不是难事。穿过来后又是个大少爷的身份,房州虽小百姓们却都丰衣足食, 即便街上的乞丐都不会饿着冻着。 所以,他实在无法想象, 这种人间惨剧究竟是个什么情形。 李仪芳坐在那, 静静眺望远方, 忽而开口,“如清,你会不会好奇,我一个生长在温柔富贵乡的公子哥,怎么会对本不该出现在我的世界的东西感同身受?” “有点。”林清如实回答。 李仪芳妥妥的皇室血脉,从小养尊处优,生长环境比他优越多了,没道理他都感受不到的事物,他会感触这样深。 李仪芳轻笑几声,开始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我母亲去世那年,我才十三,那时的我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看着满院的缟素,只觉得窒息。家里是待不下去了,我便趁人不备偷溜了出来,即使因为出来的太急忘记带银钱只能在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我也不愿回到家中。” “午夜时分,我不知不觉转到一个死胡同,正要出去,却发现一身穿白衣的男子堵住了我的去路,光线昏暗致使我看不清他的面容。还以为碰见了鬼,吓的我双腿发软,那人却只问我想不想去边关看看。我一听他说话,便知他是人,因为我娘告诉过我,鬼是不会同人说话的。由是我胆子大了起来,大声问他他是谁,他却不答,又问了我一遍想不想去边关看看。我正迟疑,忽听许多人在四面八方喊我的名字,便知是家里人找来了,我那时实在不想回去,心一横,就答应了。” 李仪芳说的口干舌燥,拿起水袋想喝一口水,却发现已经喝完,林清见状便将自己的水袋递给他,李仪芳猛灌几口,润了润嗓子才又继续讲述。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3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