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诗话到这儿就停了,没有去鼓动大家尝试让百家齐鸣,也没有说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社会和谐。 她的眼界越来越宽,已经知道凡事要讲求一个“适合”了,所以只是简单说了一下。 正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对“尊儒术”这个问题中时,嬴政却微微出神了片刻。 他没有着重去思考这个传说中被他又焚又坑了的学说,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晓诗所说的一个词语。 ……科举考试?
第49章 第四十九课 北击匈奴 李晓诗低头看了看笔记, 汉武帝对大一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治、思想、经济,军事。 现在政治和思想都说完了,接下来就是经济了。 这一段其实也很好说, 她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搜索了一会儿, 选了个切入点。 “很多小说和电视剧上都会有人犯了‘贩卖私盐’这样的罪,在大家的朝代中, 大多数应该也都是有这项罪名的吧?” 那岂止是有啊, 那是太有了。 连老百姓们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贩卖私盐, 这可是大罪啊! 他们不明白李晓诗为什么要在这时候说起这个。 李晓诗道:“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 早期社会那时候,盐本来就是可以允许私下售卖的。但为什么后来变成了大罪呢?” “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西汉初期, 社会凋敝, 经济萧条, 为了让社会再次运转起来,那个时候对商人的限制是很少的,甚至连私人铸币也没有禁止, 像是铁和盐这种物资的经营售卖权大多数都是掌握在豪强们手中的。所以那时候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非常富有的商人大贾。他们手中钱很多, 可能比国家还多,而且又都是能够保持流通的, 财源广进, 他们就自然而然掌握了西汉王朝整个国家的命脉。” 后世许多朝代位面中的百姓听得都有点呆住了。 盐、铁,这可都是又贵又必不可少的东西啊! 这些不都应该被朝廷管着吗? 而且还有钱,难道不是官府也能铸钱?那不是他们想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吗。 指不定那些人还真比朝廷有钱呢。 真吓人啊…… 商人们则是听得又羡慕又嫉妒。 但转念想了想,再有钱怎么样,没听李晓诗说吗,他们现在这些受限制受管控的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那些人指定爽不了几天了。 遂释然。 但李晓诗的话还没说完:“其中有些豪富人士唯利是图, 完全不关心国家的事情,就只想着敛财。在诸侯王叛乱的时候,朝廷向他们借钱、要拿去打仗平定叛乱,他们都不肯借,理由是因为担心朝廷能不能打赢,万一打不赢呢?” 老百姓们是真听呆了。 商人们真麻了。 天啊,这是嫌自己命太长吗? 再怎么样,区区商人敢跟朝廷对着干?在朝廷伸手要钱的情况下,不夹着尾巴做人赶紧给了求个生存吗? 这次救了朝廷于危难之间,朝廷之后还会亏待你们吗? 敢这么托大,还敢拒绝朝廷,那之后不是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你全家给办了吗? 办没办不知道,但听到李晓诗接下来的话,后世的商人们就都忍不住开始叹气了。 难怪皇帝老爷要这样做,甚至连累得他们后世这些商人也都要受到各种掣肘,搁谁遇上那种情况也不能容忍他们再继续坐大啊! 李晓诗:“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管控掌握,汉武帝任用了一位名叫桑弘羊的大臣,开始对经济方面进行改革。他把铸币权收回了中央,不再允许各地富商诸侯王等人私自铸币,改用统一铸造的五铢钱。” 不是所有人都精通历史的,就连许多识文懂字的人,也有对历史并不关心的,尤其是像商业、经济等内容,所以听到这儿,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之前听说秦统一货币,用的是秦半两,这里的汉五铢,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就是面值上小了点。 “除此之外,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了盐铁官,把所有的冶铁、制盐等的权利都收归国有,经营权也一样,实行了盐铁官营、盐铁专卖。还在国内统一调配物资、通过这些的调整达到一个平抑物价的目的。” 不懂行的人听到这些也只会觉得这位皇帝是不想让商人赚钱,想自己赚钱、或者是不想受制于商人;懂行的人就都会发现汉武帝玩经济真的很厉害,简直是一把好手。 他的这些政策明显能帮中央又一次稳固地位,还能把全国的经济命脉重新掌握到自己手中,以后再想推行什么政策、最起码他自己就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经济上的支持了。 经济,是很多东西的基础啊。 刘彻却觉得理所当然。 他的后续计划中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他不把这种关键的东西抓回来,难道还放在那些人手里不成? 更何况那些商人豪富指挥分裂国家,他要的可是一统,当然是什么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好的。 李晓诗概括的很对,既然要一统,那自然是要各个方面都一统,天大地大,朝廷和皇帝最大,中央要掌握一切。 李晓诗:“这些措施,使西汉王朝的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为他之后的‘北击匈奴’奠定了经济基础。” 西汉初年,所有位面的观众都面露喜色。 来了,终于要来了。 北击匈奴,要开始了吗? “汉武帝最为后世所熟知的,就是北击匈奴,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晓诗边说着,边又一次把课本立了起来,给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 “粉红色的区域是西汉的疆土,黄色的部分是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 有了这简略的示意图,李晓诗说道:“秦末汉初的时候,不止中原在发生政权更替,在北方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匈奴民族,也在当时他们的首领冒顿单于的带领下统一了草原。他们在统一之后,已经足以对中原王朝造成不小的威胁。当时他们就经常南下对汉朝进行袭扰劫掠。” “特别是在西汉建国初期,当时国力很疲弱,所以也就有了我们之前说到的和亲政策,把宗室的女孩嫁给匈奴冒顿单于,每年还要给他们送大量的布匹钱粮当做纳贡。但即便如此,匈奴也依然经常南下骚扰汉朝的百姓。生活在边疆的百姓苦不堪言。” 李晓诗放下课本,又嘿嘿一笑,“我一开始还念maodun单于呢,后来才知道念modu。” “咳嗯——匈奴和西汉王朝是不可化解矛盾的死敌,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经过了上一部分的经济统一,以及文景之治几十年的积累,西汉王朝终于有了可以反击匈奴的本钱了。但其实只有这些还不够,如果这样直接去打,西汉还是打不过匈奴的。因为匈奴都是骑兵呀,而华夏自古时候以来就一直是以步兵为主的,当时虽然战争中会有战马,但那也是给战车用的,是战马拉车、人在车上拿武器打人的,并不是直接骑在马上出去打架的。” 如果是一排步兵出去,面对一群骑在马上的敌人,那会是什么结局? 李晓诗没说,观众们自己就能去想象。 确实打不过。 只能站着挨打。 而且别人要走,他们也追不上。 特别麻烦。 “那怎么办呢?在汉朝有钱了之后,汉武帝就开始组建强大的骑兵,准备对匈奴发起反击。他重用的年轻将领中,有两个是最有名的,也在这场汉匈大战中取得了最杰出的贡献。他们一个叫卫青,一个叫霍去病。” 卫青。 不止后世的人熟悉,西汉以前的人对这个名字也有着不浅的印象。 就不说之前在那个华夏五千年中看到的景象,只说那次游戏,他们也都是观看了全程的。 卫青这个人表现出来的特质是沉稳缜密又可靠,不止全程对李晓诗的保护都很到位,武力值也只强不弱,堪称那一次去参加游戏的玩家中最强的一个。 在游戏的最后时刻,一打多也毫不吃力,虽然其中可能有“现代”玩家们论打架不堪一击的原因在,但也掩盖不了他的勇武。 还有个别观众想到了那几个玩家叫嚣时候声称自己是“汉武帝”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晓诗明显也还没忘了那个帅哥,她本来就很直的腰板又直了一点,多少有点少女包袱,一本正经地介绍:“卫青和霍去病,他们两个一个七战七胜,让汉朝和匈奴之间‘攻守易形’,一个封狼居胥,横扫漠北,让后世我们华夏汉人儿女都记住了一句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也让许多人觉得,匈奴真的有那么强吗?卫青霍去病被称为大汉双璧,唐太宗也曾说名将‘韩白卫霍’。” 因为课本上提到卫霍的并不详细,只是大概介绍了一下,老师也之事介绍了卫青霍去病的出身和大概经历,但课堂时间有限,总不会说得太仔细。所以这些话里头很多内容是李晓诗看电视剧和小说知道的,也有不少是她特地去刷了好多讲他们的视频和资料、给自己补充之后知道的。 就好比攻守易形的那个说法,就是在一个剪辑汉朝相关电视剧片段中看到的,其实里边还有一句话,那个刘彻说“寇可往,我亦可往”,联系到最近对西汉初期局势的了解,也是让她看得热血沸腾。 “卫青一开始是给汉武帝的姐姐赶马的车夫,后来被汉武帝看中,带在了身边。因为卫青逐渐展露出的军事才能,深得汉武帝的重用。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因为卫子夫的缘故,他们两个都算是跟汉武帝沾了点亲戚关系的。” 身份介绍完,李晓诗又转到了经历和打法上,但这一点就不是她睁着眼随便说的了,那些战争不是很好记,她每说两句就得低头看看私下做的笔记:“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很强的,但他俩打仗的风格却不太一样。卫青擅长的是正统打法,传统的大军压阵正面对拼,霍去病是打小股突袭、出其不意的快行军。” “匈奴对汉人的打法一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仗着骑兵速度立马撤退。但在遇到霍去病的时候,他们就彻底蔫了。因为霍去病的速度比他们还快。” “经常是在卫青和匈奴大军正面战的时候,霍去病就率领小股的轻骑兵去打包抄绕到匈奴后方去打了,他们不带很多粮食,以……哦、以战养战。他们边打边补给,打匈奴人的,拿匈奴人的,吃匈奴人的,又因为轻装上阵,速度非常非常快。这种摸不着的打法让匈奴人感到很痛苦很难受,但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抵挡。” “在卫青和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次的大战后,匈奴受到重创,被迫放弃了原本很接近汉朝边疆的单于庭,迁徙到了漠北,河西走廊也成功被汉朝收回。从这里之后,汉匈大战的重点就逐渐挪到了西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9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