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拂衣淡淡抛出一句,“三哥称那是妖书,那么你亲眼看过吗?” 此问一出,一霎安静。 众人暗道问得好。三贝勒也在理学院上课,他有没有读过呢? 读过敢认吗? 现在也不能认了,否则就成了知情不报。没读过的话,他的言之凿凿就有失公允。 胤祉被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堵得喉间一噎。 回答读过也不好,回答没读过也不好,老四真是问话刁钻! 武拂衣可不认自己刁钻。 批评或认同一本书,前提总是要看过才有发言权,要不然就是虚空打靶。 十四报出的读书人名单中没有胤祉,但不能确定他没看过。 也许有投靠三贝勒的学子,悄悄记下书籍内容,反手就送给胤祉了。 胤祉却是没读过全本。 英吉利文读起来耗时耗神,而且他本就不认为理学院的课程有多少必要学习,但不敢似直郡王与太子直接说不上就不上。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花时间去读一本血腥的英吉利书,只是向眼线大致问了此书的内容。 “妖书,不值一读!” 胤祉说得义正词严,“但我也没有冤枉人。探听过此书配图极为血腥残忍,是各种虐待尸体的方法,从动物到人类都不放过。四弟,你不必说那是为医学研究,那根本不是医术!“ 越说越来劲,他开始引经据典。 “南朝时期,著名医家陶弘景就说过‘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非神农家事’。在人身上动刀,压根不是医术,而是巫术! 这种观点得到了历代名医支持,唐朝的孙思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在《千金方》中提到华佗,单说‘用药不过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无不愈者’,压根不提动刀子的手术。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于孙思邈的观点也给了一致肯定。在给《备急千金要方》做序就写了‘我道纯正,不述刳腹易心之异’。” 胤祉摆出历朝历代有名有姓的行医观点,“一千五百五多年,集众人之智慧,难道琢磨不清楚该不该在人身上动刀? 事死如事生,尸体也是同样不应给破坏。我等礼仪之邦,岂能允许残酷之术大行其道,得有多冷血残忍才会做这种事?!” 这话掷地有声。 乾清门外,一众朝臣不得不说三贝勒说得对。 部分臣子更是投去赞同支持的眼神,更是暗道一句佩服。三贝勒不愧博学,这般旁征博引。 武拂衣并非心无波澜,现在心里就一句话,「号外,号外,大清有狐狸成精了。」 老三所引用的每一个例子,竟然全都在胤禛的意料之内。她刚刚在信上都读过了一遍一模一样的话。 要是换个不知内情的,这场面活脱脱就像是胤禛隔空操控了胤祉的思维。 武拂衣能面不改色地听完,也亏得她养气功夫深。 这会先抛出一句赞美,“三哥真是饱览群书,弟弟佩服你对仁义之行的坚守。” 胤祉差点飘起来,四弟这是被他学识折服了? 他不由抬眸瞧了一眼康熙,只见汗阿玛微微颔首,也像是认同了这番话。 下一刻,武拂衣却打破了胤祉的幻想。 “三哥刚刚质问,我在刑部轮值时是否用了心。不瞒三哥,正是因为有所研究,所以我支持合理合法的实践研究。人,不能一味地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这就也抛出了典籍,“三哥引经据典,将古人之法视作最好,却不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不提更远的朝代,就说三哥提到的宋朝。 宋慈的《洗冤集录》鼎鼎有名,对验伤验尸等给出标准参考,此书是刑部办案必读。写成这样一本帮助揭露罪案的书籍,难道不需要验尸动刀?若非秉持着以民为重的心,直面血腥,岂能造福百姓使得他们不蒙受无辜之罪。” 武拂衣没有到此为止,而报出了一组数据。 “三哥,倒也不必说古人帮我们做好了研究,现在就不必再继续,就是《洗冤集录》之中也有错误。 我就说两个例子。「男子骨白,女子骨黑」,这就是错误一,事实上男女的骨骼颜色一样。 对于颅骨数量,宋慈写「男子八片,女子六片,蔡州人九片」,这也是错的。男女皆是八片,更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不同。” 前人的著作可以作为指引参考,但完全相信它是对的,反而是一种错误了。 武拂衣接着问:“三哥觉得没必要研究,看来真的没仔细读过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你认为延续了一千五年的名医之说可信,与大海另一侧的欧罗巴众人何其相似。 他们也固守古罗马的错误理论一千年,搞祖宗之法不可变,并且一百多年前将提出质疑的人处以火刑。如今数理格物新学兴起,终是证明大火焚烧之人提出的质疑非常正确。 此等悲剧,你想要大清也上演吗?你口口声声礼仪之邦,就是固步自封容不得更正吗!” 胤祉越听越面色僵硬,不可能,怎么就这么巧,那本妖书里面的内容竟是如此打他的脸? 武拂衣却没有继续咄咄逼人,只补充了最后一番话。 她放缓了神色,“三哥,你对仁心仁术的推崇,弟弟是认可的。但也希望你能接受不一样的声音,就如你刚刚提到了华佗。 《三国志》写了,曹操终是后悔杀了华佗,’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若是华佗在世,曹冲有活命的可能性。如今做合法合理的研究,是为百姓谋求更多活命的生机,以及遇上罪案时破案的希望。” 话到此处,不再多言。 武拂衣又恢复了雍郡王一贯的冷淡表情。偏偏,最后以华佗举例是狠狠扎了胤祉一刀。 众所周知,华佗是被曹操杀死的。 自他死后,外科术没有再传承下来,曹操的头疾也无人可医治。 史书记载,曹操终于愿意承认后悔杀了华佗,因为他心爱的儿子曹冲得不到医治病逝。但之前他又何尝不是死鸭子嘴硬,难道不后悔自己的头疾再无大夫可以医治。 如果胤祉无容人之量,不允许一些必要的医学研究,是不是也会造成这样的困局? 武拂衣表面上说的是担忧哪家孩子有病治不好了。但往深了想,与曹操同等地位,甚至更高的可不就是皇上了。 康熙得病,却没有更好的医治方法,会不会也怨恨胤祉的这番言辞呢? 这种事情发生过。 康熙患疟疾,太医院给不出好方法,推三阻四到在最后病危关头,才给皇上用了西洋的金鸡纳霜。 武拂衣希望康熙能回忆起过往,西洋之术对他有活命的帮助。 欧罗巴的医学,其实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什么放血、什么乱七八糟的毒都当做药,但不妨碍汲取其中好的一方面。 朝会上,再次陷入安静。 胤祉脸色煞白,没有再往下接话。 此刻,他也品味出了老四举例之狠毒,像是他反对让汗阿玛好好活着。 “都说完了?” 康熙在半晌沉默后开口,“那就退朝。乱葬岗一事,十四阿哥等人行事荒唐,且容后再议。” 不给众人继续发表意见的机会,他眉头紧蹙,面色严肃地离开了。 瞧上去皇上是因为这一番辩论生气了,更是对雍郡王、三贝勒、十四阿哥等等都有了怒意。 众位朝臣也能理解,早朝爆出十四阿哥等人的离经叛道之事,而且三阿哥与四阿哥还正锋相对起来,确实会惹皇上生气。 不久之后,宫里传出消息。 皇上回了乾清宫,完全没搭理十四那几个来请罪的,愤怒地把人都给赶回去了。现在不见,让他们各自写一份折子,好好反省说明问题。 正当宫内宫外气氛紧张时。 康熙来到了书房,打开了一个新送来的大木盒。 其中,赫然躺着一套满文书《钦定骼体全录》①。翻开,竟然是满文注释的一幅幅解剖图。 此书正是由西洋传教士巴明多主编翻译,融汇了西洋最新医学理论,包括了胤祉所谓的妖书《心血运动论》以及其他解剖学知识等等。 康熙四年前亲自下令,要求巴明多编译西方的解剖学理论。 作为皇帝,他对解剖术也非常感兴趣,更是亲自参与到解剖黑熊等动物之中。此事被列为了绝密,不让任何一个儿子知道,更不提孙子。 这个月,这套《钦定骼体全录》满语译本终于完全成书了。 康熙看着书,又想起朝会上的一幕幕。 他缓缓笑了。不由默念老四啊老四,真是好样的。深得朕的真传,一样敢于去探索创新,果然是深肖朕躬! 至于老三,呵呵——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更新晚了o(╥﹏╥)o 本章古代对于外科术的态度,参考《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于赓哲·著 ~~ ①《钦定骼体全录》,是康熙要求传教士巴明多编写的。他对解剖学非常感兴趣。这套书基本都是满文,后来散落在了欧洲,目前知道单买与法国有藏本。 详细可参考文章“康熙帝与满足第一部 医学译著《钦定骼体全录》”,作者:于永敏
第八十三章 康熙对于研究解剖学, 个人持非常支持的态度。奈何他是皇帝,思考问题不能仅凭自身喜好。 为什么在绘制《钦定骼体全录》时要下绝对保密的命令? 因为早就预料到了众人的接受程度,像是老三这般满口仁义礼教之人不在少数。 解剖书的配图非常逼真, 开膛破肚, 血管骨骼是纤毫毕现。 如果画得不与真实情况相同, 那就失去了最初研究的意义。研究人体结构, 就是为了更好的治病。 这样的画作却与主流价值不符。 历朝历代有解剖图吗? 怎么可能没有。 最早可查的解剖图能够上溯五代时期。 烟萝子绘制了《内境图》,是将人体内脏器的大致位置标注出来。它有明显错误, 错把肝脏标在左侧、脾脏标在右侧。 时至宋朝,获得朝廷批准编写两套解剖图。 宋仁宗在位时期,朝廷给出了一本《欧希范五脏图》。不是写书人叫作欧希范, 而是被解剖那些人以欧希范为首。 当时, 欧希范是与朝廷敌对的叛军首领。他与手下被击杀后, 五十具尸体被开膛破肚。朝廷命医师与画工将这些尸体的情况画成册。 《欧希范五脏图》固然有医学价值,但它的成书原因是更极具政治震慑含义。 后来,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在位期间,名医杨介编撰了《存真图》。 杨介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不少修正勘误。比如校正《欧希范五脏图》,这套书画得很匆忙,当时没能找到多少专业名医加入编写,故而错处不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7 首页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