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联络人绰号「乌龟」, 真名厉大钱,是在杭州开牙行的。王麻子手里的御制鼻烟壶就是厉大钱心情好给送的。 接下去要再追根溯源, 必须江南方面配合调查。 康熙派遣心腹太监李玉前往江南, 企图调动暗线查明此事, 但是迟了一步。 十月,厉大钱自缢身亡。 留下遗书表示他愧对祖宗、愧对天地,不该组织拐卖人口的事。 为了某得暴利, 不惜编造京中有人做靠山的借口。高价购买内务府造办处的御制物品,谎称上头有人。 上骗下瞒,让他搞出一张网络,将鄂湘之地拐来的人口贩卖至江南、京城。 由于王麻子被捕,厉大钱自知距离被抓处死不远。 他想着与其被关押在死牢吃苦,不如自己上吊来得干脆, 这就死在了康熙四十四的深秋。 “奴才详细检查了厉大钱的尸体,从死状上看确实是主动自缢。” 李玉回到京城难免忐忑不安,这件差事是给办砸了。 哪怕厉大钱的尸检证实与谋杀无关, 但他死的太不是时候,怎么看都不像畏罪自杀,而像是有人故意灭口。 康熙翻阅着从厉大钱住处搜出的账本,部分涉及了买家是谁,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物。 他面无表情地说,“厉大钱自杀前将书房一把火烧了, 遗书与剩余的账本是在卧室被发现的。这倒是一位‘大’善人,死前还不忘帮买家遮掩罪证。李玉,你去江南被谁给打听到风声了?!” “皇上明鉴,奴才一路隐匿行踪,绝无暴露去调查拐卖集团的目的。” 李玉如此说着,却也明白自己必须为厉大钱的死亡负责。 他是没有通风报信,但迟到一步让重要线索断掉。这不能怪运气不好,只能怪做事不够谨慎。 康熙不说信或不信,冷冷盯着跪在地上的李玉。 好一阵极度压抑的死寂,他把人叫了起来。“平身。” “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李玉听到叫起,一颗惶惶不安的心终是落地。瞧着皇上的意思,应是该相信他的办事立场。 然而,厉大钱的死因还是一团迷。 谁让他在这个时候自缢? 是收到风声京城有暗探去江南调查,所以他被逼到不得不死吗?还是在王麻子案发后就有人计划好要搞灭口? “一来一回跑了一趟江南,你也辛苦了,歇一歇,这个案子先别管了。” 康熙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语气,仿佛真的像是温和帝王对于太监也是关怀备至。 不再提拐卖案,而说起了宫内琐事。 康熙似慈祥的家长,让心腹太监看顾好皇孙女。 “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你照例打理宫内的杂务就好。盯着些给毓庆宫的炭火,决不许有缺失。尤其是小宝珠怕寒,可不能让孩子着凉。” 毓庆宫是太子住的地方。 谁不知道那里的吃穿用度比皇上、太后使用的都要好,怎么可能缺少炭火。 李玉背脊发凉,瞬间就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皇上特意叮嘱的“小宝珠”,是太子妃生的女儿,也是太子唯一的嫡女。谁敢怠慢皇孙女呢?竟还要皇上特意提醒必须看顾好? 康熙不轻不重地加了一句,“这种小事,你就别给梁九功添活了。” “嗻!” 李玉整个人不太好。 皇上补充了这一句,竟然是连太监总管梁公公都给怀疑上了。 怀疑也不奇怪。 毕竟秘密调查厉大钱的消息就没几个人知道。此人的自杀时间不早不晚,卡点卡得太巧了。 怀疑梁九功泄露风声,又是提到了太子妃生的小格格。 李玉琢磨着皇上究竟将谁列入了幕后黑手的名单上? 不论有几分疑惑,谨遵圣旨办差。要避开梁九功行事就非要考验人,身在宫内,谁不给梁总管几分薄面。 谨言慎行中,五个月匆匆过去。 渡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春节的喧闹过后,康熙四十五年的春天到来了。 李玉一直暗中观察着毓庆宫的情况。 皇上此前的担忧似乎有些像是杞人忧天,不可能有人敢怠慢太子嫡女。怠慢是没有,但凡事就怕对比。 经过观察发现一件令人心慌的事,太子对几个孩子的年礼着实能瞧出一些问题。 目前,毓庆宫有三个孩子。 侧妃李佳氏生的长子弘晳,侧妃林佳氏生的次子弘晋,还有就是太子妃生的女儿宝珠。 哪怕重男轻女,但太子妃生的孩子终是沾了嫡字,一碗水端平是起码的。偏偏在春节礼物上,小宝珠不比两个哥哥。 其实,宫内都知道太子与太子妃的关系一直算不得亲近。 瓜尔佳氏在康熙三十四年嫁入毓庆宫,至今已经过去十一年,仅仅在成亲第三年生了女儿。太子的庶子们不论是活着的或是早夭的,皆是出自侧妃或侍妾格格。 换句话说,胤礽不是清心寡欲,他只是对太子妃不感兴趣。如今,这份冷淡也体现到与子女们的态度上。 李玉将此消息汇报给皇上,就被嫌弃了他办事像算盘珠,怎么能拨一拨才动一动,应该把历年的年礼情况都给查清楚。 那并不难做,毓庆宫明面上的年礼记录是要存档的,找个借口去档案库查一查就行。 经过比对,太子给儿女们的年礼,前几年差不多一视同仁。 近四年,宝珠的待遇却是越发不如兄长与弟弟,今年春节的年礼更是明眼可见的矮了一头。 乍一看,这就是因为太子与瓜尔佳氏夫妻关系越发冷淡的缘故,但是康熙并不如此认为。 四年前的春节发生了什么? 那是赐死索额图之后的第一个春节。 康熙已经无法再相信太子的品性。 在他看来,瓜尔佳氏及其所出的女儿被太子冷遇,正是太子报复太子妃娘家没有给予足够支持。 当年,精挑细选出石文炳之女作为太子妃。 不仅看中瓜尔佳氏本人秉资淑孝,也是看中石家一族男儿的才德兼备。 康熙非常肯定十五年前,他真是为太子着想选了瓜尔佳氏做太子妃,但不幸的巧合偏偏发生了。 在原定太子大婚的前一年,石文炳从福建升职回京,途中却是因病不治身亡。 太子尚未成婚,岳父就死了。 石文炳的死亡不只意味着瓜尔佳氏失去了父亲,也意味着一方武将的陨落,而太子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助力。 这种时候难道要换太子妃? 康熙权衡再三没有做出那般薄凉之举。 石家自努尔哈赤年间就为后金效力,哪怕石文炳身故,但他的叔伯、兄弟都是人才。 太子岳父去世,不影响对石家其他人的任人唯贤。 当时,康熙如此认为,所以觉得选定的儿媳丧父也无妨,瓜尔佳氏依旧足够资格继续做太子妃。并且没让她守孝三年,唯恐变数太多,只守孝一年就进行了与太子的大婚。 后来也确实重用了石家的有才之人。 比如石琳,他是石文炳的叔叔。在三藩之乱中,亲自坐镇河南开封。严肃军纪,安定民心,使得八旗军队顺利南下作战。 后又是升任两广总督。直至其身故于任上,一直勤政为民,所施政策无不都是为了百姓着想。 再如石文炳的堂弟石文晟,如今也是调任湖广总督。 从打击拐卖人口非法集团一案中,是能看出他的雷厉风行手段。 一切发展看似没有不妥。 石文炳英年早逝,皇上却不曾亏待石家。 此刻,康熙比较着太子对子女的态度差异,终是确定了他与石家君臣相得让谁心里扎了一根毒刺。 石家越是忠君,瓜尔佳氏越是品性淑孝纯善,太子就越不满意,因为四个字——国无君。 尤其是储君与皇帝之间发生了利益、思想、感情等等矛盾冲突之后,忠于皇帝的人不可能竭力支持太子。 比如这一次的拐卖案。 石文晟在接到老四的示警后,肃查湖北湖南的非法人口略卖团伙,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放过,谁做后台都不管用。 这样做会得罪谁? 如果王麻子所言是真,他是上头有人,人在京城。那个幕后之人的名字,或是呼之欲出。 哪怕没有足够多的证据,但无法不怀疑胤礽因为石文晟打击犯罪而利益受损,于是对同为来自石家的太子妃瓜尔佳氏越发冷待。 当你看一个人不顺眼时,这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康熙没有感情用事,也曾经劝服自己胤礽能改好,但一桩桩事实摆到了面前,不认不行。 于是,康熙四十五年开春,下了一道圣旨。 撤去凌普内务府总管的职务,理由就是他监督不利,居然让御制物品流到了人贩子小头目的手上。 改由廉郡王胤禩接管内务府,由十阿哥胤祹协理。 不久之后,毓庆宫碎了一地的瓷器。 凌普是太子奶娘的丈夫,据说他红着眼眶离开了毓庆宫。 对外说辞,此次因罪被罢免,他有愧于太子的信任与提拔,没能把内务府诸多事宜打理好。 内情如何,智者见智。 康熙没给凌普将功折罪的机会。 这人不是他选的,而是太子在三年多前任命的。 三年也没让凌普学会怎么办事,完全没有必要再留。哪怕论私人情分,接替他的胤禩是太子的弟弟,难道不比奶妈的丈夫亲近? 这一题的真实答案,却是谁也不能摆到台面上。 自此刻起,太子也顾不上给远在天边的老四找麻烦。 近在京城的胤禩,成了继胤禔之后,被太子党的主要针对目标。 朝堂上,必有因此生出的纷争。 康熙坐山观虎斗,趁此将理学院的首届学生都散了出去。 去年分批将部分学习两年的学生安排到各个实差上,虽然职位不高,但都是能锻炼人的岗位。 如今把剩余的也都安排好,准备缓一缓过三个月再进行第次招生。 从年初到年尾,就不能有些令人打心底愉悦的事? 康熙发现读老四家书时,心情终是与平时不同。 尽管这种愉悦与一般定义有差异,掺杂了担忧等情绪,但不用绷着那根勾心斗角的心弦就是非常难得了。 好在老四的书信里没有再发生拐卖案,也没有再一不小心又找到了谁谁谁的宝藏。 根据信中所写,考察队进入云贵,日子总体过得平稳。 所遇挑战主要是自然环境带来的,比如行路难,比如对当地气候要有一段适应过程。 这些困难早就在预料之中,咬咬牙就能克服。 一路行来,发现的另一个困难才是令人头疼——百姓有缺粮的隐患。 若是云贵两广的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现有的粮食产量就会出现供应短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7 首页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