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官家都同意了,反对的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于是,王胖胖考中状元一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榜眼和探花的人选。赵旸仔细地看了他们的考卷,发现他们答得都很好,还真的不好分出上下。后来,有主考官提出抓阄。 虽然抓阄太过儿戏,但是也没有比这个办法好。 抓阄当然由赵旸这个总考官来抓,他随便抓了一个,然后就把榜眼和探花定了下来。 殿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是成绩公布的日子。 这天,王胖胖又在寅时起床。 他昨晚睡得比较踏实,不像之前考殿试的时候那么紧张。 王安石瞧着儿子一副轻松的模样,忍不住打击他:“怎么,觉得自己考中了状元?” 王胖胖懒得搭理他爹爹。因为他知道他爹爹接下来的话不好听。 “还没有考中状元就得意,王胖胖你飘了啊。”飘了这个词,王安石还是跟王胖胖学的。当然,王胖胖是跟赵旸学的。“你说这么胖,怎么好意思飘起来?” 王胖胖低头吃早饭,继续无视他爹爹。 “对了,你这么胖,飘不起来。”儿子不搭理他,王安石继续自顾自地说。 王夫人听不下去了,拿起一个馒头塞进他的嘴里。 “好好吃你的早饭。” 王安石:“……” 吃完早饭,父子俩一起坐车去宫里。 在去皇宫的路上,王安石非常欠扁地刺激王胖胖。 王胖胖忍无可忍,和他爹爹吵了起来。 他们父子俩每天都会斗嘴,哪一天不斗嘴了才奇怪。 在宫门口下了马车,父子俩还在斗嘴。 曾巩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斗嘴的父子俩:“介甫,你又在欺负雱儿啊。” “他太胖了,我让不要飘。” “你才胖!”他小时候是胖,但是他现在已经不胖了。 “雱儿不胖啊。”曾巩说着,面露疑惑,“飘?什么意思?” “曾叔叔,我爹爹说我得意。”王胖胖送了一个大白眼送给他爹爹,“我什么时候忘形了。” “介甫,我觉得雱儿这次能考中状元。” “不可能!”王安石说的斩钉截铁,“不可能让他考中状元的。” “雱儿之前考中了五元,这次肯定能考中状元。”曾巩笑着说,“我等着雱儿连中六元。” “谢谢曾叔叔。” 学子们和大臣们还是分开站在宫门口。 卯时初,宫门打开。这次,学子们和大臣们一同走了进去。 大臣们直接走进垂拱殿,而学子们在垂拱殿门口等着。 五十个学子们紧张不已地站在垂拱殿门口。他们的神色有激动、有忐忑、有紧张、有期盼。 其实,他们就算考不中进士也没有什么。考中贡士的学子,是可以直接进入仕途的。再者,贡士做的官要比举人做的官大。 所以,考没考中进士对五十个学子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考中了,自然是好事。考不中,也不是什么坏事。 垂拱殿内传来给宋仁宗和赵旸行礼的声音,接着没多久礼部尚书走了出来。 殿前传胪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改变。 礼部尚书没有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直接宣布成绩。先从乙榜开始。被叫到名字的学子,面露狂喜。如果不是怕殿前失仪,只怕他们会高兴地跳起来、叫起来。 很快,就轮到甲榜的前十名。 王胖胖本来不紧张的,当开始宣布甲榜名单时,他的一颗心不受控制地狂跳了起来。 咚咚咚……王胖胖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感觉他的心会在下一刻从嗓子眼里跳了出来。 没过一会儿,就轮到探花和榜眼。 第四名、探花、榜眼都不是他。王胖胖吞了一口口水,那么状元是不是就是他。 他刚这么想,后面就听到自己的名字。 大脑一瞬间变得空白,全世界好像一下子变得非常安静。他愣了一会儿后,才回过神来,接着巨大的喜悦充斥全身。 没过多久,张茂实和元松走了过来,带着考中进士的二十五个学子去换进士服。 等换好进士服,王胖胖和榜眼,探花被带进垂拱殿面圣。 虽然这三年来,王胖胖一直在宫里,但是垂拱殿是第一次进。 “学生王雱参见官家,参见太子殿下。” “学生……” “学生……” “都起来吧。” “谢官家,谢太子殿下。” 接下来,宋仁宗把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夸赞了一番。尤其是王胖胖,他是大宋史上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 夸奖王胖胖的时候,宋仁宗没忘记夸王安石,说他们有其父必有其子。 王安石谦虚地表示王胖胖还差得远。 夸完王胖胖他们,宋仁宗又对他们说了一番激励的人,让他们以后好好地为朝廷效力,造福百姓。 王胖胖他们退出垂拱殿后,就开始跨马游街,这是他们一生中最为风光的时刻。 赵旸因为有要事忙,见证不了好朋友最为风光的时刻。 等学子们退出皇宫后,早朝并没有结束。 赵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他过完中秋节,前往北境收复被西夏霸占的几个州。 虽然文臣们多多少少猜到赵旸要打仗,但是没想到太子殿下真的要去打仗,而且还要打西夏。 文臣们当然立马反对,而武臣们非常支持。 赵旸这个太子殿下还没有说完,文臣们和武臣们就吵了起来。 文臣们引经据典地说打仗的坏处,而武臣们直接怼了回去,说收复燕云十六州是□□的心愿,如今太子殿下要完成□□的遗愿,他们做大臣当然要支持。 这三年来,武臣们经常跟文臣们吵架都吵出经验来了。一开始,他们吵不过文臣,现在他们能把文臣们怼的面红耳赤。 不管文臣们怎么反对,出兵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是不会改变的。 宋仁宗被文臣们和武臣们吵得头疼,直接让户部和兵部配合赵旸。 兵部以前是文臣们把持的,不过从三年前起兵部尚书就变成了武臣。 如今,太子殿下要出兵西夏,兵部自然会非常配合。 户部不敢不配合,只能老老实实地帮太子殿下准备粮草。 下了早朝,文臣们当然没有离开,而是去了福宁宫,劝说宋仁宗和赵旸放弃出兵西夏一事。 宋仁宗不想见他们,文臣们就跪在福宁宫的门口,祈求宋仁宗收回旨意。
第139章 文官们反对赵旸带兵收复西夏, 请宋仁宗和赵旸赐对。 赐对这种事情,文官们经常干。只要官家做了什么事情不如他们意的事情,他们会先劝说宋仁宗, 如果不成功, 就会请求赐对。 从宋仁宗亲政以来, 文官们前前后后请求赐对请了好几次。不过,每次请求赐对都没有成功,因为宋仁宗懒得跟他们啰嗦。 赵旸倒是很想跟文臣们吵, 但是他心里清楚, 即使他在赐对中吵赢了文官们, 也不会改变文官们反对他带兵收复西夏一事。 这几十年来, 文臣们胆小怕事惯了,也懦弱惯了, 根本没有那个胆子打仗。就像当年, 明明大宋打赢了西夏,结果还要向西夏送钱。 这些年来,送给西夏和辽国的钱可不少,也是时候把这些钱要回来了。 宋仁宗和赵旸都拒绝了赐对, 任由文臣们跪在福宁宫门口。 赵旸跟宋仁宗商讨了一会儿去北境的事情后,就转身离开了福宁宫。他刚走出福宁宫, 晏殊和文彦博他们跪爬到他的面前, 他们的神色充满恳求。 “太子殿下,您不能出兵西夏。” “太子殿下,出兵打仗会给大宋的老百姓带来灾难。” “太子殿下, 出征打仗劳民伤财, 使不得啊。” “太子殿下, 这些年来, 我们大宋好不容易和西夏保持和平关系,您不能出兵西夏,这会破坏了我们两国之间的和平。” “太子殿下,您一旦出兵西夏,辽国不会坐视不管的。” “太子殿下,辽国很趁机攻打我们大宋。” “太子殿下,现在国泰民安,您不要听信某些人的谗言,破坏和平。” “太子殿下,出兵使不得,求您三思。” …… …… …… 文臣们一个个苦苦哀求赵旸不要出兵西夏。 赵旸本不想搭理他们,但是看到他们这副为了大宋好的模样,一股莫名的怒火就涌上心头。 “国泰民安?”赵旸冷笑一声,随即继续说道,“哪里来的国泰民安,你们以为西夏和辽国还能遵守契约多久,你们还想送多少钱给他们?” 他满脸讥讽:“每年送给西夏和辽国的钱比打仗花费的还要多,你们说,到底是谁在劳民伤财。” “太子殿下,一旦打仗,大宋会乱的。” “哪里乱?”赵旸板着脸,冷声道,“你们一个个学富五车,一个个才高八斗,应该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也了解□□为什么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如今,我要完成□□的遗愿去收复燕云十六州,你们却跪在这里反对,你们这是要反□□吗?” “太子殿下,自古以来……” 赵旸直接抬手打断晏殊的话,面无表情地说道:“出兵西夏一事已定,无论你们怎么反对都没用。” “太子殿下……” “你们想跪多久就跪多久吧。” “太子殿下……” 赵旸没有再搭理文臣们,直接回到东宫。同时,把武臣们召到东宫,商议出兵西夏一事。 文臣们跪在福宁宫的门口,而武臣们正在积极地和太子殿下商讨对策。 此时,王胖胖他们的跨马游街还在继续。等到午时,跨马游街才结束,他们回到家,接受亲朋好友的庆祝。 对了,跪在福宁宫门口反对文臣里并没有王安石、包拯和韩琦他们。 王安石一直都觉得送钱给西夏和辽国是懦夫的行为。他曾经当着欧阳修他们的面说过这话,结果被他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从那以后,他就懒得再跟文彦博他们说这件事情。 现在,太子殿下要出兵收复西夏,王安石是非常赞成支持的。 赵旸之所以决定今年出兵西夏,一方面是准备了很久,另一方面就是文臣中有王安石和包拯他们在。再加上,朝堂上还有其他武臣在。 早在三年前,朝堂上不再是文臣们的一言堂。 这三年来,虽然武臣们还是略逊文臣,但是基本上是能文臣们抗衡的。 赵旸出兵西夏,虽然会带将士去北境,但是在朝堂上的武臣们是不带走的。赵旸留他们在汴京城,就是为了堤防文臣们。 他担心他带兵去了北境,文臣们会在后方给他使绊子,让粮草没法准时抵达北境。这种事情,不是他以小人之心揣度文臣们,而是他觉得他们真的能做出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4 首页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