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大臣,原本在宫门口跪着。后来,被禁卫军们“请”走了。 今晚是鹿鸣宴,主角们是新晋的进士们。他们这一群大臣跪在宫门口,被新晋的进士们看到,像什么样子。 这些跪在福宁宫和宫门的大臣们,都把膝盖和双腿跪麻了。有的甚至跪伤了,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去参加鹿鸣宴真的太不适合了。所以,就变成王安石和包拯他们三个来做陪|客。 王安石他们到了后,也发表了下演讲。其实,也是激励新晋的进士们。 王胖胖边听他爹爹说冠冕堂皇的话,边大逆不道地翻白眼。 王安石狠狠瞪了一眼王胖胖,用眼神警告他老实点。 等韩琦他们三个说完话,赵旸过来了。 新晋的进士们见太子殿下来了,一个个非常兴奋。当然,他们没有忘记行礼。 等行完礼,赵旸就让他们坐下来,随即他举起酒杯向新晋的进士们敬酒,祝贺他们考中进士。 赵旸先和新晋的进士们喝了三杯酒,然后鹿鸣宴正式开始。 有乐师奏乐,有舞姬跳舞,气氛瞬间变得热闹喜庆起来。 王胖胖身为状元,自然由他带头向赵旸敬酒。 赵旸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把王胖胖夸赞一番,说他托了王胖胖这个六元及第的福,会在科举的历史上留下浓墨厚彩一笔。 等王胖胖敬完酒,接下来就是榜眼、探花、第四名…… 轮到孙明和的时候,赵旸也把他夸奖了一番。他还故意问他有没有成婚。 孙明和红着脸表示自己尚未成婚,也未定亲。 赵旸笑着说:“既然你没有定亲,那介不介意我给你说一门亲事。” 孙明和呆了,他没想到太子殿下会给他赐婚。 其他学子纷纷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望着孙明和,心想太子殿下为什么偏偏给他赐婚。 孙明和愣了下才回过神来,随即连忙谢恩。 “谢太子殿下赐婚。” “我有一个表姐,年龄跟你一般大,她是高家的女儿,名叫高滔滔。” 孙明和又愣住了,因为赵旸说的高滔滔,他是认识的。之前,在太阳学堂见过,并且还聊过。不过,那个时候高滔滔是男装。他以为高滔滔是男子,没想到却是女子。 “谢太子殿下。”孙明和对高滔滔的印象很好,他愿意和高滔滔成婚。 “明年的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你们就在这一日成婚吧。”可惜,那个时候他怕是不在汴京城,也赶不回来。 “谢太子殿下。” 其他的进士们心里酸死了。明明王胖胖考中了状元,太子殿下不给王胖胖赐婚,却给孙明和赐婚,这孙明和到底有什么好。 王胖胖的婚事,赵旸并不打算插手。他让王胖胖自己做主,等王胖胖选定好后,他再给他们赐婚。 给孙明和赐完婚,赵旸就问新晋的进士们怎么看待西夏和辽国。 新晋的进士们要比文臣们有骨气,他们都觉得西夏和辽国是狼。虽然大宋和他们签约了契约,但是他们认为西夏和辽国早晚会违反契约,然后南下攻打大宋。 他们还表示要谨防西夏和辽国,不能让他们有可趁之机。 对于新晋进士们这番回答,赵旸非常满意,也非常欣慰。看来,年轻人还是非常热血的,不像文官们那么怂。 又和新晋进士们聊了一会儿,赵旸就离开了。他要是一直待在鹿鸣宴,进士们也放不开。 王安石他们跟着赵旸一起离开了。 “王叔,中秋节我走后,朝堂就靠你们了。” “殿下放心,臣等绝不会让其他人拖您的后腿。” 包拯和韩琦也让赵旸放心。 “王叔,中秋节过后,胖胖就跟我走了,这段时日你们一家人好好聚聚。”赵旸神色认真地说道,“你放心,我会带胖胖平安回来。” “臣相信殿下。” 赵旸没有再说什么,带着元松回东宫了。 王安石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御书院等王胖胖。 戌时初,鹿鸣宴结束,新晋的进士们纷纷出宫。 王安石带着王胖胖一起回了家。 王胖胖喝了不少酒,不过并没有喝醉。他在进宫参加鹿鸣宴前,喝了解酒药。 翌日,太子殿下要亲征西夏一事就在汴京城传开。
第141章 “你们听说了么, 太子殿下要去攻打西夏?” “太子殿下为什么要攻打西夏?” “这好好的,太子殿下怎么要打西夏啊?” “这些年来,好不容易有安稳的日子, 太子殿下怎么要去打仗啊?” “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大宋每年送十万钱给西夏?” “还有这事!” “没听说过这事啊,十万钱, 这要多少钱啊?” “我就算活几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啊。” “除了西夏, 我们大宋每年还要给不少钱给辽国。太子殿下攻打西夏,就是为了以后不再送钱给西夏。” “听说太子殿下想要完成□□的遗愿收回燕云十六州。” “你们不知道, 这西夏人特别凶狠残忍,每年都会骚扰北境,烧杀抢夺, 无恶不作,弄得北境民不聊生。”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我家侄子在禁卫军里当兵,他说将军们都想打西夏, 但是文臣们不允许, 就一直花钱买平安。其实每年送给西夏和辽国的钱比打仗的钱还多。” “这送给西夏和辽国的钱还不是从我们这些劳百姓身上收税得到的么, 这是那我们的血汗钱养西夏和辽国人啊。” “太子殿下说每年送给西夏和辽国的钱, 如果用在我们老百姓的身上,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那这么说太子殿下攻打西夏是对的?” “当然是对的,而且非常对。” …… …… …… 汴京城中, 关于赵旸攻打西夏一事传的沸沸扬扬。这些天,汴京城中的大大小小茶馆的说书先生都在说西夏这些年的恶行, 听得汴京城的老百姓火冒三丈。他们不知道西夏竟然这么欺辱他们大宋,太子殿下攻打西夏是为民出气, 也是保护大宋。 让说书先生说西夏的恶行一事是赵旸安排的, 他得让老百姓知道他为什么要攻打西夏, 也得让老百姓们知道西夏霸占的几个州本来就属于大宋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们知道攻打西夏,其实就是为了保护大宋,保卫老百姓们的安全。 得知西夏的恶行后,老百姓们纷纷支持太子殿下攻打西夏,这是文臣们没有想到的。 这几日,文臣们还在反对赵旸出兵攻打西夏一事。他们特意派人在民间散步这一消息,原本以为老百姓们会反对太子殿下攻打西夏一事,没想到老百姓们居然支持! 对于文臣们的反对,宋仁宗和赵旸都没有放在心里,任由他们反对去。 赵旸原本不想和晏殊他们吵得,毕竟他们是他的先生。但是,他们一直劝说他不要攻打西夏,还说他要带兵攻打西夏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把他彻底惹火了。 他引经据典地训斥欧阳修他们,训得欧阳修他们哑口无言。 文臣们最喜欢引经据典,那赵旸就用他们最擅长的一招来反对他们。 这些年来,赵旸读了不少书,再加上他的口才本来就好,晏殊他们想要说服他本来就很难。再加上,晏殊他们这群文臣本来就“心虚”。 在这次争吵中,晏殊他们不禁对赵旸说了重话,赵旸也没客气,直接戳穿了他们胆小怕事和偏隅一角的面目。 文彦博他们没想到太子殿下年纪不大,却事事都知道。 这么多年来,赵旸在晏殊他们面前一直扮演着“乖巧”的太子殿下,非常听他们的话。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太子殿下变得不听话,他们心里自然不能接受。 晏殊他们试图把赵旸培养成第二个宋仁宗,可惜赵旸并不想做他爹爹。再者,宋仁宗也不希望赵旸做第二个他。 见太子殿下忽然变得“桀骜不驯”,文臣们把过错怪在曹家等武将身上。他们觉得如果不是以曹家为首的武将在太子殿下面前妖言惑众,太子殿下怎么可能去攻打西夏。 文臣们见反对太子殿下攻打西夏一事不成功,就掉起头来参曹家和折家。他们心里清楚,武臣们以曹家和折家马首是瞻,只要参他们,就能对付其他武将。 曹家和折家早就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早就做好了准备,毫不客气地回参了过去。 这些天,早朝上,文官们和武臣们吵个不停。 宋仁宗被他们吵得头疼,只好开口打断他们,让他们闭嘴,结果第二天上朝,两方又争执了起来。 赵旸看不下去文臣们攀咬武臣们,在朝堂上就把他们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说他们不为大宋的安危考略,不为老百姓着想,只想花钱买平安,目光短浅,祸害大宋。 文臣们自然不服,和赵旸争辩了起来。 赵旸在朝堂上给文臣们看了看舆图,让他们看看大宋被西夏、辽国、金国、蒙古包围。 他非常认真并犀利地跟他们分析了大宋以后要面对的危险,并且着重强调蒙古人的凶狠和残忍,以及他们的铁骑的厉害。 武臣们时不时附和赵旸的话。 文臣们听赵旸说,以后蒙古铁骑会南下,届时他们的铁骑所到之处会生灵涂炭。 赵旸还告诉文臣们,蒙古这个时候已经在对外扩张,用不了多久就会南下。如果他们大宋对付不了蒙古,那么整个中原将会被蒙古的铁骑踩在脚下,届时他们就会入主中原,成为中原的主宰。等到那个时候,汉人会有什么下场,不用他细说。 文臣们被赵旸这番分析吓到了。他们心里是不愿意相信蒙古会南下攻打大宋,但是赵旸说的太有理,让他们不得不相信。 赵旸还警告文臣们,如果不想五胡乱华这种事情再次发生,那么大宋必须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有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才能抵御蒙古铁骑南下。 他还说他之所以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不单单是为了完成□□的遗愿,也是为了更长远地让老百姓能平安地生活在中原里,不想有一天无数百姓死在蒙古的铁骑下,更不想让蒙古人主宰这锦绣河山。 有些文臣被太子殿下的话说动了,觉得太子殿下攻打西夏是对的。但是,还是很多文臣并没有被赵旸说服,他们始终觉得主动攻打西夏是不对的。 对于晏殊他们坚持反对他主动攻打西夏一事,赵旸懒得再跟他们废口舌,随他们闹去。 今年新晋的二十五个进士是非常支持赵旸的,尤其是听说了蒙古铁骑额将会南下一事,他们决不允许胡人南下践踏他们的河山。 在中秋节前,朝堂上一直都是吵吵闹闹的。 翰林院里,孙明和正在看有关蒙古的书籍。他这些时日一直在看这方面的书,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太子殿下的思虑是对的,一定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守好大宋的防线,绝不能让蒙古南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4 首页 上一页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