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赶紧的回去罢,钱我也不要你的了,往后别再来就成。” 连连摆手催促的模样,活像是在驱赶瘟神。 那书生登时涨红了脸,羞愤至极,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丢在桌子上就匆匆离去。 一场波澜虽被及时掐灭,但很显然,掌柜的口中“读书读傻了的”人远不止这一两个。 幸而绝大多数“聪明人”都在家里忙着头悬梁锥刺股,摩拳擦掌奔着恩科而去,这才未曾形成什么难以控制的规模。 甭管他们这些人心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想法,总之谁也未能阻挡登基大典的到来,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当诏书于城楼之上颁布完毕,也就意味着登基大典圆满完成。 意味着自此时此刻起,大周朝真正迎来了女皇统治的时代。 金銮殿之上,百官行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 身着龙袍的单若泱端坐于龙椅之上,倾城绝色的面庞一片冷凝之色,目光所过之处,一股无形的压力令人顿感如芒在背。 不怒而威,不过如此。 “众卿平身。” “谢皇上。” 新君登基之后的头等大事自是册封,等将一众祖宗仙人都封完一遍之后才轮到活人。 首先便是尊皇后为太后、生育过子女的嫔妃尊为太妃太嫔,随后就该给兄弟姐妹们封赏了。 作为新君的姐妹,加封“长公主”是惯例,这一点无甚好说的,单若泱也不是那抠抠搜搜的人,只不过都没赏封号罢了。 最叫大臣们在意的还是给单子玦的封赏——逍遥王。 逍遥是何意?意为悠游自得、优哉游哉。 是以,逍遥王也可以理解为“闲王”。 也就是说,当今并不打算用这个据说关系最好的弟弟,而只想将他当作一个闲人供养着。 可以潇洒快活,可以肆意享乐,却绝不可能给予权利。 不少大臣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单若泱如此做派实在是心胸狭隘的表现,毕竟人家已经废了一条腿,再怎么也不可能对她造成威胁,至于防范到这个地步吗? 听到这般言辞隐晦的批判质疑,单若泱却也丝毫不客气,冷笑道:“别打量着朕不知道你们有些人的那点小心思,真真是懒得拆穿你们,省省力气罢,有这做跳梁小丑的闲工夫不如多放些心思精力在百姓身上。”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那脸色就变了,下意识将头埋得更低了些,压根儿不敢叫人看见。 什么小心思?无非还是惦记着“传男不传女”罢了。 单子玦虽废了,但他生出来的儿子也是正儿八经的正统皇孙,届时定然能够凝聚起来一众志同道合之人相助。 倘若单子玦能借着这层姐弟关系发展好势力大权在握那就更好了。 谁想,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却奈何单若泱竟听得是一清一楚,压根儿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这个令人不悦的话题揭过之后,单若泱就下达了最后一道册封圣旨——封长女林黛玉为长公主,封号长乐。 “另外,先帝后宫嫔妃实在过于庞大,仅每日开销便已是一笔天文数字,朕实在无力负担,故而……” 改革第一刀就从这里开始吧。
第61章 “朕决定,令所有四十岁以下、未曾孕育子女者归家。” “若有心想要再嫁之人,朕会送上嫁妆一份聊表心意,若不愿再嫁……家中乐意养着便养着,若不乐意多养这么一张嘴,朕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份生计。” 其实若按着她的想法,她甚至想将五十岁以下没有子女的全都给打发了,不过考虑到封建时代的具体情况——三十多岁都能做祖母了,叫人再嫁已是极具挑战,五十岁可就算了罢。 在这个时候都属于是老年人范畴了,十有八/九是不可能再嫁,娘家大概率也都变成了兄嫂、弟妹当家做主,处境估计不会太好,叫人自个儿谋生似乎也不大合适,勉强就养着也罢了。 毕竟这件事的初衷,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还是鼓励妇人再嫁、就业,而非当真是为了甩麻烦,不能真不顾对方的死活。 然而,酌情考虑过后的定夺对于这个封建时代的人来说却依然极具冲击。 此言一出,霎时满堂哗然。 头一个跳出来的依旧是老熟人礼部尚书。 只见他老脸涨红,捶胸顿足道:“新君上位即将亡父后宫撵回家去,从古至今闻所未闻!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切莫做出此等荒唐不孝之事令天下人耻笑!” 单若泱闻言不禁冷笑出声,“徐大人说得倒是轻巧,朕倒想问问,你可知先帝后宫究竟有多少人?” 莫说礼部尚书噎住了,便是满朝文武也没谁能答得上来。 闲着没事儿谁会去掰着手指头数皇帝的后宫啊?约莫也只知道数量不少罢了。 见此情形,单若泱面无表情地说道:“朕来告诉你们。” “据统计,单只正儿八经有名有份之人便足有二百七十五,余下官女子人数更高达一千有余!” 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女人。 据掖庭记载,周景帝在位近二十八年间,以“选宫女”为名数十次从全国各地搜罗年轻貌美的女子,迄今为止在宫里当差的宫女已足足四万有余。 当然了,便是将那死老头儿榨成人干他也宠幸不了这么多女人,绝大多数连面都不曾见过罢了。 显然,满朝文武也没人能够想到事实竟如此惊人,一时间齐齐失了言语。 单若泱接着说道:“各个品级的嫔妃份例究竟有多少想必也不用朕再一一道来,官女子虽非正经嫔妃,待遇却也在普通宫女之上。” “拢共一千多个女人,每日里单只吃喝便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加上每季度的衣裳首饰胭脂水粉等物,以及平日寝宫里的各方面生活消耗更无法估量。” “再者,宫里再怎么着也用不上几万宫女来伺候,粗略估算,便是剔除掉其中大半皇宫也依旧能够运作自如。” 根本都不用一笔一笔去细算,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头的花费绝对堪称巨额天价,指定是能叫人惊掉眼珠子的程度。 难怪大周愈发显得捉襟见肘了。 那死昏君一方面自己不断要折腾弄什么仙丹,一方面又要养这么多女人……莫说一个国库,便是再多几个国库也不够他这样造的。 “国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国库又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众爱卿应当也心知肚明……遭遇经济危机时都知道要开源节流,可国库要想开源谈何容易?无非是将负担转移到平民百姓身上去罢了,但凡长了点脑子的都知道这条路行不通。” “除此以外,便也只剩下想方设法节流这一条路可走了。”话到此处顿了一瞬,单若泱的目光在众朝臣的身上缓缓划过,一语双关,“朕坚决不养闲人。” 大臣们谁也不傻,当即心头一震,已然暗暗扒拉琢磨开了,生怕自己就是新君眼里的那个“闲人”。 最后,单若泱的目光又重新落回到礼部尚书的身上,“徐大人若打心底觉得此事过于荒唐招人耻笑,不如您老帮帮朕可好?” “只要有人肯出钱替国库减轻负担,朕也并非死活要撵了人回家去才满意,朕指定将她们好好供养着,以表示朕对先帝的一片孝心。” 礼部尚书的脸都绿了,其余官员这会儿更是将头又埋低了些。 站着说话不腰疼谁都会,磨刀霍霍向自身时可就知晓疼了。 再则,她说的关于国库的问题也实在不容忽视,这样一份巨大的额外负担着实显得十分多余。 沉默片刻,有一个人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五十多岁的年纪,面容严肃不苟言笑,正是翰林学士张大人。 单若泱对这个人也很有印象,盖因此人向来与礼部尚书是一派的,皆属于那等满口礼教的老顽固,回回张嘴必定叫人不喜。 这回果然也不出所料。 “皇上所言甚是,过分庞大的先帝后宫在如今来说的确是个极其巨大的负担,若能妥善解决确是好事一桩。只不过多余的宫女放出宫去便也罢了,嫔妃及官女子却正儿八经都是先帝的后宫,实在不宜这般处置。” “正所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令嫔妃自行改嫁一则有损皇室脸面及先帝尊严。二则夫死妇改嫁实乃丧伦败行伤风败俗,非贞节烈女所为,自古以来便叫世人所不耻,朝廷理应严加惩治以正风气才是,万不可再有此令人误会鼓励的行径,恐会助长歪风邪气。” “是以,微臣建议不如在城外建一所皇家寺院,令先帝后宫前往修行守节,空闲时间可用来耕种自给自足。如此既能解决眼下的困扰又不会损害皇室脸面先帝尊严,于天下万万妇人来说亦是一个典范表率。” 话音才落地,便立即引来不少附和赞同的声音。 “张大人此法甚好。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夫死理应深居简出为其守节到死,万不该另嫁他人,朝廷不能助长此风。” “建立皇家寺院后还得令专人仔细看守才行,以免有那不知廉耻之人做出什么伤风败俗之事。” “是极是极,毕竟里头绝大多数都是年轻女子,只怕未必能忍受长夜寂寞,最好是叫那严苛些的老嬷嬷近身盯着才行,一旦发现有那鲜廉寡耻之人便立即施以严厉惩治以儆效尤。” 而对这个提议最为赞同且最有发言权的还是礼部尚书。 只见他满脸自豪道:“我家长女当年是望门寡,我便将她送往庵堂绞了头发,从此常伴青灯古佛,一则斩断孽根安心守节,二则为其未婚夫婿虔诚祈福,三则为族中姐妹树立典范,一举数得甚好甚好。” 这种场合将这事儿拿出来说还能是为什么?不过是为了炫耀。就仿佛是什么功勋荣耀似的,他那副骄傲自豪的嘴脸实在是令人作呕。 偏还真有不少人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口口声声全是赞誉。 坐在上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单若泱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压抑住心底的愤怒,看着他们的眼神就仿佛在看什么臭虫似的。 男□□妾成群是天经地义,女人哪怕是死了丈夫再嫁就成那丧伦败行之人了。 何其荒谬? 究竟是哪里来的脸要求女人从一而终,为他们这些狗男人守节到死的? 真真是脸大如盆,厚颜无耻至极! 眼看礼部尚书在一众吹捧声中愈发得意洋洋,单若泱实在是忍无可忍,冷笑道:“徐大人可还记得上回朕与你说过什么话?投胎做了你的女儿,那一定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的。” 赞誉吹捧声戛然而止。 礼部尚书得意的笑容登时就僵在了脸上,脸色涨红如猪肝,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皇上何出此言?莫非皇上不赞同从一而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6 首页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