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李世民停下动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要行藉田之礼的诏书已然是发了下去叫天下百姓都知晓了,这地点也定好了,就在东郊,子诺那一日你就替我好好看着承乾。” 杜怀信倒也没什么反对的,只是在听到“东郊”二字时他不自觉想到了先前孔颖达与李世民之间的争论:“按照礼制天子藉田于南郊。诸侯于东郊,陛下择了东郊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上皇?” 李世民被这么直白一问也不恼:“我既然将朝堂给打扫干净了,也不好做得太咄咄逼人,明面上的礼还有要给上皇的。” 杜怀信沉吟片刻:“可我记得孔颖达此人最是重皇权重陛下,陛下是怎么说服他的?” 李世民笑了笑:“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这孔颖达乃孔子后人,这么大的一个殊荣下来,他多少会顾忌些我的意思。” 杜怀信皱眉:“可是……这重振儒家之学本就是陛下打算做得事情啊,南北分裂为了重塑文化一统,就算没有孔颖达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没有接话似笑非笑:“数百年来头一回开藉田之礼,可不能出半分差错了。” 杜怀信也聪慧地没有再问:“陛下放心好了,来东郊观看行礼的百姓虽多,但已经叫下头的士卒早早准备好了,到那日是不会出乱子的。” “行,我看这时间还早,你带着承乾先回我的寝殿吧,若是我估算得不错,这最后的七八个都督刺史的名字事迹已经摆到了我的案头了。” “就在门侧左处的那个屏风,剩下的这些你来替我写上去吧,也好叫李承乾也看看。” 恐怖如斯…… 杜怀信轻“啧”一声,要是换了他好不容易忙碌了一天想要好好休息一下,这一入门就是各种公务官吏直直摆在眼前,想想就叫人觉得心累。 “臣知晓了。” 李世民点头心中还在琢磨着下地一事,毕竟也没有几日了,既然要重开这个藉田之礼,那么他一定就是要做到最好的。 ————— 贞观三年正月二十一,东郊。 今日的东郊可以说是这十多年来最为热闹的一天了,毕竟重开藉田之礼,实在是数百年都没有见过的光景了。 乱世之中百姓也是根本活不长的,连保命都是勉强又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其他事情呢? 一代又一代,渐渐的,这个曾经在众人眼中稀疏平常的藉田之礼已然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故事,古老的传说,谁也没见过,甚至连知晓详细的百姓都是越来越少了。 “这是什么玩意啊?” “藉田之礼,说起来从来都是在书上瞧见的,这我也是头一回看到。” “就是天子下地吗?跟我们一样耕田?” “你这话也太糙了些,这叫亲耕。” “没想到啊,这秦王不仅打仗厉害居然还会种地啊!” “可是这可是秦王啊……我总觉得在做梦。” “我倒是好奇这皇家是用的什么锄头,莫不是金子做的,我可要好好瞧瞧。” “哎呀,这种一般不过是做个形式而已,大家也不用那么担忧……” 众人交头接耳个个都好奇地伸长脖子往外头看着,说起来这所谓的天子亲耕或许是因为太过遥远,于他们而言除却疑惑惊喜外居然还莫名多出了一种说不上来的害怕担忧的心态。 所谓藉田之礼,除却天子亲耕,这文武大臣也是跑不了的,而这藉田之礼的详细过程早早便被各个坊主揉碎了用大白话讲给了百姓听,所以为了赶新鲜大家都来得很早。 等李世民换好衣物出现在众人眼前之时,已然是过了一刻钟的时间。 李世民向来不喜欢铺张的排场,身边除却必要的侍卫稳住现场之外跟着的宫女内侍并不算多,甚至他还大笔一挥取消掉了叫长安附近的读书人和下头官吏来拜见的阵仗。 用他自己来讲,这种东西除却劳民之外不过是为了满足帝王的私心,也没有什么大用处,更何况如今是为了展示天子亲耕重视农业,怎么好本末倒置抽调百姓误了农时? 直接一句话将那些想要遵循古礼的大臣给堵得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一出现,百姓当即就要跟着下跪行礼,他一挥手笑着道:“不必了,今日该是朕来替你们展示亲耕,到时候若是朕和朕的臣子有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诸位大可以指出来,有赏。” 欢呼声骤然响起,李世民短短一句话倒是很快便抚平了百姓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忧。 “没想到这秦王做了皇帝之后的脾性是越来越好了,哎,你先前不是在宫中做宫女吗?你可知晓陛下平时在宫中是什么模样的?” “若非陛下皇后仁慈,我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放出了宫?我当时没有赶上第一批,以为还得熬年份,却怎么也想不到不过一两年的功夫,这陛下与皇后又拟了名册在年前放了一批宫女出宫。” “陛下性子急却也是宽仁极了,我们都很欢喜陛下与皇后。” “我倒要感谢陛下,要不是陛下,我可还讨不着娘子呢,不过……这来来回回放了有数千人了吧?陛下说着是要简朴行事,倒也真的不是再骗我们。” “我以前还觉得这皇帝哪有个好的,却怎么也想不到真是我见识少了。” “哎哟,都别说了,你们快瞧陛下这动作,瞧着居然不显生涩,很熟练的样子。” 众人的视线当即落到了正中央的那个男人身上。 李世民此时便好像真的换了个人似的,浑身气质一变,虽然出生官宦世家,也做了三年的皇帝,可一旦他换上耕地的衣物时居然不显半分突兀,就仿佛他从来都是耕地长大的农家子一般……不,还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农家子可不会有李世民这样的俊俏脸庞和挺拔身姿。 众人低声惊叹,他们不敢置信地瞧着李世民游刃有余的动作,瞧着他清晰地分辨着五谷的认真神情,简直叫他们都觉得欣喜不已。 “你不是说是做样子吗,哼,我就知晓陛下从来不会敷衍我们的,如何,你不是向来仗着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觉得很高贵吗?这会你可心服口服了?” “这瞧着是练了好些日子的吧……实在是惭愧啊。” “不过嘛,这些大臣瞧着就不如陛下了,哎,那个动作不对!” 李世民循声望去一边随性地杵着锄头站立一边朗声道:“哪个人,何处不对?” “最前头距离陛下最近的那一个,握的姿势不对。” 李世民笑了笑:“来人,赏绢帛一匹。” 话落李世民侧首看去语气中多了些幸灾乐祸:“记玄龄的名字一次,谁做的最不好便拿出五个月的俸禄发放在场百姓。” 左右是忍俊不禁的同僚,下方是兴奋议论的百姓。 房玄龄闻言抬眸,在这理应庄严肃穆的古礼上对上了李世民自得的目光。 什么庄严肃穆,都已经这般热闹了……看着李世民勾唇拿过绢帛亲自走去递给那个出声的百姓,看着百姓欣喜地将目光黏在李世民身上下意识凑近的举动,看着逐渐被百姓包围在内的李世民,房玄龄摇摇头轻笑出声。 一直这么热热闹闹地领着所有人走下去,该有多好。
第142章 冲突 最终不过是房玄龄承担起了所有罢了, 不过“坏事”过后到都是好事了,裴寂倒台,不单单是李渊搬出太极宫的日子要提上了日程, 这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也终于能给李世民最为信任的房杜二人了。 如此下来三省之中的官员几乎完全是李世民最为核心的一批下属了, 处理起政务来也是能更加放开手脚方便了许多。 比如……他一直想要推行的五花判事。 “五花判事?” “陛下倒是取了个好名字, 不知陛下具体是想要如何?”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认真翻阅着今岁呈递上来的死囚名单轻声问着。 李世民一面仔细核对着一面笑着回复:“说起来这倒是魏玄成给我的想法。” “既然我要广开言路不偏听偏信, 那么我想着何不叫向来不过是听附帝王命令的中书一省也参与进朝政中来了呢?” “玄龄你应该也知晓我是做过中书令尚书令的,这三省虽说明面上所谓互相制衡,但你我都知晓这尚书省的权利是最大的,中书省……多少显得有些可有可无了。” “这尚书省一权倒是好解决, 由着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的由头渐渐将这个职位虚设便可, 但中书省……” 李世民翻过一面忽然皱了皱眉:“虽然由我担任中书令的时候中书省职务有所扩大,但还是远远不够, 我得再帮扶一把。” “这个框架倒是极好的,只是还是需要再完善一二, 三省不应当当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帝王私心而互相制衡只叫天子之权无人可拦的存在。” “我的脾性我自己清楚,着急上火的时候难免会冲动了些, 这个时候若有外力所制便可阻拦一二。” “所谓三省,他们的职责也是应当包括这个的。” 房玄龄笑了笑:“古来帝王多是专权独断, 同陛下这般的倒是不多见。” 李世民依旧是紧紧皱着眉, 也不知道是看到了什么, 一心二用反应多少慢了些,等过了几息后他才低声道:“玄龄分明是知晓我最厌恶的就是一人独断了。” “我又不是不会犯错,更何况我打了那么多年仗,某种意义上而言我这个将军已然是习惯了听取你们各方的意见了, 毕竟一个失误可是真的要丧命的啊。” 说到此处李世民顿了顿:“虽然我总是站在少数的一方。” “更何况……” 李世民拖长了语调,语气中故意带了些戏谑:“我这个人性子散漫, 向来不喜拘束,玄龄也该清楚这憋了这么久我一直是想着外出打猎活动活动筋骨的,只是突厥未平这个念头每每不过冒出个头便被掐灭了。” “将所有的事情都叫自己解决,如此下来岂非好没乐趣?” “实在是万万不可呐。” 李世民这才好似想起来什么一般,那个五花判事他还没同房玄龄讲过具体:“怎么又说偏了,五花判事便是叫中书舍人门对于诏书军国大事都一一写上自己的意见提议,并且都署上名姓。” “有些时候被废弃的意见倒也不是全无作用,所有的讨论过程和不同意见均能呈递出来,再交由门下中书省议驳正,如此便能人尽其才,也好叫他们都知晓,入了我的朝堂可就别想着混日子过了,都得拿出真才实学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9 首页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