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则是继续坚守在中学书记岗位上,公社学校一分为二后,原来教过黎今颖数学的男教师被正式派往小学部升任。 不过,肖蓉的名字已经被挂在了第一中学的宣传栏上,履历表上方赫然写着“校长兼支部书记--肖蓉同志”。 除了父母的消息,肖蓉这封信息量爆棚的信件中,还提到了一个她再熟悉不过的人。 葛海珊从省城回来了。 她原本即将在省城人民医院升任主管护师,在报纸上看见龙岗的消息后,立即决定返回家乡,毫不犹豫加入了卫生院的改革重组中。 读完信,黎今颖在板凳上坐了许久。 她想到几个月未谋面的家乡,想到这些原本在书中一笔带过的人物,感慨万千。 时代往前走,小人物的脉搏也随之同拍鼓动,沉沉浮浮。 从聂浚北离开这一天开始,黎今颖似乎就感受到时间不是线性均匀的流速。 改变一旦撕开一个口子,乘风而起的将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千上万的各自精彩。 王如霞自从经历了渣男的变故后,整个人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扎根在枯燥的训练和学习中,算上军事训练课程后,她第一个学期的总成绩甚至压过了黎今颖两分,勇夺年级第一名。 由此,黎今颖迎来了她在大学生涯最大的竞争对手。除去最后一年的规培实习,她和王如霞的成绩整整四年都是缠缠绵绵紧紧相靠。 黎今颖的临床笔试成绩虽然能压过她,不过一旦到了军事课程,王如霞就像也是重生开过挂似的,步-枪射击和轻武器演练成绩遥遥领先,总是能凭借最后的总分,与黎今颖掰掰手腕。 实力很快击败了流言。 78大队提起王如霞时的讨论逐渐就从“曾经被男人骗过做第三者”变成了“那姐们打枪跟上过战场似的”,不少学员都曾找过她,希望神枪手能够传授一二,救救他们“打五中零”的可悲成绩。 王如霞的答复很耐人寻味:“有没有恨得想扒他皮食他髓的人?把靶想象成TA,一开一个准。” 从此以后,学校里每逢新人入学,总会听说某届女学员遭奸人哄骗后化身女武神的校园传说。 一传十,十传百。 直接导致接连好几届入学舞会都在“你结过婚吗?”,“老家有没有对象”,“没扯过结婚证不一定就没有事实婚姻”的质问声中结束。 同样摇身一变的,还有蒋珂。 最初入学时,蒋珂整天闲不下来,咋咋哇哇四处社交,化身222寝室的百事通。 但自从她遭遇子弹走火后,蒋珂不得不在附属医院住了一段时间,随后又常坐校车去换药,一来二去,竟然还愣是靠着她那份社交达人的技能,和附属医院门诊混了个通熟。 门诊护士站——她全都认识,还能说出所有人的姓名以及家乡属地。 急诊值班表——全是她熟人,她还能讲出哪位医生是她的直系校友,哪位医生又是从西部姊妹学校调过来升任。 连临时合同的勤杂工,她都混熟了。 蒋珂甚至还能说出附属医院食堂哪个窗口上秤时最不拘小节,哪道菜的调味技术最得口福。 等到黎今颖他们结束为期两年半基础课程,正式迁往附属医院修读临床时,蒋珂已经把整个医院上上下下摸了个遍,比摄像头还要精准。 至于宿舍另一位略显低调的云南姑娘,她看上去整天安安静静,实际上在五年学制的最末尾才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78大队一年规培期结束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了上海整整四年,但对于西部大多数地区来说,物质技术基础仍然停留在旧时。 规培结束,大多数学员都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除去一小部分有意往军区发展的学员外,大部分人都决定留在上海,扎根在附属医院,乘着时代东风一路朝阳。 譬如蒋珂,她虽是西北人,却是宿舍第一位确定流向的学员,毫无疑问提前拿到了前往附属医院工作的接受信。 黎今颖和王如霞还在纠结中,但选择面并不比蒋珂少,甚至两人还同时收到了北京某医院寄来的邀请书信。 所有人都以为,云南姑娘会同她们一样,人往高处走,不是留在上海,就是去往别家重点医院继续进修。 直到某日学校公布了一份名单。 【“雪域情”援藏正式确认名单:……78大队-222寝室-苏琴】 至此,从大理来到上海的白族姑娘苏琴才对三位室友道出她的想法:“人往高处走,雪域高原也是高嘛!那块土地很缺医生,我得去啊。” 彼时,藏区环境艰苦,医疗条件落后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学校援藏的号召讲座来来回回办了两三场,最初还有不少学员凭着一腔热血报了名,但随后筛选流程还未走完,就有好几位主动放弃,最终落在正式名单上的78大队学员,除了苏琴外,就只剩下另一位从藏区考到上海的男学员。 名单确定后,公示才不到两天,苏琴就接到了出发通知,连和三位室友道别的功夫都没有,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宿舍。 信中,她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娟秀。 黎今颖读完,却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磅礴。 “我随队去的是自治区边境,那里的牧民守了那么多年疆土,也该轮到我替他们守一守健康了。” “来不及和你们说再见,飞机不等人,祝你们岁岁安好,有机会咱们再聚着吃一回卤肉饭。” 读完信,三人才发现,苏琴的床已经空了。 连带着消失的,还有她早早收拾好随时准备出发的行军背包,背包体积和她人差不多大。 黎今颖都能想象到,苏琴一米六的个头,背着那坨蓝绿色包裹,只身向雪域行进的孤零背影。 离别匆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苏琴离开没几天,黎今颖就在收发室收到了另外一拨朋友寄来的信件。 前年,收发室其中一位老大爷退休了,新来的那位还在上手中,对业务不太熟练。 黎今颖这日来取信时,正好碰见老同志在教徒弟怎么根据邮戳和邮政编号分类管理。 见到是黎今颖来了,老同志乐呵呵招呼她,给她递来两封信:“一封是你对象的,一封上面还有外文呢!上面邮票可值钱了,撕的时候小心些啊。” 小徒弟闻言,露了个头想要见见世面:“外国邮票啊?长什么样呀师傅?” 老同志拿手中的信封敲打他的脑袋:“什么外国邮票?谁告诉你有外文的就是海外信件,要学会看邮戳啊!哎,你还是先学会手上的活再说吧!” 黎今颖接过信。 她大致猜到了那封外文信件是从何而来。 温宜桦自从留在上海后,就没闲下来过,不是在上英文班,就是在外白渡桥旁边的国际饭店工作,一边赚钱给小齐哥交房租,一边攒下小金库。 黎今颖翻了翻信封,上面的外文是温宜桦工作的酒店名称,她用刀片小心翼翼裁开信。 温宜桦的字还是一如往常花里胡哨。 信中,她提到自己下个月即将升职为领班,不仅工资要翻倍,以后还能有机会接待外宾。 这些年,温宜桦虽然一直在打工,但她始终对读书这件事耿耿于怀。早年,她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如今忙起来,更是找不到时机复习。 小齐哥知道后,提出过要帮她出学费送她去英国念大学,但温宜桦不想再欠他更多,始终拒绝。次数多了后,小齐哥也明白了,感情的事情是强求不来的,有恩不代表有情。 “我想,先把钱攒着,积少成多,未来说不定有机会能靠自己出去呢?到时候学费的事情也不必像现在这样辛苦,能专心读书”,信中她这般写道。 一阵夏风从树梢处刮下来。 黎今颖趴在收发室窗口,写下了寄给温宜桦的回信:“……时代在变,一定有机会的。” 回完信,她转交给收发室。 至于另一封聂浚北寄来的信件,她回到宿舍后,才终于舍得从口袋中拿出。 五年前,黎今颖一直以为,即便是异地恋,她多多少少也能和聂浚北见上几面。 她想着,部队总是有假期的吧? 确实有,但聂浚北从来没机会申请。 回到部队,他不仅仅是她对象,更是军人。 军令一下,任务当前,他必须行在最前面。 他寄信的频率越来越不固定。 最初一个月一两次,到后面执行任务时,三四个月也见不到一封来信。 每当接受不到消息时,黎今颖反而很怕收到从沿海军区寄来的信件——她害怕是讣告。 车中一别,春去秋来,五个年岁过去。 他们竟再也没有见过面。 这封信又是隔了四个月才收到。 黎今颖拆开信,看见信笺纸上是熟悉的字体后,闭上眼睛松了一口气。 内容大抵是老一套。 聂浚北的任务大多是保密内容,他往往只能在信中交代她一句:一切顺利,一切平安。 只不过,她这位笔友对象虽然行踪神秘莫测,但心思还是花了不少,这次的来信中还不忘询问她毕业时的分配走向。 “该说是默契吗?”,黎今颖读到此处,忍不住笑出声来,“说起来差不多快到了吧?” 上一次聂浚北收到她的回信已经是四个月前了,彼时她还未明确她毕业后的走向。 如今,她已经大致确认,三天前刚刚写了一封信寄往沿海军区,估摸着现在也该收到了。 * 一天后,沿海军区收发室。 聂浚北任务刚刚结束,马不停蹄就来收发室取信,连随身行李都未来得及放下。 收发室值班的战士见了他,稍息立正,敬了个礼:“聂营长,您的信在这里。” 他在收发室值班大半年,最熟悉的就是这位军官。别看聂营平时在部队里不苟言笑,每次他来收发室时,却总是挂着鲜见的和煦笑意。 聂浚北迅速用随身军刀拆开。 值班战士刚才悄悄瞥了一眼,是上海寄来的,他猜到肯定又是聂营长对象的家书。 他们军区没有人见过聂营帐的神秘对象究竟长什么样,只知道对方在上海念书。闲暇时刻,他们在宿舍时也会聊起那位神秘姑娘,有人猜测她比天仙还要漂亮,也有人猜测不过是普通村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2 首页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