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崽失望地收回目光,这才注意到身后多了个身影。 “爹,我娘说她今年不回来了。”他哭唧唧地嚷嚷。 赵西平已经从大壮口中知道了,他伸手抹掉孩子脸上的眼泪,说:“今年不回来,明年肯定回来。” “她答应我麦黄了就回来。” “明年麦子也会黄。”赵西平俯身抱起儿子,他跟黄安成颔首道谢,之后抱着孩子离开。 “我快抱不动你了,沉得像个石碾子。”他打岔说起其他。 小崽枕在他的肩膀上不吭声。 “你都五岁了,还哭哭赖赖的,以后可不能笑话阿宁哭鼻子,你也是个哭包。”赵西平继续说。 “五岁也还小。”小崽抽鼻子,“我还小,我想我娘。” “你娘也想你,要是能回来,她肯定就回来了。”赵西平轻叹一声,说:“她为了接下来的两三年在家陪我们,这趟出关带的货太多了,肯定不好卖,没卖完就亏了,所以只能在关外多待一冬。我跟你保证,明年麦黄了,她一定能回来。” “要是没回来呢?”小崽问。 “我带你出关找她。”真要是明年麦收时节还不见人回来,不用小崽发愁,赵西平先坐不住了。 一路把孩子抱回去,隋良刚把商队安顿下来,他也得到商队捎回来的消息了,整个人无精打采的。 赵西平把小崽放地上,问:“是哪个商队帮你姐捎的消息?” “秦氏商队,就是我姐帮写个人志的那个人。”隋良说。 “我过去问问情况,你俩别跟过来捣乱。”赵西平交代。 “他在牲畜圈。”隋良提醒,“他买回来两匹高头大马,一匹白色,一匹栗黄色。” 赵西平找过去,秦文山正在喂马,两匹马奢侈地各住一个圈,石槽里放着豆粕、麦粒和青草。 秦文山听到脚步声回头,见赵西平盯着马瞧,他炫耀道:“我这马不错吧?” “不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马。”赵西平说。 “你媳妇看见我的马,她也动了心思去买,不过那处养马的城邑有些偏远,马商也不好打交道,她大概清楚要耽搁回程的时间,就托我给你们捎话,说是明年再回。”秦文山知道他过来的目的,耐着性子说:“我们是七月份在大宛遇见的,那时候她刚到大宛,我正准备往回走,打了个照面说几句话就分开了,之后的情况我也不知道了。” 赵西平道声谢,问:“你今年冬天是在敦煌过冬吧?” “对,天冷了,雪山上已经飘雪了,不能再赶路。”秦文山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出牲畜圈,说:“你看能不能给我这两个马厩搭个棚子?我担心它们适应不了敦煌的冬天。” 赵西平点头,“我回头就请木匠过来。” 事说定,赵西平离开牲畜圈,他回到主人院,就看小崽鼓着腮帮子认真地盯着木片。 “你看得懂吗?”赵西平拎个椅子坐下,问:“你娘说什么了?” “她跟我道歉呢,她说她失约了。”小崽哼哼。 “那你肯不肯原谅她?”赵西平觉得好笑,他拿过木片迅速扫一眼,说:“我看你娘的态度挺诚恳的。” 小崽叹口气,“原谅啊,她是我娘,我又不会怪她。” 赵西平抱起木匣放腿上,除了一大沓带字的木片,匣子里有一把光滑的羊膝骨、一兜带着酸臭味的奶酪、五个奇形怪状的扁石头、两顶外族小孩带的小帽、还有三双大小不一的牛皮靴。 “我跟你舅舅只有一双牛皮靴,剩下的东西全是给你的。”赵西平啧啧道,“你娘是真偏心啊,时时惦记你。” “她是我娘嘛。”小崽又得意了。 赵西平懒得理他,他拿起牛皮靴套脚上,有点大了,多穿两双足袜就行了,这是小问题。 小崽也乐颠颠地穿上牛皮短靴,大小刚刚好,他穿上鞋走两步,高兴不到一会儿,他又忧愁地说:“明年我的脚长大了可怎么办呀?” “给我。”阿宁跑进来,“哥,我把我娘分你一半,明年你把你的鞋给我。” “我不要。”小崽一口拒绝。 “呦呦呦,我得罪你了?你这么嫌弃我?”赵小米气愤地走进来。 小崽嘿笑两声,不接她的话。 阿宁走到木匣子旁边,他拿起两个玉色的羊膝骨,问:“这是什么?串绳带脖子上的吗?” “不晓得。”小崽不动声色地拿下他手上的东西放匣子里,他拽住弟弟的手,说:“我带你去看马,今天一个客商带来一匹白色的马,可神气了。” 阿宁不知他的用意,赵小米可看得清楚,她撇撇嘴,用手指戳侄子一下,小气鬼。 等俩小孩手牵手走了,赵小米问:“小崽没哭啊?” “哭了一会儿。”赵西平说。 “那还挺好,我还以为他要哭个几天。”赵小米拿起一个木片看了看,密密麻麻的字,她看得眼晕,又放下了。
第286章 回程 隋良忙完手头上的事,他去牲畜圈溜达一圈,围在马厩外看马的人不少,他挤不进去,只好又走了。 回到主人院,赵小米已经走了,只剩赵西平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木片,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一眼,目光又回到木片上。 “唉……”隋良沉沉叹一声。 赵西平没理他,不能他前脚安抚住小的,后脚又来安慰大的,他自己心底的失落可没人宽解,还是有个人陪他一起不高兴为好。 “小崽长大了,留不住他娘的心了。”隋良感慨,他觉得小崽要是只有两三岁,他姐宁愿少赚点,也要紧赶慢赶撵回来。 “他长大了,你也长大了,你姐对你俩都放心了,所以才能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放任自己在关外多待一年。”赵西平解释,他挑出两张木片递过去,“这是给你写的信,你再试试这双牛皮长靴,看大小合不合适。” 隋良先看信,看完信再试鞋,靴子大了一点,垫双厚鞋垫估计刚刚好。 “匣子里还有什么?”他问。 “都是给你外甥的。” “真偏心。”隋良捻酸,他拿起装奶酪的布兜闻了一下,扭头“呕”一声,嘀咕说:“这个给小崽,我不跟他抢。这五个扁石头是什么?颜色还不一样,是玉石啊?这几个是什么?白玉啊?形状这么奇怪,还都是一个样的。” 扁石头是从于阗国的河里捡的,隋玉怀疑里面有玉,信里说了,五块石头送给家里的孩子们打磨,谁磨出玉就是谁的。至于玉色的羊膝骨,这是她从牧民家里的小孩手里买的,这是外族小孩的玩的游戏,叫“嘎拉哈”,她幼年的时候也玩过,叫“搓子儿”,不过不是羊膝骨,而是大小差不多的石子。 隋良拿起小帽戴头上,刚戴上,小崽就从门外进来了。 “阿宁呢?”赵西平问。 “跟我姑姑回去了。”小崽小跑过来,说:“秦伯伯要买我姑姑家的精草料,我姑姑回去准备了。” 说着话,他的眼睛牢牢落在他舅舅头上,盯归盯,他没张嘴索要,更没有小气地不让他舅舅戴。 “我戴这个好看吗?”隋良问。 小崽支吾两声,他要是如实说了,他舅舅肯定不爱听。 “要不给我戴上试试?我戴上肯定好看。”他委婉道。 隋良嗤笑,他取下小帽给外甥戴上,两个羊角辫杵着,帽子压根戴不下去,他毫不留情地说:“真丑。” 话落,隋良挨了一脚,赵西平指了指他,把人逗哭了他哄。 “不跟你们父子俩玩了,等我姐回来我要告状,你们欺负我一个儿。”隋良起身逃跑。 赵西平这下是真想揍人,哪壶不开提哪壶,他看小崽一眼,打岔问:“春天我们种下的两亩麦子,你还收不收?” 小崽小大人似的叹一声,“收啊,我娘不回来,你就不过日子了?” 赵西平:…… “那我以后下值了带你下地割麦。”他说。 小崽点头答应了,他放下小帽,又盖上匣子,说:“爹,你帮我把匣子抱进去。” “你娘写的信你不看了?” “我一个月看一个,等我看完了,她就回来了。”小崽早有打算。 “也行。”不过赵西平把那兜酸臭的奶酪提了出来,说:“你拿去问问胡商,这东西还能不能吃。” 小崽跑去问了,奶酪还能吃,赵西平就按照隋玉写在木片上的做法切奶酪煎肉,肉饼煎熟铺上薄薄的奶酪片,烤软了,一咬就拉丝,这东西一出来就受到所有小孩的喜欢。 隋良尝了一下,他不太喜欢,他还是喜欢吃纯肉饼。 一兜奶酪吃完,秋收也结束了,耗了半个月割回来的二亩麦子,在下雪后,赵西平牵着骆驼驮着麦子去城里磨面,小崽也跟去了,他穿着他的牛皮短靴,走在雪地不怕湿鞋。 大宛国位于敦煌的西南方,距寒冷的冷湿气流更近,但得益于葱岭的阻隔,进了十二月才感受到真正的寒冷。 大宛国冬季短促,仅有两个月,一月将尽的时候,牧场就迎来了春雨和春风,之后温度不断攀升,小半个月的时间,隋玉就脱去了羊皮袄,穿着羊毛和驼毛填充的小袄,晌午的时候还能热出汗。 青黄色在牧场落下帷幕,两场春雨后,牧场上的青草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出,一天一个样儿,牲畜们啃的速度跟不上草长的速度,把它们惯得挑嘴挑舌,啃草只啃最嫩的草头。 “难怪这里能养出膘肥体壮的天马。”宋娴坐在山坡上感叹,“多肥沃的土壤,这地盘要是我们汉人的多好。” 隋玉哈哈大笑,“你小声些,这话被大宛的人听见了,我们可走不掉了。” 宋娴笑笑,“我们该走了。” “嗯,二月底启程,到葱岭山脚时应该是三月中旬,山上的雪大概在融化了。”隋玉说。 “玉掌柜,宋当家,你们在这儿啊。”徐大当家和李大当家从西边过来,他们去牧场上看小马驹了,都是今年开春才出生的,一个个水灵灵的,要不是路程太远,他们还真想买批小马回去。 “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徐大当家征询两个女尖儿的意见。 “是啊,二月二十六那日离开如何?”隋玉问。 “可以。”徐大当家点头,“早点回去,若是顺利,我们还能赶在入冬前抵达长安。” 离二月二十六不足十天,四个商队瞅着好天气把去年割回来的干牧草摊开晒晒,之后打捆盖上油布。 骆驼和马匹的粮草准备妥当,再备足人的口粮,一行人就上路了。 来时是近五百头骆驼组成的商队,离开时,商队里又多出一百八十八头高头大马和一匹半大马驹。 为了掩盖乌骓的不凡,临走前,隋玉给它做了件无袖短褂,从背到肚皮裹得严实,两侧还缀着两个松垮的大兜,里面装着乌骓爱吃的草籽和蜂蜜。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56 首页 上一页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