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眨眨眼:“当时长公主也在,没说什么呀。” 康熙很快猜到什么,眸光有一瞬黯然,轻轻点头。 如今天下一统,皇上反而比从前更忙了,对内忙着治理河道,整治漕运,休养生息增加人口,对外忙着港口、海贸和各国来访。 用过午膳便走了。 皇上前脚刚走,荣妃带着三格格后脚就到了。荣妃本来不想带三格格,但三格格期期艾艾非要跟来,便也将她带了来。 郝如月也不问荣妃的意思,也不说乌尔衮会留在京城读书的事,只看向三格格,含笑问她:“荣宪,你觉得如何?” 这话问得没头没脑,三格格却听懂了。她诧异抬眸,诧异于在这件事上,皇额娘居然没问额娘先问她的意愿。 从长公主进京,到亲事有了眉目,明明是她的终身大事,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人问过她的想法。 长公主觉得她好,就向太皇太后求娶。额娘舍不得她,怕她远嫁过得不好,就直接向皇额娘求助。 今日皇额娘安排她相看,原以为只是见个面,混个脸熟。毕竟这事是太皇太后做主,汗阿玛也点了头,几乎板上钉钉。 老祖宗和汗阿玛都认定的事,皇额娘能发挥的作用其实很小。三格格只诧异了一瞬,自以为想明白了,再次垂眼。 “儿臣全凭皇额娘做主。”估摸着皇后也只是走个过场,三格格也就不费那心思了,回答得相当官方。 荣妃这时要说话,被郝如月挥挥手阻止了。她静静看着三格格,含笑说:“荣宪,我记得你是一个口齿伶俐,且极有主意的姑娘。我喜欢这样的姑娘,觉得这样姑娘才是大清公主该有的模样。” 三格格闻言肩膀一颤,手里的帕子下意识攥紧了些:“皇额娘,这种事不是儿臣能左右的。” “事在人为。”郝如月知道三格格这种认知没错,封建社会留给女人的空间实在太小。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格格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再有棱角的姑娘,也要被磨平了,在婚后变成一个面目模糊的妇人。 郝如月想要改变什么,但她的力量实在太渺小,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一下影响力。 恰好,三格格正在这个范围里:“有些事我们无力改变,却能动脑筋想办法,让事情变得不那么糟糕,尽量贴合我们自己的心意。” 而不是直接摆烂,躺平接受所有不公。 见三格格仍旧蔫巴巴的,郝如月故意激她一下:“若你说不愿意,我可以想办法搅黄这桩亲事。” 三格格再次抬眼,话头却被荣妃抢去:“荣宪,蒙古太远了,快说不愿意!” 荣妃知道皇后有本事,却没想到能这么有本事,她不想女儿远嫁。 “皇额娘,我愿意!”乌尔衮她见过,很合她心意,小五、小六和小七也都说好,三格格不想平白错过。 情急之下,直接说“我”,连儿臣都忘了。
第127章 议定 今日皇后娘娘安排相看,三格格回去之后脸颊还是红红的,荣妃就知道要坏菜,所以并不想带她过来。 长公主那个孙儿荣妃老早就见过,确实有副好皮囊,人也斯文有礼,是个好孩子。 且不说巴林部这些年的发展落后,一直在吃老本,只要一想到前朝几个公主在蒙古过的悲惨生活,荣妃就是一万个不乐意。 这会儿听见荣宪说她愿意,荣妃脸都绿了:“皇后娘娘,臣妾不愿意!” 郝如月气笑了:“到底谁嫁?” 荣妃:“……” 把荣妃堵回去,郝如月才说了乌尔衮留在国子监读书的事:“荣宪是个会看人的,我瞧着那也是个齐整的孩子。模样好,性情温和,可堪良配。亲事的事,且不急,咱们再观察看看。” 眼下太皇太后病重,估计长公主也不会催着成亲。 成亲的事,长公主不提,她也不会提。 若长公主真提了,就先订亲好了。三格格今年才十四岁,她这个皇后说想多留几年,谁也说不出什么。 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再提条件也不迟。 历史上,荣宪公主也是先订亲再成亲,十九岁才嫁人。 郝如月是穿来的,知道历史上荣宪公主婚后和谐,但荣妃不知道啊。 可公主的亲事,荣妃再不愿意,也轮不到她做主。皇后娘娘愿意为荣宪争取,把乌尔衮留在京城几年,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荣宪又不是皇后生的,太皇太后和皇上都同意了,皇后大可丢开不管,谁也挑不出毛病。 皇后能为荣宪做到这个份儿上,荣妃此时除了感激还是感激,眼泪汪汪垂首闭麦。 这个折中之法,比她自己想的那些高明许多,也稳妥许多。 郝如月见三格格红了脸,也不再为难:“荣宪,你在皇宫也好,在蒙古也好,皇额娘都希望你能做一个有主见的姑娘。” 三格格恭敬点头:“皇额娘放心,女儿会的。” 直到这一刻,三格格才终于明白皇后话里的深意,以及皇后对自己的期许。 也是在这一刻,模糊的前路忽然变得清晰。生她的那一个是她的额娘,在人生关键时刻,为她拨开迷雾的,也是她的额娘。 郝如月并不知道,自己的举手之劳,甚至可能连手都没举,只是动动嘴,就多出一个亲闺女来。 眼下她要做的,是把两小只拎过来,问问她们在搞什么鬼。 听说三格格还是要嫁去蒙古,只是延缓几年,或者多在京城住几年而已,小六当场蔫吧下来:“长公主嫁去了蒙古,三姐姐也要嫁去蒙古,大清的公主是不是都要嫁去蒙古?” 郝如月:历史上是的,尤其你汗阿玛的女儿,可以说是排着队嫁过去,但这辈子真不一定。 从前清朝抚蒙,一来是打仗的时候需要蒙古人冲锋陷阵,二来是怕他们闹事,在背后捅刀。 这一世战事早早结束,就连康熙的一生之敌噶尔丹都卷着铺盖跑路了。除非清朝主动侵略,不会再有征伐。 蒙古虽然没有参与新兴的海贸,只做羊绒羊毛生意,就够他们富足很长一段时间了。 有吃有喝,家有余粮,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背后捅金主一刀。 两个前提都不成立,以皇上的算计,怕是脑子进水才会心甘情愿送女儿去抚蒙吧。 康熙这辈子儿子虽然不少,硬凑九龙夺嫡的话,人手勉强还够,女儿却少得可怜。 不算过继的大格格,皇上的亲生女儿只有荣妃生的三格格、布嫔生的五格格以及郝如月膝下的小六和小七,满打满算四个。 皇子再金贵,太多也不值钱,与十个皇子相比,皇上明显更偏爱四个女儿。 尤其在小六和小七出生之后,简直不要太明显。 皇子们三四岁启蒙,六七岁上学,每天起早贪黑,战战兢兢,也讨不到皇上一个好脸。 按照皇上的要求,所学文章每篇至少要读满一百二十遍,读完之后背诵,背诵之后默写,作业量非常大。 作业量大也就算了,课程进度还不慢,所以皇子们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 上午文化课,下午是骑射课和各种副科课,除了三节两寿和他们自己的生日,几乎全年无休。 什么寒假暑假根本不存在。 没有假期,却天天有考试,就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康熙亲自抽考,不合格还要加罚。 清廷鸡娃,史上有名,而康熙皇帝又是众多鸡娃皇帝中的翘楚,他号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郝如月非常庆幸太子出生早,那会儿孩子少,更金贵,皇上还没疯狂到这种程度。 现在太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詹事府,课业已经不是重点,勉强躲过一劫。 更庆幸自己生的是女儿。 皇上对女儿没有要求,基本就是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属于没规划也不设限,自由度非常高。 且这硕果仅存的四个女儿与皇上都非常亲近。这回若不是太皇太后病重,命不久矣,长公主提了求娶之事,皇上多半不会答应。 合该三格格命中有这一段好姻缘,郝如月明知如此,断不会棒打鸳鸯。 至于其他公主,蒙古那边最好想都别想。 听小六这句问话,郝如月就猜到小姐妹俩在想什么了。 才多大点的孩子,这也想得太远了把。 刚想安抚小六,听小七紧跟着问:“额娘,若我将来也要嫁去蒙古,能把五哥带上吗?能把我的小金库都带上吗?” 说完对手指:“听三姐姐说,女孩子嫁人家里都要准备嫁妆,我和六姐的嫁妆,额娘开始准备了吗?有多少金银?玉石字画什么的,我都不要,留给六姐,我只要钱。” 郝如月:“……” 小六一脸惆怅看小七:“你真打算嫁到蒙古去啊?我听说那边的人都不爱读书。” 又看郝如月:“额娘,我不要金银,我只要书,越多越好。” “……” 两个小家伙这是思考了多久啊,连嫁妆要什么都想好了,郝如月:“别担心,你们汗阿玛说了,不会把你们嫁到蒙古去。你们不会,五格格也不会。” 小六这才笑了,小七也支棱起来,大事上额娘从来没骗过她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事实证明郝如月眼光不错,太皇太后的眼光也不错,乌尔衮在国子监上了小半年的学,整天跟着小五和小七混,除了会说一些简单的外语,也对海贸动了心。 朝廷正在鼓励海贸,蒙古却无人响应,只达尔汗亲王意意思思在一家官办的船行入了股,其他人连动作都没有。 乌尔衮所在的巴林部,已经在羊绒羊毛线的生意上落后于人,若这时再不抓住机会,以后恐怕很难翻身。 再说他勉强算是皇上的半个女婿了,别人不肯为朝廷出力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他若是不站出来,就有些不像话了。 于公于私,他都必须要试试水。 因祖母是长公主的关系,朝廷鼓励海贸巴林部老早就知道了,可祖母年纪大了,思想保守得厉害,根本不愿掺和。 所以海贸的事传到巴林部,如泥牛入海,没掀起半点波澜。 乌尔衮知道,他若是把想法说与祖母,祖母必然反对。如今整个巴林部都听祖母的,若祖母反对,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他自己都可能因此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学习机会。 于是他把自己的烦恼说给了五阿哥和七公主知道,七公主热心给他出主意:“这个好办,你去求我额娘,我额娘可疼三姐姐了,她一定帮你。”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19 首页 上一页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