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衙门上下都很忙。 之前留下尾巴的事,彻底做好才是,否则后来要是理念不合,很多东西就要半途而废。 还有各部的账册名目等等,都要在年底准备好。 虽说明年三月才离开,可现在已经是化远三十三年的八月份。 满打满算,还有半年多。 不知道青储料就罢了,既然知道,肯定要看着青储料稳定的。 不过县丞讲得也对,有纪元负责这件事,大概不会有错。 别看他年纪小,人却十分聪明。 说不定,以后还会是同僚。 县令叹口气:“继续忙吧,可惜此地的牲畜养殖,还未能到三户一头牛。” “您已经尽力了。”县丞道,“最开始接手这里时,那可是二十户只有一头牛啊。” 天齐国对官员是否称职的标准很是细致。 至少规定上是很细致的。 像每百户多少头牛。 每个地方多少人出多少秀才,以及等等等等。 全都是官员的考核标准。 像前朝盛世时,也未能达到三户一头牛。 在现在这个县令手里,能把正荣县变成六户人家,至少有一头牛,已经很厉害了。 当然,这算数也不够精准。 毕竟像县丞牛家,堡李村李家这种,一户就百头牛的,很容易就把低位者给平均了。 大概就是,小明今年收入一百块,你收入两块,对外面说的,就是你们两个去年一共一百零二块。 前者说低了,后者说高了。 县令原本想做的,就是平衡后者。 但做着做着发现病牛,以及正荣县缺兽医的事,几次向上峰请示,才逐渐改变如今的局面。 想要养好一头牛,都是千难万难。 更别说让全县每三户都能一头牛。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实现起来更是艰难。 “希望多出些纪元这样的学生。”县令道。 从他不忍两个马家汤圆因为他而亏本,所以帮忙写食谱,在事后也不声张,就能看出纪元的品行跟机智。 那些,都是一个好官的特质。 自己当了多年县令,才明白的道理。 纪元小小年纪就本能做出这些行为,他看着都暗暗点头。 “安纪村青储料的事,一有消息,就来报我。” 要说安纪村不着急,那也不对。 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安叔公张兽医,找了安村长,又在统计清楚青储料的用量,安纪村还是有村人听说了此事。 纪元让安村长也不要着急,谁找过来,就把名字记下。 能听到风声就找来了,必然是想挣钱的,也是勤快的。 这些人用着更放心。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人明显准备好了。 八月十二,麦假的第五天。 各方统计出来的青储料需求,终于送到纪元手上。 因是只要需求量,各家也不用管安叔公这有没有,只要做出来,他们能买。 当然,这都是值得信赖的人,还有张兽医做保,基本不会有错。 堡李村李家,六万斤。 县城牛家,八万斤。 这是正荣县养牛最大的两户了。 其他散户加起来,也要七万斤。 剩下的就是外县的。 张兽医那边联系了几家,一个张家定了五万,另一家定了四万。 剩下的多是观望,散户定了两万。 外县的观望很正常。 他们不像正荣县这些养殖户们,一有官府的认证,官府近几年都扶持他们养牛,所以更信赖。 二是这两年的青储料确实打出了名气。 不管怎么说,总的算下来,今年至少要做三十九万斤的料。 这自然是把税费,以及各种损耗都加到里面。 “三十九万斤?”安叔公惊呼。 不算就罢了,这么一算,才知道他家一年做那六万斤,根本什么也不是啊。 幸好当时不知道这个数字,否则他能一夜愁白了头。 安村长也在惊愕青储料的买卖。 他就算作为村长,也从未经手过这么大的买卖。 要怎么做啊。 众人的目光自然又在纪元身上。 他们现在除了信赖纪元,已经没有第二个想法。 好像都形成依赖了。 纪元那边已经把人数算好了。 安叔公家,去年男女老少二三十口一起齐上阵,不过做了六万斤。 但就算他们内部,也是有人做得多,有人做得少。 把十四岁以上的人算里面,主要劳动力大概在十五个人,可安叔公跟安老大这种,又是出了名的肯卖力气。 安大娘子更是居功至伟。 也就可以算是十八个人做了六万斤的青储料,还要去掉前年挖的窖。 纪元边解释边道:“这么算的话,青储料的买卖,一共需要一百三十人。” 不等他们说,纪元继续道:“分为两个工种,一个挖窖运草料。” “女子则来细细的铺料,这个活要格外细致,必须妇女来。” 后面算是纪元的私心。 如果一窝蜂地找人,各家必然先派男子出来,毕竟是挣钱的活计。 可铺料这事,确实要细。 而且这买卖从一开始,就有安大娘子这样做活的。 也有安二娘子这种记账的。 要是因为推广出来,全都变成其他男子的活计,那她们两个“创始人”说不定都会被排外。 纪元感激当时安大娘子雇他做事,必然不会让安大娘子“失业”。 而且他说的也是实情,相比于挖窖这种事,均匀地铺料,才是做青储料的关键。 一百三十个人,对安纪村这样一百多户,六七百人的村子来讲,人数也不少了。 六七百人的村子,去掉小孩老人生病的,差不多每户都能出个人,就看他们愿不愿意了。 安村长点头,这样就好。 订单有了,工作的人有了。 接下来就要说到利益分配。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纪元道,“先定下规矩,省得以后出什么事。而且这份文书要上报官府,一定要合理才行。” 安村长见纪元细致聪明,开口道:“元哥儿,你直接说吧,我们都听你的。” 安叔公立刻看过来,他也有点紧张。 以前青储料的买卖,他算是主家。 现在从唯二老板变成合伙人,自然担心自己的那份收益。 “安叔公是最做青储料的,所以以后青储料的买卖,他必得有话语权。” “您是村长,又是牵头人,自然也一样。” 首先,大权不能独揽,分为两个人。 但两个人还不够,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再请赵夫子赵秀才做中间人,他清正严明,做事公道,大家都放心。” 赵夫子的为人,大家都相信。 纪元又强调夫子是秀才,自然是告诉大家夫子是有功名的,请他来做三权分立之一,非常合适。 安村长跟安叔公果然点头。 安纪村青储料的买卖,有了这三人,后面就好了。 那就是放出消息,他们要开始招人了。 一共招一百三十人,男女各一半,年龄都在十四到五十五之间。 等人招好,挖窖,收料,这些事都不用纪元管。 安叔公,安大娘子,二娘子,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毕竟他们家二三十口人是管,现在多了一百多人,一样是管。 利润分配上,自然是谁做活多,谁分的钱就多,大家可以互相监督。 安叔公家能多一些,是因为他家还能出九口现成的窖,而且一部分订单也是他家拉的。 安村长牵头做了此事,到时候利润由他分配,自然要受赵夫子的监督。 好处也有,他已经让他在外面给牛穿鼻环的大儿子四处打听,谁家需要青储料,他自然也能抽一份。 张兽医更不用讲,他倒是也会检查青储料的品质,而且他接触的养殖户更多,订单根本不用愁。 这已经是几乎农村集体经营了。 等于在安纪村开个青储料的作坊,原本的村长变成作坊老板。 大体的事情定下,里面细节更是磨人。 纪元亲自去请了赵夫子,赵夫子听说是经营的事,根本不想理。 可听说跟养牛耕田有关,这才应下。 有他这个铁面无私的,这事不会太差。 作为监督人,在细节的利益分配上,自然也有一份银钱。 赵夫子想推辞,纪元却直接写上,又道:“您做了事,就应该有报酬,这是您应得的啊。” 安叔公跟安村长立刻点头。 纪元劝了又劝。 最后跟村长商议,把银钱折合成米粮布匹,定时送过去。 主要是赵夫子年岁渐渐大了。 帮忙管着青储料的事,也需要费心。 换作别人当监督,说不定都不去看,但赵夫子应下的事,就一定会办妥。 无论从哪方面讲,这银钱赵夫子非拿不可。 最后纪元道:“您可是秀才,给官府的文书上有您作保,我们这事才能更通顺。” “全村的人都想养家糊口,您这也是帮忙呀。” 用秀才的名号给青储料“压阵”,确实好用。 赵夫子少见感慨:“老夫这酸秀才的名号,竟然能派上用场。” 纪元放麦假的第五天,就在商量这些细节中度过。 里面的细节包括许多。 村里集体挣的钱,也要给村里老人四时八节礼物,以及给幼童孤儿的补贴。 当然还有纪元这种。 只要考上县学,便能从青储料这部分银钱里拿出补贴。 纪元当然还有另一份银钱可拿,自然是安大海跟他的分成。 这部分并不细说。 但也是纪元以后学费的重要来源,算下来,一年至少一百多两。 如果是私人的买卖,自然不用顾忌那么多。 可这说了,并非纯粹的商业活动,村里挣了钱,自然要回馈乡里。 赵夫子也是听到这些,才更愿意帮忙做监督。 若他们只是把利润揽到自己怀里。 官府那边可就不依了。 一定会按照商税来收。 这种事可大可小,可以收商业也可以收农税。 全看一县之长的想法。 再说,纪元确实有意这样分配。 若小纪元在时,有这样的买卖,有能顾忌到孤儿的分红补贴,他根本不会死在即将温暖的初春里。 小纪元去世之前的梦想是吃顿饱饭。 纪元或许完成不了小纪元的梦想,但却可以照顾同他一样的孩童。 读书也是同理。 自己虽不需要村里再给补贴,有之前牛家的分成就足够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7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