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迟眉挂在嘴边的那句“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并非简单的口号。 她们身体力行地,将像她这样的人拉出了陈旧的泥沼,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第188章 府学 当郗归被拜为司空的诏令与其开衙建府的消息一道传开后, 江左上下无不为此轰动。 诸多讨论之中,又以徐州府学最为激烈。 这几年来,朱肖早已凭借着聪颖的天资与刻苦的努力,成功升入了徐州府学。 他一直不折不扣地遵照朱杭触柱之前的嘱咐, 立志要成为郗归可靠又忠贞的臣子。 徐州府学不仅教导知识, 更要对学子们施加政治上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在这里接受教育的人, 都会日渐成为郗归的忠诚信徒。 朱肖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对郗归感到钦佩,可当这封诏令传来之时, 他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此时是太昌七年的初春, 距离郗归与琅琊王氏和离, 才过去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可就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她竟已从一个内宅妇人,变成了江左的司空。 对此, 朱肖实在不能不大吃一惊。 震动之余, 他怀疑地叩问自己:“给我五年时间, 我又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呢?” 顾信发觉了朱肖的出神,但却并未说什么, 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感慨地看着学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 直到朱肖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夫子, 女郎她——为什么会这样厉害?我简直不能想象——” 他语无伦次地说道:“江左立国以来,才出过几位三公?更何况是一个女子?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 朱肖摇着头说道:“吴兴世族败在她的手里,实在是不冤。” 顾信始终微笑着看向他,直到此时,才慨叹着说道:“岂止吴兴?吴地三郡, 江左数州, 北秦符氏,还有北方那一个个嚣张的胡族, 上游张牙舞爪的桓氏,迟早都会对着女郎俯首认输。” 当日三吴彻底稳定下来之后,顾信第一次在郗岑死后,踏上了京口的土地。 从前的京口,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勇武的民众,可却终究贫苦。 即便有高平郗氏的资助在,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依旧无法过上丰饶的生活,依旧会因一场天灾而失去一切,苦苦度日。 更为重要的是,那时郗声虽然宽和待民,可却没有领兵的意向,郗岑也将心血都寄托在荆州,并无动用北府旧部后人这张底牌的意思。 以至于京口民众虽比三吴百姓过得稍好些,但却没有什么拼搏晋升的希望,也就没有如今这般欣欣向荣的面貌。 是的,欣欣向荣。 对此,自吴郡而来的顾信感到无比震惊。 自从接到郗归的来信后,他一直在帮助吴郡的自耕农和佃户。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可直到那一日,才知道差距仍然很大。 郗归让京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不仅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 那是颓靡的世家子弟与绝望的底层百姓,难以轻易拥有的一种精神。 三吴新获得田地的百姓也有这样的希望,可却远远不如京口民众从容。 顾信觉得他们已然习惯了这般欣欣向荣的生活,并且坚信自己值得拥有如此美好的一切。 他们从容地生活,深知自己就是这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他们心甘情愿去为这生活而战,即便才刚因三吴的动乱而失去亲人,也并没有被绝望打倒。 顾信就这样在京口走了整整一日,他在郗归派来的护卫的带领下,经过街巷,进入校场,到达军里,时时刻刻地观察着,敞开心扉来接受震撼。 那时候他便发现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里,积极成为了一种常态,就连死亡都不能让人丧失希望。 他想,若是三吴也能像京口这般,不,若是整个江左都能像京口这般,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生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的人,会是多么地幸福;而那般的一个王朝,又会是多么的强大有力呀! 第二日,郗归接见了顾信。 这是一场真正的久别重逢,其中不仅有着物是人非的伤感,更有旧貌换新颜的慨叹。 当二人谈起未来对于顾信的安排时,郗归问他:“我们所期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又要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这叩问令顾信再次审视地看向自己的内心。 他自小便厌恶世族的贪婪,想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政治,可何谓清明呢? 他所畅想的清明,会与这位异军突起的女郎所设想的一致吗? 短暂的踌躇之后,顾信坚定地答道:“信昨日抵徐,观京口上下,知女郎所谓令行禁止,诚不诬也。” “先贤有言:‘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1” “严刑峻法,赏罚分明,乃是一郡、一州乃至一国立身的根本。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令行禁止。” “某以为,最好的世道,便是任数不任人。人人皆以法度作为行事准则,任何人的私心、利益与智慧,都不能凌驾于法度之上。如此,则令行禁止,不待刑赏而民从事矣。” 对于这样的答案,郗归并不意外。 顾信信奉法家,奉《韩非》为圭臬,向来渴望一个法度明晰、刑赏分明的世界。 可这样一个世界,在江左,却是不易实现的。 她郑重地看向顾信:“这是一个极好的理想,可若要实现它,却分外不易。” “但京口已经实现了,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顾信激动地说道,白皙的脸颊上浮现潮红,“我要让更多的地方如京口一般,要让明晰的法度深深刻进每个人的心里。” “可若要做到这些,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郗归尖锐地指出了这个事实,令顾信的慷慨陈词出现一瞬间的卡壳。 但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诚恳地说道:“我相信女郎也会欢迎这样的一个世界,我请求您的帮助,我愿为您效劳。” 顾信真诚的眼神令郗归动容,但她仍是叹道:“可这并非一件易事。昔年商君锐意改革,行严刑峻法之制,可却被诬为谋反以至于,车裂至死。” “我无惧于此!”顾信斩钉截铁地说道,“大丈夫行于世间,何惧一死?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我甘愿奋斗至死!” “你的勇气令我钦佩,然而,商君去世之前,秦国已然完成了改革,是以其人虽死,而新法不改。可若大业未成,新法未立,你便死在了实现理想的路上,那这想象中的法制清明的世界,又该由谁来实现呢?” 顾信因这一番话而沉默了下来。 郗归接着说道:“京口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又受了高平郗氏三代恩德,因此,在这里推行法制,并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可江左有成百上千的郡县,若要在如此多的地方建立法治,那绝非仅仅几个人就能做到的。” “我当然相信你甘愿赴死的决心,可你活着,才能为国为民,为你的理想,做出更多的贡献。这远比一死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若想实现理想,当然要有原则,但也要有策略。” 对于这些道理,顾信并非不懂。 可他孤军奋战了那么久,实在难以想象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只能说服自己尽心尽力地去做,若真有一日,不得不死,那便希望能以自己的性命,唤醒一些尚且懵懂的人。 然而,郗归言下之意,是说还有别的法子? 顾信眼神倏地亮了下,当下行礼道:“某愿闻其详,还请女郎指教。” “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限,可若千千万万人都同心同德,便不愁不能成就事业。”郗归意有所指地说道,“去用你的抱负,培养出更多致力于刑赏有度、法制清明的人。韩非子说,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你心心念念的理想,变成更多人的‘所欲’。正如分田入籍一般,唯有当万千民众与北府军同心同德之时,此事才能真正容易地推行下来。” “您的意思是——教化?”顾信似乎明白了些许。 “是的,教化。”郗归颔首道,“我知道你想从一郡开始,试行你的理想,探索更好的制度。可这样做实在太慢,且一郡虽小,却也存在不少根深蒂固的陈规。”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这是亘古以来的经验。你若要真正撼动这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就非得与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致才行。” “记住你的初心,你不是仅仅为了将韩非所言变为现实,而是因为有感于民心疾苦,想要通过严明的法制,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要用教化去塑造你改革的帮手,用利益去团结你改革的对象。明白吗?” 两年多过去了,这句话仍旧令顾信感到振聋发聩。 剥开迷雾,他真正需要做的,其实就只有这两件事。 其中,又以第一件为先,因为倘若没有人才的积蓄,他便根本无法大规模地推行此事,只能疲于奔命,劳而无功。 徐州府学,正是一个教化的宝地。 那场谈话以后,顾信便进入了徐州府学。 他短暂地放弃了在政事上推行理想的抱负,在这里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学子。 家人们不理解他的选择,唯有他自己才清楚自己选择了什么。 时至今日,他依旧不能不对郗归感到由衷的敬佩。 当朱肖因为她的成就而感到震撼时,顾信只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他坚信,郗归还会有更伟大的成就,而这个世界,也将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郗归这个名字,将不仅仅代表一个令他向往的精神世界,更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顾信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同路人,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引路人。
第189章 玉玺 顾信的描述让朱肖心潮澎湃, 若有朝一日,女郎可以驱除胡虏,荡静中原,收服桓氏, 重现盛汉辉煌, 那他自己, 是不是也能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之中,做出些不平凡的成就呢? 然而, 激动之余, 他又有些伤怀。 他不知道自己的祖父是否知道女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他是否明白自家是因何而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2 首页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