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夫人的子宫已经脱垂下来了,放在后世也可以评得上一句“重度”。但想起刚刚听到她说生了五个孩子,然后这里又没有什么产后护理和修复的方法,似乎又觉得也很正常…… 听到她半晌不说话,侍郎夫人有些慌:“可是治不了了?” 徐清麦沉吟一下:“治是能治的,不过需要做手术来治,不知道夫人能不能接受?” 侍郎夫人更慌了:“可是你上次在渭水河畔给那突厥人做的那种手术,要剖开肚子?” 显然,普通人对于做手术还是很恐慌的。 徐清麦温声道:“其实没那么可怕,到时候我给您讲述一下这个手术的原理。” 检查完,要来了纸和笔,她尽可能详细的对侍郎夫人讲述手术的详细:“您这个,我建议切除子宫……不过,切除了子宫之后就不能再生育了。” 侍郎夫人露出惊惧的表情:“不生了,再也不生了!” “那就是这样……” 她解说得很详细,但显然侍郎夫人依然对此十分恐惧。 徐清麦也没有催她,只是说:“您可以先考虑一下,若是考虑好了,再来太医院找我。” 侍郎夫人连忙点头,同样将几人送到了大门口。 走远了之后,刘若贤战战兢兢的问徐清麦:“老师,每个女人生了孩子后都会这样吗?” 刚才看到的画面对她这个未婚少女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徐清麦轻轻道:“没有正确的产后护理和修复,生的孩子越多越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侍郎夫人尚且如此,那些贫困的民间妇女就更不用提了,只会更多。” 她转过投去,对刘若贤感叹道:“你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大量的女性妇产科医生!” 第三个病患,就是任国公刘弘基的女儿,她在自己娘家接受了徐清麦的检查。 任国公夫人曹氏兴高采烈的道:“徐太医,我才知道原来坊里那座在翻新的宅子就是您与周补阙的呀,那咱们倒是成了邻居!”
第108章 的确,任国公刘弘基的府邸也在布政坊,和他们御赐的宅子相差只有两条街。 曹氏喜道:“到时候,我一定让我儿在娘家养胎待产!” 徐清麦笑道:“如此最好。” 孕妇的生产时间可不受控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动了。若是在晚上突然发动,而她们又不住在一个里坊的话,恐怕她也束手无策。 不过从曹氏的语气里也能听出,恐怕刘娘子的夫家是不如刘家强势的。 她检查了一下刘娘子的情况,刘娘子怀孕已经七月有余。上次在宫宴看到她时,因为穿着宽松的襦裙,所以看着肚子并不怎么明显。但此刻一脱掉外衣,却感觉肚子圆滚滚的,挺大的。尤其是刘娘子人瘦,肚子便更加明显。 徐清麦皱起了眉。 刘娘子心惊胆战,怯怯的问:“徐太医,可是有什么不对?” 徐清麦安慰她:“倒也没有别的,就是觉得按照你的月份,这肚子实在是有些大了……” 曹氏立刻紧张起来:“那可有什么妨碍?” 刘娘子也看着她,欲哭无泪:“之前我其实吃不下什么东西的,但都说为了孩子,怎么着也要吃一些。” “凡事适可而止。”徐清麦道,“我们大夫的建议是,肚子里的孩子不能缺了营养,但也千万不要养得太大,否则生的时候母体会容易难产。不过你也别紧张,这几个月才是胎儿生长的关键时候,你控制好饮食,还是可以的。” 如果胎儿过大,医生会建议实行剖宫产,否则容易撕裂甚至引起大出血。 她让刘若贤拿出从系统兑换出来的软皮尺,测量了一下刘娘子的孕肚数据,宫高、腹围等等。 “这东西倒是很有意思。”曹氏显然是管理着家里的财务大权,对她的软尺和记下的阿拉伯数字都颇为感兴趣。 唐朝这些出生士族的贵夫人们,完全没有读过书的十分稀少。 见她感兴趣,徐清麦兴致勃勃的对她解释了一番:“现在或许只是在收集,但当我们接触过一百个孕妇,一千个孕妇之后,就可以从这些集合起来的数字里发现规律。” 简单来说,她想要做一个数据库之类的东西——当孕妇的肚子大到什么程度,容易有难产的风险? 在后世,这样的规律和概率简直烙印在了每一个妇产科医生的脑子里。经验丰富的医生只需要瞟上一眼,就能知道孕妇的肚子是大了还是小了。上手摸一摸,就能大概判断出腹中胎儿有多重,有的时候甚至比B超还要更准。 可惜徐清麦并非妇产科医生,没有这样的技术。而且古人和身体素质与现代人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她只能笨拙的从头开始做起。 这是统计学的应用。 希望几年后,十年后,后续的那些妇产科大夫们能够从这些数据中获益。 徐清麦又量了刘娘子的身高,大致的估算了她的体重,记录在了纸上。这些信息会在回去后详细的放入到刘娘子的医案里。 曹氏满意的看着徐清麦在做着这一切事情,她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己姐姐顾二夫人对这位徐太医如此推崇。她刚刚在说起救死扶伤的这些事情时,整个人简直是在熠熠闪光。 听闻这位徐太医与孙思邈孙仙长是忘年交,果然是人以类聚啊。 “总之,少吃油腻的和糖分多的东西,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还有肉类。”徐清麦给刘娘子开了一个食谱,让她照着吃,“对了,鱼脍就不要吃了,会有虫子!一定要吃熟食!” 时人爱吃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这时的生鱼脍全是淡水鱼生,寄生虫风险巨大。 刘娘子被她绘声绘色的描述吓得小脸雪白,连忙点头:“我不吃了,再也不吃了!” “还有就是身体允许的话,多下床走一走……” 诊治完之后,曹氏将徐清麦师徒二人送出去。 曹氏道:“我儿生产的时候,不知徐太医可否能来家中?” 徐清麦爽快答应:“自然可以。待我搬到布政坊后,您直接让下人来找我就行,我散值后也可以直接过来给刘娘子出诊。” 这样就可以不用通过太医院了。太医院可没规定太医们在不当值的时候不能出诊。 曹氏露出了愉快的笑容:“那就多谢徐太医!” 她想着,待徐太医搬过来,一定要送一份重礼过去! …… 周自衡骑着马来到禁苑,通过了侍卫的检查——主要是防止携带武器——然后进入到了九仙门。 禁苑的范围非常大,之前重阳节宫宴所在的鱼藻宫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往西走还有河渠以及小小的湖泊,他从汉朝的故都遗迹旁经过,可以看到残桓断壁,诉说着不尽的沧桑。 现在的长安城是隋朝时建成。当时,杨坚让宇文恺建造一座闪耀的新都,宇文恺抛弃了原本的长安城池,觉得它过于老旧不合时宜。他选择在汉都的东南方向,龙首原高地上重新建造一座崭新的无与伦比的新城。 宇文恺成功了,而汉长安则成为了废墟,掩埋在时代的尘埃里。 周自衡骑马经过时,心里不免充斥着怀古的幽思。 汉故都再往西,便是一大片井然有序、阡陌交错的农田,也是他今日的目的地。这些农田已经割完了麦子,如今种着的是大豆,已经一片郁郁葱葱,看着十分喜人。 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已经在此地等他。 周自衡恭谨地道:“微臣见过陛下!见过房相公、杜尚书。” 李世民颔首:“免礼。” 他刚从田垄走上来,蚕丝织就的圆领龙袍下摆还沾了一些泥土。 这一大片就是大唐天子的籍田,有司农寺最出色的农夫和吏目来照顾着。李世民需要做的就是每个节气来这里象征性的转一转,然后挥两下锄头。 周自衡觉得这不是形式主义,反而很有意义。可以让皇帝知道每年的收成,每个时候的农事情况。 李世民手一挥,指向这一大片大豆,笑吟吟的: “周卿,你看这片大豆种得如何?” 周自衡笑道:“陛下,这里有全天下最好的农夫来管理,生长自然良好,出类拔萃。” 李世民:“不过,你在润州屯收获的产量,几乎可以媲美这些最好的农夫所管理出来的籍田。难道润州屯的屯户们也都是全天下最好的农夫?” 周自衡从容不迫:“这就是微臣所说,种地其实是一门学问。只会埋头种地是不行的,需要有人专门来研究它,做各种各样的尝试,然后从里面选择最优秀也最有用的那一种,再向其他的人传道受业解惑。 “如此,这些好的经验才会逐渐的普及到整个天下。” 杜如晦笑道:“这就是你让崔善为上那封折子,想在司农寺里设置一个新署的原因?” 周自衡有些惊讶。 崔善为的速度居然如此快吗?这才四五天的时间,中间还过了一个重阳节呢。看来,崔寺卿的确是迫不及待了。 他道:“崔寺卿对这件事颇有想法,微臣不过是查缺补漏罢了。” “行了。”李世民哈哈一笑,“崔善为可写不出那样的东西。不过,年轻人,戒骄戒躁,很好。” 他欣赏的点了点头。 在他面前知道不邀功,尊重上司与长辈,这一点很好,即使很多比他年纪大的人也未必能做到。 周自衡一听这话只能苦笑了,心中对崔善为敷衍的道歉了一下:……这可不是我主动说出来的。 他却不知,其实这也是崔善为故意为之,将他的名字就放置在自己的名字之下,谁都忽略不了。崔善为也想得很简单,既然这个年轻人已经入了陛下的眼,上升之势难以阻挡,那不如送他一份人情。 周自衡道:“微臣的确和崔寺卿探讨过这方面的事情。” “陛下。”他抬起头,“微臣在江南之时,曾经接触过无数的农户。就譬如江东犁一事,那些世家与当地大户的田庄管事们消息最灵通,也颇有远见,第一时间就会来找到微臣,希望可以学习如何制作与使用这种更方便的工具。 “其次,是那些小士族和富农们,最后,才是那些居住得偏远,又没有读过书的普通农户们。”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85 首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