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牧民刚刚过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担心自家到了这边,直接被对方当做是牧奴,结果等到了之后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草原上露天水源是比较宝贵的资源,即便是贵族,也很难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年到头能洗个几次澡就不错了,不像是中原,还有专门的休沐日,就是专门放假用来洗澡洗头的。 刘昌既然打算开发草原,自然得在这事上费心,因此,他会选择有地下水脉的地方筑城,然后就直接打井,为了防止被污染破坏,弄的都是压水井,然后在压水井附近修建澡堂,这些牧民到地方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换衣服,然后才是安排吃饭住宿。 牧民们洗刷干净之后,就能领到新衣服新被褥,在食堂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一个个也就安心了,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头,谁家也不会对牧奴这般慷慨,在草原上,奴隶分为两种,一种是女奴,这些女奴的主要作用不是干活,而是用来生育孩子的,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女奴,也就没了价值,她们便会沦为最低贱的一个群体,另一种就是牧奴,他们的作用就是照顾牲畜,干的是最辛苦的活,吃的却是最低劣的东西,甚至不得不用羊毛之类的东西充饥,这些年,羊毛能卖出价格了,牧奴们就连羊毛也不能吃了,草原上各大部族,就是从辽国采购各种麸皮稻糠豆饼之类的东西,作为冬季牲畜的饲料,多余的就是那些牧奴的伙食。说白了,在草原上,普通的牧奴压根不值钱,匈奴人出征一次,就能俘获大量的奴隶,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待遇的,即便名义上也是奴隶,但是,他们只要表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匈奴人并不会介意给他们更高的地位,若是那等大匠,在匈奴那就跟贵族没什么区别了,除了没有自由,他们享受的待遇却是上等的。而那等没有这样技能的,即便你原本身份再高,也是白搭。 在牧民们心里,若是真拿他们当做是牧奴,那么完全没必要这般大费周章,总之,一顿饭吃完,一个个也就安心了,老老实实跟着管理人员学习汉话,给自己取一个汉人的名字,然后登记户籍和自身的信息,等到他们能够听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之后,也差不多过了隔离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分配到各个草场去了。若是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自然能够得到更好的安置。 总之,草原上打成一团,辽国这边靠着之前撒下去的那些在草原上充作兽医、巫师等职业的间谍,却是顺利地接受了大量的人口乃至草场,一步步向着西边推进。 匈奴那边即便发现了不对劲,却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这会儿已经骑虎难下了。那些叛乱的部族已经意识到,他们跟匈奴本部各个氏族之间的实力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有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已经处理掉了大部分财富,就算是输了,无非就是直接投奔辽国罢了,若是赢了,却能从对手那里夺得大量的财富,所以,一个个那叫一个士气勃发,用汉人的话说,那就是军心可用。 没有辎重的拖累,他们很好地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在草原上搞起了游击。游击战这种战术并非后世的专利,实际上,游牧民族南下打草谷,用的就是差不多的战术,无非就是发挥自身的机动性,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先抢一把再说。如今他们将这样的战术放到了对付其他部族上,更是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匈奴那边各个氏族很快就反应过来,虽说他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战术,但问题是,那些叛乱的部族如今就跟马匪一样,不用牲畜作为军粮,而是随身携带足够的军粮,或者就是抢他们的牛羊,也不留下作为自己的财富,而是能杀的直接杀了,一部分当时就吃掉,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直接挖坑埋掉,反正不能留给敌人。 而他们呢,可舍不得这些牲畜,又不敢离这些牲畜太远,免得那些家伙绕个路过来,然后将他们的牲畜祸害掉,所以,即便发现了对方,他们追也追不上,只能暗自跳脚。 总之,当这些叛乱的部族丢弃自己的软肋之后,他们一下子就变成了刺猬,叫匈奴人压根无从下手。 匈奴人这边其实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战术,比如说组建专门的骑兵去追击,不过,他们并没有这么做的意思,倒不是想要抛弃传统,他们主要也是不愿意损失太多实力。这会儿匈奴各个氏族之间关系也比较微妙,他们这些年因为财富的不断积累,实力也膨胀了许多,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对于挛鞮氏的忠心也就没那么纯粹了。 说白了,他们这些氏族,本身也是在跟匈奴王室世代通婚的那种,可以说匈奴上层,其实一直是在近亲通婚,这也导致了匈奴上层一直以来血统高贵的阏氏往往子嗣艰难,近亲通婚带来的基因缺陷一直困扰着他们,他们也不懂这些,反而将其归咎于天罚之类的,遇上那种天生就有明显的残疾或缺陷的孩子,就会直接抛弃,或者是交给萨满巫师用于祭祀长生天。至于说不再进行近亲通婚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匈奴王族和各大氏族之间就是靠着利益和血缘维系在一起的。但是这也让各个氏族难免也生出了一些想法,毕竟,大家其实都算得上是亲戚,除了一些杂血的旁系,各大氏族正统的嫡系本身就是有着法理上的继承权的,所以,在自身实力强大之后,他们自然也开始生出了异心,大家都有挛鞮氏的血脉,这大单于的位置,难道自己就不能坐一坐吗? 怀着这样的心思,他们自然不愿意过分消耗自身的实力,一个个只想要其他人出力,自个在背后捡现成的,而那些附属的部族也不是傻子,他们原本就实力强横,他们本身并非真正的匈奴嫡系,只是附庸而已,若是损失太大,只怕不仅不会得到什么补偿,反而要被视作是无能,到时候直接被问罪吞并,如此,也由不得他们不保存自身实力。 只是,当幕南那边多个部族被攻破的消息传到他们耳中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也坐不住了。
第111章 刘启没有亲身上阵,但是前线的消息还是会源源不断送回来的,一开始的时候,花了大代价从辽国换回来的信鸽给的消息都是迷路,未能到达预定地点,气得他每天团团转,差点没把地面都磨出印记来。 刘启本来就是个急躁的性子,如今还是个小年轻,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没能磨砺出来,自从大军出发之后,就一直绷着一根弦,哪怕对外表现得非常有信心,实际上,他心里一直悬得很,这次他可是将大部分家底都砸进去了,还欠了刘昌一屁股债,何况里头还有刘武的一部分,若是失败了,刘昌虽说未必会追着要债,但是在刘昌和刘恒那里,评价肯定要大幅度下跌的,日后有什么好事,可就落不到自己头上了。 如今接到了好消息,刘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意气风发地回了书房,准备给刘武还有刘揖刘参他们写信,当然,最重要的是,给刘恒和刘昌写信,哪怕这会儿大军还在草原上寻找下一个目标,但是光看这回接到的战报,这次出征已经算是收回成本,还有得赚,接下来就都是额外的,刘启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比起刘启的春风得意,河套那边显然推进不是很顺利。这年头的地图是很抽象的,即便是辽国,没去过的地方,也很难将地图绘制得非常精确,当然,大致的地图,辽国还是有的,辽国这些年也培养出了一批测绘方面的人才,他们的任务就是绘制辽国所有能够到达地方的地图和海图,这几年下来,已经有了不少的成效。不过,对于河套那边,辽国也只有简略版本的地图。实际上,这种地方,如果没有修路,光是靠着地图,也很难保持正确的方向,因为这里绝大多数地方都是茫茫草原,前后左右几乎都没有合适的参照物,如果只是靠着太阳来判断方位,那十有是要走错的。 当年秦国倒是修建了弛道,可是当时的弛道虽说不至于粗制滥造,但肯定不如中原地区的弛道做得扎实,就是稍微夯实了一下路面,然后铺设了木轨。这么多年下来,木轨早就朽烂,路面也已经彻底被荒草淹没。常年在河套地区放牧的牧民或许能够根据河流甚至是一些不是很显眼的石头乃至树木判断方位,但是,汉军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他们只能是按照祁连山脉的大致方位行进,如果是在短距离的情况下,以一座山脉作为参照物,是不会走错方向的,可是,如果放大到大地图上,你连山头都看不见,凭着本来就不精确的地图往前走,那就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至于队伍几次走错了方向。 尤其,他们运气也不好,沿途还惊动了几个部族,他们哪怕配备了大量的战马,但是仓促之下,也没能迅速解决战斗,消息外泄已经是必然的事情,因此不仅没能在预计时间到达预定的地点,还直接被闻讯而来的匈奴骑兵给追上来了。 好在汉军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因此,虽说打了一场近乎仓促的遭遇战,但是倒也没有吃亏,但是要说战果,着实也不多。但是,这只是个开始,对于匈奴来说,河套地区实在是太重要了,祁连山和阴山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那就是黄河之于华夏民族,这两座山脉几乎是草原民族的命脉所系。 虽说如今还没有人专门统计,但是这些年,气候是越来越冷,华夏民族的祖先其实很多就生活在如今的草原上,后来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慢慢往南迁移的,黄河流域春秋的时候还大象满地走,战国中后期大象犀牛什么的,就几乎看不见了,想要找,得往荆楚之地去。 因为气候的变化,草原各族冬天是越来越难熬,为此,他们必须要在山脉背风的地方渡过寒冷的冬天,这个季节也就成了繁衍的季节,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丢了河套之后,匈奴民歌里面说“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意思。虽说阴山也能用,但是阴山可比祁连山冷不少,因此,自从匈奴占据了河套之后,祁连山就成了匈奴各族最喜欢的过冬的所在。 对于匈奴来说,祁连山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发现汉室居然打算收复河套的时候,顿时一个个都顾不得其他了,当下各族摒弃了矛盾,开始一致对外起来。 这自然给了汉军极大的压力,霍去病能横扫草原,是因为他手里有乌桓人为代表的异族作为先锋,但是汉军对草原根本一点都不了解,秦国留下来的典籍里对于河套地区的描述也没多少参考价值,甚至,汉室连匈奴人的具体情况都不是很清楚,他们还以为匈奴人数其实并不多,却根本没想过,他们所知道的,根本就只是片面的情报,实际上,匈奴就算是去掉了那些正在跟他们对抗的部族,也能随时武装出数十万的大军来,尤其,这两年因为商路的畅通,匈奴在河套地区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还有精力,这会儿反应过来之后,都不用王庭和右贤王动员,就立马“嗷嗷嗷”地冲了过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0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