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城虽然富庶,但是也是主要是丝绸、粮食,并没有什么矿产,丞相心中的谋算少不得要铁矿和煤矿,所以近些年李家的商队奔走各处就为了能拿到这矿产,可惜的是一直没能有所收获。 “再派些人去各地找找,眼下这粮食虽然不完全令人满意,但是总有办法解决,就是这兵器之事全赖其他城池。” “雅城那边来信也在催,咱们的兵士已经有两万多人了,还能扩,就是这军械眼下有点跟不上。”缺兵少将是李丞相最大的短板,但是他也无可奈何。 李丞相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信,“罢了,长公主那边你安排的人做个筏子就好,鲁王世子能不能求娶倒长公主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这军械的事儿,等鲁王来帝京再说。” 两万的亲兵够干什么,真的打起来,都不够一天消耗的。丞相一直是两手准备,如果三皇子登基,那就扶持个傀儡天子,他李家坐着幕后帝王有何不可。如果不是,那就只能反了,他李家和太尉萧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状态了,毕竟当年太尉的几个兄弟都是在他的计谋下战死沙场的。 没证据,所以定不了他的罪,但是太尉可不是个傻子,要让他抓住机会,李家必会比当年的萧家还要惨烈。“程瑞,最近又惹事儿了?” 李丞相虽然一副责备的口吻,但是李程祥哪能不知道自己父亲最是心疼这个老来子,只要他不是把天给捅破了,那就不是事儿。“小弟还小,顽皮一点又何妨,不过是和宗正家的孙子打了一架而已。” “他自己没受伤吧?程瑞那三脚猫的功夫,还敢和人打架。”李丞相也知道自己有些溺爱幼子了,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如今这天下需要他去忍让的人只手可数,大权在握不就是为了活的肆意吗。 李程祥的年纪比李程瑞大了许多,这个弟弟虽然受宠,但是不可能与他争权,就当多个儿子宠着便是,还能让父亲高兴,何乐而不为。 宫里,第一次接到差事的四皇子可是高兴的不得了,父皇给他安排差事,这就是说父皇也承认他长大了,不是个孩子了。他跑去给母后炫耀,然后又拉着皇姐絮絮叨叨了好久,才想起要给小王爷说。 毕竟这次他是沾了他的光才能得了这差事,他一定要把这事儿给办妥贴了。于他而言,定川王可不仅是什么肱骨之臣,更像是一位兄长。在宫里,只有年纪与他相仿的三皇子,两人两看相厌,哪里有什么兄弟情。 小王爷就不一样了,他带着他读书,给他讲了好多他以前没听过的东西,在他心里,小王爷比起其他夫子更像夫子,而且小王爷待他那种随意的态度,让他很舒服。 更何况,小王爷曾今救了他的命,别说什么因为皇姐拜托过他,那天的情形,只要不管他,小王爷绝对可以毫发无伤的逃走,至于他,一具尸体还能说他的不是吗? 四皇子毕竟是皇宫里长大的孩子,这里的孩子再傻,也是长了颗玲珑心的,何况本来就聪明的四皇子。所以他心里念着小王爷的好,和父母、姐姐也都念叨这小王爷的好,但是在外面他就会尽量掩饰。 端木帝已经逐渐开始教四皇子什么是帝王,他和他都没得选,要护住身后的家人,要守住祖宗基业,他们没有退路,要不是进一步海阔天空,要不是退一步万劫不复。 四皇子兴奋完了,就自己跑会书房去写章程了,皇姐告诉过他,做什么事都要有章法,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是张张嘴就能实现的,小时候他就学着皇姐一样,写自己的学习规划,写自己的目标计划。 后来他开始跟着父皇学习政事,也会记下一些问题,然后自己写自己认为好的解决办法。然后看着父皇、皇姐是怎么做的,再对比一下自己所写的那些。从开始的幼稚,到现在的有理有据,他是下了大功夫的。 长公主看到弟弟的成长比谁都高兴,到了现在她总算觉得能松一口气了,毕竟父母还在,少承也能开始担事儿了。今年小王爷就要十五岁了,她该送什么礼物呢?这天下就没有比给小王爷送礼还难的事了,他是真的什么都不缺,而且他有的比谁的都好。 又到朝拜的时候了,已经十五岁的小王爷身高猛地窜了一大截,加上他每日习武,那倒三角的身材不要太好,现如今可没人再把他当个孩子了。他亲自出城去接瀚海王夫妇,这次不仅他们来了,一鼎道长也一并来了。 好些年没见到师傅的小王爷高兴极了,不过他的眼神儿有些谨慎,压着声音问他师傅,“师傅,不是这端木国又要遭天灾了吧?” 没办法,他师傅出现总是有大事儿,他实在没法不警惕。他可不想再遭遇点什么了,如果不是因为这天灾他应该在瀚海王府躺着享受生活,而不是苦哈哈在帝京当童工。 一鼎道长嫌弃地看了一眼的自己最小的徒弟,“你和那长公主不是想要开学堂,但是没夫子吗?” “师傅你要广收门徒了吗?” 一鼎道长没好气的说“我还需要收徒?太玄门的藏书只要对外,什么菜籽油、造纸、印刷不全都有了吗!”一鼎道长还是从瀚海王那知道他又给小王爷背锅了,他都不知道这些年他和太玄门到底给小元宝背了多少锅! 他避着皇帝,不是故作高深,纯粹就是怕皇帝问些他也不知道“太玄门知识”,他总不能说他不知道吧!小元宝这个小混蛋# 小王爷略心虚的摸摸鼻子,傻笑着说,“差不多、差不多。” 差不多个鬼,一鼎道长实在没忍住翻了大白眼给小王爷。然后正色问到,“你与长公主谋划的书院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师傅,我们想将书院按照教学的难度分成几级,初学班主要就是识字、学一些简单的算学;之后开设史书、明经、明法的班级。” “你们打算把寒门推到朝廷上?” “是也不是,书籍普及会给那些有能力但是没机会的人通过科举出仕的机会,但是不是每个人读书都是为了出仕。初级班的意义在于普及文化、筛选合适的学子。到了之后的班级,才是真正应考的人。 小王爷大概给师傅讲了一下科举制的构想,这个选拔体系的意义在于打破出身的限制,从能力去公平的选拔官员,当然也是限制相权的举措。 科举制一样不是完全公平的,任谁都知道,有名师教导的学子和没有名师教导的学子会差别很大;有钱的学子能买到更多的书籍,学到更多的东西,贫穷的学子就可能就只能根据考试要求去学必修书籍。 这世道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但是科举制是这样的大环境下,最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小王爷和长公主的书院将会给所有人一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个人了。 书籍的普及,不只是为了科举,也为了开启民智,有读书人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考中出仕,但是他依旧是一个读书人,哪怕他最终只是乡野间的一个夫子,他也可以教出许多学生。就这样一代一代,教育总会普及的。 一鼎道长觉得当年那一挂果然算的很准,这孩子会改变这个时代的。“太玄门门人都是识字的,不过就算全部都参与进来,也满足不了你们的需求。” 小王爷狡黠地一笑,“师傅,此事托付给长公主就好。”有太玄门的加入会让他们的计划更顺利,毕竟太玄门的buf可是谁都比拟不了的。他可是知道长公主游说了多少世家,总有世家愿意走出来,这一步走好了,谁说不是青云直上呢? 隔了几天就是朝拜了,这一年风调雨顺的,端木国各地都是大丰收。老百姓的存粮也多了起来,本来打算再免税一年的端木帝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毕竟李丞相那边心越来越大了,与其给他机会扩充自己的粮库,不如还是把粮食收归国库。 这一年的朝拜注定不会是风平浪静的,长公主端木少景就快要十八了。 先有一些朝廷“清贵”求娶,而后鲁王、武王、越王、端王、陈王、端王、中山王,七王均为自家世子求娶当朝长公主。甚至有人家做出承诺,世子永不纳妾。 端木帝脸上表情未变,心理则是大怒,这是逼婚吗?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长女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他与皇后对这些后生有过一个大致的筛选,无论是谁都没法完美的满足他的要求。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从来没打算用长女的婚事去换取利益,他们更希望女儿能找到一个知冷暖的真心人。 论家世,谁人能超过他们皇家?轮才干,若非长女是女子,这太子之位非她莫属。 端木帝看着朝堂上的人,有些人之前有求娶,但是看到七王求娶后就退缩了,这样的人家是只想借着长公主谋求好处,却不愿意因为长公主承担风险,他们怎么敢把当今最尊贵的长公主当做筹码,他们也配? 在帝后眼里,只有长女挑别人,没有别人有资格挑剔长女。 对这一切,长公主心理毫无波澜,她上辈子她可是经历过被逼婚的。看着下面那群人,她的反应不是想这家的世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在想这家为什么要求娶她,想从她身上获得什么。 至于她自己的想法,她也不知道,一直在争取生存空间的她,哪里有时间去想那些儿女情长的东西,但是真的没有吗? 一家有女百家求,皇帝当然不会当场给自己最爱的女儿指婚,只说此事需的与皇后再商议一下。倒是四皇子显得更激动一些,毕竟这七王的世子他全都认识,并且全都看不上! 长公主与定川王交好之事人尽皆知,但是为什么没人把他俩凑成一对儿呢?因为瀚海王势大,皇帝“必然”要防范瀚海王府,不然定川王也不会同样留质在帝京了。何况这位小王爷本身就是个强硬的主,他怎么会娶个同样强势的妻子? 中间还是出了些不愉快的插曲,居然有朝臣提议让长公主殿下去北蛮和亲,以保证两国不再起战事。 小王爷想也不想当朝大骂那文官,“你是端木国的朝臣还是北蛮的狗?几年以前已经被打的半残的北蛮现在拿什么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还没打,你就准备跪地求饶了?你跪了就算了,送上你的母亲、妻女去便是,哪来的脸要求陛下送出长公主殿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1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