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在辅导班遇见了自己老朋友——方池。 “姜敏,好久不见了。” 姜敏见到方池很高兴,两人聊了一会天,方池知道英语班是她开的,倍感稀奇,“敏敏,你可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 “你呢,也是来学外语的?” “嗯,我们医院有出国进修的机会,我想争取。” 姜敏点点头,问道:“你们这些医院都有送医生出国进修吗?那你比较懂情况,如果你出国了,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我弟弟那样的情况,可以去哪里医治。” “你知道我弟弟的情况……我听说国外有一种叫做’人工耳蜗‘的东西,你能不能帮忙仔细打听打听。” 方池点点头:“如果我能出国,我会帮你留意情况。” “那太好了,你就别交学费了,免费来学吧。” 姜敏很想打听国外的医疗水平,可是伯克纳等人自己都不清楚,毕竟不是医学人士,也不懂她弟弟的具体情况,不能打包票。 姜敏只知道如果能治疗,医药费准备个上百万米元,妥妥的够了。 让方池帮忙打听这个,聊胜于无。 弟弟姜诚平的身体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也并不急于一时,姜敏准备等他大学毕业了再去,好歹把国内的课程学完。 她也查过了一些资料,他弟弟这样的情况,可以专门定制辅助听力的助听设备,听说这种玩意叫做“人工耳蜗”,才刚刚应用于临床治疗,价格昂贵。 很多失聪的佩戴人工耳蜗,都有助于听见声音,可也听说效果因人而异,有的人只能听到类似喇叭声这样的嘈杂声,听不清楚人话。 至于究竟能恢复成什么样,还要看恢复训练的情况。 第一批人工耳蜗进入临床治疗,始于一九七六年,现在只刚刚过去了四年,也只有鲜少的新闻报道,姜敏并不清楚人工耳蜗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等到八二年,再过两年,经历过六年的临床应用,技术应该会更加成熟。 她还没敢把这些具体的消息告诉罗小薇和弟弟姜诚平,只说将来赚钱了带他去国外治病,不过大家也对治疗情况感到茫然。 越了解“人工耳蜗”,姜敏就越感到有希望!哪怕姜诚平不能说话,能恢复些许听力也是极好的,可弟弟佩戴上人工耳蜗,究竟能恢复成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
第106章 一九八零年夏,姜雪参加完了高考,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肯定是考不上大学的了,她想做生意赚钱,姜敏劝了她好几句,姜雪仍然固执,说自己不是个读书的料。 “先等等——万一你就考上了,好好读书,这样吧,等些天你跟我一起南下去羊城,让我瞧瞧你究竟有没有做生意的天赋。” 姜敏觉得妹妹姜雪把做生意想的太简单了,好歹也得拿个文凭,多见见世面,姜雪却说:“读书读太多了胆小,姐,我看你就是太谨慎了。” 姜敏摇摇头:“小心无大错。” 她宁愿走得稳妥一点,也不愿意暴富之后立马跌落,现在做生意虽然处处能捡金子,但也处处都是钉子,冷不丁扎的满脚是血。 “去年开工厂到现在的,都已经破产过一轮了,你真以为去捡钱啊。” 虽然这么劝说着妹妹,但姜敏也是个很大胆的人,到了今年,她也想去羊城港岛闯荡闯荡,见见世面,这会儿暑假过去正正好。 姜敏年初所开设的“港岛直通班”已经往粤省方向输送了上千“人才”,其中有特殊“技能”的,比如车辆驾驶、泥瓦匠、厨艺、掌舵开船等等人才,姜敏特意让亲妈罗小薇做了记录,并且主动跟人交往打招呼,留下信息。 ——也算是她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 姜敏这事可算是办得“小心翼翼”,她们家孤儿寡母,不跟那些大家族似的,有一整个村的人脉,因此,没有人脉,那就自己创造人脉。 这也是姜敏从张骁那里学来的东西,张骁从小长在军大院,军校的校长那是什么门路?以前很多出名的军官,也都是xxx某期的学生。 大家因为这个身份,也结成了一种团体,被打上了某个标签,起码是有了“同窗之谊”。 姜敏开这个语言培训班呢,虽然达不到上述的水平,但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出一个共同体,扩展了无数人脉圈子。 那些本身有才艺的,约莫上百人左右,大抵会是混得好的那种,能在粤省或者港岛扎根下来。 这就叫什么? “我先输送一批自己的人马过去。”姜敏眨了下眼睛,她早就听赵珊珊说了港岛的混乱,街上的皇家警察都是荷枪实弹巡逻,可想那群帮派人士以及犯罪分子的凶恶程度。 赵珊珊说,虽然那边没有电影里面上千人的夸张互砍,但是几十人的打架斗殴多不胜数。 单打独斗无论放在那里都是受欺压的份,自己的人马多了之后,才能具有威慑力。 ——姐在那边有的是人。 还有那些学英文去国外的也是,能多结识一些人脉,总比出国之后一摸瞎的好,大家出门在外,最好结成利益共同体,团结一致对外,才能在其他地界安顿下来。 姜敏想要去羊城港岛逛一圈,张骁自然陪着她一起去,现在又捎带上了妹妹姜雪,三个人买好了火车票,买的是卧铺票。 张骁建议坐飞机,姜敏姐妹俩摇了摇头,想感受感受火车沿途的风景,以及长途火车的氛围。 另外,跟火车比起来,飞机实在太过于不安全。 三人买的火车票,出发时间在早上八点,三个人一大早便赶去了火车站,夏天日出较早,七点多已经天光大亮,火车站挤满了人,进出站的人细密如织,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姜敏姐妹俩都没去过羊城,张骁倒是小时候随父亲去过,但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 张骁道:“我提前订好了招待所,到了咱们直接过去就行,把行李放下出去逛,听说这两年鹏城发展的好,还有中英街和t蛇口工业区,咱们都去看看。” “敏敏,中英街的东西你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我让我以前认识的哥们顺道带回京。” 张骁以前的大院朋友,有的就在南北跑货,也称作“倒爷”,现在京城小市场里流行的各类电子小产品,都是从这些倒爷们手里流出来的。 张骁不掺和这些生意,但也有门路让人帮忙捎带东西回来。 八十年代的中英街也属于“购物天堂”,这里具有天然的地界优越性,这里店铺所售卖的东西,不需要交关税,要比国内的价格便宜不少。 也只有在这里,国人能使用华国币光明正大买到免征关税的进口商品,比如金银首饰、日国电视彩电等等…… 京城的友谊商店也能买到免税进口商品,但这些免税商品如今都需要使用“外汇券”购买。 手持华国币的普通民众可以去中英街肆意买买买,也因此,整条街无比繁荣,在那边,将华国币换成港币也十分简单。 同时,因为两地汇率的缘故,在那里倒腾港币,每天能赚不少钱,衍生出一大堆倒腾外汇的。 “检票了!” 姜雪眼睛亮晶晶的,顺着人流往里面冲,这时候的检票一点都不严格,以至于很多人专门逃票上车,检票员手里拿着一把特殊的剪子,检票时就在火车票上剪下一个角。 这样的人工检票必然会有疏忽,张骁就瞥见了一个逃票的,没吱声,猜想应该是蹭着火车流窜南北的小贩。 这些小贩赚得也都是幸苦钱,现在天气热了,他们只能把商品放进随身大包里,而在春秋时节,这些人穿着外套,一上车便敞开外套,在车厢里售卖货品,大多是些牙膏牙刷以及手表计算器等小东西。 还有很多采取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只要手上的东西买卖双方愿意换货,就可以直接达成交易。 姜敏今天穿衣打扮赶了一把时髦,戴着墨镜,穿着喇叭裤,手上拿着别人羡慕的“可口可乐”汽水,这种可乐汽水并不贵,然而目前只能使用外汇券购买。 她手上没有任何行李,张骁一手提着一个大包,另一只手是个巨大的棕色皮箱,里面装着两人的换洗衣物和其他的零零碎碎。 边上的姜雪则苦哈哈拎着自己的大皮箱,即便如此,火车站台前的人,都一脸艳羡她的大皮箱。 要知道很多人都用的是化肥袋子,更有人用化肥袋子做衣服,刚才见到的一个小孩,身上便穿着化肥袋做的衣服,上面还有“氮素”两个大字。 这种化肥袋衣服不止小孩穿,也有出来务工的大人穿,做法简单,袋子底下剪出一个大洞,容许人的脑袋传过去,两边各剪出一个洞,露出两只胳膊,套头穿上去,再扯根绳子系在腰间,一件简单的化肥袋子衣服就做好了。 这种衣服做法简单,结实耐用,比棉布耐磨多了,适合夏天穿,并且在村里也算是一种异样的“时髦”,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化肥,不仅让农民增产,也帮忙解决了“穿衣难”的问题。 能做小孩衣服的化肥袋,算得上漂亮的,有些化肥饲料袋子上,印的是肥嘟嘟的大胖猪,被人用来装被子铺盖。 “这衣服还挺有意思的。”姜雪盯着这些化肥袋子衣服看,她早就打听到粤省新建了很多纺织服装工厂,大批大批的衣服销往内地,很多人都去羊城那边拿货回北方卖,能赚不少钱。 但也听说早就过了抢购热潮,今年不大好卖了,去年有段时间,几乎是进货多少,就能卖多少,人人抢着买。 今年不太能卖得出去了,京城夏天的夜市摊上都是些悬挂服装摊位,都说没有去年好卖,大家都挑款式了。 现在看来,如果拿货到村子里去,应该能卖出去很多……只是她没那个门路。 姜雪又是个爱美的年轻姑娘,她这一趟带着自己攒的三千块钱,准备去批发一批款式好的洋装来京城卖,她心想自己要做,就要做个漂亮的生意。 “敏敏,来,坐好。”张骁上车后,把两人的行李放好,又拿手帕擦了擦卧铺桌子,并且重新拿出一块棉布垫子,垫在上下铺上。 姜敏坐下来,看着他忙来忙去的,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姐,我好心酸啊,为什么我要跟你们小两口一起出门……”姜雪自己放好行李,苦哈哈爬上铺位,看着姐夫一路上无微不至照顾姐姐,越来越感觉自己像是个孤家寡人,凄凉不已。 姜敏淡定道:“让你别跟着来,你偏要跟着来——” “我穷!我要吃大户!”姜雪撒娇央求道:“姐,如果我自己的钱用完了,我就用你哒——我们去港岛住豪华酒店。” 姜敏:“……”这个臭妹妹,港岛的五星级大酒店,少说也要几千块钱一晚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8 首页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