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自己管着一个庄子和手下的诸多产业,养着上上下下百多号人,处处要用钱,如果她还不会算账,手里的钱如何花光了都不晓得。 但她对这些东西实在不擅长,勉强学了,学得也很难受,也不耐烦看账本,都是强逼着自己看下去,恨不得立刻拿着她的大刀去校场上耍一耍。 瞥见天幕上在讨论骟猪,关斐顺带问了一嘴:“咱们庄子上的猪养得如何了?当初骟猪死了多少?” 别家养猪不敢全骟了,毕竟是头一年,但关斐对薛皎全然信任,当初下任务,说的就是养十头猪,全骟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养十头骟过的猪,可买的小猪仔骟的时候是有可能会死的,于是下头办事的人先买了一批十一二头猪仔,请人骟过后,看活下来的够不够十头,不够就继续补,具体买了多少小猪仔,关斐也不清楚。 现在正汇报的管事是关斐曾经的贴身侍女丹心,能文能武,庄子上的琐事大都是她安排的。 丹心思索片刻,回忆曾经数次买猪仔的经历,回道:“三次一共买了十九头猪仔。” 关斐惊讶道:“死了近乎一半?” 如果是这个比例,也就难怪民间的养猪户不敢随意骟猪了,猪仔价格不低,两头小猪仔里才能活下来一头,损失对于普通养猪的人家来说太大了。 而且她们庄子上各方面条件都比民间普通养猪户好,能请到更好的骟猪匠,对猪仔的护理也更好,相对而言猪仔死得也该更少。 丹心回:“不是的小姐,死了七头猪仔,还有两头是……” 关斐等了一会儿,没等到下文,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还有两头怎么了?” 她说养十头,也不一定只能养十头,多养两头不是什么大事,对与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女,行事上关斐给了她们比较大的自由度。 丹心沉了沉气:“还有两头是买回来未骟的种猪。” 买猪仔的时候她听人讲,想着明年小姐可能还要让庄子上养猪,她们要的猪仔数量多,明年说不定还会加,不如自己买种猪回去养。 关斐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什么意思,恍然失笑,难怪丹𝒸𝓎心开不了口。 也不知道是觉得粗鄙,还是因为她嫁了个连“种猪”都当不了的男人。 这会儿想起来,关斐才恍惚间察觉,她离开承恩侯府已经小半年了,这半年时间过得飞快,但又好像经历了许多事,哪怕看账本让她头痛,也比关在承恩侯府后宅度日如年来的强。 丹心看关斐还笑得出来,松了口气。 她家小姐真是太委屈了,嫁了那么个男人,好在现在终于离开了,承恩侯府世子也没有出来刷过存在感,可能因为她们关门在山上过日子,远离了尚京的风风雨雨,反而显得她们这边风平浪静岁月静好了。 关斐又细问了几句,因为养着诸多孩子,不光得给她们吃粮,还得给她们吃肉。 用薛皎的话来说,叫发育期不能缺少营养。 以关斐的个人经验来说,则是想习武就得打熬身体,就得多吃饭多吃肉,才能有一个好身板扛住锻炼。 穷文富武,家里有钱才习的起武,否则练不了多久,身子就受不了了。 她要不是家里供得起她顿顿吃肉,也没办法挥舞着那么重的刀,一练就是几个时辰。 这些孩子的伙食待遇当然是比不上关斐小时候,她家才几个孩子,她又养了多少,要是顿顿给她们吃肉,吃到饱,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卖了庄子,重新回街上讨饭了。 庄子上孩子的肉食以兔肉为主,关斐因为曾经薛皎的一句话,一时兴起让人养兔子,养兔产业发展得特别好,兔子繁殖得太快了。 但兔肉没油水,庄子上还养了牛,牛主要是用来帮着干活,拉车犁地,不吃肉。 没有养羊,羊肉长得慢,而且啃草连根啃,她们庄子地盘太小,养羊不划算。 要想肉多油多,还是得养猪,猪肉油水多,自小苦过来的孩子们,缺的就是这一口油水。 因此庄子上养了十头猪,没打算卖,全都留着过年时候给庄子上下开荤吃肉。 庄子上还养了鸡,鸡出栏慢,经不起吃,但鸡蛋三五不时的可以吃到一个。 当初买小鸡仔的时候,没办法分辨是公鸡还是母鸡,公鸡不能下蛋,养大之后就慢慢都杀了吃了,炖个鸡汤什么的。 别说老母鸡更适合炖鸡汤,有的吃就不错了,鸡汤好歹能每个人多喝一口,人太多,肉太少。 因为山上有水源,有溪流,还养了鸭子。 跟养鸡一样,母鸭留着下蛋,公鸭养大了就吃。 鸭蛋就不是跟鸡蛋一个吃法了,庄子上的鸭蛋都制成了咸鸭蛋,送到尚京去卖,按个卖,卖得很贵但生意好得很,还有个雅号叫“青果”,许多高门大户的贵人都爱吃,光靠卖咸鸭蛋这一处进项,就让庄子里的经状况缓和了不少,最起码不是只出不进。 提到咸鸭蛋,关斐又想感谢薛皎。 她头一回吃咸鸭蛋就是在薛皎家,薛皎刚到尚京那会儿鼓捣了不少吃的用的,她腌了咸鸭蛋,做了皮蛋,请关斐这个好朋友一起品尝。 可惜皮蛋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做坏了臭了,倒是咸鸭蛋很成功,咸香流油,好吃得很。 薛皎见她喜欢,大方地将咸鸭蛋的制作方法告诉了关斐。 关斐一听,竟然要用到那么多盐,嘴里的鸭蛋都不香了。 她出身不差,算是丰朝的贵族阶层,但边城苦寒,最艰难的时候,连饭都没得吃,而且毕竟是土著,关斐对丰朝国情民情的了解,远比薛皎来得深。 薛皎穿越即遇见梁桓,梁桓再落魄也是王室公子,自幼生在锦绣堆,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薛皎跟他一起逃亡,要么深山老林没盐吃,要么进了城,梁桓负责置办物资补给,买的最差的也是青盐,多数都是干净无异味的井盐。 偶尔在村中百姓家里借住借食,食物苦涩难以下咽,薛皎也只以为是食材不好,做饭手艺不行。 借住别人家,不好挑三拣四,她默默忍了。 她压根儿不知道,民间百姓吃的菜就是苦的,因为他们用的盐是又苦又涩的。 不是没有好盐,但最好的井盐都供给了有钱有势的大人们,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一般的家庭能用上青盐就算不错了。 更多的百姓吃着苦涩的,未经处理过的矿盐,吃多了会得什么病他们不晓得,但不吃盐是不行的。 还有更多的百姓甚至没有盐吃,因为买不起。 薛皎逃亡路上曾经看到有人将布丢进锅里煮,她大为震惊,问梁桓,梁桓也不知道原因,以为是当地的风俗习惯。 后来是关斐给她解了疑惑,那是醋布,百姓没有盐吃,用来调味的手段,煮一煮再捞出来,等下次做饭还能再用。 薛皎震惊又难过,她告诉关斐,她知道如何制盐,海水晒盐,提纯矿盐,她都知道。 她原本打算将制盐法给出去,甚至没打算要什么奖赏,因为这跟改良造纸术不一样,食盐是真正切乎民生,关系到千万百姓身体健康的大事。 她有那么多可以挣钱的方法,实在不必吝惜一个制盐的方子,要赚钱,她以后去研究花露精油,赚贵妇贵女们的钱不好吗? 但是关斐拦住了她,告诉她此事不可行。 盐铁专卖啊! 但这天下卖盐的钱,真的进了朝廷的公库吗?卖盐的批条,让多少大人吃得满嘴流油,肥的又是哪些人? 这是一个庞大的,可怕的利益网,如果薛皎只是想加入他们,献上制盐的法子为他们谋取更多的利益也就罢了,或许还能保命求生。 但薛皎不是啊,她是想把盐价打下来,想让千千万万的百姓,都吃上干净的,无异味的好盐,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盐都是苦的涩的。 太危险了,这是要命的事,薛皎敢这么干,梁桓都保不住她。 于是关斐拦住了她,薛皎很难过。 那会儿她的理想还没有磨灭,她的眼里还有光,她想不通,她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为民生所利,皆可为民生所用。 出了好东西,应该大家都高兴,百姓能过得更好,是为官者为君者的责任。 怎么能这样呢? 薛皎想不通,但她听劝,她听了关斐的话,没有去碰这条死线,甚至在关斐的暗示下,隐瞒了她有制盐法的事,从未跟梁桓提起过。 但也不是没人知道,薛皎刚进京时身边只有一个木樨,木樨是她救回来的,如今住的宅子里有许多梁桓送来的下人仆从,但薛皎最信任的还是木樨。 她做很多事都没瞒着木樨,甚至是木樨帮她打下手,跟她一起做的,咸鸭蛋也是一起腌的。 腌咸鸭蛋的时候,薛皎根本没想着自己制盐,因为在她的生活中盐价并不贵,日常消耗品而已,直接让人去买了。 结果买来了才知道盐有多贵,薛皎腌咸鸭蛋的时候提过一句,说以后自己制盐就没这么贵了。 木樨不知道是没在意还是忘了,又或者是没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一直到她被赶出齐王府,也没提过薛皎会制盐。 薛皎腌咸鸭蛋也是凭借着一点记忆下的手,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腌咸鸭蛋要用粗盐,可能因为当时下仆买的盐品质不够好,阴差阳错反而腌成了。 制盐法没办法惠及民众,薛皎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顶着黑眼圈问关斐,想不想要制盐法。 她听关斐说过,说边城附近有盐矿,买不起盐的百姓会去挖矿盐吃,他们叫“盐石”,但吃多了会生病,头晕目眩,身体也会渐渐衰败。 她想,边城那么远,边城的百姓也是百姓,能帮一些是一些,山高皇帝远,梁桓不是说关家在边城势大,威势太重,百姓只闻关将军,不闻皇帝——那会她还没意识到,梁桓在暗示她不要跟关斐交往过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0 首页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