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目送她翩然离去,转身进了房车内部掏出纸笔写游记。 隐身的夏青黛随意地穿梭在圆明园,很快就离开了外国使馆区。 圆明园是清朝皇帝造了避暑用的别庄,里面放满了各国上贡的宝物,因此处处都是守卫。 每换一处馆舍,必换一番风景,与一路过来的大清别处风物大不相同。 园中的岛屿池沼、花草树木、亭台楼榭、曲径通幽不胜枚举。巧借回环、欲露先藏、移步易景等等复杂精妙的布局,更是充满了鬼斧神工之感,非人力之所及。 一路下来,夏青黛见到的园林大气而不失婉转,庄严而不失雅致。走在里面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感觉路走到了尽头,其实转过去,又是另一番奇妙景象了。 也就是夏青黛在现代没有去过京城,也没有参观过圆明园的遗址。否则看着眼前辉煌雄伟的建筑群,再想想遗址中的残垣断壁,估计会气得拿锤子把那群英国佬全锤扁的。 “这古代的皇帝就是会享受啊,在这里每天住一间新房,恐怕都得住两三年才能住遍吧!”夏青黛暗自嘀咕了一句。 因为野图的区域限制,她都没有走遍圆明园呢,光现在看到的已经很震惊。 除了固定的建筑和花草木石令人目不暇接之外,那些充做装饰的八音时辰钟、孔雀毛制成的落地扇、地球仪、浑天仪、折光镜、行星仪、风雨表、弗拉苏氏之天体运行仪等精美先进物品亦是无数,更别提瓷器、瓷像、珠宝装饰等等了。 难怪马戛尔尼回去后要在游记里面感叹,“恐地球之大,无第二处足与圆明园之宝殿比也。” 第535章 像坐牢的日子 入圆明园两日后,征瑞遣人来报,今天他会在早上十点,带着欧洲传教士一起到使团馆舍内会晤。 夏青黛照例是早早就吃了晚饭钻进房间的,待她完成了每日的学习任务后,便洗漱好趴在玻璃缸前看小人国了。 当时正是征瑞带着欧洲的传教士们过来之时,她好奇他们会聊些什么,便化身小人,隐在欧文的边上旁听。 来的有一个法国人,两个葡萄牙人,三个意大利人,还有几个无关紧要的西方小喽啰。 这些人跟英国使团穿着自己的西装衬衫蕾丝边的礼服不一样,全都是一袭中式礼服,脑袋上还戴着等级分明的顶子。 地位最高的葡萄牙人彼那铎,是乾隆的客卿,还给和珅治过病,头戴蓝顶;两个意大利人戴白顶,其他人则戴镀金的铜顶。 夏青黛就坐在边上默默地观察,哪怕不参与,都感觉长了好多见识。 她看过马戛尔尼自己写的中国游记,知道眼前这个在东方地位最高的西方人彼那铎深为他所忌惮。两人从握手开始,就是一脸的假笑和提防。 不过双方貌似沟通不太顺畅,一个讲葡萄牙语,一个讲英语,互相听不懂。 在这个时期的欧洲,拉丁文和古希腊文还有法文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必学项目。他们的宗教活动需要用到前两种语言工具,就相当于文言文在华夏的地位。而后者因为巴黎的时尚地位,所以也受到整个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算是通用语,跟后世的英语差不多。 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不应该有隔阂啊。但现在双方就是一幅彼此都茫然不解的模样。 夏青黛悄悄在欧文的耳边问:“我记得你们都要学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怎么还不能交流呢?” 欧文低声回道:“因为不想。” “噢~”夏青黛懂了。虽然都是西方来的,但是大家各自心怀鬼胎,并没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情。 寒暄了一会儿后,马戛尔尼又向征瑞提起想去京城住的事情。之前王文雄和乔人杰都以他们没有权力就此事作出决定,婉拒了马戛尔尼的请求。 征瑞听了翻译说的话,摸了两下胡须,没有立刻回答,倒是那个葡萄牙人彼那铎立刻开口道:“诸位搬去京城恐怕不是个好主意,皇帝陛下现在承德避暑山庄,若你们去了京城,则往来热河大为不便。” 征瑞深以为然,也不是很喜欢英国人瞎折腾。他最好这群英国佬乖乖地不要闹幺蛾子,等给乾隆祝完寿了,就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 但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等人显然是不会放弃的,圆明园虽大,但又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来了两天了,除了这个外国使馆的院子,哪里也不给他们去,跟坐牢似的。 而且使馆的房间也不好,两天了,霉味都还没有散光呢,他们根本一天都不想多待。 更重要的是,圆明园这边是京郊,除了守卫就是冰冷的建筑,根本不适合做中西文化交流之处,他们怎么甘心就乖乖在这里“坐牢”啊。 最终经过英国人的据理力争,征瑞松口同意了他们迁居京城的要求。 这可把葡萄牙人彼那铎气到了,立刻挂了脸。倒是目的达到的马戛尔尼,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两天近乎“软禁”的生活,可把他憋坏了。 夏青黛听他们吵得无聊,不想再听下去了,正准备走时,王文雄和乔人杰联袂而来,告诉英国人乾隆派来了新的官来料理他们的事物。 这令英国人这边都很高兴。先不说新的官怎么样吧,反正现在这个征瑞大家是没有一个喜欢的,交流一点都不痛快,有变化肯定比没变化好。 只是他们开心得太早了,征瑞是钦差,注定要跟他们缠绵到最后。 接着一行人终于可以参观整座圆明园了,夏青黛又跟在边上见证了一次历史。 欧文不参与双方的交流,只偶尔与夏青黛交流一个眼神,后来又早早脱离队伍回到房车上,写自己的游记。 此后几天,也没发生什么值得记住的事,夏青黛又把使团抛开了。她要等使团去了京城之后再说。现在她的注意力,更多的还是放在闻人翊的造反事业上。 有了充足的食物以及天上来的木材砖头等做后盾,山寨内的工事速度惊人,粮仓、武器库都一一建立了起来。 再加上夏青黛亲手改造的山寨,现在这里已经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那次衙役们在桃花村受了埋伏的事,报告给县令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卢县令对剿匪一点兴趣都没有,只要对方不从山里打出来,把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这件事没发生。软柿子可以捏捏,硬骨头他可不想碰。 他甚至都没跟当地的总兵说,毕竟明年他的任期就到了,不出意外会调离此地,何必节外生枝呢。 闻人翊没等到官兵大规模来“剿匪”,还略有些遗憾,他本想着练练兵的。 不过官方不来,他也有别的办法让手下增加实战经验——那就是把附近方圆十里的山匪都挑了。 然后能合并的合并,不能合并的就捆了,派桃花村的人去跟县老爷做人头交易。 卢县令和其两位师爷一看还有这送上门的政绩,哪有不同意的,当即就与桃花村默契地合作起来。 至于之前死掉的及失踪的衙役,自然就无人在意了。命如草芥的时代,杀良冒功都不在少数,少几个衙役算得了什么。打土匪嘛,哪有不死人的。 虽然卢县令只组织了一次失败的剿匪活动,但是闻人翊把附近零散的山贼、野人、混混团伙挑了后,反而令县里的治安变好了,大家走山路都不用再担心被拦路抢劫了。 此事卢县令落了实惠,拿真正匪徒的首级换了功劳,而桃花村的人也下了官府的黑名单。 这哪是造反的刁民,分明是为官府排忧解难的良民嘛。 搞定周围的小土匪,对有了绝对火力的闻人翊而言,就跟过家家那么简单。甚至还不如他去外面招铁匠、木匠、银匠等“技术工”来的难度大。 闻人翊已经决定,要亲自出山,去京城挖“人才”回来了。 桃花村也由原本穷乡僻壤之山村,摇身一变,成了世外桃源,源源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农民。 第536章 盛世弃婴 八月二十六日,英国使团留下一部分拼装礼物之人,余者则坐上马车迁往京城内安置好的馆舍。 这几天在圆明园,马戛尔尼跟征瑞等大清官员又发生了不愉快。先是礼仪之争,现在又有礼物之争。 马戛尔尼坚持让译员把他们从英国带来的东西翻译为礼物,而征瑞等人则认为外邦所有给皇帝之物,那都叫贡品,怎么能是“礼物”? 很显然,一方认为自己的国度跟大清朝是平等的,而大清从上到下都认为对方是来天朝上国朝贡的。 双方每天就这些细节争论不止,谁也无法说服谁。 欧文嫌这样的争论无聊,宁愿多逛逛圆明园的花园,都不想卷入其中做无谓的争执。 由于圆明园守卫森严,不经允许,欧文能逛的范围其实也有限。但他有“女神”夏青黛啊,走不到的地方,那就飞过去呗! 天下之大,但凡装上翅膀,便无不可去之处。 夏青黛好几次都在夜深人静之时,托着一身黑衣的欧文飞出圆明园,肆意翱翔。 为了不引人注目,连噪音比较大的无人机都没用,全程都是夏青黛人肉托举着,充当飞行器。欧文每次还会特地披上连帽的黑袍,把一头金发遮得严严实实,夜色下,真就谁都不会发现,一次纰漏都没有出。 唯一的遗憾是夏青黛有点路痴,即便带着欧文飞出了圆明园,最终也会迷失在荒野之上。 在空中往下俯瞰,真就东南西北都一样,要不是欧文口袋里带着指南针,她真的回圆明园的方向都会搞错。 欧文迁居到北京城的那天,夏青黛被师父带着出差,去给干部疗养院的老干部们当人形ct去了,没能及时赶回来。 当她忙完现代的事,回到房间看小人国时,欧文他们早就已经在京城待了好几天啦。 只不过没有夏青黛在,欧文也没有什么自由。 马戛尔尼倒是向大清的官员提出过希望趁着闲暇,去逛逛故宫,参观一下清朝的宫殿,以及逛逛城里各处名胜古迹。 但是这一要求被征瑞驳回了,按照成例,各国使臣就算到了京城,也得在觐见皇帝之后才可以参观别的。 也就是说,英国使团一行人在没有去热河觐见乾隆皇帝之前,除了使馆附近,哪都不能去。想要参观,那也得等从热河觐见皇帝后回来。 马戛尔尼还算有点事做,整天要跟清朝官员以及传教士们打机锋,把觐见乾隆的事宜都得商量清楚。 像欧文这样甩手掌柜式的副使,那就真的无所事事了。既不能外出,又不耐烦礼仪口舌之争,也就只能在使馆内写写游记作作画,打发打发时间。 要是有夏青黛在,使馆门口的守卫自然拦不住欧文。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6 首页 上一页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