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接着转过影壁,穿过垂花门,来到一座小楼处,此处便是今日周知府要宴请葛郎中之处。 一层是一众小吏和随从的用餐之处,到了二层,才是他们这些官员用的席面。 周邦彦在二楼一共开了四桌席面,主桌一共可以坐十个人,周邦彦和葛郎中自然是坐在主桌主位上,坐在周邦彦下首的是他的两位属官,林同知和钱通判,而他们剩下的十一个知县则是需要争抢那剩下的六张席位。 毕竟谁坐的离上峰近一些,就更能多刷刷脸,如果表现的好,说不定就被上面的人留意上了。 官场上还是很论资排辈的,虽然他们十一个县的县令官品同级,但是有人做官年限久远,也有人就像秦修文一样,才刚刚进入官场。 剩下的六张席位,自然是被那些老资格的人占据了,秦修文等一众年轻一些的官员坐到第二张席面上去,就算有些人心中有所不忿,也只能忍了下来。 席面上的菜色道道精致,除了一些常用食材,还有一些居然是秦修文也从没吃过的东西,比如说那一道一品熊掌,用熊前掌、肥母鸡、猪肘子、熟火腿,加上川盐、料酒等佐料烹饪而成,光这一道菜,就得五两银子,整个席面没有十几两银子是办下不来的。 真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家孙主簿算着养活一百五十多人一天要二两半的银子都心疼不已,而在这里,一百五十多人一天的开销,抵不过一道菜的费用。 主桌那边不时传来推杯换盏之声,笑声不断,秦修文一边吃着菜一边竖着耳朵听那边的动静,而自己这桌也不时有人来敬酒。秦修文和这些同级县令还不熟,秉着少说少错的原则,轻易不怎么开口,不过有人来敬酒也是一饮而尽,并不推辞,倒是让许多同僚都觉得这位秦知县寡言少语但是却难得豪爽不扭捏,让人心生好感。 秦修文酒量一向很好,来到这个世界后发现自己酒量比之现代时有过之无不及,而且此时的白酒都是低度酒,今日席面上喝的已经是极好的白酒,秦修文尝了一下也就二十度左右,所以完全不惧其他人的敬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见着主桌的人都吃的差不多了,便不时有人起身去给主桌的人敬酒,顺便将自己带来的礼呈送给葛郎中。 这倒也不算请托,而是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也是此次宴席的应有之意。 有人送上了雕刻私章用的名贵石头,有人送上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也有人送两本孤本,礼物价值都在三十到五十两左右,倒也不算太过。 葛郎中乐呵呵地照单全收,毕竟辛苦一场,回去总要有个车马费吧? 唯有获嘉县的李知县出手比较大方,是一尊用白玉雕成的玉观音,听说还是名家所作,秦修文估摸着其价值不下百两之数。 葛郎中有些犹豫,毕竟这尊玉观音实在算是有些贵重了,但是心里又实在喜欢的很,他本身就信奉佛,这礼物是送到了他的心坎上了,若是往外推了去,心内不舍的很。 周邦彦冷眼看了一眼李知县,笑着说道:“李知县一番拳拳心意,葛郎中还是收下吧,也不枉他耗费如此心神。” 李知县见连上峰都为他说话了,顿时心中乐开了花,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连连点头:“知府大人的话说的极是,这尊玉佛还是本地高僧开过光请回来的,放在我们这种俗人手里实在是埋没了,还请葛大人务必笑纳。” 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葛郎中自是含笑收下,又和李知县连饮了三杯酒,才放下酒杯。 秦修文见状,知道自己也得去交际一番,只得站起身来,端起酒杯走到周知府那一桌,谦虚有礼道:“诸位大人,今日能和各位一起相聚,实在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当浮一大白。” 说完之后,秦修文便将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秦修文人长得好,态度又谦逊,饮酒的姿态潇洒且豪迈,主桌之人无不对秦修文交口称赞的。 所以说不管男女,长得好看也是一种优势。 只除了那李知县,见到秦修文这般做派,心中不屑至极,面上却是一团和气:“小秦大人可是让我们好等,听说小秦大人送了一幅自己的墨宝给葛钦差,要不也让我们观赏一二?”
第19章 李知县名叫李明义,今年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四十岁中的进士,兜兜转转十来年,还是在七品知县的官位上打转,再难寸进一步。 知县三年一任,李明义从别处调任到获嘉县时,正好和秦修文差不多是同一时间上任。 一般来说,外来的官员到一处任职,是有专门的地方安置一家老小的,比如说县衙后院就是派这个作用的,毕竟都是要异地为官的,也算是解决了官员们住宿问题。 当然,这其实是对那些没有门路,身家清贫的官员来说的。 但凡有些门路的,或许早个几月就知道自己将会在何处任职,若是在当地本身就有产业的,自不必多言,若是没有产业的,也会提前在那边安家置地,届时到了当地任职,一应东西家什都是早就置办好的,和在家也没什么两样了。 这样的官员一般都不会住在办公之所,有自己的宅院,自然是自己的宅院住的舒适。 而像秦修文和李明义这样,没有太多根基的,自然有个县衙后院免费去住,是再好不过的。 不过想也知道,但凡县衙后院是个好地方,别人也不会另外去安置宅院了,毕竟是官家的东西,只讲究实用性,并没有太多舒适度,再加上年久失修,偶尔有纰漏之处也是正常。 所以等到李明义和秦修文上任的时候,两人都想要将县衙后院修葺一番,住的舒适些。 这要修葺县衙后院,自然不可能用自己手里的银子,毕竟修葺完了这也不是自己的啊!三年一任到期说不得就要挪窝,脑子有坑才会用自己的银子往里填,况且府衙里是有这么一笔银子专门用来拨给新上任的县令用来修葺的,这白拿的好处不去要,岂不是傻? 只可惜,当时府衙那边的银子只够拨给一处县衙,李明义觉得自己是老资格,秦修文才刚刚入得官场,难道不该让一让自己? 所以李明义老神在在,只觉得胜券在握,已经写好了条子派下面的人给递了上去。 可谁知道,条子没几日就被驳了回来,再一打听,竟然是新乡县获得了这笔修葺银子,把李知县气的个倒仰! 那时候的秦修文初出茅庐,又被京城里的世态炎凉刺激狠了,心里很是想吐几口恶气,季方和也是在其中上蹿下跳,积极的很,走了门路使了点银子,可不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等到尘埃落定后,那李明义就和秦修文对上了,但凡见面总要阴阳几句。 原身不是那等口齿伶俐的,被李明义使了几次绊子后发现斗不过这个老油子,于是每每皆是避让,倒是让李明义更加得寸进尺,感觉对方是怕了自己。 而现在,他总算又抓到了机会,怎么能不去羞辱秦修文一番? 秦修文刚刚呈上来的礼,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匣子,他称里面是自己所写的一幅字,赠给葛钦差,以表今日相见之喜。 李明义当即听完就暗地里撇了撇嘴——不过是一幅自己写的字而已,他秦修文又不是什么名家大师,能值几个钱?还好意思送的出手。 原本像这样的字画一类,就譬如之前有人送的孤本一般,都是装在匣子里,除非所送之人非常想要让对方一观,才会主动拿出来展现,一般受礼者是不会当场打开的。 所以秦修文送了礼之后,葛郎中含笑赞了几句,就将木匣子给了自己的侍从。 如今被李明义这样一说,葛郎中也起了点兴致:“怎么?秦知县的字十分值得一观?那我今日可要饱饱眼福了!” 说完后,侍从也立马反应过来,把木匣子打开后,便将里面的卷轴展开,将字展示出来。 主桌上的人都围过来细细品鉴起来,就连周邦彦看完了秦修文的字,也露出了个肯定的笑:“不错,不错,秦知县的公文一向写的是馆阁体,没想到这颜书写的如此出众,看来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文人的字,就是他的脸面,能写得一手好字,到哪里都是值得人称道的事情。 葛郎中连连点头,那两句诗的意思也好,看来对方是极为推崇自己的年轻人,心里不由有些自得。 虽然礼物不值几个钱,但是文人不是就追求钱的,与钱相比,名可能更为重要,这样奉承他的诗句,怎么不让他心里舒爽? 李明义也看到了那两句诗,虽然说那字确实不错,可是这诗也就太敷衍了一些,甚至还不是他自己所写的。想要拍马屁,就送一幅自己写的字就成了?当时和自己抢那修葺银的时候,可是一出手就给了对方五十两呢! 于是李明义清了清嗓子,见众人都看向了自己,才道:“小秦大人的字是好字,只是依我看,这诚意嘛还是少了一些!这样吧,刚刚我观小秦大人酒量不俗,要不再饮三杯酒,让葛钦差也多感受一下我们卫辉府上下对葛钦差的敬意。大家说如何?” 柿子都拣软的捏,秦修文作为官场新人,官位尚低又没靠山,就算在场的人精都看出来了李明义的为难之意,也没人站出来帮秦修文说话。 不过是三杯酒而已,无伤大雅的玩闹罢了。 有那爱看热闹者,还起哄起来,催着秦修文快点喝。 秦修文面上并不动怒,只是抿了抿唇,正想去倒桌上的酒,却又被李明义给拦了下来:“诶!小秦大人年富力强,小杯怎么体现的出诚意,来人,给小秦大人换大杯!” 秦修文手中的小酒杯,一杯差不多就是一两,三杯就是三两。 而换成了大杯,那一大杯就是三两,三杯就是九两,再加上自己刚刚喝的四五杯酒,一顿宴席下去,至少要饮下一斤半以上的白酒,就算度数不算特别高,这样的饮酒量,也足以让一般人在宴席上失去风度了。 秦修文拿着小酒杯的手一顿,眼睛忍不住眯了眯,看来这位李知县,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李大人,你的提议很是不错,只不过单单我一人牛饮有什么意思?况且,只我一人,也代替不了整个卫辉府上下啊!正好,您年纪比我大两轮,咱们两个一个是卫辉府下年纪最长的县官,一个是最年轻的县官,这才能代表我们卫辉府的一干上下!咱们一起来给葛钦差敬酒,您是前辈我是后辈,您敬几杯,我就敬几杯,向前辈看齐!大家说如何?” 同样一句“大家说如何”,这现世报还真是来的又快又急。 顿时,大家都没了声音,有些人暗地里和相熟的人使了使眼色:这秦知县,原以为是个软和人,没想到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9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