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乖阿狙!”刘瑶努力踮脚,想要摸摸他的颅顶安慰一下,可惜低估了两人之间的身高差,发现有些够不着。 “阿瑶……我帮你。”曹襄见状,上前一步,一把环住她。 就算曹襄身板再壮,现年五岁的他想要抱起两岁的刘瑶,还是吃力。 刘瑶一下子被箍住,压根动不了,还要用脚尖配合他,否则两人一起摔倒。 “……”曹襄深吸一口气,全身用力,终于让刘瑶脚尖离地,不过支持不到三秒,很快就泄气了。 旁边伺候的宫女虚抬着手,紧张地看着两人,争取在两人摔倒的第一时间,将人“救”了。 “……阿狙,松手!”她一头黑线,无奈地看着面前的小胖崽。 果然她现在太小了,一个四头身的小孩居然都能制住她。 曹襄一定要减肥。 曹襄发现他抱不起来人,可是自己又比妹妹高这么多,澄澈的眼珠子转了转,余光瞥到远处跪坐的阿母,将人松开,利落地跪坐在地上,目露期待地看着刘瑶。 “……”刘瑶心中叹气。 算了,不能欺负小孩子。 她伸出小肉手,摸了摸小胖崽的颅顶,“阿狙表兄真棒!” “嘿嘿!”曹襄当即起身,一把拉住她往假山方向走,稚声道:“我发现一个蚂蚁窝,给它们喂了好多点心,阿瑶也要喂吗?” “嗯……看看吧。”刘瑶也不清楚怎么和小孩玩,也就由他,毕竟刚刚小胖崽答应自己多吃蔬菜少吃肉了。
第5章 众卿吃饭了吗? 两个孩子的一举一动被卫子夫与平阳长公主看在眼里。 平阳长公主忍笑道:“我家阿狙平时在府上可是小霸王,别说我了,就是曹寿也奈何不了他,没想到与阿瑶玩的这般开心。” 卫子夫温柔一笑,“长公主过誉了,是小郎君爱护妹妹。” “好了,好了,咱们就不要互夸了!你现在成了夫人,不用对我如此拘谨。”她目光落到对方的腹部,“你现下怀了第二胎,要小心保护好自己,早日给陛下生下皇子,到时候你与阿瑶会更轻松。” “多谢长公主的关心。”卫子夫素手下意识抚上自己平坦的腹部,“妾身不求男女,只求孩子平安就好。” 平阳长公主闻言,也不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卫子夫有孕的消息再次传出,恐怕椒房殿那位又要闹腾了。 …… 假山旁,曹襄牵着刘瑶去找他发现的蚂蚁窝。 到了地方发现,现场除了几个伶仃蚂蚁“小将”,曹襄形容的如潮如水的蚂蚁窝没了。 刘瑶猜测,估计被洒扫的宫人给清理了。 曹襄傻眼,牵着刘瑶绕着假山一圈,在找寻无果后,打算再用一些点心引出蚂蚁。 刘瑶对此拒绝,打算换一种玩法。 “我们去找阿父玩。”刘瑶决定去找刘彻。 一旁守着的宫女轻声道:“长公主,陛下政事繁忙,咱们还是不要打扰了。” 刘瑶摆摆手,“阿父不忙。” 她没说错,刘彻现在就是想忙也忙不了。 宫女:…… 曹襄也好奇皇帝忙什么,乖乖点头。 …… 未央宫。 身为皇帝理政之地,未央宫华丽大气,气势恢宏。 守在宫门口的侍卫和宫侍老远就看到一大一小两个娃娃靠近,神色一紧,陛下与众大臣正在商议事情。 老天爷啊!卫夫人和平阳长公主怎么不看好这两个小祖宗。 一名宫侍连忙进殿通报。 刘瑶废了老大力气爬过了台阶,来到殿门前,冲着守门的羽林卫笑了笑,“阿父呢?” 羽林卫微微附身,冷硬的脸庞露出一抹不怎么熟练的笑容,“启禀长公主,陛下与众大臣正在里面商议政事。” 此话一出,他就看到刘瑶与曹襄眼睛乍亮。 羽林卫:…… 刘瑶与曹襄来到宣室殿门口,隐隐听到里面的争议声。 随行宫人见状,围住刘瑶与曹襄,低声劝他们离开。 殿门口的动静被宣室殿中的众人听到,大家顿时止了声,目光纷纷落到门口方向。 恰巧看到一大一小两个娃娃如同爬山一般,努力地攀登殿门口阻碍他们的门槛,心中不禁发笑。 对于小娃娃的身份,看其装扮和年龄,压根不用猜,大家都知道是陛下的第一女刘瑶长公主,至于大娃娃,除了认识曹襄的人,许多人没认出来。 中常侍小声道:“陛下,要不奴婢帮公主一下?” 刘彻瞥了他一眼。 让他们自食其力不好吗? 一开始大家因为废除三铢钱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正好两个孩子的到来,缓和了殿内的气氛。 中常侍自知失言,后退一步。 刘瑶在曹襄的帮助下,终于翻过了门槛,站直后,小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忙完这些后,抬头正好与诸位勋贵大臣的眼睛对上。 “众卿吃饭了吗?”她歪头奶声奶气问道。 她不知道如何称呼现在的朝臣,只能学着刘彻的口吻。 曹襄见状,想了想,学道:“众卿要喝水吗?” 众人愣住:…… 大家没想到刘瑶会问出这话。 这让他们怎么回答? 没吃饭? 吃过了? 刘彻掩唇轻咳,压住唇角的弧度。 刘瑶听到动静,哒哒跑到御案前。 歪头好奇地看着他。 今日的刘彻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穿玄色冕服,大气威严,看着很有帝王的架子。 刘瑶疑惑,“阿父,你能看清阿瑶吗?” 刘彻唇角微翘,沉声道:“自然能!” 小孩闻言,拍了拍小胸脯,“那我就放心了。” 一旁的曹襄砰砰跑到刘彻面前,好奇道:“舅父,你们在玩什么?” 以前刘彻觉得他这个大外甥长得壮,现下跑到阿瑶身后,两相对比,一个好比酸杏,另外一个就似哀梨了。 堂下的东方朔向来胆大,开口道:“长公主,小郎君,陛下与我等在商议铸钱的事情。” 铸钱一事关系民生,现下民间权贵豪富们私铸、盗铸现象猖狂,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自高祖和文帝下令允许民间自由铸造铜币后,并且对民间私铸行为采取放任态度后,大多数得益的只有那些权贵豪强与富商,不仅没有帮到底层百姓,反而造成物价高涨,私铸、盗铸泛滥,百姓手里的钱越发不值钱。 权贵富商们没有钱可以造,百姓却要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权贵手中那些劣质钱币,在市面上买不到对应的货物,长此以往下去,再次爆发秦末的动乱也是正常的。 陛下登基后的第一年就着手整治铸币事宜,下令全国使用三铢钱,但是没有废除之前流行的四株钱,所以最后失败了。 究其原因,三株钱与四株钱等价流通,但是三株钱中所用的铜要少于四株钱,民间百姓自然选择价值高的,加上盗铸横行,三株钱流通失败。 现在陛下打算废除三铢钱,使用四株半两钱。 朝臣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觉得,陛下这政策在许多人看来,是打自己的脸,往回走,在不少人看来,是对民间盗铸、私铸的妥协。 赞同的人觉得现下已经证明三铢钱失败,及时折返,也是一件幸事。 听东方朔说起这个,其他朝臣也纷纷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当然不是真要说给刘瑶这个两岁稚童听,而是说给面前的刘彻。 曹襄听得云里雾里,无聊地环顾四周,小眼神瞥见刘瑶听得认真,连忙也端正态度,仰着头看着说话的大臣。 刘瑶听完后,纳闷道:“为什么要让外人铸钱,不能阿父一人铸吗?” 众人听完,苦笑。 这想法有些痴人说梦。 诸侯封国,先帝必须稳住诸王与功臣才能坐稳皇位,维护朝廷的统治,下放铸币权也是迫不得已妥协的结果,当然也造成各诸侯王国掌握铸币权而富有天下。 现下民间盗铸、私铸泛滥,劣币驱除良币,各种形制不一,物价高飞,再不改,恐怕诸侯就要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了。 但是这权利一旦放开,想要收回就十分困难。 刘瑶趴着御案左右扫了扫,注意到桌角放置着两个陶碗,里面堆着一些铜币。 小手从两个陶碗中各拿了一个看了看,瘪着嘴。 她分不清哪个是三铢钱,哪个是四株钱,在她看来,质量都很差,与后世工艺差的太远,比她见过的最差的机器模子弄出来的铜片还差。 民间私铸、盗铸猖狂,还不是因为成本低,工艺简单。 东方朔拿起一枚四铢钱,向刘瑶介绍民间那些权贵富商如何盗铸、私株的,就算没有私矿,他们也可以从铜币上锉下铜屑,然后将铜屑制成四铢钱,简直是无成本“钱生钱”。 “他们不觉得麻烦吗?”刘瑶惊诧,小手捏起一枚铜币。 从这小小一枚铜币上锉下一圈不觉得累吗?有人肯干吗? 很快她反应过来,现在这个时候人力成本极低,豪门勋贵都有自己的家奴。 想到此,她抬头看向刘彻,“阿父,怪不得你穷,原来你的钱都让别人造了。” “阿瑶!”刘彻眼皮微跳,故作凶声警告道。 虽说话糙理不糙,可他也要面子的。 众臣:…… 原来陛下这样教导子女的。 东方朔叹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能赚钱自然不觉得麻烦。” 曹襄听得更迷糊了,下意识看向刘瑶。 刘瑶噘嘴,“钱都好丑,谁也别说谁。” 听东方朔说,私铸、盗铸一本万利,恐怕就是用酷法震慑,也会有许多人铤而走险。 收不回全国铸币权,在一些偏远郡国估计还是劣币横行,这点光是朝廷改没用,也要有足够的实力。 众人再次沉默。 不过…… 刘瑶看着手中如同铜片的铜币,边缘仍然不够规整,正面四个小篆,她只认出“四铢”二字,背面两个大字,其他就没有更多装饰了,。 小孩皱着眉头,努力回想上辈子看到的铜币模式。 旁边的宫人小心翼翼盯着,担心她往嘴里送。 “阿父,这钱你再弄好看些,给它外面弄一层铠甲不行吗?”刘瑶蹙眉,神色纠结道。 刚才东方朔说有许多人锉铜屑,铜币这么小,真的“瘦”了一圈,人眼一时无法察觉,那就在外面加一层外廓保护着,旁人一看少了外廓,就知道有猫腻了。 众人一怔。 刘彻大手抓起一把铜币,仔细打量,嘴角经不住上翘。 东方朔反应过来,抚掌道:“妙哉!妙哉!” 曹襄凑到她身边,疑惑道:“阿瑶,大人们怎么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93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