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昂起小下巴,“他们在夸我!” 曹襄一听,学着东方朔的样子拍手道:“妙哉!妙哉!” 刘瑶佯装谦虚道:“彼此!彼此!” 曹襄眼含问号。 刘瑶解释,“咱们一样聪明!”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曹襄顿时喜笑颜开,恨不得抱起刘瑶转圈。 刘彻:…… 众人听到两个小娃娃稚嫩的对话,不由得发笑。 …… 就这样,刘瑶与曹襄不仅成功圆满完成了探望皇帝的任务,还获得了“百金”奖励。 刘瑶分了曹襄一半。 毕竟人家辛辛苦苦陪她闯了未央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曹襄认真道:“阿瑶,以后我的钱也分你一半。” 他回去就将他的小金库给阿瑶搬过来。 刘瑶没啥感觉,只是挥手提醒他,“阿狙表兄回去要好好吃菜!” 再胖就不健康了。 剩下的都给卫子夫了。 卫子夫柔声道:“这些金我给你存起来。” 刘瑶大气一挥手,“阿母随便用。” 她没钱可以去找刘彻。 卫子夫见状,笑的更加温柔。
第6章 黄老之学 曹襄在出宫的路上,一直叮嘱平阳长公主看好他的钱。 平阳长公主佯装伤心,逗弄道:“阿狙,阿母最近也缺钱,这些钱不能分阿母一些吗?” 平日不见曹襄这般财迷,宫中赏赐给他的东西,若不是有奴仆看着,很多都被他自己给扔了。 曹襄闻言,顿时小胖脸纠结,忽而眼睛一亮,仰头道:“回去后,我给阿母拿钱。” 平阳长公主闻言挑了挑眉,纤纤细手指了指小孩旁边的钱袋子,“阿狙现下不是有钱吗?” “阿母,这是我赚的辛苦钱,不能分。”曹襄一脸认真。 平阳长公主越发无语,素手揪了揪孩子的脸颊,失笑道:“那阿狙告诉阿母,你忙了什么?” “辛苦钱”三个字也有脸说,跟谁学的。 她派人打听了,主意是阿瑶说的,奖励也是阿瑶的,她家儿子就是凑了一下热闹。 曹襄:“很忙,要走好多路,听好多人说话,还要研究铸钱,唉,当小孩真累!” 平阳长公主:…… 回到公主府时,平阳侯已经在府门前守着了,见两人都开开心心的,他也高兴。 宫中规矩多,即使尊贵如平阳长公主这般出身,有时候也不能轻松,所以有时候他比较担心。 “怎么感觉又重了,看来今天在宫中吃的好啊!”平阳侯将曹襄抱在怀里颠了颠。 平阳长公主心呼不妙,抬头就见曹襄臭着小脸。 “怎么了?有人欺负你们了?”平阳侯心生紧张。 “这个……”平阳长公主开口欲解释,被曹襄打断。 “我今天吃了很多菜,没胖。”曹襄板着小脸道。 平阳侯觉得怪异,不过见儿子生气了,还是哄道:“不管是肉还是菜,吃饱就行。” 曹襄略微满意地点了点头。 平阳侯:…… 进府的时候,他时不时给平阳长公主使眼色,示意她解释一下。 平阳长公主只是忍笑,并没有开口。 等到了内院,平阳长公主才说了来龙去脉。 平阳侯看着坐在地上收拾金饼的儿子,嘴角微抽,“这些都是陛下赐的?” 平阳长公主白了他一眼,“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是阿瑶分给他的。” 平阳侯:…… 他掸了掸衣袍上的褶皱,轻松道:“金子是陛下给的,也算是陛下赐的。” 不过他没想到自家儿子能和陛下的小公主玩到一起,而且听平阳长公主的说法,对方还是占主导地位。 至于减重的事情,平阳侯也早有对策。 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多吃肉没问题,要想减重,可以多锻炼。 正好这个年纪可以学武了,儿子也是时候撑起他们平阳侯府的牌面。 平阳长公主听完他这些话,是万分无语。 觉得自家丈夫闲的没事找事干,孩子才五岁,这人已经展望未来了。 …… 长乐宫中,喝完药的太皇太后躺在廊下吹风,听了未央宫的热闹,经不住笑道:“皇帝赏罚分明,确实不错。” 容姜:“小公主也大方,分了阿狙小郎君一半,听说回去时,小郎君看的可紧了,连平阳长公主都没办法。” 太皇太后闭目养神,“看来平阳与卫子夫感情不错。” “卫子夫毕竟是平阳长公主送上去的,两人关系亲近些也能理解。”容姜给她拢了拢身上的薄被。 “阿嫖还是在与平阳置气吗?”太皇太后坐直身子,示意宫女给她递杯水。 容姜服侍她饮了半杯,给她擦了擦唇角,“大长公主的脾气你也知道,不过她与皇后都有收敛,甚少去找卫子夫的麻烦。” “真是被我宠坏了,都多大年纪还与小辈计较,连陛下都懂事多了,她这个脾气,真让人头疼。”太皇太后眉心拢起,头疼道。 对于铸钱方面,她还是赞同皇帝的想法,年轻人脑袋灵活,不像他们这些老人,脑子都快被时间搅成浆糊了。 不过皇帝他们的脑子也有些不管用,不如小孩子的脑子灵活。 容姜一边给她按着肩膀,一边安慰道:“大长公主性子虽然急了些,也知道分寸,这次与平阳长公主闹脾气,也是心疼皇后。” “阿娇……她也是快被我和阿嫖惯坏了。整日和男人对着干,有几个男人受得住。”太皇太后长叹一口气。 容姜:“皇后与陛下青梅竹马,两人都还年轻,平时吵架也正常,夫妻之间,最怕互不搭理,那样才真的让人害怕。” “……”太皇太后回想起年轻时她与文帝之间,确实是这样的,双方若是还能吵架,说明还记挂在心上,可若是连架都吵不起来,人心真是散了。 “对了,陛下还是与董仲舒有来往吗?”太皇太后冷不丁道。 陛下现在年纪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她能理解,但是他想要摒弃“黄老之学”,选择儒术,她是断断不能忍的。 自大汉开国,一直遵从“无为而治”,奉行“黄老之学”,才能够休养生息,有了文景之治,现在贸然改变,与国不利。 而据她所知,这源头就在这位大儒身上。 董仲舒献策之后,被刘彻派往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可惜暂时不能收拾他。 容姜见她面色缓和,低声道:“这个奴婢没打听到,不过陛下经过前两年,应该长了教训,不会贸然行动。” “哼!”太皇太后重哼一声,“我那孙儿聪慧的很,当然不会贸然行动,只不过我在一日,‘无为’就是大汉的国策,要想改,等我哪天入土再说。” 容姜不敢再应声。 …… 其实刘彻对太皇太后十分敬仰与尊重,虽然她掌控朝局多年,可也让大汉走上正轨,稳定朝局。 不过尊重不代表他赞成太皇太后的一些理政理念。 先秦、战国采取法家思想,变法图强,最后秦国推行法家最成功,最终统一了天下,秦嬴政建立了统一的秦朝,也成了第一个皇帝。 但是法家思想可以帮助秦统一天下,却无法完美统治国家,暴政苛税,让百姓民不聊生。 没能及时调节过来的秦朝二世而亡,怎么不令人惋惜。 汉朝开国以来,一直是选择无为而治,奉行黄老之学,一开始朝廷与百姓都穷,朝廷减少干涉,有助于休养生息,减少动乱。 可是经过七十余年发展,现今的大汉已经与立国时期不同。 继续追捧无为而治的结果,就是地方豪强迅速崛起,他这个皇帝若是再不管,就镇压不住下方的诸侯国了。 同时民间的秩序也是在野蛮生长状态,没有朝廷的干涉,许多人在律法的边缘地带不停试探,也不利于朝局稳定。 他自然不是真的要彻底摒弃黄老之学,一个最好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思想,应该是儒家、道家思想为主,法家为根本,而不是单一选择,再融合其他诸子百家思想,并不是要争个长短,就如同朝中局势,为了平衡,也不能过于宠幸其中一方势力,要相互制衡。 可惜一直劝不住太皇太后。 每当这时,刘彻就惋惜贾谊英年早逝,若是他还在,自己肯定更加事半功倍。
第7章 看来她家亲爹甚为富裕,以后可以尽情宰了。 对于太皇太后与刘彻之间的理政之争,刘彻苦闷时,也曾抱着刘瑶吐槽过。 刘瑶听得直打哈欠,她现在是小孩子,干嘛要折磨她。 刘彻:“阿瑶,你觉得阿父做错了吗?” 刘瑶揉了揉眼,努力吞下哈欠,“阿父没错。” 刘彻接过中常侍的帕子给她擦了擦眼角,“我看你压根不懂。” “阿父!”刘瑶闻言,小脸顿时一绷,严肃道:“求仙问道容易长歪,你可不能乱想。” 刘彻一头黑线,抬手轻轻捏住她的小鼻子,“说什么胡话呢!” 黄老之学岂能和求仙问道混为一谈。 “……阿父,坏!”刘瑶瞪大眼睛,小手使劲掰扯他的大手。 本身刘彻也没有用力气,一下子就将他的手给拽下来了。 刘彻见她气呼呼的模样,好笑道:“小小年纪,气性真大!” “……呵呵!”刘瑶闻言,龇起小米牙,冲着他冷笑两声。 刘彻见状,大手再次盖在她的头顶,促狭道:“再这样,小脸可就不漂亮了。” 刘瑶傲娇地扭头道:“彼此,彼此!阿父也气性大!” 刘彻眉心一跳。 他搞不懂自家公主为什么会喜欢说“彼此彼此”,经常不分场合用,让他颇为头疼。 …… 第三天,曹襄跟着平阳长公主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宫,还带着一口大箱子。 刘瑶看着满箱的金子,小嘴半张着,听说这些是曹襄往年收到的一半金子,面色诧异,看着面前一脸真诚大方的小胖崽,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脸。 这东西她可不能收,总觉得欺负小孩子。 见刘瑶不收,曹襄顿时焉了吧唧的。 刘瑶踮脚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有阿父呢,不缺钱。” 曹襄小脸鼓鼓的,“你都分我一半了,我也分你一半。” 刘瑶小手一摊,“那等你帮到阿父,拿到赏赐再分我吧。” 她将金子分享给他,也是按照小朋友的交友法则。 曹襄:…… 刘瑶没想到,他真听进去了。 本人屁颠屁颠地跑去未央宫,跟在刘彻身后,想要帮忙。 刘彻也有心逗他,让他帮忙搬竹简、研墨。 刘瑶听说后,也跑去未央宫去看热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93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