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听到李令月的话,这侍卫统领怒不可遏:“太子无论如何,也是一国太子。你胆敢对太子下死手,难道就不怕这天下日后再无你的立锥之地吗?” 为秦国效力是一回事,胆敢对一国国君与太子动手,又是另一回事。 除非秦王亲自下令,命秦军诛杀燕王与燕太子。否则,单凭李令月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上诸位国君的黑名单。她今日能对燕太子动手,焉知往后不会对其他国家的国君动手? “我既然敢做,就不会怕。谁若看不惯我,便只管来打我呀!” 李令月命人将那侍卫统领堵了嘴:“我就是要告诉某些人,胆敢对我和我的人动歪脑筋,就要付出代价!” “说起来,你们还是先好好想想,对秦国背信弃义的代价吧!”李令月凌厉的目光扫向了燕王喜:“若想不出来,你们燕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一旁的燕王喜恨不得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可还是被李令月揪了出来。 他看着威风八面的李令月,绝望的情绪开始在他心中蔓延。 燕国……当真还能保得住吗? …… 咸阳宫 自赵王主动割让十城给秦国后,秦王与诸位秦国大臣的活计就增加了不少。 好在他们有旧例可以参考,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秦王政收到姚贾命人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信件时,瞳孔微微一缩。 在书信中,姚贾只用了小半的篇幅来陈述他与赵王偃的交谈过程——毕竟这实在乏善可陈,他用了大半的篇幅,来描述那支“入赵秦军”,包括那支军队的人数、装备、实力,以及他与那支“秦军”首领的交谈过程。 那名“秦军”首领自称来自后世,是一个名为“唐”的王朝的储君,且还是一名与秦王年龄相仿的女子。 她在与人交战之时,不慎落入此时空,如今正在寻找回去之路。 这女子希望以大唐储君的身份与秦国建交,她可助秦国粮食产量翻倍,提升秦军冶铁技术,为秦王提供后世信息。 相对的,秦王需给她土地钱粮,让她用来安置十万大军,并为他们提供几个月的粮草。几个月后,她的军队便能自给自足,无需再烦劳秦王。 入秦后,她的十万大军平日里由她管着,在紧要关头可助秦王一臂之力,替秦王征伐沙场。她与她的将士作为友邦助秦,不需要秦国的谢礼,只需要一定的“外交豁免权”,以免无意识间触犯秦法被罚…… 一条条看过去,这位“大唐太女”考虑的可谓颇为细致。 总体而言,她要求秦国君臣把她和唐军当成平等互助的友邦之人。 她还提到,若秦王不愿接受她的提议,将秦国的土地租给她用以供养军队,那么她将率领十万大军攻占秦国以西匈奴所辖的土地,届时,还请秦国做个好邻居,莫要与他们为难。 对于最后一条,嬴政只匆匆扫了一眼便略过了。 若是按照李令月的提议来,大秦需付出的不少,但收获绝对大于付出,嬴政没有拒绝的理由。 最后,姚贾在信件中,附上了李令月交予他的一份大唐疆域图。 口说无凭,李令月一行人自称来自后世,要如何证明?姚贾觉得,那份舆图,便是最好的证物之一。 那份大唐疆域图以洁白的宣纸绘就,背面覆了一层上好的桑蚕丝。 这精心制作的舆图,这洁白而轻薄的纸张,以及这精巧的纺织技术,都令秦王政眸色微微一凝。 在见到这舆图后,秦王政对李令月的“后世”之说信了一分。 待他细看那舆图时,不由呼吸一滞—— 如果说之前,他对这所谓的后世王朝还没有多少切实的感观,那么这份疆域图就将完整的李唐王朝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秦以咸阳为都,唐以长安和洛阳为都…… 当看到那张舆图上,咸阳附近的长安被重点圈出,并画上都城标志时,嬴政觉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捶打着他的心脏。 他希望秦能世世代代存在下去,可后世,秦终究被灭国了么? 据那大唐太女所言,她的时代与如今相隔九百余年,也不知,是不是她的大唐颠覆了他的秦。 罢了,终归是尚未发生之事,还是顾着当下更为重要。 嬴政勉强稳住心神,继续朝那大唐疆域图看去。 只见那疆域图上圈出的大唐领土“东抵朝鲜半岛,西至咸海,南至越南,北包贝加尔湖”,辽阔得不可思议。 嬴政对七国及周边之外的地区并不了解,他粗略一算,便知这大唐国土面积比他们七国加起来都要大上数倍。 嬴政自有一番雄心壮志,只是他之前,多把目光放在其余六国上。除了七国及周边地区之外,更远些的领土,对嬴政而言如同笼罩在迷雾中一般。 看了这份大唐疆域图,嬴政始知,他们周边竟还有那么广袤的领土,那么多林立的小国,那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看样子,他的计划要加快进程了。 先将六国一一收拾了,再去收拾周边的小国。他的后继者有着那么广袤的领土,他可不能输给后世的王朝…… 嬴政长时间地盯着那张大唐疆域图,像是被其吸走了魂一般,这也引起了一旁大臣们的担忧。 “王上,这封信件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秦王少年早慧,向来冷静自持,喜怒不辨,他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秦王这般失态的样子。 “你们都看看吧。”嬴政将姚贾的信件交给诸位大臣们传阅,他自己依旧攥着那张大唐疆域图不肯松手。 群臣浏览完姚贾的信,不由面面相觑,仿佛看到了极为离奇之事。 这姚贾……不会是中邪了吧?那样荒谬的说辞,他怎会信以为真,还一本正经地呈给秦王? 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对秦王说的。 但当秦王政恋恋不舍地将手中的大唐疆域图拿给他们看时,他们露出了与方才秦王如出一辙的表情。 有那负责绘制舆图的官员赶忙拿着自家绘制的舆图,与那大唐疆域图进行对比,发现山川河流皆能对的上号。 他们这才相信了,那张大唐疆域图果然是真的,不是胡编乱造。 既然那张图是真的,那么问题来了,时人并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绘制出这样一张覆盖面极光,极为详尽的舆图。这张舆图的主人,不是来自后世,还能来自哪里? 姚贾的这封书信并这张舆图,就像是重磅炸药一般,炸得秦国君臣齐齐失声,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最终,吕不韦最先消化完信件与舆图中的信息,对嬴政道:“王上,这于我秦国而言是一个莫大的机会,我们万万不能放过啊!” 嬴政收起了脸上的震惊之色,恢复了往日的高深莫测:“寡人决定答应太女之所求,迎太女与其麾下军队入秦。” 不管后世是不是大唐终结了他秦国的国祚,至少眼下,答应李令月,于秦国而言并无坏处。 这位大唐太女手中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拥有后世的信息,且又对秦国态度友好,若真能得到她的倾力相助,他们拿下六国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就在嬴政准备派人给李令月送信时,第二封书信也到了,是秦国安插在燕国蓟城的探子送来的。 李令月竟以十万大军,在燕国边境处打败六十万燕军! 燕军伤亡惨重,李令月的十万大军却几乎没有伤亡! 嬴政看着这份战报,心中感慨万千。 他大秦也能做到以少胜多,大败六十万燕军。毕竟那燕军实力孱弱,众所周知。只是,若要以十万对六十万,没有伤亡地胜出,即使是悍勇的秦军也不可能做到。 看样子,这支来自后世的军队,果然厉害。 虎狼之师这四个字,倒是与他们更为相衬。 在信件的末尾处,探子写明了李令月当着众人的面,自称来自陇西李氏一事。 嬴政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陇西李氏么? “传陇西郡守李崇,南郡守李瑶!” 至于小将李信,倒是不用传了,这人现在就在他朝堂上站着呢。 李信好奇地看着秦王,不明白秦王为何会突然传召他的大父与父亲。 李崇与李瑶为官向来谨慎,总不至于是犯了错,被人一状告到秦王面前了吧?
第012章 李崇与李瑶在咸阳王城前再度相见。 他们虽是父子,但因在不同的地方为官,已经许久未曾见面了。 李瑶仔细地盯着李崇打量了一阵,欣慰道:“阿父看起来精神还是那般抖擞,儿子总算可以放心了。” 陇西狄道位于秦国最西端,是通往西域诸国的门户。 狄患虽灭,但仍有那不安分的大月氏、匈奴、乌孙等国时不时扰边。李崇作为陇西郡守,时不时便要去边塞巡视。他管理陇西郡的生活,并不轻松。 边关苦寒,黄沙漫漫,再加上李崇上了年纪,身子骨不似年轻时那般硬朗,李瑶在南郡时不时便要为自家老父亲担忧。 李瑶的想法几乎都写在了脸上,李崇又岂能看不出来? 李崇给了李瑶一拳头,冲着他笑骂一声:“你老子我身体好着呢,哪里轮得到你来操心?管好你自己罢!你管理的南郡原是楚国的地盘,如今虽归了我秦国,可南郡之人定然没那么快对我秦国归心。王上既看重信任你,你便要将南郡替他管好。” 父子俩寒暄完后,因常年不见而造成的生疏感悄然消散。 李瑶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在阿父手底下聆听阿父教诲的日子。 那时的他只觉得满心不耐,如今听来,却是那般亲切。 “阿父可知,王上为何突然召我父子二人同时回京?”李瑶问。 这在他看来,显然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李瑶与李崇都为边地郡守,按理说若无要事发生,秦王是不会轻易宣召他们入京的。 李崇摇头:“我亦不知。” 突然,李瑶想起了犹自留在咸阳的小儿子,神色渐渐难看了起来:“莫非,是李信那臭小子……” 李崇摇了摇头:“阿信不是那等不知轻重的人,应当不至于犯下株连亲族的大错。王上的心思,我等还是莫要妄自揣测了。待入得王城见了王上,一切便见分晓。” 父子俩在咸阳休息了一晚,翌日一早便穿着官服去觐见秦王。 一身玄衣的秦王坐在上首,戴着冕冠,有旒珠垂下,令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虽年轻,通身的气势却十分强盛,令人心中无端端生出些许压力来。 李崇与李瑶恭敬地对着秦王行了礼,而后被秦王传唤至跟前。 嬴政也不废话,直接将他收到的那两封信件并那张大唐疆域图递到了二人跟前:“你们且看看吧,你们陇西李氏当真出了不得了的后代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5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