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带着半信半疑的表情吃了一个馄饨,他咂咂嘴,点点头:“馄饨好好吃,可是我没细嚼就吞下去了。” 李文竹说道:“没关系,再尝一个。” 这一个他细细嚼了,不住地点头,脆声说道:“姐姐的馄饨真香,真好吃。” 李文竹笑了笑,又让他喝了两口汤,小家伙差点把舌头吞下去,像小鸡啄米似地点头:“汤更好喝。姐姐,你给我留一碗,我找我娘要钱去。” 小胖墩的一番表现,多少引起了路过客人的注意。 有人心里疑惑,真有那么好吃吗? 于是就有人来问价钱。 李文竹大声回答道:“清汤馄饨四文一碗,鸡汤馄饨五文一碗。” 众人一听,这价钱倒也合理。 于是,就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道:“给我来一碗清汤馄饨。” 也有人受了小胖墩的影响,便说道:“我要鸡汤的。” 李文竹笑道:“好的,两位请稍等。” 炉火燃烧,汤水沸腾,不多一会儿,两碗馄饨就出锅了。 那两人等馄饨稍稍凉却些,便迫不及待地舀了一个馄饨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一脸地惊喜和惬意。然后再接着吃下去,然后越吃越快。风卷残云般地把一碗馄饨连汤带水地全吃光了。吃完仍是一脸地意犹未尽。 两位客人根本不用说话,大家伙也看得出来这馄饨是真好吃。 于是便有更多的人开始加入进来。 “来一碗清汤的。” “两碗鸡汤的。” 刚才那位要鸡汤馄饨的食客,犹豫了一下问道:“掌柜的,你这鸡汤用什么炖的,这么好喝?” 李文竹笑道:“就是用活鸡,加各种调料药材炖的呀。我昨晚熬了好几个时辰呢。” 那人还想细问,转念一想,这是人家吃饭的本领,哪能随便就告诉别人呀。他自嘲地笑了一下就没再问了。但是他真的好想再喝一碗鸡汤呀。 李文竹看了看那这两位意犹未尽地食客,再看看其他人,突然说道:“今日是小摊初次开张,为了答谢众位客人,我决定前三位免费。” 大家一听愈发高兴,特别是前面三位客人。那位吃鸡汤的食客,一听高兴坏了,直接大声喊道:“掌柜的,既然刚才那碗免费,那我再来一碗不免费的鸡汤馄饨。” 李文竹爽快地答应道:“好咧,您稍等。” 那位客人又吃了第二碗,看上去仍有些意犹未尽。但他是不打算再吃了,于是付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么好的开始,李文竹的生意越来越好,客人越来越多。顺便说一句,那位第一个尝馄饨的小胖墩终于把他娘叫过来了。当他听说前三位免费时,是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跑那么快了。 李文竹看着觉得好笑,虽然不能给他免费了,但她煮馄饨时,还是多给他加了几个。小家伙吃了肚儿滚圆,才被他娘牵着走了。 第一天的生意圆满结束,李文竹一共卖出去五十碗清汤馄饨,四十碗鸡汤馄饨。除去三碗免费的,共赚了三百多文,再除去本钱,能赚二百文。李文竹除了累极之外,心里十分满意。
第十二章 弃妇大翻身(十二) 第二天,一大早,李文竹又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 趁着还没有客人,她飞快地包着馄饨,要不然,等客人一多,馄饨就供应不上了。客人难免会等得急,昨天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好在,大家看她是新开张,态度又好,大家都能体谅。 真是干哪行都不容易。这个年头又没法冻上,她包太多了又没地方放,堆在一起又怕粘连。想来想去,她只能练手速了。李文竹手指翻飞,极快地擀皮,飞快地包馄饨。一旁的摊贩看得直咋舌。 李文竹不得不说,原主的手还真是巧,估计是多年的绣花练出来的。 太阳渐渐升起来,街市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东市开始出现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馄饨馄饨,鸡汤清汤馄饨,好吃美味。” 李文竹亮亮嗓子吆喝了几句。 没多久她的摊子上就迎来了第一波食客。仔细一看,里面还有几张熟面孔,是昨天的客人。这都有回头客了。 李文竹心里高兴,赶紧笑着招呼客人。 “掌柜的,来一碗鸡汤馄饨。” “给我来两碗清汤的,我带朋友来吃的。” 李文竹脆声答道:“好咧,请各位稍等,马上就好。” 今天的各种材料比昨天准备得更充分齐全,馄饨汤里还加入了葱花和切碎的芫荽,旁边还放了一小瓶醋和香油。客人随意添加,一般人都很自觉,知道香油贵,每次都添一点点。但也有不那么自觉的食客。其中就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先是跟李文竹叽叽歪歪,要多给她几个馄饨,吃到一半又要添汤,然后又逮着香油猛添,就连旁边的客人都看不下去了,悄悄提醒李文竹还是把香油收起来吧。 李文竹一想也是,跟那位客人道了谢,然后把醋和香油收了起来,要添也是由她来添。 那妇人也听到了,不觉有些讪讪的。 她嘴里嘀咕了几句也没敢说什么。 那个妇人继续吃着馄饨,突然盯着李文竹嚷道:“哎呀,掌柜的,我咋看你这么面熟呢,而且是越看越面熟,咱们俩以前是不是在哪儿见过?李文竹懒得理会这个妇人,强耐着性子说道:“你肯定是认错人了,我以前没有见过你。” 那位妇人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她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她想问李文竹的家乡在哪儿,李文竹随便编了一个地方,她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那妇人吃完馄饨便悻悻地离开了。 她走后,李文竹突然想起什么,在心里想道,这个妇人该不会是自己的姐姐吧?可别呀。她仔细一想,又觉得对不上。她听人说,她姐姐跟自己的长相有几分相似,刚才这个妇人,又黑又壮,跟自己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再说了如果真是姐姐,能不认识自己的妹妹吗?怎么可能说什么觉得眼熟?她真是想多了。李文竹也没有再想这事,继续专心地包馄饨卖馄饨。 李文竹在东市摆了两个多月的摊,生意渐渐稳定下来,每月除去租金和成本,还有一千到两千多文的赚头。李文竹对此也挺满意,毕竟这摊子只有她一个人,再多她也忙不过来。赚钱要紧,可是身体更要紧。 天气由暖变热,炎热的夏天要来了。她估计天一热,她的馄饨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她准备到时候改卖凉皮、凉面、凉菜之类的。 一天,李文竹正在摊前忙碌着,突然听到有人惊讶地叫了一声:“咦,是你?” 李文竹闻言一惊,赶紧抬头一看,面前这人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看上去有些面熟,只是一时有些想不起。 那人憨厚地一笑,提醒道:“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在庙里避过雨。” 他这么一提醒,李文竹才猛然想起来,原来这个人是跟她在破庙一起避过雨的三人中的车夫。 她赶紧笑着说道:“我记起来了,原来是车夫大哥,怎么你们也在雄州城?” 那车夫爽朗笑道:“我们就是雄州城的呀。” “哦哦。” 李文竹坚决要兑现当日的诺言,非要请他吃馄饨。车夫再三推脱,见李文竹十分诚恳,于是便笑道:“那好,今日就让妹子破费了。” “不用客气。”李文竹一边说话一边给他煮馄饨。 不多时,馄饨出锅。李文竹给车夫端过去。车夫道了一声谢,开始吃了起来,他起初动作还算斯文,后来越吃越快,不多时就把一大碗馄饨连汤带水吃得干干净净,这天已开始热了,他吃得是满头大汗,连声赞道:“这馄饨真好吃,皮薄馅多肉鲜,尤其是汤水最为好喝。” 李文竹笑着问道:“一碗够吗?再来一碗吧?” 车夫连连摆手:“够了够了。” 李文竹一看对方就没吃够,于是就自作主张又煮了一碗馄饨。车夫推辞两下,李文竹笑道:“今日是我请客,哪有不让客人吃饱的道理。” 车夫笑着接受了,这一碗他又风卷残云地吃完了。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胃口一向很大。” 李文竹笑道:“胃口大有福气呀。” 车夫又跟李文竹聊了几句,李文竹也随口问了另外两人,那个书童和年轻公子。 说到另外两人,车夫犹豫了一下,才问道:“对了,妹子,我问你一句呀,你上次给我们少爷的那个治咳嗽的药水还有吗?我们少爷喝完还真有点用,不过后来再想寻你却寻不到了。” 李文竹想了想说道:“啊,那个药草是我在老家的山上采的,不太常见,我来雄州城只带了一些过来,你们若要,我下次带过来。” 车夫高兴地说道:“如果有草药的话能不能带过来让我们瞧瞧?” 这一个问题把李文竹给问住了。她上哪儿弄草药去? 唉,只要撒一个谎就要撒一百个谎来圆。 李文竹只能继续面不改色地说谎:“大哥,我来雄州两个多月了,带的草药哪能留到现在?” 那车夫一想也是,不由得憨憨地一笑道:“是我太心急,主要是我们少爷的病越来越严重,我看着心急。” 李文竹想起那位面色苍白的年轻公子,不由得又多问了几句。 车夫也乐得跟李文竹聊天,就又多说了几句,原来这位车夫叫陈忠,他们公子姓陆,名云泽,这陆家是本朝有名的世家大族,陆家虽是旁支但在雄州城也是数得着的名门望族。只可惜,他们这一支人丁单薄,到陆云泽这一代,只有他这么一颗独苗苗,偏生身体还十分不好。从小就七灾八难的。 陈忠本来谈兴挺浓,但他很快发现,这个地方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因为也有别人在旁听。特别是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在那儿相谈甚欢,旁人看向他们的眼神总有些怪怪的。陈忠顿觉不妥,便说道:“那什么妹子,你忙吧,我得回去了。” 李文竹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笑着说道:“那好,陈大哥你先忙吧,有空再来吃馄饨。”两人又约好取药水的日期,陈忠便离开了。
第十三章 弃妇大翻身(十三) 天气越来越热,摊子上吃馄饨的人确有所减少,但还是有固定的客流。李文竹开始尝试卖些凉皮凉面。她本来只是尝试一下,没想到凉皮凉面一推出来就大受客人们的欢迎。一个人卖三样,李文竹的身体就有些吃不消,虽然生意很火,赚的钱也更多,可是更累呀。可是叫她不卖馄饨了,她又不舍得,毕竟就靠它发家的,而且她的摊子上还有了一批固定食客。凉皮凉面卖得这样火,她更舍不得放弃。 李文竹也想过请人,可是她初来乍到的,谁也不认识,哪里有靠谱的人?至于不知根底的人,她可不敢用。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