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皆知的道理,字数太少,踩分越难。 扩写势在必得。 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太过为难半文盲江芸芸了,所以她打算另辟蹊径,以文体给老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调研文章!就是你了!
第十一章 一篇优秀的调研文章,得先起个标题。 “关于乞丐无以为家的几点思考——从乞丐生存困境中寻求百姓出路的方法。” 江芸芸好几日没想出文雅标题,只好硬着头皮写这个通俗易懂的。 老仆笔尖一顿,飞快地扫了一眼江芸芸,又见她一本正经的模样,犹豫片刻,还是落笔写了。 江芸芸自然察觉到那个视线,揉了揉脸继续想导语。 导语是文章的开头,要清晰明了地总结这次调查情况。 “世若沸釜,何人可安,扬州虽繁华富庶,但不能掩盖百姓生活缺衣少食……”她磕磕巴巴组织起文雅的词语。 老仆抬笔的手又是一顿,但还是一字不差地写了下去。 写到正文时,因为是揭露问题的调研文章,所以江芸芸采取了描述问题,形成原因以及提出建议的三段结构,但她对这个世道不太熟悉,也怕犯了忌讳,便只是简单地归纳总结了几位乞丐的问题,把原因和建议稍微分析了一下。 结尾是她对此次调研的看法。 她为难地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已经写了半张纸的内容:“我并不了解官场,所以无法给出解决办法,但亦知暑雨祁寒,世道多艰,官员若要安置百姓,首先安置的也该是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老仆那双一直耷拉的眼皮终于抬了起来。 江芸芸被那一眼看得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脸:“这就是我对那日问题的调研报告。” 老仆写下江芸的名字,随后吹干了墨迹,一板一眼说道:“江公子可要检查一番?” 江芸芸接过来看了一眼,悄悄龇了龇牙。 ——繁体字,有点认识,但又好像不太认识。 她默不作声揉了一把脸,把报告递了回去,镇定说道:“就这些了。” “仆这就送进去,江公子稍等片刻。” “等会。”江芸芸咳嗽一声,拦住他的去路,“这是回答乞丐的问题,下面还有一张是回答我的问题的,还要劳烦您再帮我写一下。” 老仆惊讶看她。 这就是第二个踩分点,由人到己,告知黎老先生自己已经知道他的目的,也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江芸芸为他铺纸:“我本想亲自和黎公说,但既然现在黎公不方便见我,就一同写上去。” 老仆重新执笔:“江公子打算与老太爷说什么?” “我家中有难处,我读书也确实为了自己,修身齐家治天下离我太远。”江芸芸缓缓说道,“可我不是想靠读书或者依附黎家做坏事,我就是想求一个安身立命的本事,照顾好我阿娘和我妹妹。” 这话很口语,可老仆还是一字一字写下来。 这两张纸被一起送到后院。 黎淳确实病了,开春乍暖还寒,他着了道,不得不躺在床上休息,老夫人坐在一侧,督促他喝药。 他板着脸把手中的药一口喝完,这才接过这两张纸仔细看着。 “文体不伦不类,文字太过口语,内容也太宽泛。”黎淳批评了一顿,“还未读书便操心起国家大事,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溪,不知地厚,怪不得民安将他比作王仲任,骄矜自满。” 老仆低眉顺眼站在一旁。 “可我瞧着却是赤子之心,小小年纪能看到民生沸腾之状。”黎老夫人接过答案看了看,“圣人有事于养民,必首事乎穷民,小小年纪能有这般发政施仁的想法,这多好。” 黎淳没反驳,挥了挥手:“让楠枝润色成正常行文,交还给他。” “这个考验可是过了?”黎老夫人心领意会,笑问着。 黎淳哼唧了一声:“我叫他自省,他倒是会给自己加功课,左顾言它,半分诚心也无。” “你这老头年纪越大,性格越刁,他小小年纪不仅能领悟你的意思,这份卷子还里外都给你考虑到,何等聪慧。”老夫人不悦说道,“人都说了有难处,还非要刨根问底不成。” 黎淳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脸上讪讪,声音也弱了几分:“这小子来得太过凑巧,又是江家人,两京之狱余波未消,我让民安在扬州游学,他倒是给我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曹家是南京织造大户,听说搭上了宦官的线。”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道。 老夫人也深知此事就坏在一开始,但也心疼小童多日坚持:“抱蔓摘瓜,可怜小子。” “那就再看看。”黎淳沉默片刻,问着老仆:“他不会写字?” 老仆点头:“只怕写得不好。” “拿一本三字经给他。”沉吟片刻后,黎淳淡淡说道。 —— —— 江芸芸到现在也不清楚黎淳的身份,但猜测黎家应该是一个书香世家。 但看到六七十岁老仆能默写出一册三字经还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家中没有现成的三字经。”老仆吹了吹纸张上的墨迹,解释着。 江芸芸虔诚地接过那五张纸,那一行行字比印刷本还要整齐端正,大小完全一致,间隔也完全相似,这字看着也很厉害。 若是识货的人看到这字,也会大赞一声朴实无华,兼纳乾坤。 江芸芸心虚求问:“这是要做什么?” 老仆又抽出几张干净的白纸:“黎公想要您照着三字经抄写一遍。” 江芸芸立刻爪麻。 她写钢笔字倒是不错,毛笔字是碰也没碰过。 这么软的笔尖她连下笔都不会。 “抄写后要给黎公看?”她怯生生问着。 老仆点头。 ——那就不能写成狗爬模样。 她迅速归纳第三道考题的题意。 “这也是拜师的考验?”江芸芸试探问道。 老仆抬眸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好一会儿才说道:“最后一关。” 江芸芸心中微动,盯着那几张纸,又看向那几张白纸,继续一步步审题:“这是我这次抄写能用的纸?” 老仆顺着她的指尖看过去,那张冷淡的脸上露出笑意,点了点头:“是。” 江芸芸的脑袋瓜子转得飞快。 十张纸肯定是练不出字的,那这次黎公要考验她什么。 江芸芸心不在焉地卷着纸张边角,好一会儿又继续问道:“那我有几天时间?” 老仆意味深长说道:“取决于江公子有几天时间?” 远的不说,江如琅的耐心大概只有两三天。 再者一个月后的变态王爷也该来了。 四舍五入,她写作业的时间是一个月。 只是马上要来的江如琅的质疑她要如何应对?
第十二章 周笙说过江如琅现在能有这样的富贵全赖于娶了一个好夫人,曹蓁。 曹家是南京做织造起家的,曹蓁祖父的那一脉是二房,虽说接手了一半的生意,但在南京经营多年,如今是应天数一数二的豪强大户,到了曹蓁这一脉只生了一对龙凤双生子,为了给女儿找一个好归宿,便找了一个读书人。 农家子出生的江如琅年轻时样貌好,嘴巴甜,年纪轻轻就过了科考,却在乡试上屡屡不得志,入赘曹家后,借着曹家的势也请了不少老师,但还是屡第不中,最后在三十岁那年不得不偃旗息鼓。 这是他对江苍报以希望的原因。 他对科举有了执念,到现在也喜欢结交读书人。 这样的人要糊弄也简单,鼻子前吊一个胡萝卜,他自然会跟着走。 问题是她去哪找一个胡萝卜。 江芸芸一声不吭地坐在交椅上,春日的晨光并不热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风中飘来若隐若现的读书声,这个位置靠近内院,很是安静,偶有小鸟落在屋檐上,在头顶扑闪着翅膀。 江芸芸看着那册三字经,又看着边上整整齐齐的白纸,有种碰到奥数题的棘手。 就在她苦思冥想时,外面突然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江公子!” 游廊下跑来一人。 “黎公子。”江芸芸惊讶起身,“可是有什么事情?” 十四五岁的小少年踏着日光,大步走来时,裙边摆动,神色飞扬。 “祖父刚才让我为你润色两篇行文。” 黎循传手中拿着一叠纸。 江芸芸顿时生出不祥的预感。 “我没有看错你。”黎循传激动地握住她的手臂,“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你虽不曾读过书,我却觉得你是老木蟠风霜,胸中藏丘壑。” 江芸芸欲言又止。 “你是还有什么要补充吗?”黎循传眼睛一亮,眼含鼓励地看着她。 江芸芸在‘坦白自己没听懂’,还是‘掩饰一下自己是文盲’间绝望地揉了揉脸。 “可有什么难言之隐?”黎循传非常善解人意,“你若是说不出文雅之语,便是白话也是可以的,我既开始替你润色,自然会帮到底。” 江芸芸看着他期盼的目光,又看向他手中的纸,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缺德的主意。 “黎公子。”她猛地握住黎循传的手,眼睛发亮,神色真挚。 许是那眼神太过热情,黎循传不好意思地漂移了一下视线。 “你写的太好了,我可以拿回家裱起来吗?”江芸芸正打算捧起他的佳作朗读一遍,给他戴戴高帽,可刚一开口就想起这是自己写的东西,觉得羞耻便讪讪闭上嘴。 黎循传脸颊微红:“这本来就是要还给你的。” 江芸芸脸上笑意真挚了不少,握着他的手,衷心感慨着:“你真是好人啊。” 黎循传连连摆手。 “你拿回去可是要仔细打磨修改。”他后退一步,避开热情的江公子,认真说道,“若是有不会的,我一定倾囊相助。” 江芸芸捧着那两张纸看,纸上的内容已经焕然一新。 黎循传为了加强她的描述用了格外气势恢宏的排比,便是她这种半文盲读起来也蓦要对世道生出万般悲愤之情。 ‘兴,百姓苦’的痛苦跃然纸上。 江芸芸终于明白黎老先生为何一开始看不上自己了,毕竟他教出来的学生可是黎循传这样‘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你真厉害啊。”她由衷夸道。 黎循传脸颊发红,可眼睛又格外明亮。 “你在做功课?”黎循传看到桌子上的内容,善解人意说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江芸芸眼疾手快把人拉住:“等会,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 “江公子请讲。”黎循传立刻来了精神。 江芸芸一脸沉重地说道:“我,不识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24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