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有点难办,但也不算是完全没有对策。 若是不许在边城内建立互市,那她就在城外建立一个,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五年时间应该能成! 周稚宁想着,手上已经开始忍不住摩挲。 她已经开始想这个互市的3D建模该怎么做了。 “别高兴的那么早。”柳怀禛也看见了奏折,他到底经验老到些,拍拍周稚宁的肩膀,“你得先问清楚陛下能让户部给你拨多少两银子,总不能多的再自己倒贴,或者去找那些商户化缘,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周稚宁赶忙翻到下一页。 果然,皇帝写明了拨款银两,大概十万两左右。 十万两,做一个足够容纳两族人的互市,够呛,还是得往里面倒贴。 周稚宁苦笑一声。 难怪说好官难富,那个清廉的廉字,真是横竖来看都是一个穷字。 不过周稚宁图的也不是物质财富,从一开始不得不踏上科举之路,但如今看见百姓们安居乐业,她心里就涌起一股富足感,已是将为民谋福祉当作了自己的动力。 “大不了就穷一辈子,反正我也不准备娶媳妇儿。”周稚宁笑笑,把奏折递给柳怀禛,“走,开干!” 开干第一步就是画3D图。 这图周稚宁画了三天三夜,人都快熬倒了,终于画出个差不多的挂在了边城的城边上。 第二步就是征召民工,先在城外做一个实验点出来,到时候选取几个部落进行互市,再请乌雅连识帮忙推广,就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但是这第二步有些令人犯难,朝廷拨款还没到,就是到了也得小心花费,所以这给民工的薪资一定有限,现在又是寒冬腊月里,就算找人大肆宣传,周稚宁也没有把握能把人找齐。 为了确保实验点能够成功建立起来,周稚宁一大清早就起来去征兆民工的地方转圈,打算一旦人手没找齐,就自己亲自挨家挨户的上门问。 清晨寒雾朦胧,一切房屋都被笼罩在冰冷的雾水当中。 周稚宁站在位子上缩着脖子,旁边高挂的“招工”三角旗在寒风中摇摇摆摆。 魏熊往手里哈了一口气,道:“大人,这墨都冻干了,我去取壶热水来泡开。” 周稚宁唉了一声,摆摆手:“去吧。” 魏熊拎着冻得硬邦邦的墨块儿往回走了两步,耳边却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说话声,他回头一看,发现周稚宁正看向边城深处,那是连接着其他边防九镇的城门口,平日里供行人出入。 所以来的人只会是百姓。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许多个扛着锄头,带着簸箕的百姓从浓雾里走出来,每个人的眉毛上还挂着冰凌,憨厚的脸上是两坨化不开的红晕,一张嘴就是口音浓重的土话,可是任谁都听得出来,他是在喊周大人。 “周大人!” “周大人!” 一声声的大人喊起来,此起彼伏,就像一阵海浪,从这头拍到那头,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望着人头攒动的人群里竟然还涌动着不少熟悉面孔,周稚宁惊讶:“你们都是辽东县的?” “是啊,我们都是辽东县的。大人一说要找人干活儿,张班头和刘师爷就找上了我们。以前大人在时,我们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好。所以这一回大人要我们,我们就都来了!” 周稚宁心中一动,忍不住问:“张班头和刘师爷也来了吗?”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举起了两只手。 张班头和刘师爷努力扒开人群挤到周稚宁面前。 差不多一两年没见,刘师爷更老了,两鬓多了许多白发,张班头也沧桑了些许,却还是威武不减。 二人齐齐下跪,时隔多年,再度拜见周大人。 周稚宁心中感动,连忙把两人扶起来,心中有许多话想问,却不得不顾及周全:“你们这样大张旗鼓,现上任的那位大人可有话说?” 张班头大手一挥,豪气干云:“新上任的大人是个如大人一般的好人,听说大人这边需要人手,立马就同意我们带人来了,自己带着岳中旗在衙门里处理杂事。” 刘师爷则一如既往的谨慎:“周大人放心,县衙里还留了两位文书和七八位衙役,都是小人提前招好的。有他们在,顶个把月是没问题的。” 周稚宁一笑,拉着两个人的胳膊:“好!我今天就在这里谢过你们了!” 于是砍木头、做地基,城外互市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建。 巴哈戴着脚镣站在茅草屋门口,看着从自己门前源源不断经过的百姓,目光颇为复杂。 而他旁边正站着乌雅连识。 巴哈斜睨了他一眼:“你当初说你怕周稚宁,几分真,几分假?” 乌雅连识笑嘻嘻的:“将军你都站在这里了,何必还要问我呢?” “哼。”巴哈冷哼一声,“我看是半真半假,你是怕她,但更是觉得她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好东西。乌雅小子,跟我透个实底吧,你们乌雅部落和辽东县搞互市,你们到底赚了多少?” 乌雅连识摸了摸下巴,略微心虚地给巴哈比了个低点的数字。 谁知巴哈瞳孔一缩,咬牙切齿:“好小子,这么赚你不早说?!” 乌雅连识耸耸肩:“当时跟你说这个,你会信我?一门心思地要打明军抢物资,谁劝的得动?” 巴哈顿时磨了磨牙。
第121章 大结局 我有一个秘密告诉你 朝廷拨下来的十万两款项是在三个月之后到的,周稚宁把款项拿到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再度扩大人手,加班加点的在边城外建立互市。 经过几个月不眠不休的努力,在第二年开春的时候,互市终于建成了。就在边城五里外,占地约一千平方米,足够容纳几千人在此进行交易。 下一步,就应该是挑选些老实的部落来互市交易了。 周稚宁跑去和柳怀禛还有乌雅连识商量名单。 乌雅连识摸了摸下巴,道:“人选倒是不成问题,草原上有的人濒临破败的小部落,他们愿意把所有家当都拿出来跟你们换粮食。只是你们得警惕丁马那边的人来找麻烦。他们太贪婪,明军提出的条件他们不一定服。” 柳怀禛赞同:“这个有道理,周大人,你想怎么应对?” “他们人心不齐,迟早狗咬狗,我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添一把火就行。”周稚宁微笑。 “你的意思是?” “贪婪的人最见不得别人发财。”周稚宁促狭。 随即三人相视一笑。 最贪婪的莫过于丁马。 于是在互市开放之后,乌雅连识尽可能地将濒临破散的小部落们吆喝起来,推去互市交易,然后再回到草原大肆宣扬这些部落赚了多少钱,不用抢,不用杀,就能够正大光明地从明人手里买上一年的米粮。 一开始这个消息还没什么人当真,毕竟是与明朝的互市,总要谨慎些才好。 但渐渐的,草原上的大部落发现这些小部落似乎真的依靠互市活了下来,不用卖身为奴,也不用在风雪夜里去放羊担心找不着回家的路,居然十分安稳。 这下子,草原上的一些大部落开始动了心。 乌雅连识知道互市对他们草原来说好处颇多,于是一开始总是瞒着乌雅部落得到好处的消息,实在瞒不住那就说低点儿。 但是眼看着互市成了大趋势,乌雅连识就不再瞒了,反而仗着和周稚宁有几分交情,摇身一变,成了联通草原和明朝的桥梁。请他牵线搭桥的草原部落不计其数,这倒使他的声望和财富不升反将,已然是草原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当初和巴哈联盟的三大部落首领同样心动,其中就包括丁马。 只是丁马这个人虽然贪,但又异常胆小,他先前和巴哈一同攻打过边城,现在巴哈被抓生死不知,他要是眼馋互市,巴巴儿地上去做生意,万一被抓了,又或是被针对了该怎么办? 但是他不去互市,草原上的其他部落都去,人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他的部落反而落在小部落后面,难免被族人怪罪。 丁马抓心挠肝,只恨不得这个互市别办起来! 又或者…… 丁马转念,他鼓动联盟里的其他两个部落去抢了互市,他跟在屁股后面也能捞点好处。 打定主意,丁马立刻叫人准备马匹,亲自去往首领们居住的部落进行劝说。 只是丁马还没到,远远地就看见其中一个与他相识的首领,居然亲自出了门迎接客人,脸上还笑吟吟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满面春风。 而他所迎接的那个客人正是乌雅连识。 现在这档口谁不知道乌雅连识去谁的部落,谁就会去互市? 丁马不由咬咬牙,赶紧调转马头往第三位联盟首领的部落跑去,同样的,他才走到一半,就瞧见第三位首领的地盘里,女人们都出来坐在了帐篷前,好像是在收拾部落里多余的兽皮,还有一些马车停在他们部落门口,男人们正一箱箱地把这些兽皮往马车里送。 而这些分明就是明朝的马车! 丁马快把牙咬碎了。 好啊,一个个都不告诉他,暗地里倒是和乌雅连识搭上线了。 嫉妒和贪婪涌上心头,他既舍不得钱,又不敢去跟周稚宁打,两方感情激烈碰撞之下,丁马终于想出来了一个馊主意—— 明朝有周稚宁坐镇他抢不得,那他就去抢草原里的。反正草原里狼多,咬死了一两队车队也是常事。 丁马盯着那一箱箱运上马车的兽皮,眯起了眼睛。 …… 几个月后。 “来来来,把货品都往这里搬!” 摸鱼儿指挥着草原人把上好的兽皮,狼肉,狼牙制品等等草原上才有的货物放在了自己部落的摊位上,后面还跟了一长串的部落在排队等候。 互市建立以后,草原部落的货物都放在西边,明朝市民的货物都放在东边。 看摸鱼儿已经在指挥草原人了,魏熊也指挥着明朝百姓们端着自己的货品出来。 相比于草原人这些单调的兽类制品,明朝百姓拿出来的花样就多多了。 粮食方面有米,面,做好的馒头,蔬果。玩具方面有皮影人,木偶戏,风车,风火轮儿。 虽然已经与明朝互市了一段时间,但这些东西对于草原人来说还是具有无比的吸引力。 双方的眼神都在打量对方货摊上的东西,思忖等会儿要用多少物去换,多少钱去买?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5 首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