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钱氏让陆盈带着桑景丽去阁楼睡,原本跟桑景丽一道睡的桑景云,则跟她一起住。 这个晚上,桑景云跟桑钱氏说了许多话,给桑钱氏洗脑,让桑钱氏严厉管教桑学文,说到后来,她实在疲惫,才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他们楼上,陆盈搂着小女儿,久久不能入睡,桑景英也彻夜难眠。 他们之前都不知道,家中已经这般艰难。 第二日,桑景云醒来时,天微微亮。 她出了门,就见陆盈正轻手轻脚做饭,桑钱氏则不在。 此时农历已八月,但上海依旧有些热,灶台后的陆盈出了一身的汗,湿透了她的衣服。 桑景云道:“娘,我来烧火吧。” “不用,已经好了,”陆盈道,“把粥焖着,过会儿就能吃了。” 两人说话间,桑景英从楼上下来。 桑景云朝着他招招手,把人叫到身边,然后就给他们说她跟桑钱氏商量好的安排:“娘,阿英,往后家里每月买一担米,掺着红薯杂粮一道吃,每日再买一个铜板的豆制品,一个铜板的蔬菜,再加上买盐、买柴火,偶尔买点咸鱼吃,我们每月在吃食上的花费,应当能控制在六元以内……” 之后,桑景云又把要带些手工活回家做的事情说了:“娘,往后你别做家务了,专心做手工活,再带好妹妹就行。” 陆盈问:“那家务让你奶奶做?” 桑景云道:“不,让爹做,等爹空下来,也可做些手工活。” 陆盈目瞪口呆。 桑景云道:“这是奶奶的主意,娘你别不听。”这其实是她的主意,不过借桑钱氏的名头,能让陆盈听着些。 桑学文早年对陆盈极好,陆盈对桑学文狠不下心,她还是个传统女子,觉得男人不该干家里的活。 不过若是婆婆发话,那她还是会听的。 这时,桑钱氏回来了。 桑钱氏挑回来两筐东西,有南瓜、冬瓜和红薯叶,又道:“现下的红薯还有些贵,我就没买,买了些南瓜回来先吃着,红薯叶是农户送的,不要钱。” 桑景云问了问,才知晓这时节,地里的红薯还没有长到足够大,农户舍不得将之挖出来。 即便挖出来卖,要价也比较贵,桑钱氏觉得不划算,就没有买。 会这样,是因为此时的农民手上没有化肥。 后世红薯产量高,一年种两季,是因为肥料便宜,此时农民若是这般种地,地里的肥力,很快就会被消耗一空,因此这附近的农民,一年只种一次红薯。 至于红薯叶,这在农户眼里并不值钱,桑钱氏想要,他们便让桑钱氏自己采摘了一些,不收钱。 桑钱氏回家后,便关上大门,这才将桑学文从屋里放出。 “学文,等吃过早饭,你去把院子里的地垦了,我买了些种子,打算种下,还有那番薯藤,也能试着种一种。”桑钱氏对桑学文道。 桑学文此时清醒着,一心想要痛改前非,当即答应下来。 桑景云觉得他想简单了。 就他这身板……即便他们家的院子不大,翻完也能要了他半条命。 吃过早饭,桑景云便带着桑景英出了门,出门前,桑钱氏给了她二十个铜板。 这钱不算多,但对他们家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 此外,这些钱在此时的购买力,也并不弱。 在路边摊子买个烧饼,花费也就一个铜板,已经能让她填饱肚子。 时下治安并不好,尤其是他们生活的这处地方。 桑景云这身体不是什么绝色大美人,但也长得不差,也就是年纪小,尚未长开。 怕被人盯上,她特地穿了桑景英的旧衣,又戴了一个破草帽,这才由桑景英陪着,一路往县城走。 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县城大概四五公里的样子,要走上一个小时。 桑景英还行,桑景云走了一段,就觉得心率过快,有些走不动。 她这身体,着实有些弱,好在并无大毛病。 桑景云有原主记忆,她知道原主身体一直不好,主要在不爱动,以及挑食上。 原主不爱吃肉,胃口也不好,还不怎么出门,也就气血不足,整日疲乏。 等有了钱,她一定要调理一番。 “阿英,我们歇一歇。”桑景云开口。 桑景英见桑景云脸色惨白,关切地问:“姐,你没事吧?” “我没事,就是累了。”桑景云开口。 “姐,我送你回去吧,我一个人去找张四叔就行。你病刚好,不能累着。”桑景英道。 他爷爷去世后,前两日四处报丧,第三日第四日办丧事,丧事刚办完,他姐就一头栽倒,发了高烧,把家里人吓得够呛,连夜请了大夫来诊治。 那一晚着实凶险,他姐病得连药都吃不下去了,幸好第二日一早便醒了,烧也退了下去,但之后两天,他姐依旧下不了床,一直到昨日才不用端饭到屋里。 依他看,他姐还需再养上一些日子。 桑景云道:“我一道去,走慢点不妨事。” 只是走路,并不会让身体变差,还能锻炼一下。 两人走了大概两小时,才终于来到县城。 此时的上海县城,除了一两条街比较宽,大多数都是狭窄的小巷,一路过去,能看到很多后世没有的店铺。 桑景云还瞧见烟丝店门口,有人拿着刨子在刨烟。 这烟就不是大烟了,而是普通烟叶。 烟叶抽去茎,撒些菜油和水,一层一层压紧实,再用刨子刨,就能刨出非常细的烟丝。 这种烟丝经过处理,可以做成卷烟,也能用烟管抽。 桑元善生前,就爱抽这种烟,可惜后来,他连烟管都当掉了。 桑景云一家家店看过去,琢磨着找工作的事情,终于,来到了张四叔家门口。
第6章 县城 上海老县城地方不大,这里的房子,大多并不宽敞。 张家的房子大门正对着街道,进门是个约莫四十个平方,用于采光的天井,天井四周是一圈房子。 因为张家人多,这里住得满满当当。 看门的人搬了两个凳子,让桑景云和桑景英坐在门口廊下,就去找主家了。 桑景英取出装水的葫芦给桑景云:“姐,你喝点水,你累不累?” 桑景云将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接了那葫芦:“我没事。” 她出了满身的汗,身上那件本属于桑景英的竹布长衫都湿透了,但状态还行。 正拿着葫芦喝水,桑景云就见一个四十来岁,穿着露了半截胳膊的褂子的妇人匆匆出来。 桑景云认识这个妇人,正是张四叔的妻子张四婶。 原主记忆里,这张四婶极为和蔼,观之可亲,桑景云下意识,便挂上笑脸。 但她的笑容很快僵在脸上,张四婶看着他们的眼神极为嫌弃,一副不愿意被他们沾上的模样。 张四婶态度大变,好在还算体面人,并未恶言相向。 得知他们想晚些交房租,她板着脸道:“难不成我还能把你们赶出去?以后这种事情,不用特地上门。” 说完,她便让门房将两人送出去,显然是不想两人在她家多待。 桑景云出了门,就见桑景英涨红了一张脸,脸上有窘迫,也有难堪。 她上辈子活了三十多年,从未被人这般嫌弃,同样不适应。 她特地走这一趟,是想看看桑元善那些好友的态度,也是想问问那张四叔,能不能给她介绍个工作。 现在看来,工作只能自己去找。 桑元善在世时,从未动过让孙辈去工作养家的心思,还想咬着牙,继续供桑景英读中学。 桑景英已经小学毕业,此时的中学都要去考,还是去各自的学校投考,之前,桑元善就一直催他去。 只是读中学,即便学费最便宜的中学,一学期的学费也要十多元,再加上买书买笔买纸等其他开销,一年下来至少要五十元,桑景英知道家中困难,也就不愿意去考。 至于桑景雄,他原本在县城小学读书,桑家破产后,桑元善在如今租住的房子附近找了一所专门为穷人开办的小学,供他读书,每学期学费三元。 这学期的学费,之前桑元善当了些旧物,已经交过,因而桑景雄不曾辍学。 昨日他去糊月饼盒,是因为昨日乃是周末,放假一天。 桑景雄才十岁,桑景云也觉得他还是继续读书为好,至少拿到小学毕业证。 “景英,我们还欠着张四叔一些钱款,张四婶如此态度,并不奇怪。”桑景云安慰弟弟。 桑景英深吸一口气,一脸坚定:“姐,我定要出人头地,再把欠款全部还清,让所有人,都瞧得上我们。” 桑景英极有志气,桑景云觉得,他若是不遇到意外,前途不可限量。 “景英,我们去找工作。”桑景云带着桑景英继续往前走。 桑景英下定决心要找工作,但他面皮薄,以前又一直在读书不曾接触过社会,也就不好意思去问。 桑景云到底多活了二十年,知道脸面没有活着重要,因而看到熟人开的铺子,便上前自报家门,跟人打听招工信息,倒也得到了一些信息。 此时的上海,民众已非常重视教育,很多家庭,都会送孩子读小学。 桑景英只有小学毕业证,年纪又太小,很难找到好工作,一些工厂倒是想招有文化的工人,但桑景云了解过后,觉得不合适。 此时的工厂风气极差,工人聚众赌博,聚众打架,聚众去青楼楚馆是常有的事情,桑景英放现代不过是个初中生,若是去了工厂做工,容易受欺负,亦或者被带坏。 眨眼便到了中午。 桑景云花两个铜板,买了两个包着咸菜花生的饭团,跟桑景英一人一个,站在街边吃。 桑景英道:“姐,我不会学坏,可以去工厂。” 桑景云叹气:“现在家里没门路,你去工厂做不成管事,只能做普通工人,那工厂的活极重,你哪里受得了?我们可以再找找,实在不行,你就去做学徒。” 如今没有劳动保护法,让工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工厂比比皆是,工人死在厂里的事情,时有发生。 桑景英这样注定跟普通工人格格不入的小少爷,还容易被排挤,被其他工人针对。 让桑景英去当工人,还不如让他给人当学徒。 只是学徒没有工钱拿,每月只给两角钱零用外加包吃住,桑景英若是当学徒,只能顾上自己,顾不上家里。 桑景云觉得不该指望一个孩子养家,但她是女子,找工作比桑景英还难。 以前,女子都是不能出门上学的,现在进入民国,稍稍好了些,在上海就有女子办的私塾,专门招收女学生。 可即便如此,女子要读书也极为困难。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