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已然初长。 天后的手挪到‘握’字上——其实,想到今日朝堂事,天后还真想给她定一个‘慎’或是她自己提起的‘改’字,也好让她铭于心,别当耳旁风。 但,君予臣名,若是给了个‘慎’或是‘改’字,在外人看来,只怕就不是她的谆谆教诲,而是敲打和怀疑了。 那还是罢了,天后遗憾放弃了‘改’字。 依旧选择了这个‘握’字。 何为握:握,持也!是大权在握,令行禁止,亦是蹈机握杼,以治天下![1] 来日,她将以帝王之名,予她一路相伴的宰相此字! 殿内的刻漏发出声响,天后抬眼一看,才发现,已然是清晨时分了。 于是天后自桌案之后步出,来到窗前伸手推开了窗户。 庭院之中守夜的宫人,见此忙纷纷行礼:“陛下。” 宫中人都是人精,在掌权者身旁伺候的人更是。哪怕是白日朝堂上才出的新旨,他们也已经改的很彻底,叫的极顺畅自然,好像从来都是这么敬称天后的。 殿内,天后只是望向天际。 在黎明之时,有短暂的时间能看到夜里的月亮还未隐去,而太阳已然在东边出现。 日月当空。 此时,天后亦想起了自己从前改的‘天’‘地’二字。 她转身回到了案前,挥笔写下一字—— “曌。” 一夜未眠的天后,依旧神采奕奕,眼中光彩胜过窗外黎明初起的日光。 ** 三月丙申,天后率东都洛阳城的百官,奉高宗灵驾西还长安。 四月庚寅,帝归葬乾陵。 就在先帝归葬后的次日,雪花样的奏疏,就涌入御史台,落在天后以及诸位宰相的案上。 尤其以宗亲上奏为多。 这奏疏里,一部分措辞还算谨慎,只是建言天后遵照先帝遗诏立新君,但亦有极谏之奏疏,依旧是以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亲王为首,‘请立’年长且有子嗣的周王李显为帝! 天后均斥回。 而除了关于新君之事的奏疏,还有一类奏疏,其实数量更庞大—— 弹劾姜相之奏。 王神玉就曾指着窗外的山茶花树对姜沃道:“弹劾你的奏疏,摞一摞,比这棵树还高呢。” 姜沃颔首,她虽没空看那些奏疏,但鲁王在朝上直接指责她来着,说她‘乱于彝典,载亏政道,谄佞进身……’ 别说,形容词还很丰富,引经据典的。 之后鲁王就被天后发配去描边了。 宗亲愈加愤然。 不过这些,姜沃暂时都不太放在心上,她只是跟刘祎之交代了下公务就回府去了。 王神玉见她早退,还关切问了一句:“崔正卿的病无妨吧。” * 先帝归葬乾陵后,崔朝就病倒了。 之前有先帝的丧仪事撑着还好,如今诸事落定,心下一空,之前劳累过度所致的病就全出来了。 姜宅。 姜沃将药碗递给崔朝。 崔朝只是望着她。 他自然也知道近来姜沃被弹劾之事,也知她为什么被弹劾。且他与姜沃到底相伴多年,王神玉都看出来的事,他也幡然明白过来。 崔朝轻声道:“先帝曾与我说过,他担忧将来,天后走一条血路。” 然而……何用将来,根本就是现在! 且天后要走的,又岂止是一条血路。血路,原本都还是有路的。可天后这简直是——她是要劈出一条通天绝路。 以血,以肉身,以野心,压上一切,要劈出这条绝路。 姜沃平静道:“我们原没有路。” 她们争的何止是朝堂上的官位? 朝臣们可以选,可以选李唐和天后,她们去选择谁?天后交权的一刻,就是她们离开朝堂的一刻。 有女卫在门口回禀,有客人到了。 姜沃起身去见客。 * 来的人是李慎修,李敬业之女。 她现任镇国安定公主府长史官,此番是来传要紧消息的—— “姜相,朝廷军情急报!” “越王李贞,于豫州起兵。” “其子琅邪王李冲,亦于博州起兵造反。” “打出的旗号是……匡扶李唐天后还政。” 李慎修说完,就见眼前的姜相没有任何惊动之色,反而问起:“对了顺顺,你父亲最近如何?” 虽说姜沃能从辽东收到李敬业的动向,但还是想听能收到家书的顺顺怎么说。 李慎修怔了下答道:“前几日收到书信,近来倭国不知怎的,出了些海上盗匪,还劫了几次大唐的船呢。” “父亲剿匪去了。” 姜沃颔首:“好。” 作者有话要说[1]蹈机握杼释义: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第286章 第二步:叛乱事 东海之上。 数艘战船扬帆而行。 “这都几天了,怎么一只海匪的船,不对,怎么连一只海匪都没看到呢?”时任安东都护府副都护的李培根放下了望远镜,颇为疑惑。 他转头以探究目光望向副将。 副将也懵懵看着他:我怎么知道,这片海域上有海匪作祟,不是都护您的私家情报吗? 但上峰问话,也不能不答,副将只好废话文学,也望向海面,煞有介事道:“是啊,怎么不见海匪的船只。” 李敬业道:“我都用望远镜看过了,都没看到,何况你这样直接看了。” 副将:……又来了,李都护又要炫耀他的望远镜了。 李敬业确实是再次跟副将显了一下他的望远镜:且说玻璃是极贵之物,要不是英国公府有钱,他靠自己的俸禄,那得好几年白干,才能给媳妇和女儿买块玻璃镜,还买不了等身大的。 李敬业还听说,那种需要‘特殊玻璃’做成的眼镜就已经是天价,更别说这种如今还难量产,极为罕见的望远镜了,可不是每个边关将领都能有的。 而他能有一架,也多亏了女儿在镇国安定公主府做官,而公主又掌玻璃事。 “没办法,孩子太争气了。” 副将:啊,对对对。 怎么说呢,常跟李都护的几个副将,对于这件事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第八百回 跟副将炫完望远镜后,李敬业才又把思绪转回正事上了:“去请荣参将过来,她常年跟随吴都尉于海上操练水军,行剿匪事,我再细问问她。 很快,甲板之上出现一位手持罗盘的戎装女兵。 而李培根提起的吴都尉,正是吴英。 自数年前新罗叛乱一事,吴英按照军功受勋,授上骑都尉,所以人人称她一声吴都尉。 说来此番李敬业出海剿匪,正是应了吴英之邀。 她递了信到安东都护府给李敬业,道近来倭国的银矿上出了点麻烦,她一时分神无暇,以至于有些倭国海匪猖獗泛滥,不但劫掠海上的商船,甚至敢骚扰往大唐的运银船只。 安东大都护王方翼需镇守辽东走不开,请李副都护帮个忙。 李敬业一听:那还了得?! 说来,虽然皇帝驾崩天下大丧,但边疆之臣不可轻动,绝大多数边境之臣都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回京亲奠丧仪事,只是于守备之地按丧期着丧服和素服罢了。 李敬业也是如此,奉命于辽东服天子丧。 只是皇帝驾崩,比起寻常武将,他格外伤感些,毕竟高宗皇帝一世,极为厚待英国公府。 因此,在悲伤和闲的发慌中过了几个月的李敬业,在今岁四月听闻有海匪居然敢劫大唐的船,立刻就表示:“吴都尉只管忙倭国银矿事,海上事交给我,保证一月内给你扫平倭国周边海域。” 李敬业自信满满出发了,然而数日过去了,半只船的影子都没看到。 此时他就请吴英派来‘帮助’他的荣参军过来,询问为何一直没有遇到海匪船。 荣参军:遇不到很正常啊。毕竟吴都尉这些年一直在操练如何抗击海寇。再多的海匪也经不住犁地一样一遍遍被她们当成‘实操教材’去刷。 基本东海之上的海匪,都被她们扫的差不多了。若是李都护真能遇到,估计也是新就业的愣头青,没搞清楚现状就加入了这个‘夕阳行业’。 至于此番的“海匪猖獗,甚至敢于劫大唐的银船”,那自然是吴都尉说有就有咯。 不过,面对李敬业的提问,荣参军自不会说以上真实的内心想法。 她只是肃然道:“海匪一贯如此狡猾的很,出没无定。故而巡海是件枯燥辛苦事。”荣参军虽然才跟李敬业相处了几日,但已经摸清了他的脾气,‘激将’道:“若是都护觉得太苦,不如先行回辽东,战船交给下官?” 李敬业断然摇头:“那不成,我都应了吴都尉扫平海域,一只海匪都没抓到,我怎么能回去。” 而他的副将还在旁边热烈捧哏:“依末将所见啊,大约是海匪们听闻将军之名,不敢冒头了!” 李培根努力谦虚道:“虽有这个缘故,但只怕也不全是,或许是海匪是有什么异动呢,还是要加紧巡海。” 荣参军:……开眼。 她低头望着罗盘,总之,就按照吴都尉的吩咐,让李副都护在海上多飘些时日吧。 反正倭国虽然地方小,但架不住周围都是海,围着绕圈就是了,足够李副都护在海上飘半年的。 ** 辽东咽喉之地。 乌骨城。 虽然是四月里,完全不需要生火盆。宁拂英跟前还是摆着一只火盆,她正面无表情将几封信函,扔到火盆里去。 这里面有宗亲的信,也有勋贵之家的信函。 “镇将,有新的消息送来了。” 自当年新罗叛乱,宁拂英独自守乌骨城后,她便被朝廷封为乌骨城镇将。 其实原本兵部拟订授予她的是镇副,意思是李敬业不在的时候,再让其夫人守乌骨城。 还是安定公主提出反对意见,她才正式授了镇将,可全权负责乌骨城的军事防备之事,以及在李敬业出海剿匪去时,还能接过李敬业的安西副都护之兵符。 宁拂英抬头望着报信的女兵:“何事?” “越王李贞,于豫州起兵。” “其子琅邪王李冲,亦于博州起兵造反。” 宁拂英望向眼前的火盆——方才烧的书信里,还真有两王的秘信。 其王府来送信的幕僚,已经被宁拂英扣下了。 她直接拆了信来看,哪怕已经有所预料,但看清他们当真是请李敬业带辽东兵力一同造反之时,宁拂英还是忍不住心里一沉。 信中更以言辞相激:你李敬业可是英国公正嫡,将门贵子。英国公在李唐两任凌烟阁里挂着呢,更是高宗亲口夸赞‘茂德旧臣,惟公而已’,此时高宗陛下驾崩,天后把持朝政,你作为英国公子孙,如何能不为李唐出力。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01 首页 上一页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