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也不乏一些个胸有成竹的生员,在兀自窃窃私语,有人发现邻舍是她,不怀好意地探头,调侃了一句:“这不是在贡院名垂青史的白卷公子么,今个儿又来交白卷啊,交了第几份啊?” 须臾,周遭掀起了一片心照不宣的哄笑声。 为免士子私弊抑或集体造弊,升舍试的座位是打乱的,六大院的外舍生混糅于同一斋学考,坐在温廷安周身的生员,泰半是其他院的外舍生,纵然这明伦堂里坐着同院甚至同斋的人,也可能碍于情面与自尊,不敢妄自出头为她辩护。 哄笑未持续多久,外头传了寺正周廉一声冷沉的低斥,“笑甚?是觉得自己能高中一甲?不若出来,这监考的乌纱帽给你戴一戴。” 聒噪的氛围一霎地平寂如水,众人怂如老狗,明伦堂阒寂无声,再无人敢妄自言语。 温廷安淡淡舒了一口气,众人皆是会审时度势的,若是未来真能高中,必会进入大理寺,那么这位监考的周廉自然他们的上峰,得罪了上峰,对他们一丝裨益也无。 温廷安在脑海里将大邺刑统与新律的核心部分默诵一回,约莫过了半刻钟,她听着了窸窸窣窣的雨声,寒意转浓,俄而,一沓约莫一掌之厚的卷子,自小门外处递呈而来,温廷安掂了一掂卷子的重量,竟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沉重。 她粗略观览了一番,律义的题量较为寻常,拢共十道到二十道,考察范畴与难易程度她心中有了数,但翻至律策这一部分,她眸心微瞠,论题居然要考察两篇。 一篇韵赋,一篇策论,相当于前世大考时一口气写两篇大作文,一篇叙事文,一篇议论文,每篇千字,分值不少。 温廷安眉心微微蹙紧,吕鼋与温青松都跟她说过,升舍试只用写一篇律策,为何轮到她这里,居然要写两篇? 她心生疑窦,继续翻至律论部分,案子拢共有九桩,扫去一眼,案情俱是诡谲复杂,试官规定了每一篇判状须在三千字以上,按这般算计,九桩案子的判状字数拢共近三万字。 律策的两千字加上律论的三万字,要在四个时辰内完成,纵使是会试、殿试,题量与难度也根本达不到这般地步。 温廷安第一个反应是,试官发多了考卷,她轻轻叩门,唤来了那位监考的寺正,详述原由,讵料,周廉仅是轻描淡写地掠视卷子一眼,沉声道:“温生员,这就是你的考卷,经大理寺与吏部验核过无误,适才下发予你。” 此一瞬,温廷安深深看了周廉一眼,忽然之间,她明白了什么,心中一阵了然。 考卷的分配经过大理寺卿之手,大理寺卿是周廉的上峰,若无寺卿之令,周廉又怎会如此轻描淡写? 温廷安垂眸道了声,立即坐回案前蘸墨答题。 她不是遇事就慌的性子,恰恰相反,越是在时间局促的情状之下,她越是能持守平静如水,前世九年考试的磨砺可不是白磨砺的。 律义十五题,十道是出自大邺刑统,五道出自新律,这些要记要背的,相当于送分题,温廷安写得十分流畅,不消一刻钟便大功告成,继而转战律策部分。 第一道论题是《王者不治夷狄》,出自《春秋公羊传》,温廷安静静看了一眼,薄唇轻轻勾了勾,这《王者不治夷狄》她可太熟稔了,前世常背常新,其论题是,不能依照中原文明来治理蛮荒之地。 这个论题所指涉的国是非常明显,便是大邺与大金两国之间的和平往来,核心意旨是治国之法与外交之法,温廷安前世在体制内待了七年,心中颇有建树,写起这些自当是得心应手,但吃老本显然不行,她还得结合大邺与大金的基本国情。 元祐十六州收复未遂,一直是先帝心中的一根刺,金人野心昭彰,数回犯禁,恩祐帝登基那年改年号为绍圣,意要承其父志,去岁金人再度犯禁,庞家败北,温家成为议和使臣,元祐议和案由此始焉。 那么问题来了,外交方面,必将分出两种立场,一种是主和派,一种是主战派,若是说主和,眼下金谍都潜入洛阳,在天子脚下蹦跶,说明金人有恃无恐,没将天子放入眼底,主和只会显得大邺人怯懦,但若说主战,军饷、粮草、开支用度都要有所考量,最遭殃的还是元祐城的百姓,禁军真要打仗,殃及的百姓若是流离失所了,又当如何安置?还考虑领兵打仗之论、打仗的气候天时。 温廷安既不主战,也不主和,究竟主和还是主战,根本不是她一介儒生可妄作评议的,她决定从绍圣、天昭数年以来的帝治与元祐议和对大邺经济、民生带来的影响为破题,又讲若是两国交好,该如何治理白山黑水里的牧民。 下一篇律策考得是韵文,比起上一篇,这一篇太简单了,论题是《礼以养人为本》,大白话是,礼数应当以教育人为根本。这一篇作文可援引的论据非常多,温廷安不需要太过细细斟酌,挥笔一就,文章很快飒然写毕。 律义与律策耗了近两个时辰,还剩下两个时辰写律论。 温廷安先果腹,午膳是两只薄皮莲花耐糕、一叠蟹羹胜肉、半碗撒了淡盐的柳叶韭热汤,是从陈嬷嬷昨夜从熙春楼提前买好的,今晨炉子里一熨,盛在褡裢暖袋,再让她揣入考篮里,这些食物不易冷,温廷安吃得时候,耐糕与胜肉温度都刚好,柳叶韭稍微有些凉,但香气格外的浓。 她喝了小半碗,开始搦墨写判状时,便听到周遭响起一些动响,似是吞口水的声音,接着传来一阵喁喁私语,少时,她的小门被敲了一下,又是周廉。 周廉沉着一张脸,说:“有生员说你的午膳影响正常秩序,考篮暂且没收。” 温廷安纳罕了,左邻右舍有人吃蒜瓣鳜鱼,有人吃糖醋氽煮羊,有人吃槐叶松鸡饼,纵然她的韭味浓,等闲也赶不上鱼腥羊膻鸡寒,她未嫌他们气味郁,他们却来倒打一耙? 温廷安敛眸,怕不是气味的问题,而是有心人怀疑她造弊,把东西藏在考篮里,遂命寺正突击检查罢? 温廷安不恼,爽利地将考篮递出去,门一阖,接着全神贯注地投入至律论的案子里。 九桩案子,六桩案子关涉大邺刑统,另外三桩关涉新律,涉及的律法有人伦门、人品门、惩恶门,温廷安是将大邺刑统摸得滚瓜烂熟的,前六桩案子自然写得左右逢源。 不知是出乎巧合,还是意外,后三道案子里,竟然有一桩案子与她之前看过的《百道判》上很相熟,另外一桩案子,她也在閤门当抄手时看到过,当时她留了心眼,也做过切磋,写起判状并不算难。 九份判状,近三万余字,若是寻常生员来写,可能字迹会越写越潦草,但温廷安练了好一阵子的瘦金体,腕劲温实不少,且用温廷舜教授的笔法写字,竟是一点都未觉得腕骨泛酸,待写完判状最后一个字时,她并未有虚脱之感。这时候,温廷安才想起,这几日这厢教授她习学瘦金体,她竟是未言一声谢辞。 温廷安抻了抻腰肘,抬起头瞅了一眼天色,竟是不知不觉到了申正牌分,暮冬的天色总是来得格外快,她凝见桌案上的酥油烛火,烛泪堆叠,已然走至了尽处。 更漏迫尽,外头的夹雪淅雨慢慢止歇了去,温廷安起身交了卷子。升舍试与会试的程序不太一致,会试考毕需去学斋留宿,但升舍试并不用如此。 周廉来收温廷安的卷子,见着所有卷面皆是满满当当洋洋洒洒,眉心一动,重新打量了她一眼,眸底充溢着探究与考量,似是有些怔然。 温廷安历经长达四个时辰的高强度考试,精神头有些疲乏,并未过深留意,朝他行了一个揖礼,取回了考篮。外头,王冕正打着伞候着自己,侍候着她坐回马车,温廷安本欲寻温廷舜言谢,但想着温廷舜这一会子估计也乏了,这些话还是待明日再说较好。 阆尚贡院坐落于西廊坊的开泰街,马车行至街衢尽处,穿过宣武门,直跃东廊坊,打着春蚕巷就能很快回至崇国公府。 温廷安穿过宣武门无数回,此处距离崇国公府都不算远,行至半途,她乍然发觉,门坊内外是异常的躁动,人声镬镬,氛围近乎沸反盈天,她原是阖眸浅憩,此刻忍不住一阵心悸,忙掮帘而去,发觉前头街衢上,人潮熙攘,如决堤的乌泱蚁穴,无数闹事的士子与披坚执锐的官兵搅打在了一处,有死有伤,湿黏的雨氛之中,渐而裹拥着一股子腥甜的血气。 温廷安瞳孔猝然怔缩,今日写题写魔怔了,差点忘了今日媵王归朝述职一事。 两个时辰前,媵王带着数千位元祐城的流民归城,成功挑起民愤,士子们闻讯后当即举街闹事,崇国公府首当其冲,春蚕巷里人头骈阗,场面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乱序之中,温廷安甚至听到有人怒吼温家是乱臣贼子。 王冕煞白着一张面孔,士子闹事的阵仗之大,远超预料之中,马车根本无法穿过巷子进入国公府,他对温廷安道:“少爷,这帮读书人大抵都听信了那惑众妖言,连温老太爷的名头都敢恣睢玷污,咱们不要往前去了,换个道儿走,就怕被他们卷进去,连命都保不住……” 熙攘人潮之中,几些士子见着了悬坠着温家幡识的马车,忙一股脑挣脱禁军的刀戟,直截了当直扑了过去。 温廷安心中颤了一颤,她想起了昨夜温善晋对她说过的话,这闹事的火,是烧向温家的,并且,有细作在暗中盯梢她,此行务必多加小心。 她哪怕提前知晓了剧情,但可能无法避免再次中箭的厄运。 她到底仍旧会畏惧。 在这危急关头,诸多变节如缠丝一般,绞紧在了心头,变数太多,迫得温廷安身子僵冷,今时今刻,国公府的人不能救她,温廷舜不会助她,阮渊陵也不会救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唯一能相信的人,大抵只有自己 温廷安深呼吸了一口气,竟镇定了下来,当即吩咐王冕:“调转马辔,回阆尚贡院!” 凉薄月华初照,马蹄在湿泞碎乱的地面之上,溅起了一滩破碎的琉璃月色。 跟随在其后的数辆马车,也闻风而动,温廷凉与温廷猷一脸骇色,他们估计也未见过士子闹事这般大的事状,整个人都没反应过来。 待马车驶出约莫一仗之外,人潮之中的个中兵卒看了出逃的士子一眼,眸底掠过一抹阴鸷之色,见机行事,忙齐齐搭起了弓-弩,瞄准了那一辆马车。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5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