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无忧拗不过张骞,几乎是被当成个塑料袋子拎去了榨油坊。 一路上,张骞根本压制不住激动之情,絮絮叨叨:“我这几日没忍住,还提前试了试,果真榨出些胡麻油来。等会儿你再瞧瞧那壶油对不对。” 事实上,只要胚饼和压榨油用的木质器具做出来了,只要按照他交代的方法,基本不会出什么意外。 卫无忧今日专程来 一趟,是为了见证胡麻油成功后,再试验压榨豆油。 毕竟,芝麻油这东西,可以煎熟调拌一些凉拌菜和肉制品,却不适合用来炒菜。论起炒菜,那还得是豆油和菜籽油。 可惜的是,胡菜(也就是油菜)这时期还未从关外传入中原,唯一方便卫无忧打主意的,就是大汉才逐渐注重的豆类。 这时候的豆子叫做“菽”,原本不能算作主要的粮食作物,但事情的转机又是因为有了淮南王刘安。 这老头儿除了豆豉,还发现了磨豆腐的方法,此后,豆腐、豆豉、豆酱等物,让“菽”一跃成为既能当主食又能当菜的香饽饽。 若是豆油能同发炮制,想必“菽”的地位会更上一层楼。 卫无忧只是想想,就抑制不住的有些激动起来。 古法榨油用的都是力气活,自然不可能让一个五岁的小豆丁亲自上,因此,张骞说是让卫无忧示范,其实只需要他站在一旁监工罢了。 几十个官奴婢与匠奴围在高大的木质工具旁,胚饼内已经包好了胡麻籽,放入卡槽中,等候调遣。 卫无忧迎着张骞信任的眼神,硬着头皮点点头。 事实上,他除了看过几个视频,对榨油可能还没他们这些古人了解啊。 赶鸭子上架的卫小公子一边回忆视频中的细节,一边提醒张骞需要注意的点,这头一回,榨出的胡麻油就清亮橙黄,空气中到处都流窜着胡麻籽的香气。 张骞计算着产油量,大喜过望,忍不住抱起卫无忧转了个圈,而后扛在肩头怪叫着就往榨油坊外头跑:“快,把油带上,我这就呈给陛下去!” 卫无忧:“……” 献油就献油,您扛着我作甚! 在卫无忧小朋友一番奋力扑腾下,张骞总算放下了他。 主要是因为他使出了杀手锏:“别,别急伯父,其实菽也可以榨油,用处比胡麻油更广泛!” 张骞登时就将人从肩头放下来,单膝跪地,与卫无忧平视:“此话当真?” 卫无忧总算喘了口大气:“伯父试试不就知道了。” 对于豆油的榨法,卫无忧了解的就不如胡麻油仔细了。主要是小身板实在不允许他接二连三搜索视频来看。 如今,他只知道豆油有热榨和冷榨两种法子。热榨应当就跟胡麻一般,需要先炒制,出油率也相对更高一些,至于冷榨法他就不得而知了。 小仙童一五一十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张骞,随后,趁着这位醉心于榨取豆油之际,连忙脚底抹油遛了。 笑话,张骞榨的油,跟他卫小忧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这么低调,必不可能被刘彻疑心惦记! 与此同时,未央宫内。 刘彻派出去的“绣衣”很快就将卫小公子这几日的行程呈报了上来。武帝忙里偷闲,最喜欢的就是开盲盒,翻看这臭小子的朋友圈了。 让朕瞧瞧。 嘶—— 董仲舒这老匹夫,私学改制这么大的活儿交给无忧一个人干,朕得给他记一笔! 啧—— 卫仲卿带回来葡萄藤,路上也不悠着点,这都快养死了! 嗯……嗯??? 什么胡麻油,什么豆油,朕怎么什么都没听说过!!
第18章 一个爹 刘彻将简牍丢在案几上,冷哼一声,不想看了。 皇帝陛下的小脾气说来就来,可苦了近身伺候的黄门四喜。这是从小跟着刘彻的老人了,最熟悉他的脾性,倒茶的手法愈加稳妥,生怕发出一丁点多余的响动。 可惜,刘小猪还是开口点名:“四喜,吾记得太中大夫前几日说有要事上报,人呢?” 四喜:“……” 张骞什么时候说过这话?算了,陛下说他有,那就一定有。 四喜很上道地配合着刘彻的演出,亲自带了口谕前往张骞府上,请太中大夫奉诏进宫。 张骞刚从榨油坊里忙活完,带着一身喷香的胡麻籽味儿。 他挽着袖子吩咐左右:“明日午前,准备好一瓮菽(大豆),用同样的法子咱们试试榨取新油。” 话毕,瞧见四喜步履匆匆而来,张骞连忙见礼:“黄门郎亲来,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也不怪张骞如此态度。 黄门侍郎这官职,先秦便已开始设置,到了大汉,便直接隶属于管理皇帝私财的少府,算是专程为给事宫中的皇帝近侍设立。 想来,定是陛下有吩咐。 四喜眼神瞟向后头的榨油坊,笑道:“太中大夫前几日不是提到了胡蒜水培之事,陛下今日得了空,想与您谈谈。” 张骞闻言一怔,这才想起是有这么回事,告饶一声,请四喜先行小坐片刻,去后殿换了身正式的行头。 等他出来,四喜却不急着走:“太中大夫身上沾了胡麻味儿?” 张骞嗅了嗅自己衣衫,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继而眼前一亮:“对,差点忘了,这胡麻籽新酿出来的油,我可得给陛下带去一壶!” 四喜可算舒了口气。 陛下,仆这一趟幸不辱命啊。 这头,刘小猪大费周章,总算迂回着见到了所谓的胡麻油,而张骞也把卫无忧几乎卖了个底朝天。 刘彻对张骞的识相表现很满意。 至于张家老伯父到底怎么想的,怕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 五日后,长平侯府。 卫无忧从他爹那里得到了开设新学院的最新消 息。 刘彻也不知私下跟董仲舒说了些什么,两人一合计,竟打算半月后就开始试行授课。 新私学招收的第一批学生,这些长安贵胄子弟是跑不掉了,在此之上,刘彻还额外规定半年之后,再由各州郡推举适宜的学子来入学; 至于私学内开设的科目,刘小猪则大手一挥,直接选用了卫无忧随手定的十一项。 所谓十一项,便是古文、术数、西域诸语言、策论、史书、天文地质、医学、音律、绘图、骑射、手工实践。 光听起来,就是窒息的两点一线生涯。 总之,这里头的一切都与太学完全相反,就连刘彻和老董,也不敢保证能教出什么样的“人才”来。 卫小四认认真真听他爹讲完,无所谓的晃晃小脑袋—— 他只是个开蒙的五岁幼崽,束发之年的课业再多,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仙童想的挺美,哪知不到午后,得知消息的卫家三兄弟就火急火燎奔来找这位幼弟了。 卫不疑和卫登一左一右跟在卫伉身后,可怜的卫登显然已经哭过一轮,见到卫无忧悠哉悠哉的喝着果茶饮,顿时扁扁小嘴,又红了眼眶。 卫伉带头发言,给弟弟们打了个样:“忧弟啊,你还是年轻了。别的暂且不论,你可知道十一门科目,要抱着多少竹简去读书嘛!” 卫不疑紧随其后:“就是!年轻人,狗胆包天。” 卫登:“呜呜……弟弟,我不想念好多书,呜呜……” 卫无忧:“……” 三个小孩儿各抒己见,场面顿时乱成一锅粥。 但卫伉的话倒是给了卫无忧当头一棒。 卫小四拍拍脑壳,怪自己真是大意了。他想到了开设新式学堂,怎么就忘记了,这年头多用简牍和帛书,虽然已经有了初代纸张,但因为太过粗糙不好书写,几乎没人会用到。 就连他自己做的小本本,都舍弃了这种难用又贵的纸张呀。 帛书用料奢侈,一经书写不便更换,多为贵族皇室藏书所用; 而简牍,其实就是竹片、木片等硬物,才是这年代用于书写最广泛的载体。 脑补一番,兄长们背着满满一布兜的简牍去私学, 甚至写个家庭作业都比当代中小学生劳神费心,卫无忧小朋友总算良心大发,小小的惭愧了五秒钟。 卫伉再接再厉:“忧弟!” 迎着三位兄长齐刷刷投来的期待小眼神,卫无忧只好勉为其难退让一步:“离私学授课还有半月有余,只要改良出更方便的用纸,阿兄们就不必再担心了。” 卫伉:“……不……我们只是……” 卫不疑:“……不想念……” 卫登超小声:“书,呜呜。” 不等卫小四安抚回话,卫仲卿从外头走了进来:“不想什么?此番陛下指名,你们谁也躲不掉。都给我收起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既然去了,就要记得你们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长平侯府。” 阿父发话,谁敢反驳,三个臭小子登时全都站的笔直,仿佛在接受将军检阅的兵卒。 他们自己其实也很清楚,朝中过了明路的事情,轻易不会变更了。 卫仲卿见状,也没再说重话,回头对门外道:“来,子长,你初来长安,先与我这几个孩子认识一番,待日后入学便都是同门,也好相互照应。” 话音落,门外走来一少年人,绑着卫不疑同款的哪吒头,气度举止上倒是比卫家小子多了几分雅正。 卫无忧瞪着眼,从他爹的话中辨认出来,这应当就是司马迁了。 小公子之间的礼仪不算繁琐,卫无忧连忙带头行礼,一番你来我往之后,卫青忙着去西郊大营,便把司马迁留给了儿子们照应。 这是李广与太史令的人情,卫仲卿做到这一步,已然挑不出错。 堂中。 老爹一走,皮猴儿们顿时原形毕露。 卫伉和卫不疑换了舒服但十分不雅的箕踞坐姿,还招呼司马迁一起:“哎,太史令家的小公子,放松,随便坐。” 卫无忧看着兄长们下盘暴露在外,捂脸看向窗外。 场面辣目,简直没眼瞧。 司马迁倒是浑不在意,或者说,他有更想知道的事情,所以忍了卫家兄弟的豪放狂野。 正襟危坐的少年郎看向卫无忧:“方才听四公子提到了改良纸,敢问,如何改法,可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 卫无忧看着面前认真的哪吒头,道:“还真有。” “要改良的纸名为‘蔡侯纸’,要想制造,得先麻烦子长兄,捡一些破烂回来。” 司马迁:?!
第19章 一个爹 所谓的蔡侯纸,其实就是东汉蔡伦改良的植物纤维纸。 和卫无忧印象中不同的是,蔡伦其实并非造纸术的发明者,而是改革者。在这场纸张改革中,蔡伦造纸术所参考的母本,便是如今大汉朝发明的“灞桥纸”。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3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