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沈沅年纪不大,一般朝廷升迁,也不会优先年轻的,前头还有那么些老家伙的,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在一个地方干久了,人就容易有惰性,这个时候肯定是要给换个位子紧紧皮的。 而且可别觉着换位子就是升迁,每月的小考核,每年一次的年末考核,每三年一次的大考核,若是表现不好的,还想升迁?抱歉,那肯定是不成了,从几品上来的老老实实回去吧。 像大理寺这样的地方,看的就是你办了多少案子,在一个案子里你做了哪些事儿,你的上峰同僚对你的评价如何。这些倒还好了,毕竟平日里只要好好干,与同僚们相处融洽,在这个方面,同僚们的评价都是手下留情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朝野上下大部分的官职都是如此,像御史台,御史们考核时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这个月又参了几个人,参完效果如何,若是哪个月参了皇上,还参对了,那这个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面刺圣人之过”,多大的荣耀啊,简直是御史们官场生涯的最大追求。 也因为有这个考核标准在,通常在月底的时候,大昭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夹着尾巴过日子,生怕在这个时候就让那群御史抓着把柄了,月底京城各大青楼赌坊,那最多的就是御史们的眼线。能当御史的,一个嘴巴厉害,另一个不怕死,根本让人抓不着弱点,通常被参了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但是也有不同的,例如像京兆府这样的地方,京兆府常跟百姓们打交道,对京兆府上下官员的评判,自然主要看百姓们了。 京兆府日常办了什么案子,即便是逮猫捉狗这样的鸡毛零碎儿,那也是要记录在册的,考核期,吏部专门有负责京兆府考核的官员,会去找这些百姓询问,当初的案子办得如何?有没有好好解决问题?有没有敷衍了事? 为了防止京兆府的官员故意不记录办过的案子,吏部还有专门接收百姓“告状”的部门。可别觉着百姓们嫌麻烦或是不懂就不去告了,京城百姓们可都是热心肠,若是有人在路上抱怨让路人听见了,保管就有人站出来带着去吏部“告状”了。 因此,京兆府的官员,俸禄也会比同品阶的高上一等,毕竟这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每回听谢回说京兆府时,沈沅都觉得大理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也不必跟太多人打交道,一门心思办案子就得,沈沅在大理寺几年之后,时常忘了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听人心事”的能力,真正到了办案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个能力其实一开始是派不上用场的,就算是要听,那也得有个人才行啊。 沈沅的能力在大理寺确实能有大用处,但是沈沅也是真正喜欢这些事儿的,毕竟从小时候起,沈沅就时常听着她爹给她讲的各种案子下饭,也能称得上一句“家学渊源”了。 谢澄七岁,沈周行十二岁那年,沈耘决定要辞官了。年纪不小了,干多久是干呢,不如早些告老在家,好好享受享受儿孙绕膝的日子,再一个儿女接连升迁,沈肃已经从原先的文选司员外郎升任为文选司郎中,闺女也是大理寺寺正了,在黔州多年的侄儿沈端,升任为黔州知州,依旧跟他付出最多心血的云阳县百姓在一处,并且日后还会有更多。 因此沈耘辞官,也有不想叫沈家太扎眼的缘故,他辞官后,头一件事就是带着母亲,还有孙子和外孙女儿一块回金陵住了几个月,毕竟金陵才是沈家的根。这回回到金陵,沈老夫人就不想再回京城了,人年纪大了,金陵是待了半辈子的地方,说什么都舍不得走了。 不过好在金陵也不止老母亲一人,兄长沈耜比沈耘还早两年告老还乡,金陵家中有兄嫂在,沈耘也能放心些。 沈老夫人回金陵的第二日,方老夫人就上门来了,这两个老太太还是如往常一样,一见面就是斗嘴,一个说你大孙子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娶妻,八成是要打一辈子光棍儿的了,另一个说你孙子考了小半辈子科举,到现在还是个秀才,一辈子没有个当官儿命…… 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两家小辈心里都明白,到了这么大的年纪,就算是有个人能让自己惦记着吵架,也是一件好事呢。 沈耘带着两个孩子,去看望了自己的妻子,他在京城不能时常回来,但这么多年从来都觉得妻子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回回来,他特意在坟上种了一棵合欢花树,等将来自己去了,回到这里的时候,这棵树应当就很大了,到时他与妻子就能在这棵合欢花树下相会了。 回京之前,沈耘还带外孙女去了一趟钟家,这个时候钟老夫人已经有些糊涂了,眼睛也不大看得清了,一看见狸儿便抱着她叫闺女,老夫人似乎忘了女儿已经不在的事情了,家里人反倒觉得庆幸,不记得也好,不记得就不会难过了。 在金陵住了几个月后,沈耘又要回到京城了,但是走到兖州时,顺道去看了看侄女一家,卢讷如今已经是县令了,是灵溪县的一方父母官了,沈汐与人合办的女子学堂也很红火,学堂不止教女子读书,也教授武艺、医术、厨艺、裁剪刺绣等等,就算于读书一道不擅长,日后也能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两人的女儿小棉花,自小就对医术有兴趣,还立志说以后要做大夫走遍大昭,爱女如命的夫妇俩,除了让女儿学医术之外,还另外找了好些武学师傅来,毕竟没点傍身的功夫,怎么放心女儿日后外出闯荡呢? 在灵溪县逗留几日之后,祖孙三人就准备走了,再过几日就是八月十五,一是中秋,第二日又是沈沅的生辰,可不能耽误了日子。 刚进城,狸儿就忍不住撩开了车帘子, “外祖父快看,娘和爹来接我们啦!” 番外(三)红颜自有凌云志 “夫人,有您的信。” 沈沅接过信一瞧,发现字迹挺熟悉,笑道:“是邱大夫送来的信。” 青黛听见自己啊姑娘说是邱大夫,也笑了:“是呢,邱大夫随夫君去上任都有大半年了呢。” 邱灵心的丈夫科举之后,因为只是同进士出身,等了好些时候才等到授官的消息,而且去的地方是云州一个偏远县城,官职是主簿。 去的地方偏远,冬日又冷,邱灵心的丈夫舍不得妻子一块过去受苦,就想着自己一个人去,让妻子留下京城,但是邱灵心却不同意,两人甚至因此还吵了一架,不过就是吵架,也是因为两人都在为对方着想。 当然最后还是邱灵心“赢了”,两人最终决定要一起过去,邱灵心当时对沈沅说:“我去也不只是为了跟着阿延,我知道越偏远的地方就越缺大夫,我爹娘这些年也已经走了不少地方,他们说很多地方的人,病了只能忍着,或是找村里懂点门道的村医看看,要么就自己上山采点草药胡乱吃了,我帮不了所有的人,但是多看一个人,也许就少了一个人被疾病折磨。” 所以当时邱灵心离开的时候,沈沅给她准备了不少的药材带着,也让她有事就写信给她。 沈沅拆开信件,邱灵心说了自己在云州饮马台县的日子,这个县城几乎就是大昭的边界了,大昭太祖时期,还一直经历战乱,直到先帝那时候才收回了这座县城,此后便一直休养生息,不过因为地处偏远,还常有封杀,冬季又长又冷,种地种不出什么,百姓大多靠放牧为生。 「饮马台,多好的名字。当初我还没到这个地方就开始期待了,这里确实很荒凉,但是这里的百姓很好,我们刚寻好地方住下,邻居就给我们送来了一条大羊腿,一开始我们还听不太懂这里的人说话,只能靠比划和猜,不过听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听不懂的时候笑就行了,这里的百姓很爱笑,即便是因为不舒服来找我瞧病,也是笑着来的。」 沈沅看到这里的时候,脸上也不自觉浮现出笑意。 邱灵心还说自己现在已经能听懂那儿的方言了,自己还能说两句,不过给人瞧病的话,怕说错了闹误会,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姑娘做帮手,这个小姑娘的父亲每年都会赶着牛羊去京城,所以官话说得不错,回家之后也教自己的女儿说。 邱灵心便雇了她当自己的助手,顺便,还教这个小姑娘医术,这样就算将来有一天她要走了,他们这里也能有自己的大夫。 信封里除了给沈沅的这封信,还有另一封信件,邱灵心说是给小小的,当初在医馆时,邱灵心就对小小照顾颇多,也用了心思去教她。 沈沅将信件收好,打算明日下值后去一趟医馆,将这封信给小小送去,顺便看看医馆的情况。 现在的京城,已经不止有一家专给女子看诊的医馆,甚至还有很多原先认定医术“传男不传女”的人家也开始改变,毕竟现在皇位都能传给女儿,医术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京城最好的医馆之一保善堂的当家就第一个出来说,日后他们纪家医术不再是只传男子,家中女子也可一块学习医术,日后谁学得好,医馆就传给谁。 沈沅并不怕因为其他的医馆,自己的医馆来的人就会变少,她开医馆,也不是只为了生意。况且这么长的一段日子下来,女医堂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回头客,茯苓那些生发养颜养生的方子,用了的没有不说好的。 沈沅到医馆的时候,正好遇上桃子和小小被考校的时候,今日是她们第一次尝试给病人诊脉,沈沅见了便先找了个地方坐下,没有过去打搅。 等考校结束,沈沅问茯苓,二人表现如何。 茯苓笑着道:“她们俩的表现都不错,桃子更好些,不过小小也不差,她一开始来的时候还在学认字,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她们都很用功。” 听茯苓这么说,沈沅也将两人叫过来夸赞了一通,并把邱灵心送来的信给了小小。 小小拿到信后特别高兴,“邱大夫来信了?!太好了,东家,我能不能也给邱大夫回一封信?” “当然可以,你到时候写了信就跟茯苓说一声,我给邱大夫送信的时候一起送去。” “谢谢东家,谢谢东家!” 沈沅又笑着对桃子道:“刚刚茯苓说你做得很好,改日见了你姐姐,我可得好好夸夸你。” “那桃子就先谢过东家了,姐姐每天都回跟我说,让我跟着茯苓姐姐好好学。” 现在医馆已经又了四个坐堂大夫,除了桃子和小小,又收了两个新的学徒,不怕忙不过来了,还能交替着每十日歇一日。 说完这些,沈沅就带着青黛出去了。 “青黛,突然好想吃夹饼啊,咱们先去买几个夹饼再去家里接狸儿吧。” …… 二娘的铺子不大,但生意很好,她做的夹饼,干净好吃,放肉也扎实,只要吃过一回,保管有回头客。 沈沅每回去,都会多买上几个带回家,她爹和狸儿都很爱吃。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3 首页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