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陈阿姨!”大花平常在明霞身边话语不多,但在明霞这些年的教导下,待人接物很是妥当, “莫谢,莫谢,这是你娘吧,今天怎么跟你一起过来?”喊话的女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婶,不知道是不是明霞的错觉,觉得她看大花的眼神比其他人更加慈爱,看自己则多了几分热络。 “是啊,陪闺女一起过来,把她做得活给大师傅看看。”大师傅是竹编厂对老师傅的尊称。周师傅在厂子里的地位高,差不多就相当于技术指导。 拿着最高的工资,带着几个徒弟,还负责整个厂子里产品的设计和规划。
第154章 这个年代的国外订单 ◎竹编厂的机遇,明霞看看能不能蹭上。◎ 明霞从周国彪那儿打听来的过往信息是, 在五十年代,县城以及周边乡村的几个蔑店进行改制,从私人作坊变成集体合作社。 周师傅的手艺, 是所有人中最好的。与其他篾店加工竹席、竹凳,竹床这类生产生活用品不同, 他祖传的技艺是以竹丝为材料,加工高雅而精细的竹扇,屏风等等。 在周国彪还是少年时,就有印象, 周师傅作坊里加工的竹丝屏风和竹丝扇, 经常用省城的商人跑来抢购。 但是往上十来年, 社会大背景发生巨变, 一切经营为生产生活建设服务, 为劳动人民服务, 周师傅这一脉技艺, 被束之高阁。 既然无用, 甚至会引来麻烦,竹编厂也没人去学周师傅的竹丝编织技巧。他在竹编厂里, 主要还是指导如何劈篾。 周师傅其实比不是凤城县的本地人,他是跟着自家师父来到凤城县, 在凤城县成家。后来师父去世,周师傅继承了他师父的篾店。 周师傅夫妻两人有两个女儿, 但似乎都对他的手艺没有兴趣, 如今早已嫁人。 老俩口独自居住在原来开篾店的房子里, 靠着周师傅一个人的工资, 日子过得也不错。 周师傅以往提点大花竹篾制作的技巧, 除了看到大花真心实意的喜欢竹编工艺之外, 也是爱才,觉得大花在这方面天赋比自己当年好多了。 看到大花过来找他,周师傅脸上的笑容就露出来了,他朝着面前的年轻人说了两句,便大步走过来。 他这模样,与明霞最早看到他坐在路边,冷着脸编竹篾,谁也不爱搭理的模样判若两人。 “知兰,你手上那背包给我看看,手艺长进了没有。”周师傅朝着明霞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眼神落到大花的背包,立马说道。 大花立刻将剩下的四个竹编背包递给周师父。 周师傅拎着背包,带她们拐进旁边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放着一个竹编的摇椅,还有一张外形很普通的木桌,桌上摆着几个白瓷茶具,以及一个似乎是用竹丝装饰过的热水壶。 周师傅没打开背包,只眯了眯眼睛,粗糙的手指滑过背包表面,审视的眼神扫过背包上每一根竹丝。 明霞原本给周师傅带了铁屋村上好的春茶,没想到这老师傅一见面,二话不说就开始检查大花的手艺,便也不好把茶叶拿出来,只能默默站在一旁等着。 周师傅看得极为细致,也很严格。他把四个背包都过了一遍,然后直接开始一点一点的挑毛病。 这就是专业人士与外行人的不同之处。 在明霞看来手工已经十分完美的竹编背包,在周师傅眼中,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毛病多多。 这几条竹丝劈得不够均匀,力道有点岔了,导致竹丝比其他地方宽了,劈篾的基本功还是要好好练习。 这一块力气拧得有点过,看着不太平整。 这个区域竹子的选色不够均匀,放在细活里,就有瑕疵了。 明霞是真没想到,这几个背包还能挑出这么多的毛病。 有些细节太微小了,明霞肉眼根本就看不出哪里不同。 她看了看大花,发现她并没有因为周师傅苛刻挑刺有任何不乐意的地方。这孩子听得极为认真,一边听,一边还使劲点头,显然也很认同周师傅的点评。 他们师徒两人说得热切,明霞继续当个称职的隐形人。 最后,周师傅指着背包里缝制的布口袋说道:“这么宽的竹丝做不了内袋,就继续把它往下破,哪能用布来代替呢!” 大花劈出来的竹丝宽度只有一毫米左右,在明霞看来已经细得够可以了,没想到周师傅还让大花继续往细着劈。 这哪里是竹丝,跟绣花线也差不多了吧? “我等会给你找一根破针,教你怎么再往细的破。”周师傅将背包还给大花,说道。 大花虚心地接过自己的手工作品,点点头,说道:“知道了,师父。” 说完她背包的缺点,明霞以为这堂课要结束了,没想到周师傅这才想起从木桌底下给搬了竹高凳,让她们坐下,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知兰她娘,知兰的悟性是不错,手里也有灵性。你看刚才那小年轻,都学了四五年了,普通的篾子都劈得不清不楚,而知兰已经把竹丝收拾的有模有样了。” 刚才周师傅挑了那么多的刺,明霞都产生了自家姑娘手艺是不是实在不能见人的错觉。 却没想到,一转眼的功夫,这位周大爷就毫不吝啬地夸起了大花。 这老爷子夸奖的话,比挑刺的话还夸张,简直是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发而不可收。 明霞第一次直面旁人对自家闺女如此强烈的夸赞,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惊呆之余,心里也忍不住暗暗多了点我家大闺女真棒的骄傲。 “咱们篾匠,最难的地方,不在编织,而在竹篾,竹篾做不好,后面的东西再怎么样,都做不清楚。”周师傅咂了一口桌上的凉茶,由衷地称赞道,“知兰年龄虽然小,但手的分寸太强了,好像天生在手里长着一把尺子一样。” “我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一指宽的篾条都还没劈好,天天被我师父教训,差远了差远了。” 周师傅说道半天,其实就一个意思,普通的篾匠,手感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而大花是老天爷赏饭吃,手里的感觉得来不费工夫,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子。 周师傅夸得太过,明霞只能点头听着,直到周师傅说到口干,停下来喝水,明霞才从自己随身包里取出一包半斤左右,装在竹筒里的茶叶,递给周师傅,说道:“周师傅,这我们村子里自制的春茶,今年清明当天采摘的,您尝一尝。” 周师傅原本看到明霞给他递东西,下意识的板起脸来想拒绝,忽然又想到什么,看了大花一眼,挑了挑花白的眉毛,面色一缓,说道:“那行,知兰叫我一声师父,我就收下了,家里也不宽裕,以后不要破费了。” “对了,周师傅,我听说最近厂子里有接到国外的单子?”明霞默默听了这么久,眼下终于能插进话了,立刻把自己关心的事情问出来。 周师傅被明霞截了话题,微微顿了顿,咽下想夸自己徒弟设计想法出色的话,清了清嗓子,回答了明霞的问题:“是的,那个是扶桑国过来的商人,那边去年不是跟我们这儿建交了吗?后来领导陪着到我们厂子里来,说是要订一批竹剑和竹篮子。” “咱们原来还有跟外国人做生意呀?”明霞试探着问道。 主要是这个时间点,比明霞知道的开放时间早了几年,明霞对政策的把握不太确定。 “这哪里叫做生意,这是换外汇!省城里的领导特批的。”周师傅猛摇头,摆摆手,急忙纠正明霞的错误,说道,“外汇多难得,咱们的手艺能帮国家换外汇,这是做贡献。” 说起这件事情,周师傅也挺想唠嗑两句,把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与扶桑国建交的消息,明霞是从周国红家里的日报上看到的。她没想到,凤城县这座地图上十分不起眼的小城,在这个年代就已经与国外的接触。 不过,转念一想,凤城县虽然位于国家版图角落,北面山峦众多,与内陆城市沟通不便,但正是因为这种局限,许多民众将发展的目光看向海外。 在封闭之前,上百年来,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漂洋过海,跑到其他国家谋生。 在多年之后,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回到家乡,就是华侨。 根据明霞对这个区域的了解,有些海边的村镇,以后会形成有名的华侨村。 所以,凤城县在建交后,这么短的时间内迎来某国商人的少量订单,也不以为奇。 周师傅告诉明霞,扶桑国的商人第一次给竹编厂下单,是一批竹剑。 那是前几个月的事情了。 后来又下了几次订单,要求竹编的花篮,据说是搞什么插花使用。 前两个订单是省城派人下来运的,最近的一批,是委托木材厂的车子运出去的。 比起以往零零碎碎的竹制品,国外的订单给的价格高,要的数量大,着实让竹编厂多了一大笔的收入。 明霞大约也没想到,平日里看着严肃不爱说话的周师傅,其实是个话唠子。 这一聊,又是大半个小时,因为说得太详细,明霞也从周师傅这里听说了近期那位下订单的商人,可能会再来一次凤城县,考察情况的消息。 明霞在周师傅讲述的过程中,不断消化她所得到的信息,经过不断斟酌,终于在他停下说话的时候,尝试着问道:“那个扶桑国的人,只订购竹剑和竹篮吗?有没有订其他的?” 周师傅摇了摇头,哂笑一声,说道:“咱们那竹席竹凳他们也看不上,好像说来说去就这两样,当时送了不少样品上去,就挑了一个竹篮,那个竹剑还是他们拿了样品让我们做的。” 自从大花喜欢竹编手艺开始,明霞在虚拟网络平台上订了不少的相关资料,也用了不少时间钻研。 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考虑,她觉得竹编制品的可塑性非常强,远远不止简单的竹凳,竹床,竹簸箕之类常见的用品。 外国商人没有看上,主要还是产品设计的理念不符合他们的定位,如果有合适的东西,能打开国外消费者市场,相信那些商人是愿意收购的。 “周师傅,你看大花设计的这个背包怎么样?”明霞将几个竹编背包在桌子上摆好,表情郑重地问道。
第155章 凤城县城区 ◎凤城县哪里适合定居?◎ 周师傅只觉得这个背包设计的精巧, 背在身上也方便,料想会受到小孩和年轻人的喜欢,却没有考虑到更多方面。 此时, 明霞一问,他脑中一怔, 目光不由地落在这背包上,更仔细地打量起来。 皱着眉头看了一会儿,周师傅觉得没有把握,摇摇脑袋, 不太肯定地说道:“这玩意做工太费时了, 熟练的女工, 一两天才能做一个, 卖不上价钱, 而起竹篾劈的细, 要的数量多, 比花篮费神多了, 不划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14 首页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