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她就说了出来。 这下,别说冯夫人和薛瀚,就是秦老夫人,也都怔住。 大祁圣祖定下百善孝为先,这种风尚,在京城尤为严重,以至游子在外尚报喜不报忧之风,因为若说了难处,便有让尊长忧怖之嫌疑。 当年薛瀚外放去西北当官,日日吃一嘴沙子,给秦老夫人的信也不曾诉过苦。 如今,平安的做法,着实是他们从没想过的,可是这孩子眼神那么干净,没有怨恨,没有刻意。 她只是回祖母的问话,把还记得的事说出来而已。 这三个字也说得太简单了,她的语气,没有太大波澜,甚至应当说太寻常,完全不把这件事当做“难处”来谈。 然而,越是如此,越勾人心酸——这孩子之所以吃过这种苦头,还不是国公府把人弄丢了十年! 这十年,他们无法想象小平安怎么过来的。 冯夫人侧身擦擦眼角。 秦老夫人回过神,轻拍平安的手背,说:“你吃苦了,孩子。” 平安感觉到,手背被拍了两下。 ——想什么就说什么。 她抬起眼眸,目光笔直地看着秦老夫人,这位老奶奶是她的祖母,祖母就是父亲的母亲、娘亲。 然后,她看着父亲的母亲,道:“祖母也苦。” 薛瀚和冯夫人皆一惊,平安说错话了! 老太太今年六十五,已是长寿,曾祖家和老太爷没去之前,她是京中全福人,十足的体面,当年太子妃出嫁,都郑重来请她开脸。 如今曾祖家和老太爷都仙逝了,老太太除了近年身体愈发不康健,也算颐养天年,得儿孙绕膝尽孝,哪里有苦可言? 冯夫人怕平安初来乍到,还不懂国公府的情况,这就闯祸了,她一颗心如擂鼓,刚要开口圆场,就听小辈里,一个声音状若烂漫道: “二姐姐,祖母哪里苦了?” 冯夫人面色一黑。 说话的,正是公府三姑娘,薛常安。 平安循着声音看去,就看她长得精致好看,穿得也好看。 事实上,房中所有人,在平安眼里,都好看。 便听冯夫人说:“平安还小,只是……” 秦老夫人打断冯夫人的话,她微微眯起浑浊的眼睛,却也问平安:“哪里苦了?” 房中几人都安静下来,仿佛连博山薰炉燃烧着沉香都听得清了,薛铸、薛静安更是大气不敢出,冯夫人还想说什么,被薛瀚拦了一下。 所有人都看着平安。 平安垂眼,想了想。 少女和小时候长得很像,眉宇长开后,骨骼也不落后,从小仙童成仙女儿了,那眉宇间一抹淡然,是天然的脱俗,眼眸越干净,却也像看透的越多。 她微微抬起眼眸,咬字慢吞吞的,好像吐泡泡的小金鱼,一口咕噜一个: “药苦。” 她吃过药,她知道,吃药好苦的。 一刹,秦老夫人笑了出来。
第4章 年轻的时候,秦老夫人就不太爱笑,这几年更甚,便是念了佛法,小辈中也没有不怕她的。 因此,她唇角弧度不大,鼻间吃的一声,眉间的褶皱微微松开,少见地带了点慈和。 冯夫人呆住,薛瀚率先反应过来,也跟着笑了起来:“原来平安是嗅到了药味,这孩子是个有灵性的。” 秦老夫人竟也点了下头。 见母亲不是责怪平安,好似还有些满意,冯夫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又听秦老夫人又说:“既然平安回来了,就得常与别家走动。” 这回,冯夫人既欣喜又是激动,她原以为挑剔如老太太,会把平安拘在家几个月,先教好各种礼仪规矩,再带出去。 冯夫人忙说:“我知道的,母亲,明天,不,后天就开个洗尘宴如何?” 秦老夫人:“你决定。” 这时,老夫人房中的大丫鬟打帘儿入门:“老太太,药好了。” 薛铸上前一步,说:“祖母,孙儿侍奉祖母用药。” 秦老夫人哪里不知,子孙辈在她跟前没有个自在的,她本也没让他们久留的意思,茶都没上。 她看了眼平安,摆摆手,打发他们几人:“行了,我该休息了,平安刚回来,你们都去你们母亲房中,再好好认认。” 冯夫人露出一个笑容:“是,母亲。” … 子孙离去后,怡德院又恢复了一贯的清冷。 大丫鬟雪芝端着药走来,用调羹搅了搅,服侍着秦老夫人吃完一碗药。 秦老夫人方问雪芝:“你觉得怎么样?” 雪芝想了一下,说:“从前我带过二姑娘玩耍,方才见着二姑娘,既吓一跳,又高兴,她竟与从前生得差不离,一样的俊俏。” 秦老夫人低低说:“也与从前一般,不怕我。” 年纪越大,时间分隔的棱角也就越钝,十年前的事,与去年的事,好似没什么太大区别。 当时一团雪人般的小平安,曾经抓着她的袖子,也不管她冷着一张脸,直到被奶嬷嬷匆匆抱走,也一直盯着她。 好像要和秦老夫人玩一样。 只是,当年平安不怕她,是还小,如今平安不怕她,是初来乍到。 永国公府大,从前老二、老三还没分家,家中乱,旁支也远没有如今简单,秦老夫人作为长房宗妇,生生捱到近五十,才卸下担子,全权交给媳妇冯氏。 管过头了,别说孙辈都不敢亲近她,就是薛瀚,冯氏,一样畏她。 就说方才,她多问平安几句,所有人就安静如鹌鹑,冯氏更是以为她要做什么似的,又急又担心。 只是,她确实也带了几分故意,去试探平安,在这京中,可比不得皖南,尤其平安还有一桩婚事。 而这孩子的回答,倒也有趣。 人人羡她长寿好命,富贵无数,安享天年,可如今,到底药汤不离身,才吊着这口气。 药么,自然是苦的。 … 却说冯夫人的春蘅院中,早早挂着八角红宫灯,搬来几十盆迎春、杜鹃、吉祥菊、百合花……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院中各个丫鬟,也穿红戴绿,喜气洋洋。 兄弟姊妹几人,皆坐在平安对面。 排大的自然是长兄薛铸,平安叫了声:“大哥。” 薛铸点头微笑:“二妹妹,你的礼物前阵子我就叫人备好了。” 平安想,张大壮出远门归来,也会给她带礼物,所以,她的亲人“出远门”这么久,给她带礼物,也是寻常。 她点点头。 薛镐忙冒头,说:“我是二哥,你知道的,嘿嘿。” 平安当然知道,这一路上,薛镐常和她搭话,二哥是一个话很多的人。 接着是姑娘,薛家这一房就三个姑娘,除了她,就是薛静安、薛常安。 薛静安是她的大姐,面容柔和,说话细声细语,薛常安则是她的妹妹。 比起对哥哥姐姐,“妹妹”让平安更为新奇,她以前没有妹妹,而薛常安只比她小三个月,相差并不多。 见平安那双澄澈的眼瞳一直盯着自己,薛常安笑了下:“姐姐,怎么了?” 薛常安与薛静安都没有养在冯夫人这儿,与冯夫人关系淡薄,十年前平安被拐走时,她才三岁,都不记得了。 不过,对这个突然归来的姐姐,她的情感,与薛静安差不了多少。 以前她只和薛静安比,好歹比薛静安好看,今天看到薛平安,她就知道,自己比薛静安好看,不再是优越之处。 因为平安比她们两个,都好看。 薛常安也早就习惯,要去博取长辈的关注,所以刚刚很可能即使会惹冯夫人厌恶,她还是开口了。 反正冯夫人对她们这些庶出女儿,从来如此。 只是平安的回答,竟然很巧妙地化解了问题,细细思来,还有一丝禅意,难怪向来不苟言笑的祖母都动容了。 刚刚一路上,薛常安心想,莫不是这个姐姐,其实很聪明? 所以此时,薛常安慢慢警惕起来,藏在袖子里的手,也缓缓攥紧。 下一刻,只听平安语带好奇,她眨眨眼:“再说一次?” 薛常安:“嗯?” 冯夫人也有点不解:“是让她把刚刚说的话,再说一次?” 平安点点头,发上绸带跟着动了动。 冯夫人瞅了一眼薛常安,薛常安也莫名,说得便慢了很多:“姐姐……” 平安:“嗯!” 薛常安:“……” 光听人家叫姐姐,不太公平,平安认真地补了一句:“妹妹好。” 子女之间和乐,上首的薛瀚抚须,笑得眯眼,冯夫人那心都快化了,巴不得把子女都赶走,好好和平安说会儿体己话。 薛静安察觉到冯夫人心急起来,便说:“二妹妹今日刚回来,也累了,要不叙旧等来日?” 冯夫人忙说:“是这个理,你们先回去吧。” 薛瀚便带着四个孩子离开,春蘅院里,冯夫人这回总算能拉着平安,怎么也看不够似的,又摸摸肩膀,摸摸后背。 是单薄了一点,但张家把她养得很好,这一点,冯夫人得承认。 一时,她心中又酸又疼,平安回来前,她都在想什么啊,她居然会怕孩子真如秦老夫人所说,沾染乡间习性。 假如平安真在乡间学了一身坏习惯,那也是她的心肝儿平安,她亏欠都来不及,怎么能担心不好格正?何况平安如今别说坏习惯了,身上的气度不输静安、常安,这就足够了。 再者,她居然会怕和孩子生疏! 这可是她身上怀胎十月掉下的肉啊,如何宝贝都来不及,何来生疏? 到底是关心则乱,越想越乱。 冯夫人将平安抱入怀里:“我的儿,为娘实在想你,都怪我,为什么那么疏忽大意,我好恨……” 平安靠在冯夫人怀里,一样是温暖的,柔软的。 她抬眸,看着冯夫人,然后缓缓抬起手。 冯夫人是直到她细嫩的手指,触到她脸颊上的泪痕,才反应过来,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平安在给她擦眼泪。 她声音轻轻的,说:“娘,不要伤心,我不是野孩子。” 平安不是被亲生爹娘抛弃的。 这一天,他们找到了她,他们也很想她,想和她一起过好日子。 所以,他们会一起过好日子的。 冯夫人一愣,下一瞬,眼泪更为汹涌,一滴滴地坠。 … 豫王府。 豫王府位于太平街,不比永国公府小,比永国公府的雅致小调,王府内金碧辉煌,五脊殿大开大合,飞檐斗拱,玉砌石柱,雕梁画栋,非皇宫无可比拟。 然而如此近乎逾制的建筑,却是陛下当年亲自钦定的。 而豫王府,也在豫王裴诠出生前就造好,不同于陛下膝下的皇子等成年成婚才出宫建府,豫王甫一出世,就出宫封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