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考场认出 季明堂有不决之事便喜欢问蓝氏意见。 他与蓝氏青梅竹马,年少时就盼着把蓝氏迎娶入门。怎奈后来蓝氏转身嫁入平阳王府,让他好不心伤。 后来平阳王世子为皇帝办差不幸身亡,蓝氏丧夫,帝怜她孤苦,又赐婚季明堂为平妻。季明堂之妻温氏亡故后,蓝氏被扶为正妻。 季明堂再得蓝氏相伴,不仅结发之妻忘了个干净,要不是此番突然升迁,还想不起发妻留下的一双儿女。 蓝氏听到季明堂发问,白了他一眼。 高见?她能有什么高见。 又不是从她肠子里爬出来的。 “老爷有何想法?” “我听夫人的。” 蓝氏喜他心中装着自己,但又厌他耳根软没有主见。不然当初她也不会嫁给平阳王世子。 “安澜此番遭退婚,怕是心中不好受。咱们做父母的,合该为她再细细打算才是。” “夫人慈爱。安澜能得夫人这样的母亲,是前世修来的福份。” 季明堂看着这样处处为他打算的蓝氏,越发觉得上天没有薄待他,又把蓝氏送回他身边。 “老爷说哪的话。我既成她嫡母,自该为她打算。她小小年纪没了生母,如今又被退婚,也是可怜。只是……” “夫人跟为夫还有什么顾忌的。” 蓝氏笑了笑,“老爷是知道的,我这身份,做多做少总会有人说嘴。按理该接她进京,咱们好为她再择一门亲。只是,如今府内还有几位正在待嫁的姑娘……” 季明堂立时就明白她的顾虑,思及她的不易,顿时心疼了一番。 “那就不接她进京,仍在陪都为她选一门亲。选那家世相当的,咱们再怎么说,也是侯府。” “老爷说的是。此前窦大人来家时,说安澜受了委屈,将来定会陪一笔丰厚嫁妆,言语之间很是歉意。不如,把安澜的婚事托给陪都窦家?他家只怕无有不应的。” 蓝氏不想接季安澜进京,也不想沾手季安澜的婚事。她是继母,好坏都有人说。 她又不想沾季安澜将来什么好处。季安澜过得不好,她倒成了千夫所指。 季明堂听她这么一说,眼睛一亮。 “夫人说的极是。托给窦家,他们不敢不应。再说窦家在陪都开了那偌大一个书院,读书好的家世好的,那还能找不到?” 就托给窦家! 只怕窦家比自家还要上心。 又夸起蓝氏,说她这主意好。说能娶到她,是他三生有幸。 蓝氏笑骂了一句,又暗自思忖,托给窦家,窦家不敢不精心,只怕还得挑一门不弱于窦家的家世。只是安澜有了倚仗,安冉那崽子岂不添了助力? 季安澜并不知这对夫妻的打算,只一心准备季安冉武考事宜。 安冉从小聪慧,外曾祖母先是请了先生在家中给他开蒙,适学之龄又送他入窦家的青山书院,小小年纪已过了秀才试。本该按部就班考文科。哪知她一遭变故,安冉改考武科了。 季安澜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安冉想给她添助力,而本该是她给安冉倚仗的。 转眼就到了武试这天。 文试武试同天开考。虽说本朝对武试重视不如文试,也没有院试乡试会试,但也极严格,三年一考,不仅有外考还 有内考。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 “可有信心?” 一行人送季安冉到考场前,季安澜为他整理行装。 “姐姐放心吧。我都有经验了,这武试我都打听了,远不如文试的考场。” 再说了,“策”不过是默写武经,外曾祖父和外祖父留下的一屋子兵书,他早就看完了。 那“论”,就算他写不好,那些只专舞枪弄棒的武人还能考好?要是读书厉害,也不来考武试了。 他可是秀才呢! 仰着脑袋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季安澜忍俊不禁,弹了他一个脑瓜崩,“不可自满。” 这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昨晚她一夜没睡,这臭小子倒是一觉睡到天光。 “小姐放心吧,这满考场怕是再找不出第二个秀才。少爷定是没问题的。” “就是!” 季安冉精气神十足,中了秀才谁还跑来考武试啊。除了他还有谁! 季安澜也没再多说,鼓励了几句,就目送他小小的一个人淹没到那赶考的人流中。 顾少晏也在排队候考的人流中,见五大三粗的糙汉中挤进来一个精致少年,也顺着人潮的目光看去,这一看就认出了他。 这不是那天在城门口马车里的那个小孩? 这孩子几岁?就跑来凑热闹?这满身穿戴,想来也是富贵人家,这么小一个,家里也舍得? 还有那天那声“垃圾”,是骂人的话吧?和这孩子同乘,是这孩子什么人? 季安冉对周遭投射过来的目光并无不适,还笑盈盈地跟这些大哥大叔们点头致意,他是考过文试的,知道这些都是同科,没准将来还会共事呢。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人有路,与己有退。外曾祖母教他的话,他都记得呢。 要不是考场门口不得喧哗,他誓必要跟这些同科好好打声招呼的。 顾少晏见他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如逛自家花园般闲适地迈进了考场大门,不由摇头失笑。 武试不如文试要憋三天,只落日前就结束了。 顾少晏走出考场,还回头去找那个孩子。不知他有没有坚持到考完,还是半途受不住被抬出去了。四顾一番,没找到人。 还有些遗憾。见着来接人的阿吉,二人回了府。 刚进府门,有小厮跑来,“三少爷,国公爷找你!” 顾少晏挑了挑眉。他去通州近十天,都当他死了一样,不闻不问,这会才出门一天,天都没黑,找他? 才到书房门口,内里飞来一物,差点砸到他的鼻子上。好在他闪得快。 顾少晏捡起地上的书本,瞟了两眼,把灰甩了甩,径直入内。 “你去考武试了?” 曹国公坐在书案后,压抑着怒火,直直看向他。 顾少晏只当看不见,寻了张椅子坐了,还翘起二郎腿,抖了抖衣裳下摆,“嗯,考了。”手中那本书册被他转了个花。 曹国公见不得他这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压抑的怒火又飙了上来,“考了!你竟敢不吭一声跑去考武试!” 抓起桌上那麒麟镇纸又朝他掷了过去。
第5章 不劳费心 顾少晏哪能让他砸到,身子一偏就躲了过去。 “父亲你这是在外头吃了气,回来朝儿子撒了。” 曹国公恨他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大手往桌案上一拍,“我问你为何要去考武试!” “父亲这话说的,朝廷既设了武试,还能不让人考了。” “谁去考都行,不能是你,不能是咱曹国公府的人!” 太祖立国,大肆分封从龙功臣,当年更是一举封了八个国公。他祖父因骁勇善战,立功无数,得封“曹国公”。 只是如今才不过五十余年,八个国公就只剩三个了。 一代卫国公乃太祖外甥,韩国公府则是太祖皇后母家,这两位只要不谋逆,门头上的匾额稳得不能再稳。而他曹国公,日夜悬心,芒刺在背,就怕那爵位在他手里没了。 府上早早就上交了虎符和兵权,父祖又喝令家中子弟由武转文,结果这逆子竟跑去考武科! 曹国公得知消息,连滚带爬跑回府,恨不得把这逆子打杀一通。 顾少晏定定地看他两眼,又软软地靠回椅背。 “我又不想沾染兵权,只不过想谋个差事罢了。难道父亲是想让儿在府中混吃等死?这偌大的府邸,将来都是世子的,儿还不能为自己谋划一番了?” 曹国公一滞,“我还能不为你打算?” 顾少晏没看他,只盯着地上的麒麟镇纸。自己去通州那么多天,他都能不闻不问,又有几分心在自己身上。 曹国公思及他的身世,叹了一口气。 自己前后娶了三任妻子,长子少扬是发妻所出,早早就请封了世子。少晏是二任妻子白氏所出,白氏福薄,生产当天就没了。少增少留是现在的夫人王氏所出。 长子幼子不用他操心,别的庶子女也有生母为他们打算。少晏…… “你要请大儒请名师,要去名家书院,我无有不应的……” “父亲不是不知我不爱读书。” 他跟顾少扬不过是差了两岁,小时候一起跟着家中的先生读书,顾少扬经常被先生夸赞,父亲与有荣焉经常带他四处炫耀,反衬得他什么都不是。 他便厌了那先生,也厌了读书之事。 “即便读书不成,也不是谋不来差事,咱们这样的门第,只需我各处招呼一声……” 读书不成读书不成! 从前就是这样,他什么都不问,就说自己读书不成! 顾少晏愤而起身,把手上那书册恨恨往身后一扬,大步就出去了,“我会为自己谋算,不劳你费心!” 青竹巷季府,季安冉拎着新鲜出炉的烧鸡往书房一路小跑。 “姐姐,我回来了!” 季安澜忙站起身迎了上去,“考得可好?” “不知道。但我都答完了。” “少爷定是没问题的!家中下人都打听了,武仕子中没有文科转考武科的。” 少爷是独一个!贺嬷嬷不住嘴地夸。 文人不武,武人不文。皇帝自然是想要那文武通才,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的臣子为他效命,只是文科武科壁垒森严,像少爷这样文秀才转考武科的,这一科都找不出第二个。 见安冉被贺嬷嬷等人夸得有些得意,季安澜咽下了到嘴夸他的话。 “还有外场考试,万不可掉以轻心。” “姐姐放心,我都知道的。” 指着买回来的烧鸡给季安澜看,“陪都的徐记烧鸡,没想到开到新京来,还是门庭若市。” 他差点没挤进去。 季安澜见他考完试还不停歇地跑去给自己买烧鸡,心中熨贴。 在他头上抚了抚,吩咐身边的丫环:“拿下去切了再端上来,让厨房多做几道少爷爱吃的菜。” 贺嬷嬷见少爷小姐有话要说,也跟着丫环出去了。 季安冉迫不及待跟姐姐分享今日考试情况,“……今天考场来了一千多人呢!乌泱泱的全是人头。” 武试每三年一考,因未设院试乡试,故而全国的武仕子在大比之年都涌到京城来。 各省各地来的,各军营各卫所举荐的,还有那世家贵族商贾大户家的护卫私兵,全挤到京城来。 “我早就考完了,但怕惹人注意不敢走。出来时听说好些人光写自己的名字就花去不少功夫。” 武人多不通文墨,特别是那些给大户商贾家当护院家丁的,怕是没什么机会认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