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作者:插柳成荫 方案 5岁的俞荷落水后多了一层记忆,撸起袖子加油干,挣钱买地当地主发家致富。 作为老父亲的咸鱼俞童生不得不努力考科举,小财迷挣得太多。 进士,免300亩田税!俞荷震惊,那得产多少粮食?科举能发家致富诚不我欺。 突然有一天,贵胄之家,要聘俞荷做儿媳。 温馨种田文,乡野鲜生活,慢热,纯属虚构,早8点每天一更。12.13入V,3.31完结。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襄助。 内容标签:平步青云田园穿越时空种田文市井生活朝堂 主角:俞荷,赵槿 ┃ 配角:俞荷一家 ┃ 其它:摆摊,种田,耕读人家,励志人生 一句话简介:爱摆摊的小姑娘 立意:富贵险中求
第1章 “再去河边玩水,为娘就打烂你的屁股!”俞荷一睁眼就听到阿娘的威胁,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这下闯大祸了,她不是去玩水,是去抓河里的长虫鱼,不小心踩空落水的。 “头好疼!”要惹阿娘心疼的谎话,一秒变成了真痛,头比狗咬伤的更痛百倍。 她是不是脑袋里也长虫子,想起临村癞子王老二从耳朵、鼻孔里钻出来的蠕虫。 俞荷把自己吓晕了。 “俞荷!”以为孩子调皮,可看着不像,李二娘边拍边叫俞荷的名字,见小女娃皱巴着小脸不应,慌了神,拉长嗓子喊人。 “她爹,你快来看看,俞荷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叫不醒!” “落水惊风,发烧了?”守着孩子做背篓的俞有地,放下手里的竹条冲进屋,摸了摸孩子。 见妻子急的眼泪下来,忙安慰:“别怕别怕,我现在就去叫邓郎中来看。” “你看孩子,我去邓家。”李二娘忙进厨房里取了一个篮子,捡了十二个鸡蛋提着,跑着往村西头邓三郎家。 “二娘,你家俞荷好点吗?”邻居宋老太一问,李二娘眼泪下来。 宋老太直起腰,这是俞荷不好了?一个五岁的小姑娘比村里七八岁男娃都淘气,上山下河掏鸟窝抓鱼,春天的时候刚被村里的野狗咬了才好,这又掉河里受了凉。 要她说,俞有地两口子把这个小闺女惯得太狠。 要是像他家老大俞成文,十二岁已是端方的读书郎,像老二俞梅才十岁已经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多好。 可就是这个小女儿俞荷,因为是俞有地考了十年才中童生当天出生,可谓双喜临门,独得俞有地和李二娘的喜欢,俞老头和马三面也一起宝贝着,比俞家的男孩还受宠。 等走到邓三郎家,李二娘说话声音哽咽了,“俞荷,快……” 邓三郎不等她说明来意,提着药箱往俞荷家赶,心里有些内疚。 早先已经看过俞荷,见孩子醒了,想着农家孩子皮实,不用吃药,喝点姜汤缓缓就好的。 “二娘,这鸡蛋你拿回去吧!”只怕是孩子出事了,邓三婶不知道说什么话宽慰李二娘。 “三婶,鸡蛋你一定要收下,我俞荷也好得快。”李二娘篮子没要,提气又往家跑。 邓三婶提着鸡蛋,是收下也不好,不收也不好,左右为难,一回头,见着院子里一身泥巴回来的孙子邓虎,她提起扫把就追了上去,口里骂道:“你个兔崽子,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你下水,你偏不听,我今天要让你长长记性。” “啊——奶奶,我不是——”邓虎见势不好,拔腿就跑,“奶奶,我没有——” 邓三郎赶到俞家,老远就听马三面哭,进了大门三做两步到了俞荷房间,就见屋里挤满了俞家人。 成文俞梅几个,俞老二俞老三和两人的媳妇都在,俞荷一动不动被马三面抱在怀里。 俞老头站在旁边,正气汹汹的在训俞有地怎么做父母的,怎么能疏忽大意! “让让,我先给孩子看!”邓三郎一把排开俞老头和俞有地,从马三面手里抢过俞荷平放在床上,马三面抹着眼泪让地方。 “邓郎中,俞荷这是怎么了?” 邓三郎握住俞荷的两只小手腕一起把脉,约莫过了两息,放下,安慰道:“孩子受了惊吓,没什么大事,等我给她扎两针,保证活蹦乱跳。” “没事就好。”回来的李二娘一下瘫在门口。 “多谢他三爷!”俞老头请邓郎中堂屋里坐,马三面擦干眼泪,去厨房烧水泡茶。 俞有地兄弟三个松了一口气,一起到堂屋陪客,邓郎中把随身携带的银针,让俞老头倒酒来浸了一刻钟。 喝了一口热茶,邓郎中由俞老头马三面陪着到俞荷屋里给娃针灸,颤巍巍人中一针才扎下去,床上昏睡的女娃疼的哇哇大哭。 “阿娘——你不要扎我,好痛!” 听女儿喊疼,李二娘浑身一个激灵,顿觉的全身都是揍人的力气! “俞荷,我让你不听话,下次再不听话——”李二娘说着说着眼泪下来。 胖嘟嘟的娃娃闭着眼哭,她阿爷阿奶乖乖叫着已经答应给买好吃的了,李二娘放下抬起的手,又气又笑。 “二姐,快别哭,大娘拿荆条进来了。”俞荷4岁的狗头军师调皮蛋俞成龙,故意道。 吓得俞荷猛地睁开眼,小身板直往阿奶怀里躲,咦,她不哭,嘴巴上好像也不太疼了。 “爷,奶奶,爹,娘,二叔……”俞荷挨个儿把家里十几口人叫了一遍,一一对上号,最后直盯着小弟弟俞成龙。 “没事了,没事了!”马三面拍着俞荷的小脊背,从上到下一遍遍给顺气。 “多谢邓郎中,今天多亏您,您医术高明给开个方。”俞老头笑着说,和俞有地三兄弟四个人一起劝着,请他堂屋里喝茶,吃了晚饭再回去。 盛情难却,邓郎中只好留下,马三面取了白水镇买来的白面,亲自和面擀成面条,炝葱花打荷包蛋,腌肉臊子下了一大两小碗。 大碗请邓郎中吃,小碗由李二娘端给俞荷。 俞家其他人等邓郎中动筷,每人端了一碗菜粥,俞老头俞有地三兄弟陪着邓郎中堂屋说话。 马三面带着儿媳在厨房吃,俞梅和成文端着碗陪着俞荷。 葱炝鸡蛋面,俞荷飞快的吃了一半,缓口气的功夫抬头一看,发现她娘和哥姐碗里的米粥,有点不好意思。 “娘,我们家——”这伙食! “我们都种水稻,近几年才开始种冬麦,白面比大米精贵,招待邓郎中更有诚意。” 俞成文小声解释道:“你小,受了惊,阿奶说吃面好克化。你可再不能像今天这样吓我们。” “对对对,明天起,小妹你跟我去放牛!”十岁的姐姐俞梅一副恨铁不成钢,皱巴一张和阿娘相似的小圆脸,狠瞪她。 俞荷下意识给她一个略略略! 李二娘俞成文见着她这一副挨揍的样子,摇摇头,别开脸。 李二娘准备等她吃完饭再揍人。 俞成文觉得家里邓郎中在,有客人,不能打孩子。 俞荷做完鬼脸赶紧低头,生怕被家人看出来她脑子里多了一层上辈子的记忆。 她上辈子可了不起了,15岁就成了农院的一块快乐小方砖,专门研究小麦西瓜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 农院的试验田就是她家,她就是瓜田里的猹。 大师兄种的剥皮梨熟了顺一个,大师姐种的西瓜甜度30来一个小的,还有师傅师伯们的科研成果等着她,枯燥是枯燥点,但嘴巴享福呀。 低头,俞荷看着自己胖嘟嘟的小手,黝黑黑的小腿,哎,在这不知名的大周朝俞家村种田也是一样,土地不会骗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田使我快乐我爱种田。 “二姐,给我一口面条,我尝尝味。”俞成龙悄摸不声的躲着人站在俞荷身边,看着她碗里的面条,小声道,“就一口!” 舀饭回来本要进屋的成文拉住俞梅,兄妹俩又回了厨房。 “给你三口!”俞荷看着小孩儿眼巴巴的瞅着,因为不好意思,小脸憋的通红,赶紧一边给他捞面条一边说:“我们是好兄弟,有福同享。” “谢谢二姐,够了够了!”俞成龙看她把碗里的面条都要捞给自己,连忙躲开。 “快吃,等下次,我让阿奶多做点,大家一起吃白面,更香。” 买了地先种一块冬麦,家里人吃。 大人听着这姐友弟恭,心里又好笑,又有点心酸。
第2章 俞家坐落在村东头,是典型的四合院,大门进来一个院坝,约有八十坪,上五个石台阶就是三间小两层的正房,墙是黄土墙,柱子椽子篱笆瓦片屋顶,靠左手一个进深五米熏的黑乎乎的茅草偏厦,现做厨房,右手边也是偏厦当库房。 正房中间一间堂屋待客,左手边这间住着俞老头和马三面老两口,右边这间住着俞有地和李二娘。 正屋两边是各三间相对的厢房,厢房也是黄土墙,屋顶盖着大石板,一门一窗,隔断成三间房。 俞 荷去年闹着要自己睡,疼孙女的马三面安排在右手靠里的这一间,旁边两间一间俞梅住,一间俞成文成武成义三兄弟住,平时三兄弟练字也在这间。 左手边厢房靠里第一间是老二俞有粮和唐二丫住,中间粮食间,靠大门这间住着俞有钱和赵娟带着俞成龙。 大门围墙是篱笆扎的,靠着篱笆两边都堆着一年的柴火,左手边的柴火堆边挂着几个破背篓做的鸡窝,因为鸡圈就在左厢房的房背后,长长的用木块搭的木房子上面盖着石板和破瓦片。 后院是两间土墙茅草牲圈,关着家里最贵重的一头花脸2岁的公牛,不远处竹子搭了一间厕所,一间洗澡房间,还有半亩不到的菜地,现在地里的菜晒得蔫巴巴的,有辣椒,白菜,韭菜,豆角和看不见瓜茂盛的瓜藤到处爬。 俞家村俞氏祖先往上数十几代出过大儒,现在没落代代也有读书人,算是耕读人家,俞老头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除去外地经商做官搬走的几支,现在村里八十户大多俞姓都是同宗同族,零星的不到十户外姓,都是因为各种原因陆续从外面搬迁过来,尤其最近的村西边邓三郎一家,来村里十年不到。 三十多年前孤儿的俞重,生的牛高马大,身上还有一股子闯劲,跟着几个隔房的叔伯去永明府行商,走运娶了永明府商户马家的姑娘马三面。 带着嫁妆的马三面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姑娘,姑娘嫁的好,儿子也争气娶到了媳妇又生了五个孙子,一家人勤勤恳恳,和和气气,少有是非口角,算是村里最和睦的人家之一。 以养病为名被李二娘掬在家里两天的俞荷,坐在门槛边小凳子上杵着脑袋,看看天,看看地,耳边母鸡咯咯哒叫破天,也不见她搭理一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