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知道的,都是官员报上来的卷宗。但具体如何,恐怕还要自己亲自去查探一番。 许观海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去了。 想想他的长女,都敢冒着贼寇风险,陪祖母出京了。他要是做不出一点成绩,将来都羞于见女儿呢! 许遂,怔怔目送他的背影,甚无语。 他知道许观海定是想到办法了。 可你想到了,就不能说一声再走? 他,他这么猜来猜去的,也很难受啊。 憋屈的许大老爷,只好叫来心腹,去打听许润任上的事了。 总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才知道如何应对不是? 哎—— 当把人安排出去,许遂终于回过味来,知道许观海的思路了。 摸摸胡子,许大老爷也开心了。 自己还不是那么笨嘛,瞧,这不就想通了? 他正沾沾自喜着,许长津来了,是来寻许观海的,却是晚了一步。 “我怎么听着,二姑娘也离京了?” 许遂心情颇好,跟他解释了几句。又着力训勉他,要好生读书,别辜负许惜颜给他的太学名额云云。 许长津还有事呢。 却又不好打断,只得强忍着不耐,听他训斥完毕,才匆匆赶去了尉迟府。 萧氏听说,吃了一惊。 “好端端的,怎么就离京了?可是许家出了什么事?” 许长津道,“倒是无事。听说柏老太爷今年正好做大寿,二太太自嫁来京城,多年未曾归省,故此太夫人特意发了话,让她回乡走走。二太太思乡心切,故此走得急了些。二姑娘孝顺,跟二哥儿一起,跟去侍奉了。” 许惜颜伤脸的事,是不好明说的,但有心人自会打听。 许家给出的理由,肯定得光冕堂皇,合情合理。 萧氏沉默,半晌无语。 她那天没请许惜颜的宴会,办得还算顺利。 就看在当朝红人,虎威大将军的面子上,就算有些小小纰漏,客人们也没有计较的。 只是送走客人之后,萧氏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还是一向寡言少语的女儿,尉迟秀在跟朱宝来闲话时,一语道破天机。 “……招呼得也不累,只跟人客气来客气去,反觉不如郡主待人真心。” 是了。 萧氏豁然明朗,知道那份不对劲从何而来了。 除了少数如许松这般,是真心对她有好感。其余客人,面子虽给了,但骨子里瞧不瞧得起她家,当真不是礼数周全就够了的。 人人都象带了个假面具,表面上你好我好,实际做得好不好,反没人会说实话。 许惜颜虽总是冷着一张脸,但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心为人好。 跟着她,连尉迟秀这样的木讷之人,都觉得获益良多,本能的更愿意亲近。 萧氏端着主母范儿,赔着笑脸,跟那些奶奶太太们应酬了一天,貌似左右逢源,但细细想来,竟找不到一个能再次走动的。 反倒是那些贵妇之间,三三两两,窃窃私语,怕是在商议正事。 有几家她都耳尖的听到了,已经约好下次再聚的时间。 至于自己这个主办者,辛辛苦苦操持一番,倒成了给别人牵线搭桥的红娘了。 至于这些太太奶奶们的喜好,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她是半点也没摸着边,又如何能与人交往? 自以为学了三招两式,就翅膀硬了,想单飞,简直天真! 萧氏明白过来之后,自然懊恼,且后悔。 但她又不好意思明着认错,只得拜托许长津,原想单独再办一席,答谢许惜颜的,谁知她又走了。 这一去路途遥远,怕是没有三五个月回不来。 萧氏再想想张妈妈带回来的话,就是许惜颜关于尉迟圭那个,“宁可小错不断”的注解,“病向浅中医”。思忖再三,她把老管家周谦请过来了。 “……我是想着,家里守孝还要几年。孩子们可以去读书,学规矩。大人总不好什么都不做,否则迟早闲出事来。故此,我想把家里的田产什么,也分给大伯他们照管一二。权当没这块地,让他们有个事情折腾。你看如何?” 周谦一听,觉得主母终于开窍了。 " "
第122章 开窍(二) 周谦虽没看过尉迟恭的来信,但他在大户人家伺候了一辈子,知道萧氏这么安排,才最合理。 驴闲啃树皮,人闲多是非。 就象下人,也不是所有都勤快老实,这时就得给他们多派些活。哪怕是无用功呢,也比闲着强。 更何况是主子呢? “太太所言极是。但田产事务繁杂,且在乡下,往来不易。若照管不周,损了一季庄稼事少,若是与佃农纠纷起来,反倒不美。而京城东西市买卖繁盛,常有人去到那里左手买,右手卖,赚个差价。横竖大爷是白身,并不犯忌讳。依小的所见,不如从公中拿些银财,买个铺子,让大爷自行打理。哪怕赔了,也算长了见识。” 碰几回钉子,估计就能死了这条心。 再让他脚踏实地的做别的事,只怕就好开口了。 萧氏听得心动,“既如此,那宝来不也能去试试?” 周谦笑道,“此事姑爷早跟老奴打听过了,只他说如今既接手了家里田庄,便先做好这些再说。估摸着是想往后自己攒了钱,也摸清了门道,再寻生意。” 萧氏越发欣慰,跟周谦又细细商议了一回之后。 将全家人都请来,开了个小会。 尉迟海总算等到接他这一日了,可是高兴得不得了。 早早收起尾巴,也给了儿媳妇三分笑脸。 这人就是贱! 从前自己那样孝顺,各种吃亏,也没得一个好脸。这回撒了一回泼,就和颜悦色了。 萧氏心里想着,面上却不显。 只道如今既已熟知京城生活,就该有个章法。接下来的事,便由周谦来细细分说。 原本,听说田庄产业交给朱宝来打理,尉迟海父子俩就想说话的。 可接下来一听,是尉迟圭的安排,而且每年产出还得完成定量,完不成就算白干,尉迟炜顿时打了退堂鼓。 接下来,说起愿意公中出钱买铺子,给他去做买卖,尉迟炜高兴之极。 连尉迟海都难得的夸奖起萧氏,“我就知道二郎媳妇,一向懂事。” 萧氏冷道,“爹也别夸得太早,这钱不白拿。家里又不是有金矿银矿,能这么败。我打听了京城人家的规矩,叫周管家也算了月例银子。 您这一辈每月十两,我们这一辈每月五两。先说好,我是寡妇,也是朝廷命妇,得吃个双份。底下小的,每月俱是二两。花儿还小,每月就一两。 这钱要是大嫂侄儿没意见,就一并支给大伯了。随你怎么花,但要是用完了,就没有了。但你们的衣食,我还会管,总不至于让大伯一家没饭吃就是。要是爹高兴,您的月钱也可以全支给他。” 呃…… 尉迟海,并不想借。 他就算偏疼老大,也喜欢银子哪。 尉迟炜喜不自胜,“爹,您在家有吃有喝,也没地方用钱,算借我吧。回头我赚了钱,再还你就是。” “我不借!” 先出声的,反倒是尉迟炜的媳妇宋氏。 她脸都涨红了,五两银子啊。 在乡下,除了秋收之后,新卖了粮食,谁家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而且每月都有! 这一年攒下来就是六十两,地都可以买好几亩了。她才不要借,亲男人也不借。 “这钱给我,我要用!” 尉迟炜急了眼,谁知尉迟坚也表示,“我要念书,也得有花费。横竖我月钱也不高,这钱就不借了。爹,你就从小生意开始做起,总得慢慢学的。” “大郎这话说得极是!” 尉迟海赶紧拍板,“就把你自己月钱拿着,随你怎么折腾。便赔光了,也不骂你就是。想想你也惜福吧,每月都五两银子呢,一年总有好几十两,什么生意做不得?” 于是尉迟炜就算不服,此事也就此定下了。 至于男孩们读书,因许长津得了太学院的名额,他也想好生用功,早日考取功名,便辞了在尉迟家伴读,但他也做了个推荐。 京城落第滞留的举人不少,请个先生不算太难。若想有人作伴,寻个书院附读也行。 横竖以尉迟兄弟如今的水准,也就是刚启蒙而已。太好的先生,只怕也是不愿意教的。不如就依尉迟圭送回的书单,先把这些读了,再正经去请先生。 尉迟均青春期小伙子,最是怕丑,顿时表示只肯在家里读书,还要求请个年轻好说话的先生。 但尉迟坚却表示,愿意去书院附读,还劝堂弟们同去。 “人情世故,亦是学问。许家子弟不也是既在外头上学,家里还请先生的么?只要肯用功,很快就能跟上。且有同窗攀比着,反倒容易进益。” 要说那天打过一场架之后,他着实懂事不少。 这番话就算萧氏听来,也是极为有理。 尉迟喜就挺心动,“哥,要不我们也一起去吧。多认识些新朋友,也有乐趣。” 尉迟均斜了尉迟坚一眼,“你别老听人挑唆!人家到底正经读过几年书,你才拿几天笔啊?毛还没长齐,就想着飞了。” 周谦呵呵笑了,“哥儿不必担忧,其实京城书院也有分班,程度高低各有不同。且别说哥儿这年纪了,就是三四十岁,也有跟初开蒙的娃娃一起念书的。” 萧氏拍板了,“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先生慢慢寻着,先择个书院给他们报上吧,便不在一处也不怕。对了,有给花儿,荔枝这样女娃娃念书的地方吗?” 周谦道,“有倒是有,但那些地方的姑娘们大多身份不高。属于家境尚可,又舍不得单独请先生的人家。咱家女孩儿身份尊贵,倒是不好出去抛头露面,要不一并请个女先生吧,也教教琴棋书画,针线女红那些。只这样的女先生少,束脩还要更贵些。” 萧氏忙道,“只要教的好,贵就贵些,那秀儿也可以跟着学学了。还有宝来,你虽管着事,但二郎列的那书单,你也是要读的。” 这是为了大家好,都不计较了。 尉迟海眼看告一段落,赶紧道,“还有牡丹一家子,二媳妇你可别忘了。” 萧氏心中翻翻白眼,差点冷哼出声。 轮到她的女儿女婿,就各种生怕占了便宜。轮到他自家女儿,就又是一副嘴脸。 这老头,偏心偏得没边儿了。 " "
第123章 枇杷(一) 幸好萧氏早有打算,耐心解释,“爹,小姑怎么说也是嫁出去的姑奶奶了,不是家里的正人。管得太宽,旁人不说我们顾念亲戚情份,倒显得我们仗着得势,手伸太长了。尤其妹夫,那样一个糊涂人,高兴了还好,不高兴了天知道要怎么编排我们。”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20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