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前途无量的薛三公子,倒霉地跟错了主子。秦王被关了大半年没能出府,薛霆也被困在秦王府里,每日转来转去,就书房这么大的地方,心里别提多憋闷了。 薛霆哪有兴致和一个内侍闲扯,随口说道:“以后不得乱跑。” 冯少君轻声应下,垂着头从薛霆身边走过。 忽然,一只手抓住她肩头处的衣服:“等等!” 冯少君心里一个咯噔。 她到底是姑娘家,易容成内侍,将胸前捆紧,穿上宽大的内侍衣服,从身形上窥不出破绽。前提是不能让人近身。 之前她和内侍小禄同住一个屋子,她格外留心,从不在小禄面前换衣服。内侍大多有这样那样的怪癖,小禄也不爱让人窥见自己的残缺,并未起疑心。 这个薛霆,冷不丁地揪住她的衣襟,万一再碰触到她的身体,今日可就要露馅了。 一旦身份曝露,就有性命之险。 冯少君没有乱动,任由薛霆揪着衣襟,自己垫着脚,脸上露出惊惶不安,结结巴巴地张口:“薛侍卫,你、你要做什么?” 薛霆眯了眯眼。 他也不知自己要做什么。不过是本能地觉得这个小喜有些不对劲,故意吓唬一番罢了:“我和你说话,你这般害怕,是不是心虚?” 冯少君目中闪过委屈,垂下眼,小声答道:“咱家虽没了子孙根,却也不好和男子亲近。薛侍卫若是有此癖好,还是换一个人吧!” 薛霆:“……” 他只喜欢娇柔妖~娆的美人好不好! 就算是偶尔想尝个新鲜,也绝不会看上这么一个貌不出众的内侍! 薛霆被膈应得不轻,迅疾松了手,语气中满是嫌恶:“说什么混账话!滚一边去!” 冯少君垂着头离去。 走得老远了,才悄然松出一口气。 薛霆心里有一股闷火,又不知往哪儿发,狠狠骂了一句,便去当差了。 一个时辰后。 天色漆黑,书房的门开了。 秦王殿下亲自送薛攀出了书房。 “殿下不必远送,”薛攀话语不多,简洁有力:“末将以后得了闲空,再来探望殿下。” 秦王深深看了薛攀一眼,一语双关地说道:“薛将军平日戍卫宫门,何来的闲空。本王身体已经大有好转,薛将军不必惦记。” 目光一扫,叫了薛霆过来:“你代本王,送薛将军出府。” 薛霆拱手领命。 薛攀和薛凛是堂兄弟,平日走动密切,薛霆对堂叔十分熟悉。叔侄两个不紧不慢地向前走。 “你在殿下身边好好当差,别胡思乱想。”薛攀低声嘱咐。 薛霆有些沮丧,低声叹了口气:“殿下已经在府里养了大半年的病,也不知何时才能出府。” 薛攀淡淡道:“殿下是天子长子,皇上消了气,自然就会让殿下出府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薛家自十几年前,就在秦王身上下注。不会因为秦王一时势衰就更弦易张。相反,秦王此时正需要薛家的鼎力支持。如此倾囊付出,日后的回报自然越丰厚。 这其中的道理,年少气盛的薛霆还不懂。也轮不到薛霆来质疑吭声就是了。 …… 夜半更深,众人皆已入睡。 冯少君点了烛台,在烛火下以特定的暗语写了两句话,将纸条塞入一个小巧的竹筒里。然后,将竹筒藏进袖中的暗袋里,便合衣睡去。 隔日五更没到,冯少君便醒了。 天还没亮,主子们还没起身,书房里的内侍们趁着此时穿衣梳洗吃早饭。 内侍们的伙食,不好不差,早饭是清粥面点小菜。 冯少君吃了几口,借口肚子痛要方便先出去了。一众内侍继续吃喝,压根没人留意小喜的行踪。
第212章 消息 燕王在秦王府里安插了两个眼线。 这两个人,无法靠近书房。平日帮着传递消息。 冯少君去便房绕了一圈,然后出了院子。走了一段路,到了一处凉亭。凉亭边有一株高大的梨树。此时正是梨花开放的时节,满树的梨花,扑鼻的清香。 冯少君迅速环顾一圈,蹲在凉亭的第二根柱子下。伸手摸索了片刻,第五块青砖被挪开。这块青砖比普通青砖薄了一半。 冯少君将袖中的小巧竹筒放进去,再将青砖挪好。 此时天刚蒙蒙亮,正是侍卫换班的时候,难得有片刻的松懈。冯少君溜出去不到一炷香时间,没引来任何人的注意。 无人知晓,消息已经传到另一个内应手中,半日之后就能到杨公公手中。 冯少君传递消息后,神色如常地在书房外做些粗活。 内侍众多,且每日都打扫,本来也干净得很。很多内侍看着忙忙碌碌,实则就是磨工夫罢了。 她混身其中,从不偷懒,却也不是最勤快的那一个。这也是做密探的至高境界。悄然泯与众人,半点不惹眼。 中午有两菜一汤,吃完了还能回屋子午睡。 只要秦王不发怒不打人板子,这日子倒也不难捱。 小禄跟着她身后,进了屋子,随口笑道:“殿下平日时常发脾气,大家伙儿都提心吊胆的。今日殿下的心情倒是好得很。” 那是当然。 薛攀昨晚代薛家来表忠心,秦王心情可不很好么? 冯少君照例不吭声。 果然,小禄也不必她搭话茬,继续絮叨起了府中八卦琐事:“对了,有件事你听说没有?世子妃昨日宣太医诊脉,据说是喜脉。世子妃娘家不争气,肚子倒是争气得很。” 吴家垮了台,秦王被天子严惩,仔细计较起来,根源都在吴家。吴氏这半年多来的日子,着实难熬。 好在吴氏又诊出了身孕。子嗣要紧,秦王妃也不便再刁难刻薄儿媳了。 小禄八卦了一嘴,还想再闲话,冯少君打了个呵欠。小禄只得闭了嘴,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耳根总算清静了。 冯少君和衣躺在床榻上,脑海放空,很快睡着了。 不知做了什么美梦,午睡醒来,身体有些热,脸孔有些红。冯少君努力平心静气,默数到一百,身体里的躁动才慢慢散去。 果然是春天来了。 …… 一晃天已黑了。 燕王在太和殿里看了半日奏折,挑出三分之一左右,令人送去行宫给天子过目做决定。 杨公公随伺一旁,世子朱昀被召进殿里伺候笔墨。 燕王在燕王妃面前如绕指柔,对着儿子却是十足的严父模样。 朱昀在燕王面前,不敢有丝毫懈怠。直至燕王忙完正事,才敢张口:“父王,皇祖母打发人来传口信,让父王和我去慈宁宫一同用晚膳。” 曹太后对几个皇孙都不错。赵王汉王伴驾去了行宫,燕王被留下监国理政。曹太后时常打发人请燕王去慈宁宫用膳。 对燕王来说,和曹太后保持良好的祖孙关系,也十分重要。 别看曹太后一把年纪话都说不利索,实则人老心亮,半点都不糊涂。隆安帝对曹太后十分孝顺,曹太后说一句,抵得上别人十句百句。 皇孙们争储,曹太后从不掺和。直至这半年多,燕王强势崛起,曹太后也对燕王格外亲善起来。 燕王略一点头:“现在便去吧!” 要做太子,不能有忤逆恶名,去慈宁宫尽孝道也是应该的。 朱昀应了一声,随燕王一同去了慈宁宫。 沈祐是燕王亲卫,自然一并随行。 “见过皇祖母。” “见过皇曾祖母!” 燕王父子两个一同拱手行礼。曹太后乐呵呵地笑道:“都免礼。” 待燕王起身,曹太后打量燕王一眼,颇有些心疼:“你这些日子来回奔波忙碌,可别累着自己。” 在外威风凛凛不苟言笑的燕王殿下,在亲祖母面前,也得彩衣娱亲,笑着应道:“皇祖母放心,孙儿都这么大的人了,知道照顾自己。皇祖母请宽心,别总惦记孙儿。” 曹太后笑道:“做祖母的,哪有不惦记孙子的道理。” 然后,叹了口气:“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死心眼了。生在皇家,子嗣兴旺何等要紧。你喜欢袁氏,要娶她做正妃,没人拦着你。可袁氏就生了昀儿一个。” “瞧瞧秦王府,嫡子庶子五六个,赵王汉王也都一堆儿女。唯有你,就昀儿这么一根独苗。” “袁氏不能再生了。你还是纳两个侧妃进府,再生两个儿子才好。” 朱昀心里一紧,明知燕王不会应,还是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燕王一眼。 曹太后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要做太子,应该再有几个子嗣。至少,不能只有一个独苗。说句不中听的,万一朱昀有个好歹,燕王就后继无人了。 天子立储,要考虑方方面面,子嗣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口。 燕王从容应道:“皇祖母一心为孙儿考虑,孙儿感激不尽。不过,孙儿当年去袁家迎娶王妃时,曾对着岳父和几位舅兄立誓,此生只娶王妃一人,不染二色。” “再者,孙儿平日掌管刑部,忙着审案公务,实在无暇顾及内宅。” “昀儿已经十七,再有两个月便要大婚。传承子嗣开枝散叶一事,就都交给他了。” 朱昀:“……” 燕王目光瞥了过来,朱昀只得硬着头皮顶下这口锅,对曹太后笑道:“曾祖母放心,我一定努力。” 曹太后也就不再多言了。 燕王又不是不解事的少年,事事需要人提醒指点。她这个做皇祖母的,提醒一回,也就罢了。说得多了,岂不白白讨嫌? 晚膳过后,燕王父子坐马车回了燕王府。 杨公公一进府,就有内侍悄然凑上前,将竹筒给了杨公公。杨公公不动声色地将竹筒收入袖中。 待看到竹筒里的消息后,杨公公眉头微微一跳,不敢迟疑,立刻低声向燕王禀报:“殿下,奴才有要事回禀。”
第213章 布局 燕王瞥了杨公公一眼,略一点头,示意自己知晓,却没急着起身。 他正和燕王妃说话,再要紧的事,也得往后排一排。 燕王妃没留意到杨公公的小动作,兀自兴致勃勃地说道:“昀儿的婚期就快到了,我也盼着敏儿快点过门。以后你们父子两个上朝办差,内宅里也有人陪我说话了。” 燕王妃口中的敏儿,是兄长袁海的女儿袁敏。 袁家子嗣兴旺,袁大将军有五个儿子,到了孙辈,嫡出庶出加起来,一共有十二个。袁敏是唯一的孙女,在袁家受宠的程度,比起燕王妃年少时有过之无不及。 不过,袁敏的性情脾气,和燕王妃这个姑母截然不同。燕王妃生来体弱,精心娇养,一派天真娇憨。便是三十多岁了,性情也未变过。 袁敏自小习武,身体康健,远胜燕王妃。且容貌明艳,爽朗大方,又不失周全仔细,极得长辈欢心。不管走到何处,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64 首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