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战国论》的质量,除了许盈自己确实非常用心,也很有些天赋外,也是上辈子的所见所知给予了他支持。 充足的史料、全面的论点、扎实的论据(以这个时代来说是这样的)、独特的观点、磅礴的行文风格......这些都让《战国论》迅速圈粉。 读《战国论》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许盈,见书上作者落款是许盈的名字,还当他是个热血未凉的中年人——一时之间,很多人以他为偶像,研究《战国论》中所说的强国之法、衰败之因。 然后再看如今国家情形,有人打算从书中学,寻求强国之道。也有人纯粹就是做分析工作,借书中的例子分析如今国家的问题...还真是一分析一个准!原本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都空前明晰起来。 也不是没人知道许盈如今只是个少年,但在短暂的惊讶、不适之后,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脱粉’。他们又不是为了许盈才觉得这书好的,既然觉得这书好,也不会因为是许盈写的而拒绝。 许盈不知道,如今他也算是一朝成名天下知了!相比起风头正盛的名士,他缺的只有时间的积累(年龄也是个不小的缺憾,在大众观念里,年纪太小意味着不稳定、不可靠)。 不过就算知道《战国论》到底带来了多大的声望,许盈也只会觉得安心...最近的他因为洛阳方面的变局,十分不安。想不到能做些什么的他只能尽量补强自己,也算是以不变应万变了。 而补强自己的方式也不过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提高自己的声望,这能增强影响力,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护身符。另一个则是物质上的准备,尽量收拢财货,特别是粮食——深冬做不了什么,但是开春之后的耕种已经在计划中了! 更多的农田,更精细的耕种...在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比粮食更加□□了。
第109章 北方的冬天十分漫长、安静,而就在河水刚刚化冻,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时,这种安静被打破了! 喧嚣的核心就是洛阳,去年先帝才驾崩,三位皇子角逐皇帝位,好不容易三皇子登位。但皇帝的位置还没坐稳呢,各种危机就来了! 一方面,叔叔伯伯们在旁看着,只想取而代之。哪怕是暂时摄政,与他算是政治同盟的琅玡王羊超,其实也是彼此防备,不能算一条心的。另一方面,知道大周国内不稳的汉赵正在动员大军,随时可能攻击防线,然后从薄弱地带穿过,直击洛阳。 这样的事,别说做不到...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很难让人不担心。 其实,去年收到大周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汉赵内部就猜到大周国内会政权不稳了。偌大一个汉赵,自然能够很快意识到这是出兵的大好时机。只是出兵这件事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了事的,事情还是很复杂的,所以才拖到了如今。 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决定了大军汇聚是需要不少时间的(所以古代帝国的疆域有一个上限值,如果从中央出发,军队几个月都无法到达,这样的地区是无法真正统治的!最多就是名义上的统治),再者,正逢隆冬,北方的隆冬着实不是动兵的好时间。 以逸待劳的守军还好一些,主动出击的一方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劳师远征,还有多少战斗力实在是令人怀疑。 但汉赵统治者显然也很懂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所以北方一化冻,他们就开始用兵了——等到兵临城下、短兵相接时,天气也不太冷了。 而且只要速战速决,大军返回时还正好能赶上春耕,不会耽误农时...虽然汉赵统治者是匈奴人,但治下是中原的土地,所以大量的生民依旧是耕种为生的,农事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就托付王叔了!”才十岁的小皇帝脸色苍白,身上用的皇帝旒冕里面居然还有杂珠,可见如今国用日蹙。他平日是不管事的,也管不了,只负责朝会时坐在上方,成为一个‘摆设’,就和长案上摆的玉玺差不多。 至于朝会以外大多数重要场合,他都是不出现的, 内有太后代劳,外有摄政王羊超出面,大家都在淡化他的存在。 此次非得他出面,也是不得已! 眼下汉赵军队已经绕过了防线,一路上对汉赵军队的阻击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说不准什么时候汉赵军队就要兵临城下了!如果不是出逃洛阳之后也没地方去,说不定还会有更糟糕的后果(历史上的东汉皇帝就是如此),恐怕太后、皇帝已经带着百官跑路了! 然而就是这种时候,羊氏依旧无法放下争权夺利之心! 太后和小皇帝希望手上有兵的大周亲王都来勤王,拱卫洛阳!说起来,能够绕过防线、灵活行动,汉赵军队规模必定不会太大。真要是能组织起诸侯会战汉赵,对方搞不好就不敢来了。 但羊氏诸位大王显然没有‘毫不利己’的高贵情操,这种情况下,没有好处是喊不动人的!就算是和太后结成了政治同盟的羊超,也没有太高的积极性——真的和汉赵军队决一死战了,赢了也是损兵折将!到时候自己家底打光了,能有什么好下场? 那些兄弟们巴不得的趁他病,要他命!而太后也会借此一脚踹开他,换一个更强力的宗亲外援...这都是可以想象的。 羊超这个时候也乐意拉上更多的老兄弟一起对抗汉赵,既能有效分担自身压力,也能提高声望。 这种情况下,小皇帝只能用印发官。此前羊超已经担任太尉一职,可以开府授事(以亲王的身份也能开府,培养自己的小班子,但有些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时三公之类已经是虚衔了,太尉这个位置更多是尊荣,实权其实没有多少。 但此时一个政治特点就在于,一些虚衔是看人下菜的!如过担任这个职位的人是政坛强人,那么这个职位的权力就会和以前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加夸张。 羊超担任太尉,自然是有实权的太尉...而一旦有实权,就可以做很多事了!在这个位置上,他获得了很多好处。 眼下羊超又拉上了燕王羊庸、长沙王羊伟两个兄弟共同对抗汉赵,而给出的好处则是一人一个将军位! 反正这是慷他人之慨...用印敕封的是小皇帝,到时候从这个位置捞的好处也不是羊超来发,他这个算盘打的精明的 很! “陛下勿忧!汉赵军队远道而来,我军以逸待劳,又有洛阳百姓襄助,人和、地利都在我!”羊超胸脯拍的啪啪作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样。 而他这样说了,小皇帝也只能这么信了...不然又能怎样呢? 然而谁也没想到,之后事情的走向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一开始,两边僵持不下,但总体而言是向着大周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以羊超为首的几位亲王很保守,根本就不出城,只单纯守诚——汉赵军队远道而来,又是孤军深入,本来就支撑不了多久。 有限的补给只能通过在洛阳城外扫荡获得,这就苦了城外百姓!但即使是这样,也是杯水车薪!汉赵军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再加上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周援军(说到勤王,大家都不乐意,损失的兵力是自家的,又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是痛打落水狗,顺便捞一笔军备和战俘,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此消彼长之下情况确实不妙。 这样的情势之下,没有了心气的大周难得众志成城了一回。 但就是这时候,有人与城外汉赵军队里应外合,不仅在各处城门吃紧时突袭了一处城门,还亲自给汉赵军队开了城门。 “是胶西王!胶西王投敌叛国——”认出领着一队官兵的人是谁之后,一个身受重伤的守城小头领凄厉叫道。 很快,宫中也收到了城破的消息。 “太后娘娘,胶西王将汉赵军放进了城!马上就要杀到皇宫了!娘娘和陛下快走啊!”大长秋穿过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掖庭,心里也慌的不行,只能本能一样想办法安排皇帝和太后。 收到这个消息的太后和皇帝连忙换上了宫女和宦官的衣服,裹挟在一些趁乱外逃的宫人中间,不声不响地藏入了城中,寻觅机会出城——汉赵军队已经入城,肯定要去皇宫找太后和小皇帝,呆在城里十分危险! 好在汉赵军队规模不大,也不能在洛阳呆多久,总是要走的,所以只要能够出城,日后总能再回来。 “胶西王实在是...糊涂!”太后被一位宦官藏在自己城中私宅时,始终在咒骂给汉赵军开门的胶西王。 胶西王就是当初的大皇子,争位失败了,但身为 皇帝的哥哥,总有一个亲王位。 相较于喋喋不休的太后,小皇帝倒是镇定许多,虽然他的脸色越发苍白了...他数次往皇宫的方向看去,不知为何,心里有一种预感,这个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生活的地方,他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没过多久,和太后、小皇帝一起逃出来的大长秋过来,带着打探来的消息道:“娘娘和陛下还是得尽早走!若是迟一些,那些匈奴人迟早要挨家挨户搜查,实在太危险了!” 大长秋带来了一些食物和水,又道:“小人见汉赵军抓了些宫人,怕是要用这些宫人指路、抓人呢!” 这样一说,太后更慌张了,匆匆忙忙地吃了一些东西,又带了些干粮,这就和小皇帝以及身边贴身护卫的几个宦官往外走。 这时他们又换了平民百姓的衣服,此时城内很多百姓都在往外逃窜,倒也不显的突兀。 汉赵军正忙着劫掠皇宫,连城中都还没来得及搜刮,此时多多少少有些机会可以逃出去,只是风险大的很——得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城外的一条封锁线! 看到这条封锁线的时候太后就后悔了,她宁愿躲在城中,那还有生还的机会呢! 但这个时候想回去也回不去了,他们一行被想要外逃的百姓裹挟着,根本无法往回,只能前进。 太后在宫中养尊处优惯了,这种情形实在是大大的不利!临到穿过封锁线时,又忽然一个脚软,跌到在地。 旁边的大长秋要去扶太后,此时却一支箭射来,太后再起不能,后来的百姓跟着踏上来。大长秋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只能放弃太后了! 赶紧招呼着其他宦官,紧紧围着小皇帝,护送小皇帝穿过了封锁线。 直到最后,小皇帝都没有回头看被留在封锁线的太后一眼...明明贵为太后,死的时候却是以普通人的身份死的,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讽刺了。 发生在开春之后的洛阳之战吸引了各方视线,而当这场战争以这种充满反转意味,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结束时...面对纷乱局面,各方都行动了起来!
第110章 整个中原地区,以洛阳为核心,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45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