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郡主的祖母,虞老夫人笃信佛法,郡主打小养在祖母身边,又有谢府这外行大义善举的2外家,也难怪郡主也养了一副菩萨心肠……” 在场谁也不是傻子,哪能听不出,韶懿郡主是拿了外家谢府,敲打以白府为首的一干豪绅家眷。 这世间不缺聪明人,谢府一出手,就是大半身家,是在敲打豪绅,但凡是个识时务的人,也该有所表示才行。 黄太太拉着姚氏的手,亲亲热热地说话。 其余的夫人太太,也都纷纷跟着一起凑趣儿,姚氏也是大方爽利的性子,很快就和各家夫人太太们,聊到了一块儿去了。 夏桃退出小院,亲自下山将虞幼窈的话转告了白太太一众人。 白太太连忙躬身,行礼谢恩。 韶懿郡主以外家谢府作伐,敲打了她们,警告他们既然有心“从善”,就要效仿谢府,做到“真善”。 韶懿郡主也表明了,她外家谢府就是商户,她蒙外家教导,对商户豪绅并无偏见,也愿意拉一把。 她欣赏谢府这样的仁商,倘若能做到“一心从善”,她自然也会对其抱有善心。 白府既然决定要转投武穆王,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原也是打算了花钱买命,自然不怕这一句“十分钱财,七分造福一方,三分留归已身”,最担心的是佘了钱财,还落不来好。
第874章 因缘 韶懿郡主一番话恩威并显,态度表达得明明白白,半点也不含糊。 这也让白太太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不枉她,为了增加“投诚”的筹码,说服了辽东一带,与白府交好的大小豪绅们一起过来“投诚”。 与白太太一起过来的几家太太,也不由松了一口气,纷纷道:“韶懿郡主圣善之名,也是名不虚传。” 夏桃与守山的护卫军队长招呼了一声。 白太太一行人,这才允许上山。 虞幼窈带着众家夫人,太太们,先去宝殿拜了佛祖,并诵了一篇《金刚经》,主持点燃了今儿的头柱香,呈给虞幼窈。 虞幼窈上了头香,并添了香油钱。 众家夫人也都陆陆续续进了香。 白太太一行人吊在后面等着,见韶懿郡主一身玄纁大袖袍,外搭着真紫霞帔,头上的步摇冠镶金嵌玉,珠翠满头,四周垂着步摇坠子。 全身上下都透了华贵庄重,端凝大气的仪态,便是瞧一眼,就有一股威上慑下的威仪姿态,令人心悦诚服。 不愧“贵女”风范。 精美大方的步摇坠子,便是走起路来,也是莹莹地,轻盈地缓动轻曳,显得摇曳生姿,优美大方。 浑然不似旁人,一走起路来,身上的步摇、耳环,就跟着步子乱晃,乱摇,没得一点美感不说,还显得轻佻,不端重。 包括黄太太,白太太的一行人,可算是大开眼见,总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世家贵女,天家风范。 之后,又去拜了药师佛。 主持上前一步:“阿弥陀佛,寺里有一位打京兆宝宁寺来的高僧,要在禅房里讲《药师经》,郡主可要移步前去?” 虞幼窈目光微动:“可是宝宁寺慧济禅师。” “正是!”主持点头。 没想到慧济大师,竟然也来了北境,虞幼窈转头对身后的黄太太一行人道:“我要去禅房听禅,你们可要一同前去?” 黄太太笑道:“听闻慧济大师,是宝宁寺六慧僧之一,佛法十分高深,难得有机会听高僧讲经,自然不能错过。” 其他人也跟着附合。 虞幼窈双手合掌,对主持说:“便有劳大师带路。” 禅房依山而建,一行人出了佛殿,沿着一条山道抬阶而上,虞幼窈带着黄太太一行人进了禅房。 白太太一行人,自觉留在了禅房外面的小院,有僧人准备了蒲团,她们规规矩矩地坐在蒲团上。 禅院里供奉了一尊佛龛,年轻的灰袍僧人盘坐在蒲团上,手捻佛珠,显得宝相庄严,清华轩举。 不是“周表兄”又是谁?! 可,自从与“周表兄”在宝宁寺相认后,便也与他了断了尘缘,从后世上再无“周氏令怀”,只有宝宁持慧济大师。 虞幼窈双手合掌,行了一个俗家礼:“一别经年,大师别来无恙?” “阿弥陀佛,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不是无因自有,”慧济大师掀开眼睛,定定地看着她,只道:“禅房陋室,施主请自便。” 虞幼窈懂了。 何为因缘? 是周令怀与襄平之因; 亦是周令怀与殷怀玺之因; 更是周令怀和虞幼窈之因; 这才有了慧济大师与她今日之缘! 禅房里置了卷案,置了蒲团,虞幼窈独坐了一张,黄太太一行人,每两人坐一张,五张卷案刚好够坐。 慧济大师讲了《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首先着讲了经题。 “【药师】是佛的通称,从生理上治疗众生疾苦,从心理上治疗众生贪嗔痴念,药师佛身伴日光、月光两大首菩萨,即【琉璃光】,以万千琉璃光,堪破无明无常,功德普照。” “因缘五灭即【如来】,如如来而,如如而去,众生平等,了无差别,如是而说,因、缘、果乃为【本愿】,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在‘因’上造就恶业,就必要承担苦‘果’,此经讲述了如何造作善业,通过造作善业的功德,获得所希望求的果报。” 慧济大师果然不愧是,宝宁寺六慧僧,一篇晦涩深大的《药师经》,从经题释意深入浅出,通俗达理,讲到了十二本愿,又讲了因缘果业。 便连不通佛法的人,也听得是如痴如醉,通彻明了。 卷案上备有笔墨纸砚,虞幼窈一边听禅,一边抄禅经,待一篇经文讲完,虞幼窈已经抄写了厚厚一沓禅经。 虞幼窈拜别了慧济大师,将抄写的禅经供奉到寺里。 此行的目的,便已经达成了。 虞幼窈道:“各位夫人,太太们便请自便,我要前去宝殿,替祖母与家母祈福,顺便为祖母点一盏长明灯。” 如此一来,大家又要赞虞幼窈孝德纯彰。 龙凤寺是小寺,孙婆子在随行队伍里,安排了厨娘,并带了食材,并一些精巧的点心,物果等等,随后借了寺里的膳房,简单做了几样素斋,也还算可口。 一众人用完了午膳,就是之前没有聊完的话题继续聊。 有在募捐的细节,也都一并敲定。 一直到了未时,一众人才下了山,虞幼窈与黄太太一行道别,这才乘上了车驾,返回了城里。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乱。 虞幼窈侧耳一听,仿佛听到有人在喊冤,刚要掀开帘子,往车窗外面看去,马车突地一下停下来了。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转头交代夏桃:“出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夏桃连忙应是,跟着就掀帘出去了。 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虞幼窈听到妇人凄厉地喊冤。 百姓公然拦截郡主的车驾,闹出了这么大动静,怎么看都不简单,这会儿车驾四周,想必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 不一会儿,夏桃满脸凝重地回到车厢:“外面有一个妇人,跪在了街中间,拦截您的车驾,想要告状,孙婆子听这妇人的意思,好像是家里死了男人,怀疑是药铺抓的药有问题,去衙门告状不成,认定药铺的东家,花钱收买了衙门,想要请您主持公道。” 虞幼窈眉心重重一跳,陡然想到了,襄平城最大的药材商,就是白府。
第875章 韩氏 白太太今儿一早,就上了宝宁寺,回来的路上,就碰到了张氏告状一事。 而告的,就是药铺这状。 虞幼窈神情一冷:“你去转告孙婆子,让她这样……” 夏桃见小姐面色凝重,便也知道这件事不简单,仔细听着小姐的交代,匆匆下车寻了孙婆子,将小姐的意思转达。 临街有一家琼玉酒楼,此时二楼的一处包厢,一位年约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身上穿了藏青色蟒袍,站在窗口,一边把玩着手中翠绿的玉扳指,一边注视着楼下,停在街道中间的马车,四轮四马的车驾,四周挂了帷幕,无法窥见马车内的情形。 贺知县是襄平县知县,他谄媚上前:“韩六公子,下官的安排您可还满意?” 朝氏一族祖上,曾是高祖皇帝立国之后,首次科举的第一批进士,是大周朝开国首臣。 随后,高祖皇帝在西北边境一带颁发了一系列,强边御外的国策。 国策的顺利推行,往往需要当地家族来大力推动,因南北文化的差异,就导致南方人杰地灵,北方人才凋零。 矮子里拔高个,出了进士的韩氏一族,也就进了高祖皇帝的眼睛。 高祖皇帝对韩氏一族多有提拔,很是器重。 名不经传的韩氏一族,渐渐发展成了陕西第一士族。 底蕴虽然比不上虞氏族,但韩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却不容小觎,首辅虞宗慎丁忧之后,如今内阁掌权两位次辅,其中就有韩氏一族的阁臣。 这就是韩氏一族不畏藩王的底气。 眼前这位韩六公子,出身韩氏嫡系,早几年就考中了举人,原是打算在去年恩科上一鸣惊人,哪知道上次恩科,先是牵扯出了舞弊一案,宁远侯府下了大狱。 之后,又因周厉王一案,今皇上对北方士族十分不满,也有心敲打北方士族,科考取仕,山、陕地区及浙江一带的取仕名额少之又少,几乎都被两湖的考生所取代。 就导致韩六公子落了榜。 韩六公子模样风流俊雅,他似笑非笑地瞧着,楼下韶懿郡主的车驾:“这个闹事的张氏可不可靠?” 这个计划是他定计,为免叫人察觉了端倪,顺藤摸瓜牵扯了他,他全程都没有插手,一律交给贺大人自己在安排,甚至连过问都不曾。 多少有些不放心。 贺知县“嘿嘿”一笑:“六公子请放心,我们可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这种事自然要谨慎安排,绝不能出了任何差错。” 韩六公子瞥了他一眼,语气莫名:“哦,是吗?” 一条船上的蚂蚱? 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儿也配? 可真是给了一张脸,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贺知县可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以为韩六公子,只是不放心,就连忙道:“张氏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苦命人,前头的丈夫战死后,朝廷拖欠军晌,幽军只给她发了微薄的抚恤,她一直对此心怀怨怼。” 这事他也知道一些。 倒不是幽军不想多给些抚恤,而是幽军本就军晌不足,紧跟着北狄就大肆进犯,也没人顾上这事,随后周厉王身死…… “后来日子过不下去了,张氏就带了两儿一女,改嫁了一个农夫,农夫前头死了老婆,留了两个女儿,老爹瘫在床上,老娘腰椎不好,不能干重活儿,一大家子全靠男人有个修房的手艺养活,如今死了男人,整个家里就跟天塌了似的,是把命豁出去了闹,光脚不怕穿鞋的,可不是轻易能打发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17 首页 上一页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