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群臣的面,将甲胄装进了宝匣里,从此封匣不出。 这跟杯酒释兵权是一个道理,群臣们也就知道了,先帝这是要宝甲装匣,是在警示武将、勋贵。 自此之后,武将们宝剑装匣。 而先帝重文轻武,仁治德下,大力发展农工商业,使四海归心,大周朝的在先帝的治理之下,达到了巅峰。 听说先帝时期,国库充盈无比,大笔军晌投于军中,用于武器的锻造,甲胄的制作等,大周朝的工业技术,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水平。 精良的武器装备,也震慑了外敌。 诸如宁国公府、镇国侯府这样的老牌勋贵,也渐渐走向了落没。 但自古以来,盛极必衰,先帝做梦也没想到,他辛苦为大周朝,创下的大笔基业,甚至还因操劳过度早崩,却被当今皇帝,一场御驾北伐造没了大半。 言归正传。 这套宝甲封匣之后,就一直供于太庙,直到朝廷封了殷怀玺武穆定北王,当今皇上突然想到,供于太庙的宝甲。 于是,效仿当年的先帝,携群臣一起拜了太庙,告了先帝之灵,阐明如今大周局势内忧外患,宝甲出匣以定天下。 遂,亲手将宝匣取出,并当场赐名为“四海定蛟甲”,当着太庙列祖列宗的面,将宝甲赐予了武穆定北王。 武穆定北王遂跪地,俯首称臣,谢主隆恩,并表示:“祖有功,后有德,小子定不负列祖列宗的功德与基业。” 这一手恩威并济,玩得实在顺溜。 有人会觉得,“四海定蛟甲”有些耳熟,进而就能想到,早些年东宁王,进献给当今皇帝的匕首,后取名为“四海蛟龙匕”,赐予周厉王。 多年前,这把匕首随着周厉王的冤情,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上,之后又随着,周厉王平冤昭雪,又复赐予周厉王之子殷怀玺。 定蛟甲,蛟龙匕,也只两字之差,大意却分毫不差。 “四海蛟龙匕”,承载着周历王,对大周,对当今皇上的忠君、仁义,见证了周厉王此生,为大周朝出生入死,为当今皇上尽忠尽烈的赤诚之心。 当今皇上,将四海蛟龙匕重新,赐给殷怀玺,是警示,也是皇恩。 而“四海定蛟甲”,在警示和皇恩的基础上,又掺杂了当今皇上,对武穆王北王的期望,希望武穆定北王,能如他的父亲周厉王一般,为他扫四海之异心,定九州之博大,稳定社稷,令四海归心。 不得不说,狗皇帝人品不怎么样。 但看人还是有眼光的,用人也是相当有一套,且不说当年的威宁侯府,如何在短短一段时间,就一跃成为大周朝第一勋贵,也不提虞宗慎,进了户部之后,为大周朝增收了多少,单说以殷怀玺的心志,降四海,定九州,自然不在话下。 只可惜,终究还是输了为君者的胸襟,流于玩弄权术,不值得令人效命。 当年,先帝铸造四海定蛟甲,是为了震慑武将,宝甲装匣,自是越精良越好,所以宝甲的颜色,采用了玄色,黑中扬红即为“玄”。
第965章 信念 “玄”在众色中,尤为尊贵,而独居其上。 斗篷的颜色,也没有选择军中比较常见的红、蓝二色,而是采用了更加厚重的玄金色,即金中扬黑。 而此时,搭在她肩膀上的斗篷,就是那顶四海定蛟斗篷。 玄金色的斗篷,透着一股浓浓的锐金之意,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携带斗篷是罩在身上的斗篷。 殷怀玺卸下了身上沉重的甲胄,却带了甲胄上的斗篷。 卸除的是,对她的防备,携带的是,随时为她征战的信念。 搭在肩膀上的斗篷,突然就有些沉甸甸地,密不透风,虞幼窈心里不舒服,却舍不得取下来。 她低下头,手指一寸一寸地抚过,斗篷上金色的纹理。 山亭里安静下来。 被竹帘挡在亭外的大雨,哗声大作,誓要将这天地冲刷一道。 殷怀玺蹙眉道:“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山上湿气重,你身上衣物潮湿,穿着也不暖和,我去山里找些枯枝过来生个火堆。” 虞幼窈确实感觉,身上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冷意,却不赞同他冒雨出去:“雨下得这么大,还是不要……” 殷怀玺摇摇头:“雨一直不停,穿着湿衣服会生病,等生了火,把衣服烤干了就没事,你别担心我,顾好你自己,我是习武之一,就是淋一会雨,也不会怎样。” 虞幼窈也知道,他说得有道理,只是看着亭外大雨瓢泼:“山中湿滑难行,你一定要小心些。” 殷怀玺点头应好,大步走出了山亭。 虞幼窈追到山亭门口,就见殷怀玺双足一借力,身体顿时跃了数十丈远。 雾霾蓝的身影,很快就在迷离的大雨之中,失去了踪迹。 虞幼窈心里很担心,却也知道,殷怀玺不会有事,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取了一个油纸小包,里面摆放了三枚褐黑色的香药丸。 此香名“兰清香”,故名思义,香似幽兰,沁人心脾,调五脏、养六腑,壮筋骨,并还有疏风散邪,芳香通窍,去湿健脾的功效。 眼下正好能用上。 虞幼窈检查了两个竹篮,其中一個竹篮里,放了一些点心吃食,另一个竹篮里,摆了一些用具、器物。 煮茶用的小泥炉、茶具、香炉等。 虞幼窈燃了香炭,复将燃烧的香炭捻碎成小块,取香炉,放进置香口里,夹一枚兰清香置到香口上,经底下碎炭薰烤,香炉里渐渐冒出了一丝一缕的烟香。 清幽似兰的香,渐渐弥散。 此香制作十分不易,制作成功之后,还需放到土里,窖香七七四十九日,使香药的药性,达到圆融,与麝药香丸比及,也是不遑多让。 此香温养五脏六腑,长期佩戴有固本培元的奇效。 最适合如殷怀玺这样的武将。 虞幼窈接了一壶雨水,沉淀了杂质,架起了小泥炉,开始烹水煮茶。 端午节这一天下的雨,又称之为“无根之水”,乃天地至纯净。 听说是,端午节这天,民间有许多祭祀龙神的活动,龙神感念世人祭祀,会行云布雨于人世,布泽于世人。 端午节这天的雨,与旁的时候不一般,据说淋一淋雨,还能驱除身上的浊气、秽气、病气,湿气。 是不是真的,无从考究。 但虞幼窈,对这种风俗,却抱以极大的尊重,仔细一想,这些令人费疑所思的风俗,其实也有迹可寻。 端午节是春夏交替时节,已经到了立夏,雷雨较多,端午节这天,确实最容易下雨,所谓龙神布泽于世人,也不过是将这一自然现象神化了,美化了,并非什么迷信,而是承载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立夏后,便是小淋一会雨,及时换上干爽的衣裳,也不会轻易生病,淋雨能清洁身体,身上清洁了,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能防止病菌,减少生病。 加之春夏交替时节,人体热邪渐盛,淋一淋雨,让少些的凉气进入体内,确实能起到些微抑制热邪作用。 理论上,是没有问题。 但具体情况,还是要看个人体质。 人们将这些对自己有益的风俗神化、美化,代表的却是他们对天地的敬畏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不能以迷信概论,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文明。 迷信与真理,是要看它的背后,承载了什么。 若承载的是,害人的恶,那么它的存在是迷信。 如果承载的是美好的善,那么它的存在,就是真理。 这时,殷怀玺拎着一捆湿柴进了山亭,混身上下湿漉漉的,没忙着过来,而是站在山亭入口处,将衣服的下摆拧干了水。 虞幼窈连忙递上了,先前用过的巾子:“赶紧把头发擦一擦。” 殷怀玺擦干了手上的水,握了一下她的手,掌间一片冰凉:“先生火。” 说完,就放开了她的手,就近寻了几块石头围在一起,又垒了一个火塘,竹篮里垫了防止用具碎裂软毯,里头塞了棉絮,正好用来引火。 外面的雨一直下着,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八角亭四周的挡风竹帘,被吹得哐当作响,冷风夹着潮湿的雨气,经过四周的隙缝透进来。 湿柴燃烧不易,伴着一股浓浓的薰烟,要等摆在火堆附近的柴火烤干之后,烟雾就不会这么大。 虞幼窈站在避风口上,烟雾薰不到身上,见殷怀玺混身都湿透了,水滴沿着衣服的下摆,汇成了水线滴落在地上,没一会儿,他站的地方,就凝了一滩水。 轻抿了一下唇儿,她迟疑了一下道:“火堆已经生起来了,你、你还是先,”话到了嘴边,又有些难为情,她不由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连声音也小了许多:“你衣服都湿透了,一直穿着湿衣服,便是铁打的身体也会着凉,不、不如先将,外衣脱下来,放到火堆上烘干?” 身上的衣服少些,坐在火堆旁,干得也更快一些。 只是孤男寡女,衣衫不整是大忌。 无关什么规不规矩,只女儿家矜持作祟,所以这一番话,她说得无比艰涩、迟疑。
第966章 金薄画搔头 小姑娘坐在石桌旁,低着盯着脚尖,头顶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将松散的头发,固定在脑后,脑后的发丝,如瀑一般披散在胸前、脑后,透出如水一般柔媚,只能瞧见她,白玉般的侧面,染上了一缕薄薄的烟霞。 殷怀玺突然想到,当初孙伯帮他治腿时,因为过程很痛苦,虞幼窈总也不放心,每次施了针,总要守在他身边。 那时候,他身上只穿着单衣,也是衣衫不整的样子,小姑娘也从不避讳。 不是她不懂规矩,也不是视礼教如无物,而是对他的担忧,令她下意识忽略了这些。 “好!”殷怀玺当即脱下外衣,挑了两根树枝,搭了一个架子,将外衣挂在树枝旁烘烤。 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虞幼窈心连忙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他:“喝一杯热茶,暖暖身,驱驱寒。” 殷怀玺接过茶杯,茶水初一入口,有些轻微烫嘴,咽下喉咙后,便觉得有一股热流,从喉咙处,一直滑入了肚腹,身体不由一暖。 湿木柴烧了一阵,烟雾渐渐小了。 两人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坐在火塘旁一边烤火,一边烘烤潮湿的衣裳。 火堆“辟啪”燃烧,火堆里时不时发出“扑嗞”地声响,溅起一阵火星子,虽然垒了火塘,可殷怀玺每次都会下意识伸手过去,帮虞幼窈挡一挡。 亭外雨声大作,亭内的气氛,却有些怪异。 香炉里,一丝一缕的兰清香,袅袅地升起,烟雾凝而不散,停留了片刻后,这才微微一扭曲,烟消雾散。 殷怀玺身上只穿了白色的单衣,虞幼窈有些不自在,一直不敢去看他,低头看了一会自己的手指,又盯着火堆看了一小会。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17 首页 上一页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