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呵的笑了声。 “能听就是长处了,”他道,“没见识也很好。” 有见识的,跟他母后一样吗? 淑妃没有紧逼,出去使人摆桌,而后,回过神看了皇上一眼。 她太清楚皇上在气什么了。 祁阳那儿,被长公主狠狠摆了一道,让皇太后和皇上疲于应对。 先前,皇太后还想把夏嬷嬷送去祁阳,幸好她消息灵通,阴了夏嬷嬷一次,她才不会让人去给长公主添麻烦呢。
第374章 还是偏了 秋风飒飒。 关外的秋天来得很早。 毛固安清晨从将军府出来,就被一阵狂风迷了眼。 他连连咋舌。 说起来,他在飞门关也驻军了这么多年,按说早习惯了西北这一带的气候,却也被这儿的秋日大风给吹得头发都快散了。 倒霉…… 他在心里骂了一句。 转念一想,他脚下的土地是西州城,是他们心心念念了这么久的城池,毛固安立刻就不骂了。 反而,嘀咕了一句“爽快”。 西州在他手中,从前余柏的府邸自然也成了毛固安现在的将军府。 当然,孤家寡人一个,也无所谓府不府的,自住一间屋子,其余的都分给了麾下主事之人。 战事告一段落,但他们后续的事宜还有很多。 一位主簿追了出来,道:“之前提出的条件,西凉基本都答应了,只问我们交人的时间。” 毛固安摸了摸胡子。 交还石魏等有名有姓的西凉大将的遗体、兵器,也把押在飞门关内的俘虏送回去,西凉为此则交出大量的金银财物。 两个朝廷定个协议,西凉称臣,从大周的立场上,当然是拿得越多越好。 可毛固安想的是,一旦西凉为臣,那之后几年内,想再兴战事,就不容易了。 西凉得以喘息,现在的西凉皇帝是个没出息的孬种,可将来就说不准了,等西凉休养生息、缓过起来,他毛固安还能提得动大刀吗? 再者…… 毛固安下意识地往东看去。 定国公、不对,是皇太孙,那位正要争夺皇位,眼下的确不能在西境生事,弄得大伙儿捉襟见肘。 可等皇太孙夺下皇位,整理完朝廷大事后,他是会重新考虑西境战事,还是就此收手,以恢复内政为主,这一点,毛将军也吃不准。 不仅仅是他,毛固安想,皇太孙自己现在恐怕都没有一个准数。 朝堂风云变化,具体举措,得看夺位是否顺利,得失如何。 倘若损失惨重,伤了大周元气,自不能开战倘若大捷连连,顺利入主皇城,那就不该留下西凉那么个后患。 毛固安眯着眼看了看天色:“风这么大,我看秋天早,冬天也早,一旦入冬,还换什么俘虏金银,我怕金银在风雪里给我吹不见了。你听我的,既然京城那儿不催,我们就跟西凉再讨价还价一下,讨到下雪了,告诉他们明年再来。反正我们大周不会饿着俘虏,也不跟他掰扯那些口粮。” 口粮都不掰扯,那还讨价还价什么东西? 毛固安说完,自己也品出些怪来。 脸上微微发红,他忙找补道:“这叫抓大放小。” 说完,留下主簿站在将军府外,毛固安快步往前走,一直走到城墙脚下,顺着台阶上去了。 城墙上的风更大。 大周旗帜被风吹得鼓起,守城的兵士们站得笔直。 毛固安看着这番景致,心情一下子就爽利极了。 真好啊。 他就现在这里守着,守到明年春天,京城那儿定然有个说法了。 当然也就清楚,与西凉的后续要如何决断了。 在那之前,就拖着吧。 毁盟这种行径,虽然径,虽然也是古往今来常见的手段,但是,不好听。 皇太孙夺位、初登大宝,上来就毁盟,更是大忌。 如若要打底,那盟约还是不定为好。 一位传令兵从城墙下跑了上来,把一封信交到毛将军手中。 “飞门关送来的?”毛将军看了眼封口,下方盖了刘贲的印,他取出其中纸张,展了开来。 这上头的字迹,他很是陌生。 看了眼署名,“谢羽”这个名字,好像听过,又好像没听过。 再仔细看内容,毛将军的眼睛不由瞪得老大。 这是一篇讨伐祁阳颜氏的檄文。 毛固安一介武夫,不懂那些文人功底,但文字之间的磅礴力量,他还是感受到了。 他为上面写到的事情而震惊,也为了这文字里的号召力而振奋。 虽然,毛固安只答应了永宁侯不掺和夺位之争,他守他的西境,可是,随着西州城易主,随着永宁侯他们返京,毛固安的心一点点的,还是偏了。 偏到,他看到这篇檄文时,也想撸起袖子去冲锋了。 毛固安收起了信,道:“我先拿着,等下贴到城门口去。” 下了城楼,毛固安去寻了定国公老夫人。 老夫人与巧玉抵达西州城已经有些时日了。 刘贲使人护送他们,也与毛固安通了声气,让她们在西州城里可以安然住下。 她们日常在城中走动,感受这座城池里的生活气,也在很多人的口中听到了林宣的名字。 有一些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大周子民的老人,抹着眼泪说着,当年若非林宣病故,他们这些人早就能回到大周治下。 虽然余柏在任时,对城中大伙儿不错,但他毕竟是西凉人。 也有些以西凉百姓自居的,念叨着余柏的不容易,不愿意在周人手中讨生活,又无法离开故土。 毕竟是新易主的城池,各种想法混杂在一起。 巧玉跟着老夫人听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每日都有新的体会。 听见拍门声,她来给毛固安开了门。 毛固安不进院子,只把那张檄文交给她。 巧玉拿进去,给老夫人过目。 老夫人看完,很久都没有说话。 她先前就知道祁阳状况,只是,她没有想到,林繁他们能让谢羽落笔。 打动谢羽的,不是金银、不是前程,是祁阳颜氏的胡作非为,是他与林宣的师生情谊。 巧玉的目光,也落在了“谢羽”两字上。 她当然知道这个名字。 从前几年,逢着年节,府里都会收到官州送来的年礼。 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就是些特产、吃食,像极了寻常师生间的问候,哪怕那位先生,已经去世十几年了。 待他们出逃经过官州地界,她又从长公主口中听到了这个名字。 官州设卡,他们所有人都不敢赌谢羽的立场,想方设法避开关卡。 也正是这位谢羽知府,写下了这篇文章。 师恩固然沉重,但是,做老师的那个人,在当年提点谢羽时,定然也没有想到今日吧。
第375章 臣请守城 林宣当初就想着,有朝一日,让谢羽站出来如何如何吗? 他一定没有想过。 他对谢羽的关照出自赏识,大周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而不是他个人要弄什么结党之举。 他不图什么回报,可他终是得了这份回报。 无心插柳柳成荫。 可柳树的成长需要雨水、土壤、阳光,这一切的所有,由经由林宣的手,落了下来。 巧玉垂下了眼。 “父亲”离她太远了,父亲留给她的,也只有别人口中那些细细碎碎的琐事。 可她忽然意识到,也正是这些琐事,如一根根细线,勾勒出了父亲的形象。 那些人眼中的定国公、恩师、天纵之才、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很高大,高大到让她仰望。 同时,也让她内心里盘旋着一种不安。 那么出色的父亲,她真的配得上这份出身吗? 兴许是谢羽这气势汹涌的文字,给了巧玉勇气,她在老夫人的椅子前蹲了下来。 “我……”她抿了抿唇,看着老夫人的眼睛,问道,“我真的可以是您与先国公爷的女儿吗?我那么普通……” 老夫人微微一愣。 这些时日,她何尝没有感觉到巧玉的迷茫? 可她没有去追着问,她在等巧玉说出来。 这个坎,旁人只是助力,真正要昂首挺胸地走出来,只有巧玉自己才可以。 “巧玉,”弯了弯眼,老夫人笑得很温柔,“巧玉,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取的吗?” 巧玉的眼睫颤了颤。 她打小就叫这个名字。 在左邻右舍一群“大妞”、“二娘”、“金花”之间,她的名字显得与众不同。 不过,家里有位念过书的祖母,大家都以为名字是老太太取的,也就无人觉得奇怪,甚至,大妞二娘还很羡慕她有个好名字。 等进了府,被领到老夫人跟前,老夫人也夸她名字不错,便没有改。 毕竟,各府之中,类似名字的丫鬟也有很多,一点也不出奇。 可现在,听老夫人这么问,巧玉突然心有所悟。 她试探着,问道:“是先国公爷吗?” 老夫人点了点头。 “巧,来自于我,”老夫人笑着道,“你知道我的名字的吧?” 巧玉颔首:“您娘家姓程,单名一个窍字。” 窍字底下,就是巧。 “玉,来自你父亲,”老夫人握着巧玉的手,在她掌心里一笔一划地写,“尔雅里有一句,璧大六寸,谓之宣。宣玉、宣玉。” 巧玉的眸子倏地收紧了。 这就是,她的名字吗? 以先定国公的才华,他还可以给她取更多有雅涵的名字,他最终选了“巧玉”,是因为在她要经历的童年生活里,这是最“出挑”又不会让旁人觉得奇怪的名字了。 他们用了心。 无论是挑一家合适的养父母,还是定一个有深情的名字。 缓缓地,巧玉把脑袋埋在了老夫人的膝盖上,难以抑制地,泪珠在她的眼眶中打转。 老夫人吸了吸鼻尖,手掌落在巧玉的头上,抚着她的长发。 巧玉久久没有动。 掌心的温度,清清楚楚地,传递到了她的心里。 是她的温柔又坚强的母亲,也是她那位高大、伸手无法触及的父亲。 等了会儿,巧玉渐渐平复了心中情绪。 老夫人把她扶起身,柔声道:“把这檄文拿给毛将军去吧。” 巧玉飞快去了。 等她回来时,内室里,老夫人正收拾着行囊。 “您……”巧玉顿了顿,改了口,“我们要回去了吗?” “是啊,我们也该回京城去了,”老夫人手上不停,道,“回去,把所有的一切都说出来,我也有很是想念的人。” “谁啊?”巧玉问,“国公爷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3 首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