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连喜好都要随着她改变了是吗?李桃扇捂着脸觉得牙疼。她都不学琴了,怎么林夫子还要对她这么好?难道看不出来,她根本就是块捂不热的石头吗? 没人在意李桃扇的心情,所有人都打算再好好连连楷书。而这会的林揽熙已经入了宫去拜见皇帝。他怀疑老头子其实早就知道自己喜欢李清婳的事,但老头子没戳破,他也乐得再装一装。 路上,好不容易撵上来的昌宁一个劲儿地墨迹。“那算术夫子和文夫子可太累了,现在这琴艺课一旬不过五六堂课,可那文夫子,您可知道,一旬基本上日日都有课。再说了,陛下肯定还得趁机给您出难题……” 这些事林揽熙何尝不知道。 “倒不如您求陛下直接下旨赐婚得了。”昌宁拍着脑门说,没想到前头正大踏步走路的太子爷忽然停下脚步。 “爷……”昌宁抬眸看去。 “本王要是看上旁人,大概也就求老头子赐婚了。偏偏瞧中的是她。”林揽熙仰头看天叹气。“要是她不乐意,即便赐了婚,我又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 想想从前欺负她的场景,林揽熙想起一句古话。所谓自作孽,不可活也。 带着这样的心思,林揽熙进门拜见了皇帝。皇帝的神色没有之前轻松,显然是被什么事烦扰着。待听得林揽熙说想在国子学府做算术夫子的时候,他的眉眼略沉了一下。 林揽熙还是很了解老头子的性格的。没等他开口,林揽熙便自己道:“父皇因为什么事烦扰,儿臣或许能帮上忙。如今距离科举之事尚远,倒不甚忙碌。” 皇帝微微颔首,命身边的大太监将手里的奏折递过去。“赶在入冬之前,要是能把这件事办好,你便去做你想做的夫子。若办不好,国子学府也不用呆了。记着,这件事朕只交给你一人去做,不会再交给第二人。” 林揽熙接过奏折,眉心蹙起,久久未散开。反倒是皇帝,待交出这件事后,竟有如释重负的意思。 身边的大太监伺机侍候着点心热茶,又命丫鬟替皇帝打着扇,这才细着嗓子道:“太子爷到底年轻,陛下何不派人帮衬一二?” “朕,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皇帝将手上戴着的扳指懒懒扔到紫檀桌案上,闭上双眼往龙椅上靠了靠,慨叹道:“李家啊,果真是旺我大盛的。” 太傅府上,赖舒玉和柳知意把家里不用的一些书都给李清婳送了过来。“知道你要考状元,特意把这些都给你送来了。我和知意左右是用不上的。”二人都不打算参加这次女子科举。 李清婳笑着说了谢谢,又让燕儿赶紧端点心出来给两个人吃。燕儿实在,顺带拎了满满一小筐蜜橘过来,柳知意笑说燕儿一定是把橘子树砍了。 “对了。”赖舒玉嘴里咬着一瓣橘子,忽然有点心情不好。“你们听说没有,福州那边因为今年大涝淹了不少田地和屋设,当地府尹又不中用,以至于数千灾民已经涌进盛京城来了。先头的大概有近百人,如今已在四处乞讨了。” 赖舒玉这么一说,柳知意也吃不下去,叹气道:“我也听说了,按理说朝廷应该开始想办法了吧。这些人要是真的都涌入盛京城,那盛京城肯定要乱起来的,而且那些灾民也未必能活下去啊。” “我爹说了,过些日子上头肯定要咱们这些人家轮流开粥棚的。”赖舒玉又道。柳知意闻言也点点头,“没错,回回都是这样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清婳撂下手里的橘子,呐呐道:“开粥棚吗?那不会有更多的人来吗?” ……太傅府的晚膳上,李诚业和徐氏议论的也是这件事。徐氏问李诚业朝廷打算怎么做,李诚业说皇帝自有安排。 二人正说着,李清婳忽然撂下筷子道:“爹,娘,我想去看看那些灾民,成吗?” 徐氏和李诚业对视一眼,徐氏先道:“不用读书吗?”李诚业也问:“看他们做什么?” “赖舒玉说,朝廷一定会让我们轮流开粥棚的,可我想知道,开粥棚真的有用吗?”李清婳说着,自己便陷入了思考。 徐氏说开粥棚怎么会没用,李诚业却摆摆手打断她:“既然你让孩子读了书,就别怪孩子如今心思多。她想看就看,一则是了解百姓疾苦,不是什么坏事。二则,从前这种情况的确要开粥棚的,让婳婳先去看看也好。她只有自己看过,才知道开粥棚真的有用。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不是吗?” “嗯。”徐氏被李诚业说服了,但还是嘱咐他一定要给婳婳带着最好的护院,最多的人手过去。李诚业颔首答应下来。 灾民聚集的地方距离惠光书院不远。为此,书院已经停了课,又在书院门口设了粥棚供给那些妇孺们。 皇帝交给林揽熙办的也正是此事。林揽熙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几百灾民就给盛京城里的百姓造成了那么大的恐慌。他上一次来时还十分热闹的街巷竟然一瞬间冷清下来,许多商铺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关了门,许多百姓也都闭门不出,一时连叫卖声都听不到了。 盛京城尚且如此,林揽熙不敢想福州会是什么样。他站在远处望着,那灾民连日赶路,身上的衣衫已是破败不堪,头发亦是乱成一团,有几位病重的,此刻正歪在墙根底下,身边倒着两三个破碗,并一根走路用的粗树枝。 “爷,看来这事您得抓紧了。”昌宁也看不下去,命身后的人去买馒头买熟水,给这些灾民发放。 林揽熙神色沉重地点点头。昌宁继续道:“前几日闹灾荒,陛下下令让盛京城中的富贵人家轮流施粥。这些人想必也是机灵了,没等陛下下令,就已经开始施粥了。”说着话,他点了点头远处灾民聚集的最多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所废弃的庙宇,府尹原本打算将其修成书坊,但还没来得及,便成了此刻灾民们暂时落脚的地方。 而那些贵人们便在庙宇门前的空地上施粥。京兆尹许是得了招呼,此刻正在帮忙安排地方,倒是顺序井然,无人捣乱。 昌宁过去跟京兆尹说了几句话,不多时拿到了一份名册回来,上头记录着这些日子有哪些人家已经开始施粥,施粥多少。林揽熙蹙着眉翻开,却忽然发现上头并没有太傅府。 “就这么多?”林揽熙觉得不应该。即便李诚业不在意这些虚名,以李清婳那个性子,定然是要出来施粥的。 “就这么多。”昌宁知道林揽熙在找谁,方才已经跟京兆尹问过,此刻便答道:“京兆尹大人也觉得奇怪,怎么太傅府迟迟没有动静,于是京兆尹大人派人去提醒了一下,结果……” “什么?”林揽熙不耐烦。 “结果太傅府上说是清婳姑娘的意思,还说银子不该花在此处。”昌宁也不懂。抠门和吝啬都得有个限度。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不花银子,什么时候花?眼下盛京城里的贵人可都是攀比似的,唯恐谁施的粥少,那就是没名声,没面子。 虽然心里疑惑,但林揽熙并没有多想。许是她在想旨意下来再说吧。 回了太子府的林揽熙自知事情不能再耽搁,便立刻颁了几条太子令出来。其一,选命钦差大臣,携国库赈灾钱粮前去福州赈灾。其二,在盛京城内广募赈灾钱粮,不限多少,用以施粥棚,建屋舍。其三,免福州赋税两年。 几条太子令颁下去,收效迅速。三天之后,京兆尹处很快便收到了近万两银子,粮食一千余担。然而这里头,依然没有太傅府上所捐。 “父亲母亲,咱们多买几十担粮食施粥吧。”李桃扇也听说了太傅府没捐粮的事,赶紧跟李诚葛和金静萍二人商量。 “大哥跟你说了没有?为什么在这么要紧的节骨眼上还不捐粮啊?”金静萍问李诚葛。李诚业这个当哥哥的还算讲究,对李诚葛很少藏着掖着。 “说了,大哥说是婳婳的主意。还说婳婳一直在翻着什么古书之类的。你还不知道大哥那人吗,疼孩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什么都听婳婳的。我看这事,大哥做得不对,朝堂上下多少人都盯着呢。”李诚葛又看了一眼李桃扇:“桃扇,你这些日子一直在施粥,为什么还嫌不够?” 李桃扇的眼里有几分得意,看着父亲道:“今日我与娘亲在外头施粥的时候,京兆尹大人过来了,还跟我说了好几句话呢。女儿趁机问京兆尹大人关于施粥捐粮名册的事,京兆尹大人说眼下咱们家排在前十位里头呢。” “你把这些年攒下的体己银子全都捐了,娘亲又足足填了一倍,自然要排在前头。”金静萍说这话的时候还在肉痛,可丈夫和桃扇都主张多捐一些,她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爹,娘,我记得外祖母跟我说过,说之前在闹饥荒的时候涌出来捐粮捐银子最多的那批官宦人家,最后宫里都有个说法呢。”剩下的话,李桃扇有些不好意思说了。但金静萍很快反应过来,眼睛一亮道:“诚葛!” 李诚葛微微点头。“家中有公子的,是赏官,赏封号。家中有姑娘的,则是入宫为妃,或是指给哪位皇子。” “既然都已经排在前十里头,那争一争也不妨事。”金静萍摆摆手让屋里的小丫鬟拿来账本,算计了一会,忍着心疼道:“咱们干脆再出一千五百两银子吧,眼下就能拿出这么多了。” 李桃扇十分高兴,明艳的脸庞上泛着微微的红。“娘亲,不光要出银子,而且咱们还要与众不同。别人都是把粥棚设在城内,我们干脆设在城外。这样那些进不了城的人也能喝到粥。咱们远是远了些,可不要紧,眼下正是博一个好名声的时候啊。” “咱们桃扇可真聪明伶俐。”金静萍有些得意地看了一眼李诚葛,“瞧瞧我生的女儿。” 李诚葛笑笑:“谁都知道是你生的,随你,跟你一样聪明,行了吧。”他们李家一向疼爱妻子,李诚葛也不例外。 隔日,也是盛京城出现灾民的第七日。林揽熙忽然觉得不对劲,因为京兆尹报上来的募捐钱粮数越来越多,可每天依然有不少灾民在街上吵着饿,求人施舍饭菜。 皇帝那头逼得也越来越紧,整日要林揽熙过去回话,要他从快解决福州灾民之事。可林揽熙自认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了,偏不知问题出在哪。 昌宁进门送午膳的时候,才发现林揽熙连早膳都没吃,他把自己埋在一堆奏折里,唇紧紧抿着,原本慵懒矜贵的眉眼此刻显得格外焦灼。 “爷。”昌宁心疼地喊了一句。“您好歹吃些东西,那些灾民还能喝上粥呢。” 林揽熙不耐烦地摆摆手。昌宁无奈地叹一口气,却又听林揽熙高声问道:“李家还是没有动静吗?” 昌宁知道林揽熙惦记这事,所以每次京兆尹送来的名册他都会留神看一眼,此刻便点头道:“是,李家还没动静。”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