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和何氏说话的时候,秦伯之就由奶娘领着和寒姐儿的女儿陈九姑娘在一起玩。 能看的出来秦伯之是个早慧的孩子,他虽然只有两岁多,可却知道让着陈九姑娘。 老太君看了就更喜欢秦伯之了。 陈五老爷中了进士后,并没有像同科一样急着进翰林院,而是同哥哥们说自己想要谋个外放。 “我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也不想求什么名利了,只盼望能在最后为百姓们谋些福利吧。”陈五老爷就道。 陈家其他兄弟们都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自是十分的支持。 不过在陈五老爷说要将陈七爷也带到任上去之后,陈大老爷等人就有些犹豫了。 “他现在读书的功夫还没到,我想带他去地方上看看民间疾苦。”陈五老爷是这么解释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侄媳妇是安国公府那位老太君的外孙女。这两年,你也看到了那位老太君对侄媳妇的重视,他们小夫妻现在也还没有长子。你若是把侄子带到任上去了,只怕那位老太君会不依。”陈大老爷是这么对陈五老爷说的。 陈五老爷一心想要锻炼一下儿子,竟没有想到这一点,闻言就有些懊恼。 “不如让他们夫妻随我一起去任上吧。”陈五老爷又道。 “你说你想外放到中南那边,那边生活艰苦,只怕老太君那边不舍得让侄媳妇过去。”陈二老爷也不甚赞同的道。 哥哥们都赞同自己去外任,但对自己要将儿子带到任上却不太赞同。 陈五老爷回去时,步履就有些沉重。 陈五太太见状就问丈夫是怎么回事。 陈五老爷便把哥哥们说的话告诉了陈五太太。 陈五太太是和老太君及二姑母都打过交道的。 她知道老太君心胸开阔,若是好好和她商量,未必不能成事。 因此陈五太太就对陈五老爷道:“要不然,我去安国公府问问老太君的意见?老太君若是同意的话,自然很好。若是不同意的话,那就算了吧。总不能因为老七的事情让老人家伤心。”陈五老爷觉得陈五太太说的有理,便也应了。 第二日,陈五太太便去了安国公府。 彼时老太君正在老君堂乐呵呵的看着一屋子的孩子在院子里玩,听说陈五太太来访,便让人把二姑母也请了过来。 二姑母听明陈五太太来意后,颇有些不情愿。 她们寒姐儿虽然自幼丧父,可也是娇生惯养着长大的,她怎么忍心让她去中南那边的县里吃苦呢。 陈五太太看二姑母果然有些不乐意,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她又看向老太君。 老太君也一脸沉思的坐在那里。 陈五太太这心里就七跳八下的。 想是她昨天一时之间想岔了,老太君虽然通情达理,可又有哪个人愿意让自家女孩受苦呢。 陈五太太正想说要不然自己主动打个圆场不让儿子儿媳跟着过去了吧,就听老太君开口说话了。 她连忙屏声静气的倾听着老太君说话。 “亲家老爷想带着外孙女婿去任上,也是为了外孙女婿的前程。我们自然不会不愿意的。“老太君先笑着对陈五太太道。 什么? 二姑母听后险些有些坐不住了,可陈五太太在这里,她也不好失态,便只先忍着。 陈五太太听后却觉得心中一喜。 老太君却又是话锋一转。 “若是去中南,旁的我倒也不担心,我们家寒姐儿不是那等轻狂的孩子,自也能受得了那边的苦。可我只担心一点,中南那边到底生活艰苦,我担心她怀孕后那边请不了好大夫,亲家太太若是不嫌弃,我想派一个我们府的大夫跟在寒姐儿身边。”老太君笑着对陈五太太道。 陈五太太听后忙道:“您说的是,这自古以来女子生育都是鬼门关。只是我们家也有相熟的大夫,我到时跟我们家老太太回一声就是了。” 老太君闻言就笑道:“那感情好,有劳亲家太太费心了。” 陈五太太忙说没有费心。 她回去陈家后,就同婆母说了此事。 陈老太太听后就道:“老太君说的也有道理,人家也是担心人家里的女孩。大夫的事情你也不用担心了,我会替你找好的。” 陈五太太又连忙谢过陈老太太。 陈五太太走后,二姑母就和母亲抱怨了起来。 “娘,您为什么要让寒姐儿去那等穷山恶水的地方?”二姑母问道。 老太君就道:“我知道你心疼寒姐儿,难道我不心疼吗?可亲家老爷想要安排儿子的前程,难道我们能阻止吗?” “怎么不能,亲家太太既然过来问了,那就代表她还是担心咱们不同意的。您到时在一反对,这事不就不成了吗?“二姑母闻言就道。 老太君闻言就摇了摇头道:“那我问你,我是说单不让寒姐儿过去,还是也不让外孙女婿过去?” “当然是让女婿和寒姐儿一起留在京城了。”二姑母闻言就理所当然的道。 “那外孙女婿的前程怎么办?这事是亲家老爷安排的,咱们若是在此时阻止了,纵然亲家夫妇体贴咱们,不肯多说些什么,可若是将来外孙女婿仕途上有什么不顺,亲家夫妇心里能不没有疙瘩吗?”老太君叹了一口气后道。 二姑母闻言沉默了起来。 “花无百日红。”老太君对二姑母道:“放在寻常人家,这样的事情人家婆家的人自己都做主了,哪里还像亲家太太这样过来问一问咱们的意见。她们纵然不问直接把寒姐儿带去任上了,咱们又能说些什么呢。亲家夫妇因为咱家的威势尊敬咱们,可咱们不能仗势欺人。这是其一。” “在有就是,咱们也可以让外孙女婿自己去任上,把寒姐儿留在京里。可她们是年轻夫妻,寒姐儿现在又没生个男孩,若是亲家夫妇在任上待的时间长了,耽误了寒姐儿的花期,不还是咱们的孩子吃亏吗?咱们现在好声好气的应了亲家夫妇的请求,到时在给寒姐儿多送些吃用的东西过去也就是了。” 二姑母见母亲说的头头是道,觉得自己若是留下寒姐儿确实会有那许多隐患,便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应了。 在两家长辈的支持下,陈五老爷夫妇就带着儿子儿媳去了中南某县任职。 寒姐儿在中南生下了他们的长子,在她们的长子满一岁后,陈五老爷觉得儿子在中南历练的也够了,便将寒姐儿夫妇送回了京里,让陈七爷自在京里继续读书。 陈七爷经历了两年世事后,于人情上越发的通达。 他比父亲的官运要好一些,在多年苦读之下,于三十二岁时中了进士。 彼时,寒姐儿已生了三子一女,其长女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 说来也很是奇怪,陈五老爷和陈七爷于读书上倒没什么天分,只是靠着刻苦二字方修成了正果。 可寒姐儿的长子与二子却十分的聪慧,特别是寒姐儿的长子,可以说是陈家这一代子孙里最有天分的一个孩子了。 不仅陈五老爷对这个孙子寄予厚望,就连陈大老爷等人也将家族的希望都放在了寒姐儿的长子身上。 寒姐儿的妯娌们也都来恭贺寒姐儿,说她生了个好儿子。 寒姐儿谨遵外祖母的教诲,纵使现在一时得意,也不敢露出那轻狂的模样惹人耻笑。 妯娌们过来恭贺她时,她只微笑着说了些谦虚的话。 寒姐儿的长女陈九姑娘因为弟弟的缘故备受陈家长辈重视,她议亲时,陈家长辈原是想为她结一门显赫的亲事的。 可陈五老爷却看中了秦文的长子秦伯之。 秦文于二十五岁时中了进士,在外外放了五年后,方才调入京中,现正在刑部任职。 他做事谨慎,行事圆滑,倒也很得上司器重。 只是秦文到底家底太薄,陈家长辈都有些不太舍得陈九姑娘嫁过去。 陈五老爷却觉得秦伯之生性聪颖,又端稳沉重,认定他人品厚重且前程不可限量。 陈大老爷等人将陈五老爷递过来的由秦伯之所做的文章看了又看,倒也觉得这个后生不错。 于是,在陈五老爷的坚持下,陈家长辈的默许下,陈九姑娘和秦伯之定了亲事。 二姑母知道后急匆匆的把寒姐儿叫了回去,说她不该给外孙女定下这门亲事。 寒姐儿就笑着劝她:“娘,伯之确实是个好孩子,他这些年也是常来家里拜访的,你女婿说他聪颖也就算了,还是个极孝顺的孩子。之前他给别人写文章挣了些润笔费,拿了银子后竟不先给自己买东西,而是给母亲和祖母买了两个镯子。这样孝顺的孩子,心地也坏不到哪里去。” 时人对孝道都是极为看重的,纵是二姑母也不例外。 她听寒姐儿说这秦伯之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后,就动摇了自己的想法。 陈九姑娘出嫁前,寒姐儿将女儿叫到了房中训诫。 看着眼前已生的亭亭玉立的女儿,寒姐儿的心里满是感慨。 陈九姑娘的性情不像她,倒很像丈夫和公公,是个稳重踏实的人。 她倒是不担心她嫁入亲家后的婆媳相处问题,却担心她见姐妹们都嫁入那些世家中,而她自己却嫁入了寒门之家后,会心有抱怨。 她拉着女儿的手坐在榻上,轻声的对她道:“你姐妹们都嫁入了那样钟鸣鼎食的人家,而你却嫁入了秦家,你的心里可是有什么不满?” 陈九姑娘沉默了一瞬后,没有说话。 可她却想起了,自自己订下婚事后,家里有些亲戚和奴才们若有若无的轻视的眼神。 那模样就仿佛她从此以后,与她们不一样了一般。 陈九姑娘纵然在沉稳,到底只是个年轻人,又哪里会不难受呢。 寒姐儿见她面上果然有些异色,暗道自己将女儿喊过来果然是对的,她安抚女儿道:“我嫁给你父亲前,我的外祖母将我叫去嘱咐了我一番话。” “什么话?”陈九姑娘见母亲谈起往事,便有些好奇的问道。 寒姐儿闻言便道:“外祖母跟我说,你祖父和你父亲在叔伯兄弟间都很平常,纵然你曾祖母治家严明,可妯娌亲戚间的一些攀比是少不了的。她老人家说女子出嫁从夫,我在亲戚间的脸面其实就是看你父亲了。可你父亲那会儿确实比不过你大伯父,那长辈们自然也会更重视你大伯母。” “她让我嫁进来后,不要和妯娌攀比,只管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她还说花无百日红,风水轮流转。虽则你祖父和父亲在叔伯间不显,可他们都是那等端方稳重的性子,且你祖父母都是知道积德行善的人。我们这一房纵然不能在你祖父和父亲手里显赫,可只要我们全家和和气气的过日子,我在家用心教子,我们这一房将来必会出一贵子。那贵子不是我儿子便是我孙子。”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7 首页 上一页 254 255 256 2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