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母将话说到这个程度,显然是早就经过了考量,于氏一时找不出话来辩驳,打心里也觉得对方确实是为自己儿子好,可她心气高,又向来把这么个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一想到他将来的妻子是陶云蔚这么个家世拿不出手,相貌也平平无奇的人,她就觉得心里怎么也迈不过去那道坎。 “阿娘说得是,那就先这么看看吧。”于氏说道,“反正现在也不是什么谈婚论嫁的好时机,若是等之后投了陆家,大家安安稳稳扎下根来,陶家人还没有生出别的花花心思,那到时也才不负阿娘的苦心。” 马老安人知她到底不甘心,但也不好过多插手孙儿的婚事,只好默许她去了。 而此时的陶家姐妹正坐在回程的马车里说笑。 “长姐,”小妹陶新荷懒懒歪着头往陶云蔚身上一靠,总算是问出了已在心里憋了大半天的问题,“那个建初寺真有那么灵么?那我们要不赶紧先去求一求吧,也不必定要等到十五那天和马家人一起啊,咱们的事比较急嘛,先让菩萨保佑我们家能顺顺利利过了这道坎儿再说。” 陶云蔚听得一笑,伸手在她那张小圆脸上轻轻捏了一把:“小实心眼儿。”又笑道,“那寺庙灵不灵我哪里知道,不过随意一说罢了。” 陶新荷眨眨眼睛,支起身“咦”了一声。 坐在对面的陶曦月微笑着摇了摇头,温声解释道:“阿姐这么说,不过是想给于五娘子找点盼头,也顺带转移开老安人的视线而已。” 陶新荷认真地琢磨着。 “好了,就你那直肠子,想了也是白想。”陶云蔚道,“你只要知道,阿姐不想与马家的人起冲突,也不愿被人扯进家务事里,所以只好让她们自己去解决了,管谁东风西风,都与我们无关。” 陶新荷也不知有没有真明白,反正自己一向崇拜的长姐这么说了,她也就这么点点头,老实地听了。 直到到了家门口准备下车的时候,陶新荷才突然后知后觉地一把拉住了自家长姐,恍然道:“阿姐,马老安人是不是想撮合你与马九郎?” 陶云蔚一脸无语。 她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小妹的头,出厢下了车。 陶新荷又一把抓住了随后经过面前的陶曦月:“二姐,可我记得马九郎明明前两日在对你献殷勤啊!” 陶曦月一脸无语。 她浅浅含笑,轻轻拍了拍小妹的手,也出厢下了车。 陶新荷一脸无语。她气鼓鼓地瞪圆了眼睛,“你们又背着我说悄悄话!” 回到自家,陶云蔚才总算有了机会问起父兄和马家主君商议正事的结果。 陶从瑞想起来还有点激动:“谦益兄二话不说便答应了明天陪我们去陆园,正好绵绵你快去写张帖子,好好写,先多练几次手再下笔。” 陶伯璋在一旁含笑解释道:“阿爹的意思,是我们家数你的书法最有灵气,或许正好对得了陆宗主的口味,见之便心喜几分,也算开了个好头。” 陶云蔚无语。 平心而论,她阿爹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她也不是个盲目谦虚的人,说到书法这件事,她的确是打小就有兴趣,天分么,大概也是有的。这要是给其他人家写拜帖,她必定是当仁不让,可现在他们是要给陆家投帖。 淮阳陆氏是什么样的家族?说得简单一些,你随便在路上拉住一个士人问他:“你知道普天之下有哪个世家最善书法?” 无论是谁,都一定会回答你:“淮阳陆氏。” 陆氏子弟修书法跟别家儿郎根本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奔着名家修炼去的,一个就是单纯的要学好六艺。陶云蔚也不敢说自己读的书多,但就她看过的史书而言,凡是有淮阳陆氏人出现的地方,都必会伴随着一句“擅书”或者“以书侍君”。 所以就算是在如今的北朝,也多有达官贵人私下收藏陆书,而这种可称之为“珍品”的东西向来只在上层流传,像陶氏这样的人家是根本没有机会瞻仰到的。 陶云蔚猜测着,就自己那点造诣,在陆氏宗主面前不失礼还可以,但要说什么让人见之心喜,那就基本上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于是她也不着急写,想了想,唤了自家小管事薛瑶,吩咐他下午出门去打听些消息回来。
第5章 陆氏 黄昏时,天空忽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来。 陶曦月走进祭堂,看见长姐云蔚就那么静静站在供桌前,微暗的光线和昏黄的灯火绞缠映照着她清瘦的背影,隐隐透出一股与周遭萧瑟气息不符的刚强来。 “阿姐。”陶曦月轻唤了声,提步走到她身旁站定,温声道,“薛瑶回来了。” 陶云蔚点点头,却并未急着动作,目光仍是定定落在供于高处的谱牒上,须臾,忽而问道:“二娘,若是这次我错了怎么办?” 陶曦月微怔,随即却是弯唇笑了,说道:“人家说风雨时节最易多愁善感,我原来还不信,谁知连阿姐你也不能免俗。” 陶云蔚转过头,看了她半晌,随即似好笑地道:“你是我阿妹,能脱俗到哪里去?” 陶曦月笑着伸手轻挽了她,说道:“阿姐知道咱们是一家人就好,一家人一起决定的事,要错便是一起错了。再说万事不过开头难,我们连南行之路都走下来了,还有什么可疑惧的?” “你说得对。”陶云蔚叹了口气,“我只是心里有些不踏实,总觉得这件事不会太顺利。”说完自己又先语带自嘲地笑了笑,“先前我瞧着阿爹那副紧张模样还觉得无奈好笑,谁知我也差不多,看来做宗房嫡支可真不容易啊!” 别说是他们五个,就算是陶爹,活了大半辈子也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真正的士族盛门打交道,而这,却恰恰成为了他们来到南朝安身立命的第一步。 要紧的第一步。 陶云蔚并不是个真正感性的人,忐忑和自我怀疑在她心底不过张狂了那么片刻,便又被她给坚定地扼杀了。姐妹两个闲话说笑了几句后,便结伴去见了来汇报外出成果的薛瑶。 薛瑶是去打听陆家的。 虽然淮阳陆氏名声在外,但南北间毕竟有层壁,以陶家的末流士族身份也无可能接触到更多关于这个家族的消息,但此时他们身在金陵,与陆氏本家不过一县之隔,许多于自己眼中高深莫测的东西,在这里不过是人尽皆知的常识罢了。 果不其然,薛瑶只是出去转了一圈,便轻轻松松地得到了陶云蔚需要的消息。 陆氏一族自四年前老宗主去世后,便由他的长子接替了位置,也就是明日陶氏父子要去见的这位现任宗主,陆立。 这位陆宗主除了有个身为当今皇后的嗣妹之外,还有两个同胞手足,也就是他的两个弟弟——陆方和陆玄。而相较起长兄陆立,这两个人才是真正的声名显赫。 其二弟陆方便是南齐的丞相,位高权重自不必多说。三弟陆玄则是陆老太爷的老来子,十五岁不到时就已然风靡士林,如今更有第一名士之称,还是有名的行书大家。 至于陆立和陆方,一个是以隶书见长,一个则是最擅楷书。 陶云蔚当晚就写好拜帖交给了自己父亲。 “行书?”陶从瑞见之很是惊讶,但出于对女儿的盲目信任,他也并未表示反对,只是好奇地多问了句,“绵绵这是有何用意?” 陶云蔚坦然道:“便是个投机取巧的意思。陆三老爷在南朝有天下第一名士之称,且他既不主族政,又身无官职,所以仿他的长处最是适合我们向陆家表诚意,也不失风骨。” “好!”陶伯璋不由击掌赞道,“这帖子想必就算不能让陆宗主见之心喜,也至少会给他留下个好印象。” 其他人也纷纷颔首表示同意,小妹新荷更是双眼发亮地望着她长姐,崇拜地道:“阿姐你好厉害。” 陶云蔚笑着伸手捏了捏她的圆圆脸。 或许是因为在马家商议事情时谈得太过顺利,又或许是自家女儿写的这张拜帖给了陶从瑞莫大的信心,总之第二天他当真是干劲满满、精神抖擞地出了门,临走前还让次女曦月帮自己细细打扮了一番。 然而出乎陶云蔚等人意料的是,陶从瑞、陶伯璋父子两个还不到中午就打道回了府,算上这一来一往路上的时间,两人在陆家估计也就只逗留了一盏茶的工夫。 陶从瑞看起来似乎兴奋未褪,见着孩子们便说起了今日见闻:“……那陆氏庄园竟是辟地数十里而成,依山傍水,其间景色宛若世外桃源,当真美不胜收。”言语间还颇有些感叹,“真不愧是膏粱贵门啊,虽是移根而来,但这番经营恐怕比起在北边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话说的,好像他曾见过陆家在北方时是什么样的。 陶云蔚也不戳穿他,只笑着附和了两句,便直入主题地问道:“阿爹今日可见到陆宗主了?” “啊,”陶从瑞仿佛这才从被震撼到的余味中回过神来,说道,“今日陆宗主不在,没有见到人。” 陶云蔚已经有了预料,闻言并不诧异,只关心道:“那陆家是谁接的帖子来迎客?” 旁边的陶伯璋说道:“是他们四管家来迎的客,让人奉了茶,接下拜帖后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问了几句咱们家的情况。还说近来他家宗主事务有些繁忙,待空闲下来会再请马老爷和阿爹过去会面。” 陶爹在旁边点了点头:“那四管家十分有礼的一个人,言笑得宜。” 陶云蔚听了,转头朝她阿兄看去,恰正撞上对方欲言又止的目光。 等一家人吃过午饭,陶爹自去了房中小憩,兄妹两个才私下说起了话。 “我看阿兄先前说起去陆家拜访的事时眼中略有担虑之色,”陶云蔚直截了当地道,“可是有什么问题?” 陶伯璋沉吟道:“绵绵,恐怕我们将这件事想得有些简单了。” “我今日随父亲去陆家,连他们的正厅都不曾入过,那间待客的屋子陈设虽好,但一个四管家便能坐在主位上,也就是阿爹这样没有落差的才感觉不到异样,相较之下马家老爷的神色却是复杂多了,尴尬三分,愕然三分,更添小心四分。” 他苦笑了笑,说道:“你那张拜帖,我看可能也就只到那位四管家的手里了。” 他们陶家就算是在以前,也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家,令人瞠目的阔气只是其次,最主要是这样层层严进的门户,光是一个四管家就能在接帖迎客这一步上替主家省去不知多少麻烦。 特别是据陶伯璋所言,他看见马老爷本想送些酒钱给对方,但这位四管家也不动声色地避开了——这才是最令陶氏兄妹担虑的,这意味着拦住他们的不是底下人的私心,而是这座膏粱盛门的严明有序和高不可攀。 这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