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女将 作者:边城九妹 简介: 万事无如退步人,淡中滋味最天真, 炉边向火慵开口,睡里抓头忘却身。 ——宋•慈受怀深
第一章 崔庄 鸡刚刚叫了第三遍,黑夜还没有完全褪下去,天际渐渐泛起一线白边。 这么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九妹揉着眼睛,打着哈欠准备起床。被窝里还稍微有点热乎气儿,可是鼻子和脸睡了一晚上了还是冰凉冰凉的,伸着懒腰真是不想起。 今天说啥也得去云岭镇上的铺子看看,这段时间因为二哥成亲,在家耽搁了几天。马上要过年了,也不知道生意怎么样了。 年底了,事儿肯定少不了。 咬着牙得得瑟瑟的穿上衣服,就着小灶上温着的水,简单的洗漱了一下。 九妹哈了哈手,使劲搓了搓,又搓了搓脸。想着刘掌柜前几天受了风寒,他一个人不知道能不能撑的住。 是应该让他们去府城跟他儿子一家团聚了,这么拖下去,到了府城也没几年好享受的,到时候自己可真的是罪人了。 打开门被外面的冷风一激,九妹一下子清醒了许多。看了看上房,都还黑着,院子里也静悄悄的。 站在门前抬头看了看天空,仰望这仿若浩瀚海洋的满天星辰,有一瞬间的心潮澎湃。 这个时辰的天空是明亮而热闹的,星星们闪烁着炫耀自己的光芒,衬托的整个苍穹之下的小山村宁静的让人沉醉。 看了一会儿,九妹不敢再感慨,收拾好心情准备出发。 她每天天不亮就去镇子上的铺子里上工,这么多年来,可以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一个人在繁星的陪伴下默默的来回奔波,九妹已经习惯了。 紧了紧身上的棉衣,轻轻打开院门侧身走出去,转身又把门轻轻提上,伴着一路清冷的星光快步朝镇子上赶去。 到了镇子上,天已经大亮,身上也暖和过来。 “张叔” 她先来到张家馄饨摊前,跟正在忙着包馄饨的张叔打了声招呼,顺手把几条长凳拖过来摆在方桌前面。 又提起空了的水桶到前面的路口水井去打了水,提回来放到煮馄饨的锅旁边。 看了看又往架着的炉灶里加了几根木柴,火苗一下噼里啪啦的烧旺起来。 现在吃早食的人还不是特别多,张叔正在包馄饨,还有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 张婶和大柱、小柱还没有来。也是一片慈父慈母心肠,天冷总想让孩子们多睡会儿,不忍让孩子跟他们一起受罪。 “你说你这孩子,每回来都不闲着,怎么说都不听”。 忙乎了一阵,张叔催促她“赶紧先去吃点东西。现在天冷的邪乎,一会儿该凉了”。 看到桌子上已经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一碟小菜和两个烧饼,九妹坐过去,拿起筷子吃起来。 “这几天怎么没见你来,家里有事儿?”张叔手也没停,顺手又给九妹碗里加了几个热乎的馄饨问到。 “嗯,张叔,别加了,够了。这几天我二哥成亲,在家帮忙来着”乡下习惯一个爷爷的子孙们一起大排行,不过在外面,一般还是各叫各的。 九妹的大哥行七,二哥行九。九妹当然是行九,她下面还有一个小妹妹排行第十。 不过听说二伯家原来有个姐姐已经序齿后夭折了,所以爷爷其实只有九个孙女,但九妹依然排行第九,没有往前排。 “你二哥都成亲了?新娘子是本村的?”张叔忙里偷闲的跟九妹聊着天。 “不是,是县城那边崔庄子的。” “崔庄子的?”张叔一下提高了声调语气有点惊讶,听上去应该对崔庄很熟的样子。 九妹心里一动,“张叔知道崔庄子?” “崔庄那么有名,别说你们不知道?”张叔的声音不但高还有些尖锐的反问到。 “崔庄为什么很有名?张叔”。 九妹抬头看着张叔,张叔张了张嘴,脸色变换着最后只说出一个“穷”字就不再说话。 崔庄子穷她知道,回门吃会亲饭她也去了,但穷也不用这么讳莫如深的吧! 九妹看着张叔的表情明显不是这个原因,不过张叔不愿意说,她也不强求。反正二哥现在都已经成婚了,娶也娶了,嫁也嫁了,还能怎么办。 这庄婚事一开始家里是坚决不同意的,不是说不让二哥娶这个媳妇,也不是说不让他娶媳妇。 是因为离的这么远,对这家人啥情况和女孩品行都不太了解。再说,好歹也打听打听再说,那能一上来就这么急赤白脸的非得定亲。 万一人性情不好,或是有啥毛病。那将来日子不好过,大家都跟着不痛快。 不成想,结果一语成谶。
第二章 我还是个孩子 家里人主要是顾虑女孩家里离县城那么近,按说条件应该不错,怎么会舍近求远愿意嫁到这么个小山沟里来。 再说自己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让人有什么可惦记的,家里人是怎么琢磨怎么都觉得这亲事不踏实。 虽说家里有三个秀才戳在那儿撑着门面,要论过日子,还真是不如银子来得实惠。 一般真为自家姑娘着想的人家肯定都会琢磨,这么远嫁过去这要是平时有了委屈,闺女受了气一时半会儿的都没有个撑腰的。 结果等二哥真结了婚了,才知道,是大家想多了。人家就是离的再远,也不是那吃亏受气的主,更不需要谁来撑腰的人。 也不知二哥跟这个女的是怎么认识的,还情根深种的样子,非得要家里赶紧找媒人去提亲。好像怕是晚一步,就会被人家捷足先登了。 离的远,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有找着可打听的人。这边又是绝食又是非卿不娶的架势闹的家里鸡飞狗跳了一阵子,最后只得妥协。 找了媒人上门提亲,前前后后拢共也就不到小半年时间就结婚了。 这里的习俗是订亲个一年两载的,逢年过节的时候相互来往几回,处处看两人、两家合适不合适。 如果合适呢就没啥说的了,不合适也可以找个借口婚事作罢,这时候婚事作罢对大家来说都没什么损失。 当然一般都是两家看对了眼才会订亲,到这个时候真的婚事作罢的也少,不过也不是没有。 “九妹,你二哥都结婚了。你也不小了,我上次跟你说的事儿,你现在琢磨的怎么样?要是觉得合适,你叔我可就找媒人去你家提亲啦”。 张叔岔开崔庄子这个话题,她知道九妹是个主意正的,旧话重提直接问九妹。 张叔有个侄子,在县里永丰酒楼做伙计,一直不上不下的。年岁与九妹倒是相当,九妹也见过几次,人看着还行,只是一直没想好。 “张叔,我再想想。我吃好了,先走啦”九妹把两个铜板放在桌子上摆摆手起身快速离开。 张叔头也没抬的“唉”了一声,摇了摇头又开始忙自己的。 到了刘记杂货铺子时,刘掌柜正在门口扫地。看到九妹过来,愣了一下。 “跟你说过不用这么早过来,家里的事儿都忙完了?” “都忙完了,这几天您身体怎么样,好点没有?一会儿给您看看”九妹拿起小短把扫把,一边清扫着窗台一边回着刘掌柜的话。 “没事,都好了。这几年多亏了你盯着给调理,现在一星半点的风寒都不怕。” “那也不能大意了,平时还是要注点意。” “知道了,记得你说的平时嘴不亏,到时少吃药。年纪不大,还是个爱操心爱唠叨的”掌柜远远的虚点着九妹笑道。 说起来九妹与刘掌柜能够结识也是巧了,这事儿就得往回倒。 大概五六年前吧,那时候九妹娘亲身体一直不好,得长年吃药,家里本也没存下什么家底。 父亲是个秀才,在邻县的县学里教书,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束脩,将将够一副药钱,就没剩多少。 因为邻县向学的人多,学里给先生的四季礼也比较厚重,还有平时学生们孝敬的东西也不少。所以父亲选择去邻县教学,真可谓是为五斗米折腰。 要说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收入在这个时代可真是不少了,又在乡下都够一个五口家庭小一年的生活嚼用。 乡下别看一大家子累死累活的忙活一大年,也不见得有一两银子的收成。 所以老话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家里有病人,那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就是有那好日子的,家里要是有常年吃药的病人,也能生生的给你拖垮了。 本来就没什么家底儿,娘亲又生了一场大病,人眼看着马上就不行了,转了几个弯托了人请了县里庆和堂的先生才救回来。 要说大毛病也没有,就是早年积劳成疾,落下的病根。有条件就用好药顶上,慢慢的养个两三年也就能缓过来。 先生又说了,这啥病也得把心胸放开了,病就去了七八分。 这么一折腾,本来没有什么积蓄的家又欠了一屁股的债。 当时两个哥哥都在县学学堂里进学,一年的束修和花费也不小。父母心气高又想让两个儿子出人头地,不想让他们退学。 妹妹还小,哪哪都要钱,娘亲这边眼看着药就要断顿了。能求的能借的九妹都求了个遍借了个遍,受了多少白眼和冷板凳,没人知道。 要说上面有两个哥哥,父亲又是秀才,怎么着都轮不到小小年纪的九妹来出头。可偏偏如今家里出头露面,一应事情都是九妹在张罗。 有时候九妹自己想想也挺奇怪的,怎么着这日子过着过着自己就成了这个养家的冤大头,满打满算自己还没及笄,我还是个孩子。
第三章 亮晶晶的银子 其实家里上面还有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弟一大家子。 要说也论不到自己当家做主,只是如今早就分了家。都是老实巴交靠天吃饭的农家,日子过的是各有各的不易,各有各的难处。 说起来帮是情谊,不帮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虽说时有接济,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说穷帮穷,越帮越穷。 常言说救急不救贫,家里的情况不能全指望别人。 况且地里的活计都是靠大家帮着搭把手收拾出来的,要不将将十一二岁的九妹再怎么能干,一个家如何能里里外外,方方面面能打理的过来。 就是这么作难的时候,家里也没想过卖地。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有了土地在好歹还有个退路。 自古贫穷有多一半的都是因病致贫,真要是把地也卖了,到时候可能是人财两空哭都没地儿哭去。 但现在摆在九妹面前的困难依然没有解决,虽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缺银子,非常缺,当务之急是赶紧挣银子。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