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然一本正经的说道,“奴才骂的是那些寡廉鲜耻之人。” 说罢,他还抬起下巴冷冷看了李善一眼,绷着脸说道,“世风日下,无知小民丧失伦理道德,左不过害人害己,就怕身居庙堂之上的人也少了羞耻心,危害得则是江山社稷。” 李善笑了笑,换个身姿坐着,他近来心情不错,就算底下朝臣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他也能悠然旁观,此时听了魏之然阴阳怪气的一番话,笑着说道,“魏大人这话说得不错。” 魏之然又在心里冷笑一声,显然看不上李善这轻挑狂妄的做派。 站在堂前的各位大人一语不发,各个眼观鼻,鼻观心,没有插话。 接着,就见李善站起身,他双手负在身后,站在朝臣面前,拖着长长的语调说道,“在坐的诸位,有哪一位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呢,可是本王细细一数,欺世盗名者有,道貌岸然者有,横行霸道者有,为非作歹者有,醉生梦死者有,偏偏这大邺朝,就得靠着这么一群人,你说讽刺不讽刺?” 他一边说着这些话,目光还似有若无的扫过几人,被他盯上的人不免后背发寒,以为是被摄政王捏住了不得的把柄。 魏之然气得脸色发青,他原是看不惯摄政王和皇太后的私情,谁知这人倒好,冠冕堂皇的说了这些胡话,还把旁人也攀扯上。 坐在皇位上的李恪仍然不说话,他静静的听着摄政王和朝臣们的对话。 今日的朝会,因争论端王二公子的事,早过了平日散会的时辰,李善微微一笑,说道,“本王自认不是白玉无瑕之人,可若是有人想对本王指手划脚,最好先惦量自身,有没有资格对本王说三道四。” 底下一片寂静,半晌,李善启声说道,“散了吧。” 群臣退下,李善带着小皇帝离去,李恪居住在嘉晖堂,离着议政的地方只隔了一座拱桥,他们一行人下了拱桥之后,李恪忽然开口说道,“皇叔,魏大人骂的是母后吗?” 李善低头看着身旁的小皇帝,短短的几年,他已经越发显得稳重,再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他抱着登上皇位的稚童。 他脸上的神情带着一丝探究,显然朝臣们在争论时,他就算只是旁听,也会在心里思索孰对孰错。 李善无法哄骗李恪,他和谢宝扇的私情,李恪终有一日会知道,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或许是吧。”李善冷淡的说道。 李恪的紧紧抿着嘴唇,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愤怒,随后,他挣脱李善的手,径直下了拱桥,朝着嘉晖堂走去。 随后的几日,李恪显得心事重重,他总是不愿搭理李善,李善敏锐的感觉到他的疏离,除非必要,他几乎很少出现在李恪面前。 进到八月,天气渐渐变得凉爽,在皇庄上住了一月有余,皇驾也该启程返京,这日,谢宝扇晨起散步回来,她问进宝,“有些日子不见皇上过来陪哀家用膳了。” 进宝悄悄看了谢宝扇一眼,低声回道,“想必皇上忙着政务,又要上学,这才来得少。” 谢宝扇对进宝说道,“你去嘉晖堂请皇上过来和哀家一起用早膳。” 进宝称是,便出了墨水堂,谢宝扇见他出门,又重新换了一身衣裳,歪在榻上看着窗外出神。 不久,李恪带着几个近侍来到墨水堂,进了里间,他先向谢宝扇请安,便挨着谢宝扇坐下,问道,“母后这几日身子可好?” 谢宝扇笑眯眯的摸着他的头顶,说道,“哀家都很好,皇上呢,这几日怎么不来看哀家?” 李恪轻轻一笑,说道,“是朕疏忽了。” 他没有告诉谢宝扇,他不过来看他,是因摄政王常常都在墨水堂,为了避免碰上他,李恪便没有过来。 谢宝扇微怔,她已看出儿子藏着心事,开始对她这个母亲有所保留。 母子二人叙了几句闲话,谢宝扇便叫人摆膳,只因谢宝扇特意请李恪过来用膳,一应的膳食都是李恪喜爱的,用罢早饭,谢宝扇和李恪又挪到起居室说话。 今日李恪不必上早朝,谢宝扇看到一日比一日成长的儿子,不禁满心欣慰,她问道,“下个月就是皇上的千秋节,皇上可有甚么想吃的,想玩的?” 李恪笑道,“别的倒罢,等回京了,儿子想出宫去看蹴鞠比赛。” 今年千秋节的蹴鞠比赛场地设在湖州,京城还未比出参赛的队伍,介时那几支蹴鞠队要先赛上一场,第一名的蹴鞠队方能代表长安前往湖州参赛,虽说不如前年热闹,但也算是一件大事,便是珊瑚这些日子,也费了不少工夫盯着她组建的那支球队,只盼着能拨得头筹,到时好往湖州去。 谢宝扇笑道,“等到时开赛了,叫摄政王带你去看比赛,可好?” 李恪听他提到摄政王,脸上的笑意慢慢褪去,谢宝扇轻轻摇着手上的团扇,她温柔的看着半大的孩子,并没有说话。 过了半晌,只听李恪说道,“母后,这几日魏大人上了许多弹劾皇叔的折子。” 说是弹劾,倒不如说是辱骂,虽说读书人辱骂的方式更为文雅,可也不耽误李恪看出摄政王惹了众怒,否则监察院又岂会一日三遍的上折子。 “嗯,母后也听闻了。”谢宝扇点头。 李恪抬头看着谢宝扇,他道,“朕看出来了,魏大人他们骂皇叔时,把母后也稍带上了。” 谢宝扇仍旧摇着团扇,脸上并不见怒色,这几个月她在休养身子,并不曾在群臣面前露脸,否则魏之然许是要直接骂到她跟前来了。 谢宝扇问道,“你皇叔怎么说呢?” 李恪回道,“朕没有问他。” 大抵把折子批阅之后,便又会发回给他们,李恪多半是见不到这些弹劾摄政王的折子,却也能从其他上奏的折子里读出只言片语,就算没人告诉他,他也隐约猜出摄政王和母后的关系不一般。 其实早在几年前,他就有此疑惑,那时他还小,从来没有问出口,随着他渐渐长大,他知道摄政王和母后是叔嫂,他俩理应避嫌,可是摄政王似乎从来没把这些伦理道德放在眼里,这一次出宫,摄政王除了处理政务,几乎都陪在母后身边,以至于朝臣们的反应才会如此强烈。 伺候的宫人们都守在外间,里间只有谢宝扇和李恪母子二人,谢宝扇看着眼前七八岁的少年郎,说道,“母后大约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认识摄政王了。” 谢宝扇很少提起自己的事,李恪一脸认真的听她叙说,谢宝扇停下手里的团扇,说道,“摄政王比母后略大几岁,那时母后在念慈庵修行,他见到我就会出言嘲讽,还故意把母后念经的木鱼放到树上。” 说起这些往事,谢宝扇的嘴角噙着一丝微笑,李恪却觉得很新奇,摄政王在人前一向沉着稳重,他没想到他竟也会捉弄人,捉弄的人还是母后。 “后来母后回到谢家,他也去了封地,等他再回到京城时,忽然请了媒人上门提亲,说是要迎娶我。 李恪紧张的问道,“那娶了吗?” 问出这话,他便觉得自己有些糊涂,皇叔自然是没娶成,要不然他母后就不会进宫成为父皇的嫔妃,最后又生下他呢。 在亲生儿子面前承认自己品行不端,就算是谢宝扇,也会满心羞耻,可她更不想李恪是从他人口中得知她是个不光采的母亲。 “母后有愧于先皇,但是摄政王对于母后很重要,他和恪儿一样,是母后拼命也想护着的人。” 李恪听得似懂非懂,谢宝扇稍微平复心情,她看着儿子,沉声说道,“恪儿,母后和摄政王的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清,你现在不懂,兴许等你长大了也不能懂,但是你要记得,母后不会害你,摄政王也不会害你,只望你不要和摄政王心生嫌隙,至少在你亲政之前,一定要敬重他。” 第177章 中秋过后,皇驾便要启…… 中秋过后, 皇驾便要启程回京,回京的次日,正值长安城蹴鞠决赛, 决出胜负后,胜者便能代表长安城远赴肃州参加比赛,今年,珊瑚养得那支蹴鞠队早早就被淘汰,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她虽说有些遗憾,倒也没有很在意。 随着一年一度的大赛,赌坊的生意日渐兴隆, 珊瑚的精力更多是放在生意上,光是这几年, 她就为谢宝扇赚得盆满钵满,底下的朝臣和王卿贵族虽看不上谢宝扇敛财的手段, 却又无可奈何。 回宫后,李善带着小皇帝李恪微服出宫去看了蹴鞠比赛的决赛,自从那日谢宝扇母子二人谈心, 李恪又开始亲近李善, 即便李恪还不能理解他俩的关系,但是谢宝扇全心全意维护他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他愿意听从谢宝扇的劝告。 李善带着李恪出宫游玩,谢宝扇未跟着一起去,他们玩乐了一日,在宫门落匙前回来,又一并在宁寿宫用了晚膳。 一进到九月,便是千秋节, 各地州府献给李恪的贺礼络绎不绝的送抵京城,这是每年最盛大的节日,就连朝臣们也很少会选在这个时候挑事。 今年,火器局那边陆续传来好消息,无论是火铳还是红衣大炮,技法越来越娴熟,李善掌下的那支火铳军亦初见规模,一连串的喜事,让李善的心情不错,偏巧,底下有人送了一件海外珍宝,李善看着不错,便叫人送到了宁寿宫。 下了早朝,李善径直去到宁寿宫,太监们捧着匣子跟在后面,他们刚进正殿,就见里间传来一阵说笑声,一问之下,得知贤太妃领着太嫔们来给谢宝扇请安,后宫的一众妇人正闲话,眼见摄政王来了,纷纷起身行礼。 李善微微颔首,那些太妃太嫔们自然不便久留,各自告辞离去。 待她们走后,李善说道,“我恍惚记得后宫的嫔妃们有些日子没来找你说话。” 谢宝扇笑了笑,说道,“原是听了几句闲话,何苦叫人顶着风口浪尖来亲近我,没得平白招惹骂声。” 李善冷哼一声,他自是心知先前他受人弹劾,就连谢宝扇这个皇太后也遭到诸多议论,后宫的嫔妃们只怕受到牵连,也便少往她这边走动。 谢宝扇只见李善气恼的模样儿,笑道,“这不值得殿下怒恼,殿下需知这些太妃太嫔们各有各的母族,她们虽在后宫,又如何能不为自己,不为自己的母族着想呢。” 说罢,她给李善倒了一盏茶,又轻轻给他打着扇,接着说道,“就比如仪太嫔,她兄弟赵鲁清刚在朝堂上弹劾了殿下,你叫她见到我又能说些甚么呢。” 李善倒也不是认真在生气,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情罢了,只是仍然不悦的说道,“你就是心太软。” 谢宝扇抿唇一笑,她扭头见太监们手里似乎捧着东西,便道,“又得了甚么好东西呢?” 那李善抬了一下下巴,刘吉指挥着太监们把匣子捧到谢宝扇面前,宫女们打开匣子一看,皆是一些奇珍异宝,其中有一顶冠子,由二十八个金环围绕而成,金环里镶嵌着指头大小的珍珠,粒粒饱满圆润,正中央是一颗硕大的绿宝石,极为璀璨夺目。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1 首页 上一页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